第201章 晉江城遊覽

等到所有人來齊之後,宴會就開始了,在飯廳之中,擺出了三桌的酒菜,招待梅晚秋等人;在後庭之中,也擺出了三桌的酒菜,招待梅晚秋等人的妻子和子女。

劉宇陪着梅晚秋等人,衆人在宴席上高談闊論,一邊喝酒,一邊吃菜,顯得氣氛很是融洽。

男人說的都是國家大事、升官發財,女人們則說些家長裡短,孩子們在旁邊跑着打鬧起來。

說道國家大事,梅晚秋和苟武雙最有發言權,他們對於朝廷的情況都比較瞭解,所以衆人都是以他們爲首。

現在朝廷的形勢十分不好,財政遇到了很大的困難,而且官兵怕死畏戰,沒有很好地訓練,導致在東南、西北等各個戰場之上,朝廷都是隻能被動防守,無法主動出擊,如此就喪失了戰略的主動權。

梅晚秋也知道朝廷對劉宇的猜忌,其實他心中頗爲矛盾,一方面要依靠劉宇剿滅海盜,另外一方面又要防備劉宇實力強大之後造反,這種矛盾的心態讓梅晚秋十分糾結。

當然,梅晚秋沒有當衆說出朝廷對劉宇的猜忌。

衆人很有默契地避開了這個話題。

劉宇看到氣氛頗爲沉重,便轉移了話題,說起文事,梅晚秋說三年一屆的進士考試又將開始了,各地的學子舉人紛紛朝着長安城匯聚,希望一舉中第,成爲進士,然後當官,這就是學子們的夢想。

當然,此事與劉宇關係不大,雖然劉宇資助了十幾個家裡比較困難的學子,鼓勵他們繼續讀書考試,但是這些學子裡,舉人不過是兩三人而已,剩下的大部分都是秀才,即使考試不順利,這些學子也沒有放棄當官的願望,可見當官是一件多麼吸引人的事情了。

劉宇自然是希望這些學子能夠過來幫助自己治理地方的,將來大琉球島移民之後,急需能夠治理地方的人才。

如此,劉宇就說道自己願意資助貧困的學子,梅晚秋等人都說這是好事,對雙方都有利。

一場家宴就在歡樂的氣氛之中結束了,衆人路遠的就留下來住一晚再走,路近的就立即回去了,劉宇和周玉梅送走客人之後,感覺頗爲疲憊,就回屋去休息了。

一場晚宴之後,衆人的關係又親密了幾分,梅晚秋屬於第二天才走的,臨走的時候,梅晚秋邀請劉宇去晉江城書院看一看,這是梅晚秋創辦的書院,裡面有三十多個學子在讀書,梅晚秋邀請劉宇充當書院的資助者,爲書院提供一些資金支持。

劉宇欣然答應了,即使明知道這些學子都是渴望做官的,不太可能投入劉宇的麾下,劉宇也願意做些這樣的事情。

第三天,劉宇看看左右無事,便帶着周玉梅和幾十個精銳家丁出發前往晉江城,打算到晉江城書院去看一看情況。

周玉梅和劉宇坐在新買的馬車裡,朝着晉江城出發了,馬車緩緩而行,兩旁精銳家丁護衛着,他們都騎着馬跟隨在馬車的旁邊。

衆人來到晉江城之中,劉宇等人來到晉江城書院,看到這裡是一棟十多間房子的建築,裡面傳出了朗朗的讀書聲,三十多個學子坐在書院裡跟隨老師讀書,衆人一邊讀書一邊搖頭晃腦,顯得很是入迷。

劉宇走到課堂之外,旁邊隨從們拿着給學子們的禮物,都是油、米、鹽、糖之類的東西,老師看到劉宇來了,就暫時停止了讀書,然後讓學子們出來領取禮物,學子們家裡都不是很富裕,看到有這麼多禮物可領,都是心花怒放,喜笑顏開。

劉宇分完了禮物,然後就說道:“各位,我知道大家生活都不容易,所以我決定,從今天開始,每個月資助在場的學子每個人2兩銀子,以鼓勵大家進取求學,早日登科。”

衆人紛紛鼓掌喝彩,心中十分高興。

離開晉江城書院之後,劉宇就帶着周玉梅在繁華熱鬧的街道上閒逛起來,周玉梅興致勃勃地在各個店鋪裡觀看各種精美的貨物,看到合適的中意的,就買下來帶回去。

不過一會,隨從的手裡都拿了許多的東西。

衆人走了一會,來到了陶家的店鋪之外,此時,由於劉宇與陶家的合作,雙方正處在蜜月期,上次家宴劉宇也邀請了陶家參加,現在來到陶家的店鋪,周玉梅有心進去看一看,剛進入店鋪裡面,就受到了掌櫃的熱情接待,掌櫃知道自己家與劉宇合作的事情,也見過劉宇,所以他很熱情。

店鋪很大,佔地很廣,裡面十分寬敞,光線明亮,貨物琳琅滿目,周玉梅就好像是一個小孩子那樣盪漾在寬敞的空間裡,在衆多的貨物之間,周玉梅東看看西看看,什麼都感到好奇,她一臉的微笑,拿起每一件東西都要詢問劉宇的意見,劉宇就很中肯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看到周玉梅站在一串珍珠項鍊面前挪不動腳步,劉宇就微笑着說道:“喜歡啊,喜歡就買下來啊!”

