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災禍何所來?

“這些人頭上的氣運,居然都蒙着一層黑色,這是將要遭遇劫難的表現。”

爲了節省名望金液,陳止自然只是撇了衆人一眼,但這一眼掃過去,以他的過目不忘之能,已然能將衆人頭上的景象瞭然於胸。

其實今日的晚宴,他本就是做了兩手準備,一方面要靠着考評之法,將世家中真正有本事的人篩選出來,而另一方面,就是用雙眼觀氣,將這些世家士人裡面真正有氣運根底的人遴選出來,或者拉攏,或者抑制,既壯大自身,又防患未然。

這就涉及到陳止大半年以來,對氣運之道的研究了,有賴於他所在的位置,三教九流都能接觸,甚至還有靳準、葛洪這樣在歷史上留下名號的人物作爲參考,陳止已經深刻的意識到,一個本身就具有濃郁氣運的人,正常的情況下,都是會搞出事端的。

這個濃郁的氣運,並不一定就代表其人有能力,因爲能夠留名的人,未必都是因爲能力過人,也有那些會搞事的,一樣能夠流傳於後世。

對於當下的陳止來說,人才他要籠絡、收爲己用,而那些搞事的……也不能因爲對方還沒有做下的事,就提前給予懲戒,不過放任不管的話,當下自己還有精力處理各種突發事件,但很快又要有一輪風暴襲來,便就有些分不開身了,那時候再有人鬧出事端,就要平白分散精力,說不定關鍵時刻,就因爲。

於是,他索性這次就把最有影響的人物,都集中起來,看看哪個的氣運濃烈,偏向與鬧事的,若是有才,那就給個職位,作爲輔佐,將其人籠絡過來,氣運就好像是木柴,可以助長自身勢力,至於那有鬧事潛質的,就集中管理,關鍵時刻還有他用。

只是,任憑陳止事先如何設想,都沒有料到衆人頭上會有這般表現!

“這黑氣代表不幸、血光之災,諸多世家皆有的話就有些不對了,之前我遇刺的時候,也曾觀這些人的氣運,當時這些世家人的頭上,可沒有這般模樣……”這麼想着,陳止目光一掃,再次動用了名望金液,只是這一次,他卻不是看向院中的世家士人了,而是身邊的親信、親人!

這一看,卻發現自己的這些親信,頭上的氣運也赫然沾染了不少黑氣,雖不如那些世家人濃密,卻也是不能忽視了。

“好傢伙,這次因爲他們回來的比較急,我也因爲平時的往來公文和書信,對他們的情況瞭如指掌,因而就沒想着再浪費名望金液,觀看幾人之氣,未料居然會是這麼一個結果!”

陳止這一下子,心中可是有些驚了,他着實沒有想到,這次因爲得了將軍實權,而臨時起意之舉,會讓他發現這般變化!

“不過,他們氣運上的黑氣,卻不是完全相同的,有的人多,有的人則少,比如楊家兄弟,這兩人頭上近乎沒有黑氣,其次就是陳梓和蘇遼,這兩人氣運中的黑氣比較稀少,而最多的,卻是在代北經營的嵇倔、阮清這兩人,頭上的黑氣顯得最爲濃密,這似乎已經可以說明問題所在了。”

短短時間內,諸多猜測在陳止的心頭閃過,但很快就被他確定了最有可能的那種。

“所有人都遭難,那按理說不是天災,就是大範圍的人禍,如果是天災,那大概是不會區分人的,既然代縣城中的一衆世家子弟皆有遭難,偏偏同在一城的蘇遼遭遇較輕,這就有些說不過去了,更何況,楊家兄弟大部分的時間,也是在縣城裡面的,總不能天災還分人來襲吧?”

