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焦急的劉宇急匆匆地策馬飛奔而來,來到縣衙之外劉宇拉住馬匹的繮繩讓馬匹驟然停下,然後劉宇翻身下馬,大步流星地走入了縣衙大堂之中。
此時,四個官吏正坐在大堂裡等候着劉宇,坐在中央的是衛大關,滿臉陰沉的衛大關看到劉宇進來了,狠狠地一拍手裡的驚堂木喝道:“劉宇,你可曾給自己的家丁私自購買皮甲?”
“啓稟大人,皮甲是官府給我的家丁配發的。”劉宇傲然站立一拱手說道。
“好大的膽子,竟然還敢撒謊,你可知道官府是不會給別人的家丁配備皮甲的。”衛大關一對小眼睛陰沉沉地盯着劉友的面容。
“啓稟大人,如果官府不給我的家丁配備皮甲,我的家丁怎麼能夠打得過海盜呢?打不過的,所以如果想要讓我的家丁立功,就必須配備皮甲,我手裡還有官府給我的家丁配備皮甲的證明。”劉宇侃侃而談,一點都不害怕。
看到沒能嚇住劉宇,衛大關也是心中暗暗失望,他換上了笑臉,說道:“既然有官府的證明,此事自然是可以做的,但是,你部下使用火槍又是怎最終麼回事?你可知道,火槍乃是京中御林軍的裝備,旁人是不允許持有的。”
聞言劉宇自信地微微一笑,說道:“我的火槍乃是特製的,與京中御林軍所使用的火槍不同,請大人明察。”
此時,衛大關知道,如果自己一意孤行,恐怕真的會逼反了劉宇,那樣他就會被控告一個官逼民反的罪名,押到京城裡去治罪。當然,如果不給劉宇安排一個罪名,劉宇如何肯大出血拿出錢財來賄賂他們呢?爲此,衛大關陷入了掙扎之中。
最終,衛大關心中的貪婪戰勝了對治罪自己的恐懼,他看了看身邊的三位同僚,似乎想要徵求他們的意見。
三位官吏點了點頭,示意衛大關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衛大關心領神會,於是一拍驚堂木,怒道:“來人,將劉宇拿下,押入大牢,等待朝廷的旨意。”
於是,就有兩個護衛走了進來,想要抓住劉宇的雙臂將他捉拿,劉宇雙臂一振,兩個護衛立即被一股大力撞擊倒地了,劉宇也不多說,轉身離開了大堂,來到大堂之外,招呼自己的隨從上馬疾馳而去,回去準備防守官兵的進剿了,這次劉宇可算是徹底與官府撕破臉皮了。
聽到劉宇自行離去的消息,衛大關滿臉陰沉,心中十分憤怒無奈,他立即去找苟武雙,希望苟武雙派兵圍剿劉宇,苟武雙聽到了衛大關的要求,心中暗暗冷笑,口中卻淡漠地說道:“請恕下官不能招辦,劉宇乃是我朝的忠心之人,豈有起兵反叛的道理,下官認爲應該安撫劉宇,萬萬不可逼反了劉宇。”
衛大關聽說苟武雙拒絕了自己,心中十分憤怒無奈,雖然他官位比苟武雙更高,但是手裡沒有兵權,想要派兵圍剿劉宇,就必須通過苟武雙或者梅晚秋等人,他也知道這兩人恐怕與劉宇乃是一夥的,如此,衛大關只好灰溜溜地離開了縣衙,他左思右想,萬般無奈,只好暫且回到晉江城,將這裡發生的事情添油加醋地向梅晚秋稟告。
苟武雙得知劉宇憤怒離去,急忙派人去安撫劉宇,讓他不必擔心,萬萬不可中了衛大關的奸計,一旦真的謀反,就要面對朝廷大軍的圍剿,劉宇萬萬不是朝廷大軍的對手,所以,苟武雙讓劉宇放心,他一定會上書爲劉宇辯白的。
