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擊退倭寇

雖然鄉勇們的戰鬥技巧不如倭寇們,但是在劉宇身先士卒的帶領之下,鄉勇們的士氣高昂,不斷用長矛去捅刺倭寇,倭寇就用長刀劈砍,盪開襲來的長矛。

五個米尼槍手撿起了自己的米尼槍,然後開始裝填彈藥。

劉宇手持鐵棍站在最前方,與倭寇們激戰,由於劉宇的兵器沉重而且力量頗大,所以往往能夠輕易地擊飛倭寇手裡的長刀,然後一棍子將倭寇打成重傷。

鐵棍是鈍器,打在身上十分疼痛,倭寇們狂呼戰鬥,但是無法抵擋劉宇的攻擊,被打得紛紛後退。

此時,倭寇的大部隊距離東門還有兩百米,城頭之上的鄉勇統統都下來幫忙了,其他各個城門的鄉勇也在趕來的途中。

“前列蹲下!”鄭安水在劉宇的身後喊道。

劉宇等人敏捷地蹲下了,後列的米尼槍就點燃了火*藥,開槍射擊了,子彈呼嘯着打了出去,擊中五個倭寇的身體,沉重的力量使得子彈擊穿了他們的脆弱身軀,五個倭寇慘叫着倒下了。

此時,劉宇等人重新站起,繼續與倭寇們肉搏。

這裡的倭寇只剩下了四個,已經無力抵擋劉宇等人了,十根長矛猛地刺去,從各個角度刺入了倭寇脆弱的身體之中,將四個倭寇刺殺在地。

此時,把守城門的倭寇已經全軍覆沒,劉宇便招呼衆人將城門關上。

此時倭寇的大部隊距離東門還有一百米遠,倭寇們紛紛狂呼着衝了過來,想要趁着城門沒有關上的時候衝入城內。

城頭上城衛軍的弓箭手已經開始朝着倭寇們射箭了,但是箭支軟弱無力,只能落在倭寇的跟前,沒有能夠傷害到倭寇。

這些弓箭保養不當,已經老朽了,弓弦軟弱無力,箭支老朽不堪,無法對倭寇們造成威脅。

東門正在緩慢地關上,倭寇們越發快速地衝了過來,當東門即將合攏的時候,倭寇已經衝到了東門之下,他們紛紛揮舞長刀劈砍而去,想要將東門之後的鄉勇嚇退,鄉勇們合力將東門關上,將倭寇們攔在了東門之外。

倭寇集體用肩膀去撞擊東門,想要將城門撞開,劉宇和鄉勇們在東門之後用身體抵住東門,然後艱難地將門閘關上了。

倭寇的計謀失敗了!

看到倭寇沒能衝入城內,縣令等人都大大鬆了一口氣,如果讓倭寇衝了進來,鄉勇們能否戰勝倭寇還是一個未知數。

鄉勇們畢竟訓練的時間短,戰鬥的技巧不高明,面對倭寇沒有優勢,或者說唯一的優勢就是隊列嚴整,能夠發揮出集體的力量。

劉宇留下十個人在城門把守,然後他帶着其餘的人登上了城牆,準備對倭寇進行射擊。六個人手持米尼槍,開始裝填彈藥,準備射擊。

倭寇們看到功敗垂成,十分懊惱,紛紛在城下喝罵叫囂。

劉宇等人裝填了米尼槍的彈藥之後,舉槍對準了城下的倭寇,倭寇用手裡的輕弓朝着城頭上面射箭,但是倭寇的弓箭在海上的時間頗長,受到潮氣的侵襲,導致弓箭軟弱,力道不強,所以射上城頭的弓箭沒有威力。

“砰砰砰!”

六枝米尼槍先後射擊,強勁的子彈登時擊殺了六個海盜,海盜們大驚失色,紛紛轉身就跑,就連崔天海也不例外,照樣要狼狽而逃。

看着海盜們越跑越遠,衆人的心這時才略微安定下來,縣令心中暗暗慶幸,如果沒有劉宇帥人拼命地擋住了倭寇的衝擊,恐怕今天城池都要被倭寇攻破了,那樣縣令就只能與城池共存亡了。

看到城衛軍如此不堪用,縣令堅定了擴大鄉勇規模的想法,現在想要依靠兩百多名鄉勇把守城池,數量還是不足,否則不會被倭寇的奇兵差點攻破了城門。

爲了能夠守好城池,鄉勇的規模必須擴大一倍,才勉強夠用。

事實證明,劉宇的鄉勇最是敢戰能戰,所以縣令打算增加劉宇的鄉勇到三百人。

此事,縣令會行文上報,希望得到上級的允許。

隨着倭寇們遠去,縣令清點敵我雙方的傷亡,劉宇的鄉勇陣亡六人,其中五人是把守東門的,另外一個人是在與倭寇的對戰之中喪生的。

倭寇傷亡二十六人,其中二十個人是奪取東門的倭寇,另外六個人是在東門之下被米尼槍射殺的。

在對戰之中,米尼槍發揮出了強大的火力優勢,讓縣令看了很是滿意。

“劉宇,你部下使用的那種能夠噴火的兵器,難道就是洋人常用的火繩槍嗎?我在邊軍那裡見過類似的武器,可是他們的威力並沒有你使用的火繩槍那麼大。”縣令看着鄉勇手裡的米尼槍,臉上滿是羨慕的表情。