他將目光收回,在心裡思索着。

“更不要說,代北在北邊,而今日過來的人裡面,還有從當城來的,又從更南邊來的,結果全部遭災,一整個郡都要波及的天災,恐怕非同小可,怕是連整個州都不得安寧,那必然是要上史書的,然而我卻毫無印象,那天災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幾乎可以排除了,那剩下來的,就是人禍了。”

想到這裡,他的目光投到了人羣之中,看着那一個個歡笑面孔,沉吟起來。

“以代縣當下的情況,一般的人禍不足爲憑,莫說強盜土匪,就算是流民軍來襲,亦無法動搖世家根基,那就只能是更大規模的兵災了,只是論兵災,最大的可能就是王浚的兵馬了,但他現在打算提前攻打過來,連兵力調動的大部分,都已經被我知悉,本不該有這麼廣泛的影響,更何況這王浚制定的三個進攻計劃中,最先被他摒棄的,便是北邊的路線,這就和嵇倔、阮清他們二人黑雲蓋頂的情形不符了。”

陳止在王浚的勢力裡面安插了許多的探子,那密諜司雖是新建,但畢竟有着陳止三世經驗,所以在安排和佈局上並無什麼疏漏,而這王浚的幽州,便是密諜司練手的絕佳選擇,上上下下派出去很多,與此同時,還有十二生肖摺紙傳來信息。

他當然知道,要說王浚再攻,兩邊鹿死誰手不好說,但絕非滅頂可言,不至於讓前方、後方,南邊和北邊都被黑雲籠罩。

“若是反過來想一下,爲何楊家兄弟頭上黑雲少?莫不是因爲他們可以帶兵,而蘇遼也類似,坐鎮代縣,武丁環繞,相比之下,陳梓爲何黑雲亦淡?莫非與新城有關?我若是領兵來攻,那這般新城着實是積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關鍵是新城搭建了城牆,可以據守,但因人口不多,百業待興,其實沒有多少戰略價值,所謂礦場,也不是一時可以搜刮的,但話又說回來了,代北同樣是新城,怎麼嵇倔、阮清頭上就黑雲壓頂?”

想到這裡,他忽然心中一動,想到了一種可能。

“除非是這代北是非攻不可之地!那也就是說,是從北邊草原攻打過來的人了,而且大概還不是王浚,那會是何人?當下有這個實力的,也就是三家,慕容、拓跋與匈奴……”

這邊正想着,那邊陳舵已經走來,說是好卷都備好了,何事呈上來?