在晉江城中,知府衙門,衛大關正在向梅晚秋稟告劉宇謀反的事情,梅晚秋雖然對事情不是十分了解,但是他從孫思秀寫來的信件之中,獲知了劉宇被衛大關逼反的事情,所以梅晚秋對待衛大關就態度十分冷淡,聽了衛大關的話之後,梅晚秋就說道:“劉宇乃是多次剿滅了海盜的忠心之人,不會謀反的,衛大人還是暫且退下吧,此事本官自有道理。”
衛大關看到梅晚秋包庇劉宇,知道梅晚秋不可能出兵圍剿劉宇,只好失望地離開了。
由於各級官吏都有權向朝廷上書,所以衛大關就寫了一份奏摺,向朝廷稟告了劉宇謀反的事情,他不敢控告梅晚秋和苟武雙包庇劉宇,那樣會樹敵過多,導致朝廷不願意嚴懲這麼多的官吏,所以衛大關只說了劉宇謀反的事情。
此外,衛大關也寫信給自己熟悉的官吏,請他們在朝廷裡爲自己說話,如果這次誣告劉宇不成,衛大關就會遭受嚴懲,所以此事他迫不得已,勢在必行。
苟武雙和梅晚秋等人也寫奏摺向朝廷稟告衛大關官逼民反,導致劉宇身爲朝廷的有功之人,竟然遭受猜忌和逼迫,此舉十分過分,讓人不忍接受。
幾個人的奏摺幾乎同時到達了朝廷,經過尚書省的審閱之後,便提交到了王太后那裡,王太后還沒有做出決定,朝廷之中已經分成了兩派,一派是支持劉宇的,一派是支持衛大關的。
支持衛大關的多半是世家大族的官吏,還有一些宦官;支持劉宇的多半是進士派的官吏,還有王大將軍一派,雙方勢力都頗爲強大,圍繞此事在朝廷裡發生了激烈的爭論。
王太后也收到了朝廷官吏爲此事而上的奏摺,一派人支持衛大關,要求嚴懲謀反作亂的劉宇;另外一派人支持劉宇,要求嚴懲逼迫劉宇的衛大關,對於此時,王太后覺得不好處理,畢竟雙方各執一詞,話語之中卻沒有多少的證據,只是一些道聽途說的流言。
王太后覺得此事必須搞清楚證據才能夠下決定,沒有證據,全憑官吏們的一張嘴,說什麼就是什麼,那麼王太后就容易被人矇蔽,使得她做出了錯誤的決定。
應該如何查清楚事情的真相呢?王太后覺得應該派一箇中立的人前去調查此事,所以,這個重任就落在了鍾靈秀的身上,上次鍾靈秀去劉宇那裡調查貢品的事情,差事做得不錯,很得王太后的信任,所以這次的調查重任就落在了鍾靈秀的身上。
鍾靈秀就帶着王太后的旨意秘密出發了,他帶了十幾個隨從,騎馬從長安出發,一路來到了高隆鎮之外,鍾靈秀沒有驚動任何人,而是暗暗地在高隆鎮的一個客棧裡住了下來。
第二天一大早,鍾靈秀帶着隨從來到劉宇的城堡之外,這裡是上次鍾靈秀來過的地方,看到城堡之中城門緊閉,城牆上面有家丁在巡邏守衛,一派森嚴的氣象。
鍾靈秀心中有一個激靈,難道劉宇真的謀反了?否則爲何白天關閉城門,不許外人進入?
鍾靈秀在這裡觀察了片刻,派一個隨從上前叫門,就說是原道而來的客商,過來談生意的,城牆上的守衛聽了這話,急忙派人去稟告劉宇,劉宇也感到好奇,在這個敏感的時候,到底是誰纔敢來談生意呢?劉宇就親自出來看看,看到鍾靈秀,劉宇一愣,想起了鍾靈秀的身份,心中感受也是十分的複雜,於是劉宇下令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