“沒錯,這些就是火繩槍,我改進了一下,所以威力變大了。”劉宇沒有仔細地解釋米尼槍與火繩槍的區別,因爲他不想讓縣令知道其中的奧妙。

“那你可願意將這種兵器獻給朝廷啊,朝廷一定會給你獎勵的。”縣令說道。

“大人,依你之見,朝廷的工部能否做出合格的兵器?”劉宇問道。

縣令立即明白了劉宇的意思,由於朝廷的工部主管各種製造事情,其中也包括了兵器的製造,由於工部管理的工匠偷工減料,所以製造出來的兵器性能低劣,各地的官兵都不願意使用。

即使劉宇將米尼槍的製造方法獻給工部,工部也製造不出合格的米尼槍,這是體制的問題。

縣令重重嘆息一聲,說道:“國事多艱,大家都爲難啊,既然如此,那麼就罷了,這種火繩槍的製造方法不獻給朝廷也罷,你自己多造一點,用來幫忙守城吧。”說完,縣令滿臉憂色,皺着雙眉,轉身走下了城頭,不再提獻給朝廷的事情。

劉宇看着縣令遠去的步伐,心中也是暗暗鬆了一口氣,如果縣令真的要劉宇獻出米尼槍的製造方法,劉宇恐怕難以拒絕,畢竟縣令代表着朝廷大義名分。

爲了隱藏自己米尼槍的秘密,劉宇也是費盡了心思。

第97章 調查運輸行情第213章 集市第36章 劉宇的產業第20章 養蠶和種植第65章 報復第47章 袁福天的改革第196章 交戰第186章 風暴的前夕第206章 梅晚秋的感慨第88章 接戰第269章 河北道乾旱第258章 買鐵第248章 完成進度第233章 朝廷的密探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第179章 訓練家丁第68章 蠶病第43章 燒製瓷器第127章 談判第208章 大琉球島的經歷第18章 治病第88章 接戰第156章 流民營地第205章 參觀書院第83章 新的欽差第177章 嚴家落敗第197章 落敗第5章 討債第211章 獵頭部落第223章 投靠第18章 治病第178章 陶家家丁第98章 新任縣令第15章 帝國形勢和發展方向第149章 識破計謀第260章 謀劃第52章 水泥和築城第103章 免官第232章 民主制度第70章 情報系統第18章 治病第154章 死亡的消息第2章 追債和休書第33章 刻苦訓練第61章 新官上任第174章 購買工匠第245章 投靠第24章 衝突第107章 比詩第17章 貴人出現第175章 冷遇怠慢第5章 討債第208章 大琉球島的經歷第127章 談判第60章 趙無極第42章 番薯收穫第33章 刻苦訓練第244章 辯論第69章 反擊的陰謀第178章 陶家家丁第68章 蠶病第72章 子彈和圖紙第100章 運輸業的暴利第143章 捐贈第85章 偵查第222章 大海盜的家事第176章 劫掠第97章 調查運輸行情第58章 縣令職位第111章 寫詩和唱曲第145章 運貨第149章 識破計謀第113章 商議第189章 械鬥第86章 伏擊第239章 收攏流民第264章 退兵第121章 苦戰第227章 艱難的勝利第244章 辯論第6章 審案第54章 利誘第20章 養蠶和種植第150章 俘獲船隻第114章 調查第20章 養蠶和種植第169章 劉宇的解釋第114章 調查第56章 計劃第162章 崔世勳第92章 銷售火爆第144章 番薯收穫第129章 商議第255章 爭奪流民第147章 單雄的報復第106章 聚會開始第169章 劉宇的解釋第129章 商議第112章 流言第22章 器械
第97章 調查運輸行情第213章 集市第36章 劉宇的產業第20章 養蠶和種植第65章 報復第47章 袁福天的改革第196章 交戰第186章 風暴的前夕第206章 梅晚秋的感慨第88章 接戰第269章 河北道乾旱第258章 買鐵第248章 完成進度第233章 朝廷的密探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第179章 訓練家丁第68章 蠶病第43章 燒製瓷器第127章 談判第208章 大琉球島的經歷第18章 治病第88章 接戰第156章 流民營地第205章 參觀書院第83章 新的欽差第177章 嚴家落敗第197章 落敗第5章 討債第211章 獵頭部落第223章 投靠第18章 治病第178章 陶家家丁第98章 新任縣令第15章 帝國形勢和發展方向第149章 識破計謀第260章 謀劃第52章 水泥和築城第103章 免官第232章 民主制度第70章 情報系統第18章 治病第154章 死亡的消息第2章 追債和休書第33章 刻苦訓練第61章 新官上任第174章 購買工匠第245章 投靠第24章 衝突第107章 比詩第17章 貴人出現第175章 冷遇怠慢第5章 討債第208章 大琉球島的經歷第127章 談判第60章 趙無極第42章 番薯收穫第33章 刻苦訓練第244章 辯論第69章 反擊的陰謀第178章 陶家家丁第68章 蠶病第72章 子彈和圖紙第100章 運輸業的暴利第143章 捐贈第85章 偵查第222章 大海盜的家事第176章 劫掠第97章 調查運輸行情第58章 縣令職位第111章 寫詩和唱曲第145章 運貨第149章 識破計謀第113章 商議第189章 械鬥第86章 伏擊第239章 收攏流民第264章 退兵第121章 苦戰第227章 艱難的勝利第244章 辯論第6章 審案第54章 利誘第20章 養蠶和種植第150章 俘獲船隻第114章 調查第20章 養蠶和種植第169章 劉宇的解釋第114章 調查第56章 計劃第162章 崔世勳第92章 銷售火爆第144章 番薯收穫第129章 商議第255章 爭奪流民第147章 單雄的報復第106章 聚會開始第169章 劉宇的解釋第129章 商議第112章 流言第22章 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