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修建水渠

爲了實現讓百姓富足的理想,梅晚秋成立了一個勸農小組,開始在各地大興修建水渠,此時正是農閒的時候,雖然天氣寒冷,修建水渠比較困難,但是沒有辦法,爲了收成更好,只能此時修建水渠。

修建水渠需要大量的鐵農具和水泥,水泥好辦,只要燒製就可以得到了,但是鐵農具就難辦了,此時鐵的產量很低,製造出來的鐵農具數量不多,造成了鐵農具的價格較高,一般百姓日常所用還足以應付,但是一旦大規模採購,就容易引起鐵農具的價格飆升,但是沒有鐵農具又無法修建水渠,梅晚秋就爲難了。

所用,梅晚秋找到劉宇等富商,希望他們能夠捐錢購買鐵農具給農民們挖掘水渠,劉宇等人自然知道這是一個很大的負擔,以每把鋤頭使用五斤鐵料計算,晉江城外十萬農民之中,有一半的人需要使用鐵鋤頭挖掘水渠,這就需要25萬斤鐵料,相當於需要125噸鐵料,這種驚人的需要,卻是難以滿足的。

當衆人聚集在知府衙門的時候,梅晚秋端坐在主位之上,看着面前的三十多個富商,梅晚秋就說道:“今天請各位來,是希望各位能夠資助我們晉江城的水渠修建工作,這項工作十分艱難,需要大量的鐵工具,我們知府衙門可以承擔一部分的費用,但是還是不足,希望各位慷慨解囊,資助一些金錢。”

衆人聽了梅晚秋的話之後,紛紛看向旁人,希望看到旁人的表情,從中得知旁人的態度如何,慷慨解囊自然是需要的,只是解囊多少,這是一個學問,多了自己吃虧,還容易被官府當肥羊宰殺,少了梅晚秋不滿意,將來想要求他辦事就難了。

劉宇知道自己當仁不讓,就說道:“我捐獻三百兩銀子。”

這個價格算是還可以的,雖然不是很多,但是也不少了。

旁人看到劉宇開了頭,紛紛出言,你捐獻一百兩銀子,我捐獻兩百兩銀子,就這麼湊齊了大約兩千兩銀子。

梅晚秋知道這些銀子只是杯水車薪,但是他也不能太過分,畢竟大家都是熟識的,富商們能夠拿出一部分銀子來資助已經算是不錯的了,過分逼迫,就輪到富商們的後臺官吏出來彈劾梅晚秋逼迫過甚了。

衆人當場交付了銀子,少部分沒有當場拿出銀子的,也在隨後幾天裡交了上來,梅晚秋就讓人去購買了五萬把鋤頭,這筆鉅額的訂單當即將東南道的鋤頭價格翻了一倍,還供不應求。

當每個人都有了鋤頭之後,就開始修建水渠的事情了,這個事情需要很多人管理農民們,組織農民們,需要大量的管理和組織人才,只靠晉江城的十幾個官吏是不夠的,即使加上衙役,也遠遠不足,所以,梅晚秋就讓富商們加入,承擔重任。

劉宇也是其中之一。

劉宇負責的區域是晉江城東南一片幾萬畝的區域,這裡居住着上萬的百姓,如果按照每一百個人需要一個人指揮和組織的話,就需要一百個人,劉宇選派了家丁之中的軍官和萬物書院裡的學子,過來幫忙。

軍官們很擅長指揮人羣按照一定的規矩做事,而學子們則擅長具體的做事方法,雙方配合默契,很快就組織起農民來幹活了。

首先,農民們分成了兩隊,一隊人專門使用獨輪車運輸水泥和磚頭等物,另外一隊人就挖掘溝渠。

隨着水泥等物從晉江城外運來,修建水渠的工作就轟轟烈烈地開始了。

正當劉宇等人忙碌的時候,範偉隆走了過來,他是代表晉江書院來挑戰劉宇的,這次的修建水渠工作,給了範偉隆等人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如果他們能夠更快更好地修建出水渠,豈不是證明了自己的民政能力更強?

範偉隆戴着草帽來到劉宇的身旁,他看了看劉宇面前上萬名農民勞作的場面,覺得有些新奇,這些農民分成了一百隊,每一隊一百人,有人負責挑土,有人負責挖掘,有人負責填充水泥,有人負責送水送食物,各隊的人互相不干擾,做起事情慢慢變得熟手。

範偉隆此時還不懂其中的奧妙,看到這些並不理解,範偉隆對劉宇說道:“劉宇,你敢不敢與我們比一比,看看誰更快更好地完成修建水渠的工作,我們負責的區域,與你差不都大小,管理的人也差不多。”

劉宇回頭看了看範偉隆,說道:“如果你們輸了,面子上可不好看啊!”

“誰贏誰輸還不一定呢!”範偉隆怒道,雙眼圓瞪。

劉宇微微一笑,說道:“你回去吧,你們輸定了。”

範偉隆氣呼呼地返回了自己負責的地方,看到這裡許多農民們都在忙亂,的確是忙亂,因爲他們並沒有分組,也沒有分工,而是所有人一股腦亂哄哄地往前衝,看到什麼就做什麼,簡直不要太亂。

如此混亂的局面,看在範偉隆的眼裡,他還覺得這是熱火朝天的幹活場景,心中不免有幾分得意,只要他們白天黑夜地加緊趕,自然可以超過劉宇的進度。

範偉隆心中盤算着晚上應該如何挑燈夜戰,如何安排人提供一頓飯食和清水,想到精妙的地方,他心中不無得意。

旁邊崔文龍也知道範偉隆去找劉宇了,崔文龍就問道:“範師兄,你看劉宇那邊的情況如何?”

