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測量土地

官吏們的黃冊並不是那麼好拿的,負責管理黃冊的是崔世勳,崔世勳自然知道黃冊之中的奧妙,官吏們故意在黃冊裡埋下了伏筆,徵收的賦稅都比往常更多,多出來的部分他們就放入自己的囊中了。

爲此,崔世勳不得不包庇這些貪污的官吏,如果不依靠他們,崔世勳就無人可用了。

這次,梅晚秋讓範偉隆和劉宇等人徵收賦稅,就是要避開這些官吏,使得他們無法貪污腐化。

範偉隆帶着崔文龍等人來收取黃冊,管理黃冊的崔世勳直接給了他們一個冷臉,根本不理會範偉隆的要求,當範偉隆拿出梅晚秋的命令的時候,崔世勳直接說道:“此事我會和梅知府討論的 ,你們先回去等消息。”

因此,範偉隆沒能拿到徵收賦稅的黃冊。

沒有了黃冊,範偉隆就無法徵收賦稅,爲此範偉隆向知府梅晚秋投訴,控告崔世勳的不法行爲,梅晚秋也是無法,只好要求崔氏勳交出黃冊,崔世勳可是清河崔氏的子弟,哪裡會把梅晚秋放在眼裡?他直接拒絕了梅晚秋的要求,反而上書指責梅晚秋亂來,竟然將官府收取賦稅的重任交給了他人。

朝廷之中的崔氏子弟開始羣起攻擊梅晚秋,梅晚秋只好上書辯解,說自己是爲了革新政治,找出一條新路,避免官吏貪污腐化。

朝廷接到梅晚秋的上書之後,也是思量了許久,朝廷當然知道官吏們貪污腐化成風,但是朝廷也沒有太好的辦法處置此事,這是因爲王太后一心只想保住自己的權勢富貴,並不真正地關心民間疾苦。

隨後朝廷的旨意也下來了,做出了和稀泥的決定,崔世勳不必交出黃冊,梅晚秋也可以繼續自己的徵收賦稅的革新,如此,事情就陷入了僵持之中。

範偉隆不得以,只好讓學子們看着辦,遇到徵收賦稅的時候,就目測百姓家裡的田地有多大?然後根據目測的結果徵收賦稅,這樣很不準確,每個人的判斷都不一樣,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另外一方面,劉宇卻帶着萬物書院的學子們開始了建立基層組織和測量百姓田地大小的舉措,首先是建立基層組織,劉宇讓百姓們選舉屬於自己的代表,讓這些代表監督收取賦稅的學子,務必不讓他們貪污,如果發現有貪污的情況,這些代表可以直接向劉宇控訴。

其次,讓學子們測量百姓們的田地,其中包括了權貴們的田地,權貴們就是靠着隱匿田地和人口逃避賦稅的,之前他們可以依靠賄賂官吏獲得這樣的結果,但是現在學子們無法賄賂之後,權貴們就只能乖乖地繳納賦稅了,當然,他們會反撲甚至鬧事,但是劉宇不怕,劉宇派出了家丁參與此事,凡是鬧事的權貴一律捉拿治罪。

轟轟烈烈的測量田地開始了,劉宇的學子普遍學過計算田地的面積,而且劉宇也給他們準備了算盤等物,學子們就開始給百姓們測量田地的大小,考察田地的優劣,然後登記在冊,作爲將來徵收賦稅的依據。

這些學子超過了一百人,按照每人每天測量十戶人家的田地計算,這麼多人每天可以測量一千戶人家的田地,只需要花費五十多天的時間,就可以將所有的田地測量完畢。

他們首先開始測量的是普通百姓的田地,這時候衆人可以分散辦事,不必擔心遭到百姓們的針對,畢竟官府的威望還是很好的,現在這些學子借用了官府的威望,百姓們自然不敢鬧事反抗。

劉宇帶着三十多個家丁充當後援,其他的學子就衝鋒在第一線,很快測量田地的工作就完成了大半,劉宇收到了厚厚的一本黃冊,裡面記載着每一家每一戶人口多少,田地多少,優劣如何,據此徵收賦稅,自然公平公正。

從一開始,劉宇就領先於範偉隆等人了,此時的範偉隆還在派人目測百姓的田地大小,而且由於範偉隆等人沒有建立百姓的基層組織,許多學子開始貪污腐化,收取賄賂,隱匿田地的大小和優劣,造成了徵收賦稅的依據十分不準確。

接下來劉宇等人就要測量權貴們的田地了,劉宇將學子們集中了起來,然後派出了一百三十個家丁保護,浩浩蕩蕩的隊伍朝着一家權貴們的田地而去了,這家權貴就是陶家,和劉宇有合作的。

陶潛知道劉宇派人來測量自家的田地大小,不得以只好出來迎接,陶潛看到劉宇帶着兩百多人而來,心中也是暗暗吃驚,他自然知道劉宇的麾下戰鬥力強悍,畢竟他家裡的家丁也是劉宇派人訓練的,陶潛只好苦笑着對劉宇說:“劉宇啊,你這次來可是要我們的老命了。”

劉宇板着臉一拱手說道:“陶家主莫怪,這是朝廷的大事,在下不敢怠慢和疏忽,務必實實在在把事情辦好。”

陶潛無法,只好低聲說道:“我給你三百兩銀子,你放過我們家。”

“不可,我這次就是要公平公正的做事,豈可貪污腐化?”劉宇連連搖頭示意不可。

陶潛無法,只好一甩手說道:“隨便你們了。”