這串珍珠項鍊一共有十八顆,每一顆都是同樣大小的,有小拇指那麼大,每一顆都圓潤、光滑、明亮,顯得很是美麗。這串珍珠項鍊需要一千六百兩銀子,周玉梅看了又看,終於一咬牙狠心放下了手裡的項鍊,她搖頭說道:“太貴了。”

劉宇聞言微微一笑,心中暗自下定了主意,等周玉梅回去之後,就偷偷買下這串項鍊,作爲驚喜的禮物送給周玉梅。

兩個人又繼續逛着,來到了瓷器的區域,這裡販賣的大部分都是陶家收購而來的瓷器,其中少部分是劉宇生產的瓷器,現在劉宇的瓷器工坊產量並不是很大,所以只能小量銷售,這是爲了避免衝擊現有的瓷器市場,避免遭到別人的嫉恨和針對,現在的劉宇還不到隨心所欲的時候。

對於瓷器,周玉梅所用的都是自家生產的精美瓷器,所以她對這些興致缺缺,倒是劉宇詢問了一番瓷器的銷售情況,瓷器的銷售情況還是不錯的,由於品質上乘,所以很受富貴人家的歡迎,只是數量太少,導致銷售總額無法擴大。

對此,劉宇也是無奈,他也想擴大銷售總額啊,但是爲了避免引起別的權貴的嫉恨,所以才自我控制。

第206章 梅晚秋的感慨第182章 反計第160章 回家第220章 艱難的談判第261章 分進合擊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254章 賑濟流民第36章 劉宇的產業第265章 海盜的報復第143章 捐贈第161章 做媒第32章 對比第136章 降價銷售第139章 獻計第251章 測量土地第6章 審案第83章 新的欽差第167章 安在旭巡查第23章 訓練鄉勇第244章 辯論第240章 葛長虹的野望第225章 懸賞第229章 招募水手和鍊鐵第25章 叔侄兩人的評價第85章 偵查第149章 識破計謀第30章 練兵的方法第86章 伏擊第130章 一千兩銀子第195章 劫掠地方第212章 滅族第87章 大肆宣揚第176章 劫掠第69章 反擊的陰謀第266章 激戰第113章 商議第110章 殺豬喝湯第245章 投靠第210章 水泥礦藏第84章 討價還價第41章 劉宇的思考第241章 呂松濤來訪第126章 赴宴第160章 回家第84章 討價還價第202章 商隊出發第254章 賑濟流民第127章 談判第205章 參觀書院第230章 聚會第53章 謀劃第266章 激戰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204章 開辦書院第234章 澳門第30章 練兵的方法第74章 偷襲第230章 聚會第213章 集市第23章 訓練鄉勇第205章 參觀書院第43章 燒製瓷器第278章 海盜的敵意第43章 燒製瓷器第259章 造戰艦第259章 造戰艦第248章 完成進度第167章 安在旭巡查第102章 交涉無果第107章 比詩第27章 操練士兵第28章 實戰演練第178章 陶家家丁第239章 收攏流民第176章 劫掠第83章 新的欽差第149章 識破計謀第211章 獵頭部落第183章 崔世勳的策略第259章 造戰艦第269章 河北道乾旱第136章 降價銷售第12章 埋伏第27章 操練士兵第266章 激戰第275章 激戰第69章 反擊的陰謀第149章 識破計謀第252章 暴力抗稅第13章 通緝第30章 練兵的方法第230章 聚會第205章 參觀書院第236章 演練第170章 情報小組第65章 報復第17章 貴人出現第258章 買鐵第204章 開辦書院
第206章 梅晚秋的感慨第182章 反計第160章 回家第220章 艱難的談判第261章 分進合擊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254章 賑濟流民第36章 劉宇的產業第265章 海盜的報復第143章 捐贈第161章 做媒第32章 對比第136章 降價銷售第139章 獻計第251章 測量土地第6章 審案第83章 新的欽差第167章 安在旭巡查第23章 訓練鄉勇第244章 辯論第240章 葛長虹的野望第225章 懸賞第229章 招募水手和鍊鐵第25章 叔侄兩人的評價第85章 偵查第149章 識破計謀第30章 練兵的方法第86章 伏擊第130章 一千兩銀子第195章 劫掠地方第212章 滅族第87章 大肆宣揚第176章 劫掠第69章 反擊的陰謀第266章 激戰第113章 商議第110章 殺豬喝湯第245章 投靠第210章 水泥礦藏第84章 討價還價第41章 劉宇的思考第241章 呂松濤來訪第126章 赴宴第160章 回家第84章 討價還價第202章 商隊出發第254章 賑濟流民第127章 談判第205章 參觀書院第230章 聚會第53章 謀劃第266章 激戰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204章 開辦書院第234章 澳門第30章 練兵的方法第74章 偷襲第230章 聚會第213章 集市第23章 訓練鄉勇第205章 參觀書院第43章 燒製瓷器第278章 海盜的敵意第43章 燒製瓷器第259章 造戰艦第259章 造戰艦第248章 完成進度第167章 安在旭巡查第102章 交涉無果第107章 比詩第27章 操練士兵第28章 實戰演練第178章 陶家家丁第239章 收攏流民第176章 劫掠第83章 新的欽差第149章 識破計謀第211章 獵頭部落第183章 崔世勳的策略第259章 造戰艦第269章 河北道乾旱第136章 降價銷售第12章 埋伏第27章 操練士兵第266章 激戰第275章 激戰第69章 反擊的陰謀第149章 識破計謀第252章 暴力抗稅第13章 通緝第30章 練兵的方法第230章 聚會第205章 參觀書院第236章 演練第170章 情報小組第65章 報復第17章 貴人出現第258章 買鐵第204章 開辦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