範偉隆撇撇嘴說道:“他們也是一番忙亂,所有人都在幹活,但是劉宇肯定想不到我們竟然挑燈夜戰,如此我們一定可以領先他們完成任務的。”

“有了師兄的神機妙算,劉宇自然跑不出我們的手掌心。”崔文龍微笑着說道。

範偉隆得意地一笑,雙手輕輕拍了拍,說道:“這次我們要讓劉宇無話可說。”

兩個人想到劉宇認輸的樣子,心中都是十分的高興,臉上自然綻放了燦爛的笑容。

此時的劉宇,還在自己的區域裡忙活着,劉宇並沒有安排農民們挑燈夜戰的意思,農民們已經忙碌一整天了,力氣消耗很大,急需休息補充體力,所以劉宇讓農民們吃飽了晚餐之後,就讓他們回家去休息了。

第264章 退兵第259章 造戰艦第218章 新任鎮波將軍的策略第251章 測量土地第110章 殺豬喝湯第13章 通緝第131章 付錢第60章 趙無極第170章 情報小組第214章 密探第209章 野外探險第128章 招兵第234章 澳門第268章 勝利第264章 退兵第83章 新的欽差第201章 晉江城遊覽第77章 練兵的秘訣第174章 購買工匠第244章 辯論第16章 鐵匠第152章 報功第270章 鐵娃的隊伍第174章 購買工匠第174章 購買工匠第61章 新官上任第112章 流言第171章 逼問第273章 與鬱金香國的貿易第193章 落敗第150章 俘獲船隻第238章 產業發展和流民培養第194章 談判失敗第130章 一千兩銀子第185章 會議第268章 勝利第188章 硬碰硬第53章 謀劃第106章 聚會開始第90章 調查第218章 新任鎮波將軍的策略第85章 偵查第254章 賑濟流民第253章 暴力抗稅第8章 治病第196章 交戰第223章 投靠第271章 收容流民第210章 水泥礦藏第38章 斬殺倭寇第90章 調查第59章 王大將軍第232章 民主制度第168章 和解第40章 賣蠶繭第275章 激戰第170章 情報小組第169章 劉宇的解釋第86章 伏擊第258章 買鐵第3章 賣火柴第187章 談判第22章 器械第184章 制衡之術第186章 風暴的前夕第240章 葛長虹的野望第92章 銷售火爆第186章 風暴的前夕第183章 崔世勳的策略第73章 招募人手第243章 羅九堯的視察第220章 艱難的談判第101章 官吏的刁難第88章 接戰第73章 招募人手第20章 養蠶和種植第195章 劫掠地方第260章 謀劃第155章 招募流民第134章 龍舟比賽第234章 澳門第248章 完成進度第267章 車輪戰第157章 福臨門第248章 完成進度第223章 投靠第38章 斬殺倭寇第4章 寄賣火柴第276章 俘虜第170章 情報小組第103章 免官第35章 獎勵第2章 追債和休書第185章 會議第19章 養蠶第35章 獎勵第47章 袁福天的改革第266章 激戰第135章 提親
第264章 退兵第259章 造戰艦第218章 新任鎮波將軍的策略第251章 測量土地第110章 殺豬喝湯第13章 通緝第131章 付錢第60章 趙無極第170章 情報小組第214章 密探第209章 野外探險第128章 招兵第234章 澳門第268章 勝利第264章 退兵第83章 新的欽差第201章 晉江城遊覽第77章 練兵的秘訣第174章 購買工匠第244章 辯論第16章 鐵匠第152章 報功第270章 鐵娃的隊伍第174章 購買工匠第174章 購買工匠第61章 新官上任第112章 流言第171章 逼問第273章 與鬱金香國的貿易第193章 落敗第150章 俘獲船隻第238章 產業發展和流民培養第194章 談判失敗第130章 一千兩銀子第185章 會議第268章 勝利第188章 硬碰硬第53章 謀劃第106章 聚會開始第90章 調查第218章 新任鎮波將軍的策略第85章 偵查第254章 賑濟流民第253章 暴力抗稅第8章 治病第196章 交戰第223章 投靠第271章 收容流民第210章 水泥礦藏第38章 斬殺倭寇第90章 調查第59章 王大將軍第232章 民主制度第168章 和解第40章 賣蠶繭第275章 激戰第170章 情報小組第169章 劉宇的解釋第86章 伏擊第258章 買鐵第3章 賣火柴第187章 談判第22章 器械第184章 制衡之術第186章 風暴的前夕第240章 葛長虹的野望第92章 銷售火爆第186章 風暴的前夕第183章 崔世勳的策略第73章 招募人手第243章 羅九堯的視察第220章 艱難的談判第101章 官吏的刁難第88章 接戰第73章 招募人手第20章 養蠶和種植第195章 劫掠地方第260章 謀劃第155章 招募流民第134章 龍舟比賽第234章 澳門第248章 完成進度第267章 車輪戰第157章 福臨門第248章 完成進度第223章 投靠第38章 斬殺倭寇第4章 寄賣火柴第276章 俘虜第170章 情報小組第103章 免官第35章 獎勵第2章 追債和休書第185章 會議第19章 養蠶第35章 獎勵第47章 袁福天的改革第266章 激戰第135章 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