劉宇一招手喊道:“大家上前測量田地,凡是無主之地,都交給官府處置。”

聽了這話,原本還想隱匿田地的陶潛徹底絕了希望。

很快,一百學子就開始了測量陶潛家田地的行動,衆人拿着長長的捲尺,走在田地之間,不斷測量田地的大小,然後旁邊有人敲打算盤計算結果,然後有人將結果記錄下來。

一切都有條不紊,很快田地的大小就測量完畢了,陶潛也嘗試過賄賂學子們,但是學子們一來比較有志氣,不是輕易可以賄賂的,而且有人監督,有人複查,學子們也不敢隨便接受賄賂,萬一被劉宇知道了,輕者趕出書院,重則按照朝廷律法治罪。

如此,劉宇就帶着這些人一個個權貴的家裡跑去,測量他們的田地和人口,作爲將來徵收賦稅的依據,這件大事就在劉宇的親自監督下完成了。

在此過程中,竟然沒有發生一例貪污腐化的案例,真的是讓人十分驚歎不已。

第147章 單雄的報復第254章 賑濟流民第29章 崔文龍的介入第226章 肉搏戰第201章 晉江城遊覽第66章 賣蠶繭第262章 初戰第58章 縣令職位第87章 大肆宣揚第254章 賑濟流民第4章 寄賣火柴第145章 運貨第140章 蠶農如願第106章 聚會開始第112章 流言第148章 謀略第175章 冷遇怠慢第213章 集市第28章 實戰演練第265章 海盜的報復第217章 新的鎮波將軍第84章 討價還價第107章 比詩第66章 賣蠶繭第238章 產業發展和流民培養第220章 艱難的談判第226章 肉搏戰第116章 朝廷的態度第44章 商談合作第276章 俘虜第234章 澳門第209章 野外探險第191章 策略第112章 流言第27章 操練士兵第235章 廣州府第148章 謀略第196章 交戰第53章 謀劃第65章 報復第136章 降價銷售第123章 出發第165章 血戰第133章 端午節第196章 交戰第177章 嚴家落敗第107章 比詩第102章 交涉無果第263章 海戰勝利第160章 回家第142章 聚會第29章 崔文龍的介入第233章 朝廷的密探第29章 崔文龍的介入第6章 審案第1章 穿越第108章 詩詞傳世第126章 赴宴第253章 暴力抗稅第15章 帝國形勢和發展方向第62章 偷襲的建議第44章 商談合作第111章 寫詩和唱曲第238章 產業發展和流民培養第244章 辯論第79章 貢品第224章 葡萄牙人的火炮第76章 獎賞第84章 討價還價第187章 談判第9章 二舅第181章 跟蹤第137章 陷害第91章 熱火朝天的修建工程第278章 海盜的敵意第252章 暴力抗稅第260章 謀劃第58章 縣令職位第143章 捐贈第33章 刻苦訓練第102章 交涉無果第10章 保鏢第25章 叔侄兩人的評價第82章 換人第117章 調查第128章 招兵第68章 蠶病第172章 賄賂第76章 獎賞第112章 流言第176章 劫掠第196章 交戰第238章 產業發展和流民培養第186章 風暴的前夕第122章 斬首計劃第38章 斬殺倭寇第30章 練兵的方法第156章 流民營地第169章 劉宇的解釋第49章 奪門
第147章 單雄的報復第254章 賑濟流民第29章 崔文龍的介入第226章 肉搏戰第201章 晉江城遊覽第66章 賣蠶繭第262章 初戰第58章 縣令職位第87章 大肆宣揚第254章 賑濟流民第4章 寄賣火柴第145章 運貨第140章 蠶農如願第106章 聚會開始第112章 流言第148章 謀略第175章 冷遇怠慢第213章 集市第28章 實戰演練第265章 海盜的報復第217章 新的鎮波將軍第84章 討價還價第107章 比詩第66章 賣蠶繭第238章 產業發展和流民培養第220章 艱難的談判第226章 肉搏戰第116章 朝廷的態度第44章 商談合作第276章 俘虜第234章 澳門第209章 野外探險第191章 策略第112章 流言第27章 操練士兵第235章 廣州府第148章 謀略第196章 交戰第53章 謀劃第65章 報復第136章 降價銷售第123章 出發第165章 血戰第133章 端午節第196章 交戰第177章 嚴家落敗第107章 比詩第102章 交涉無果第263章 海戰勝利第160章 回家第142章 聚會第29章 崔文龍的介入第233章 朝廷的密探第29章 崔文龍的介入第6章 審案第1章 穿越第108章 詩詞傳世第126章 赴宴第253章 暴力抗稅第15章 帝國形勢和發展方向第62章 偷襲的建議第44章 商談合作第111章 寫詩和唱曲第238章 產業發展和流民培養第244章 辯論第79章 貢品第224章 葡萄牙人的火炮第76章 獎賞第84章 討價還價第187章 談判第9章 二舅第181章 跟蹤第137章 陷害第91章 熱火朝天的修建工程第278章 海盜的敵意第252章 暴力抗稅第260章 謀劃第58章 縣令職位第143章 捐贈第33章 刻苦訓練第102章 交涉無果第10章 保鏢第25章 叔侄兩人的評價第82章 換人第117章 調查第128章 招兵第68章 蠶病第172章 賄賂第76章 獎賞第112章 流言第176章 劫掠第196章 交戰第238章 產業發展和流民培養第186章 風暴的前夕第122章 斬首計劃第38章 斬殺倭寇第30章 練兵的方法第156章 流民營地第169章 劉宇的解釋第49章 奪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