“現在就開始吧。”陳止收回思緒,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眼前。

第四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陰雲前兆第五十四章 謀定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味鑄《師說》第四百六十三章 捉摸不透,擇一家而言商賈事第八十七章 莫名敵意,見真變臉第二十七章 恩威反掌,晴雨由心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士相爭,或有一走第七十三章 樓沒了,字還在第九百三十九章 密諜司的“大敵”第五百九十二章 陳止的要求第八百三十二章 兵略運籌,生死不能由己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六百六十三章 陳止之秘聞?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別慫,趕緊打!第一千章 節操何在?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石氏內亂第九百二十九章 砸一下,慌一城第六百零一章 推波助瀾者誰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墨者有隱憂第五百二十二章 示民以名則歸心,示士以險則知難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慫之,自縛其將第七百六十二章 佛聶投胡,未必壞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洛陽文章第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冠絕彭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冠絕彭城!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冠之,絕之第三十五章 逸神妙能,書畫四品第七百二十七章 社稷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大英雄,大豪傑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勝!第六百八十七章 趙王孫第六百七十一章 敵從何處來?冀州有軍情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劍,文有口中律第八百九十章 得勢且肆意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三百四十章 文評,可有人去第四百九十三章 爭相抄書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僕河邊送主,孔徒魯城曰憾第五百七十六章 以陳代王,爲幽州之首?第一百三十章 一篇師說演百年第二百一十一章 烏合之衆,有令難行第八百八十章 人散心離力難轉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世之間心已定第五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順勢而爲第四十六章 幾時說是送給你的第四百九十九章 洛陽急信傳幽州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七十六章 以利動人難定品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議,幽州之本第二百九十七章 陳家危局第三百七十六章 請陳爲太守第六百三十六章 勝訊佐刀落人頭!第七百二十三章 名望將滿時已到第九百四十章 昔日中樞重,今日掌兵強第八百四十三章 先找個投名狀第九百八十七章 力盡被擒第一百零四章 又來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正人道,順天時第三百六十一章 誰人不知陳君,闖關且看石勒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三王,亦爲賊!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舊部出使,以攀舊情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以聞代思,陳氏閒事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玄甲不可勝?第六十七章 執劍赴會第九百二十八章 可延壽否?第七百五十四章 人未出縣陳已知第三百零三章 蕭規曹隨編成冊第六百九十三章 湊一起了第四百五十章 關津、市肆、山澤,皆有稅哉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差不多齊了第九百四十三章 言勢定策不提幽第二百二十三章 江東已傳其名第一百七十三章 官貴皆來非我勢第六百零七章 大山有龍分大小第八百六十章 心想事難成第八百零三章 一言亂世家第五百零三章 皇帝略送小禮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遷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襲!第七百六十八章 你們代郡人真會吹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爲官,那就與虎謀皮第七百九十二章 漢制於其不過工具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追悔莫及難爲事第六百零六章 閉眼觀勢第五章 不在對錯在喜惡第七百一十一章 你演我裝,問影帝誰屬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張賓請教第四百六十三章 捉摸不透,擇一家而言商賈事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幽州風氣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以位誘士,牧民網羅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人如掛畫第九百五十三章 單于面前訴恐第二百三十七章 虛張聲勢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止第三百九十四章 幽州出手,撲朔迷離!
第四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陰雲前兆第五十四章 謀定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味鑄《師說》第四百六十三章 捉摸不透,擇一家而言商賈事第八十七章 莫名敵意,見真變臉第二十七章 恩威反掌,晴雨由心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士相爭,或有一走第七十三章 樓沒了,字還在第九百三十九章 密諜司的“大敵”第五百九十二章 陳止的要求第八百三十二章 兵略運籌,生死不能由己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六百六十三章 陳止之秘聞?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別慫,趕緊打!第一千章 節操何在?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石氏內亂第九百二十九章 砸一下,慌一城第六百零一章 推波助瀾者誰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墨者有隱憂第五百二十二章 示民以名則歸心,示士以險則知難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慫之,自縛其將第七百六十二章 佛聶投胡,未必壞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洛陽文章第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冠絕彭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冠絕彭城!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冠之,絕之第三十五章 逸神妙能,書畫四品第七百二十七章 社稷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大英雄,大豪傑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勝!第六百八十七章 趙王孫第六百七十一章 敵從何處來?冀州有軍情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劍,文有口中律第八百九十章 得勢且肆意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三百四十章 文評,可有人去第四百九十三章 爭相抄書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僕河邊送主,孔徒魯城曰憾第五百七十六章 以陳代王,爲幽州之首?第一百三十章 一篇師說演百年第二百一十一章 烏合之衆,有令難行第八百八十章 人散心離力難轉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世之間心已定第五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順勢而爲第四十六章 幾時說是送給你的第四百九十九章 洛陽急信傳幽州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七十六章 以利動人難定品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議,幽州之本第二百九十七章 陳家危局第三百七十六章 請陳爲太守第六百三十六章 勝訊佐刀落人頭!第七百二十三章 名望將滿時已到第九百四十章 昔日中樞重,今日掌兵強第八百四十三章 先找個投名狀第九百八十七章 力盡被擒第一百零四章 又來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正人道,順天時第三百六十一章 誰人不知陳君,闖關且看石勒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三王,亦爲賊!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舊部出使,以攀舊情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以聞代思,陳氏閒事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玄甲不可勝?第六十七章 執劍赴會第九百二十八章 可延壽否?第七百五十四章 人未出縣陳已知第三百零三章 蕭規曹隨編成冊第六百九十三章 湊一起了第四百五十章 關津、市肆、山澤,皆有稅哉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差不多齊了第九百四十三章 言勢定策不提幽第二百二十三章 江東已傳其名第一百七十三章 官貴皆來非我勢第六百零七章 大山有龍分大小第八百六十章 心想事難成第八百零三章 一言亂世家第五百零三章 皇帝略送小禮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遷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襲!第七百六十八章 你們代郡人真會吹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爲官,那就與虎謀皮第七百九十二章 漢制於其不過工具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追悔莫及難爲事第六百零六章 閉眼觀勢第五章 不在對錯在喜惡第七百一十一章 你演我裝,問影帝誰屬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張賓請教第四百六十三章 捉摸不透,擇一家而言商賈事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幽州風氣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以位誘士,牧民網羅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人如掛畫第九百五十三章 單于面前訴恐第二百三十七章 虛張聲勢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止第三百九十四章 幽州出手,撲朔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