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世家富足,官府缺糧

“代郡作爲幽州治下的一郡,按照朝廷的法規,是要拿出一部分錢糧上交給州府的,這無可厚非,但必須在規定的範圍內纔可以,多出的部分,我們不用去交。r?anwenw?w?w?.?r?a?n?w?e?n?a`cor?m?”

陳止立刻就做出了決定:“如果我們辛辛苦苦積攢的錢糧,要拿出一大半供給幽州,那代郡本土如何改善?況且,王浚的心思着實難猜,我北上之前,叔祖、翁舅等都過來提醒過,讓我留意王浚,現在一到,蒐集到了的信息,都表現出此人心思不定,若是再違反律令,給他提供錢糧,等於是助長其心。”

蘇遼卻道:“就怕這麼一來,迅速激怒了王浚,引得其人打壓。”

陳止聞言,沉思起來。

蘇遼說的是很現實的問題,陳止當下在代郡,但凡有點念想,想要有所作爲,都必須要考慮到王浚的問題,沒法解決這個問題,那根本就無法持續下去。

儘管來代郡的時間不長,但通過實現蒐集資料,路上也有探查,抵達後從卷宗、城外進行了解,意識到代郡這個地方,雖然顯得荒涼,人口不多,但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問題是,解決不了王浚的問題,這個潛力別說釋放出來了,反而有可能將陳止陷入其中。

他這邊想着,外面就有人稟報,說是陳梓過來了。

陳止知道,這是陳梓接到消息,過來參加分析的,就讓人領他進來。

等陳梓瞭解了前因後果後,就道:“按當下的情況來看,鮮卑內戰該是真的,那王浚當下該忙的,就是戰前準備,代郡雖然地處幽州邊緣,但北接草原,西擋匈奴,還和劉琨太守有着通信,是幽州穩定的基石,也是抵禦匈奴和防備草原部族的橋頭堡,王浚未必會自毀長城。”

蘇遼則皺眉說道:“幽州有着不少兵馬,代郡還有屯兵,軍中配備的刀柄器械,不是郡縣能比的,反之,如今這幽州,王浚首重兵馬,包括代郡在內地幾個郡縣,其錢糧的一大部分都被上繳出去,供應兵馬,否則也不會有當下這種局面。”

陳止聽到這裡,感慨道:“這地方上的郡縣,都成了王浚兵馬的養料,而代郡所處,更是王浚核心之地的屏障,難怪流民衆多,人口年年減少。”

他從抵達代郡,就越發意識到人口的重要性,因此未來的行動也是立足於此。

從長遠來看,代郡的範圍並不小,土地衆多,雖然世家大族佔據了不少開墾過的沃土,但只要有人口,陳止就有信心擴大耕地範圍,但如果沒有人口,一切計劃都要成空。

“要吸引人口,穩定和安全又是必不可少的,”想了想,陳止對面前兩名謀主道,“未來這代郡內部的鬥爭,我希望限制在政治層面,這個是底線,在這個底線上我們可以和世家有限度的合作,但只要有人超出這個底線,那不管他是哪邊的人,都不能容忍!”

蘇遼和陳梓點點頭,沒有再問什麼,便先退去。

他們過來一是通報消息,二就是搞清楚陳止的想法,然後纔好制定策略。

等兩人離開之後,陳止又把楊宋叫來,說道:“今明兩日,將有百多人抵達,其中有些是輕俠之輩,你挑選出一部分,先操練起來,餘下的人,也會在之後幾天陸續抵達,彭城第一批到達的人,當有二百,時間在七天之內,我會給你列個章程,讓你與他們操練。”

“太好了!姐夫你等好吧,我定不會讓你失望的!”楊宋一聽,就興奮起來,他跟過來,是作爲楊家的代表,按着楊結的意思,也該在陳止的幕僚中有一席之地,成爲陳止的左膀右臂,但隨着接觸的時間增加,他越發表現出對兵家事的熱衷來。

陳止在與楊宋交談幾次後,瞭解到這位姻親在兵家上確實有些造詣,索性就順水推舟,決定看看他的成色。

等楊宋興奮的離開之後,陳止沉思了起來。

“現在是萬事開頭難,關鍵是問題還很多,在上面有王浚的隱憂,在外面有匈奴的衛協,在北邊有鮮卑戰爭的陰雲,在內部還有世家爲隱患,再加上邊軍的汪荃,這每一個都要儘快有所行動,但綜合下來需要的資源、錢糧和人手太多了,我現在根本就沒有這麼多人手,而錢糧也不夠,北上之前,我倒是準備了些許錢財,大部分是自家產業所得,但這樣持續的投入下去,終究不是個事,是個入不敷出的局面。”

陳止所說的產業,其實就是彭城陳家劃分給陳止這一支的諸多商肆、作坊和田地,其中的一大部分,還是自白家手中所得,一年下來,積攢了不少。

陳止之前回鄉,將家中資財取出了不少,一同帶了過來,畢竟這麼多人跟過來,總歸是要吃飯的,沒有錢財可不成。

那下邳陳家和老丈人楊結,同樣也有資助。

“帶來的銀兩、錢糧,合理分配的話,也撐不到一年,因此開源的事宜得儘快擺上檯面來了,好在有了兩名墨者,相當於工程師,還有諸多工匠,之後的計劃,可以擺上檯面了,要做的就是了解一下這代郡的特性,考慮用哪個項目了,生產新的交易物,面相中原或者草原,我在洛陽一年的經營,留下的人脈和影響力,可以有效的作爲補充,幫助代郡的產品打開市場……”

不錯,陳止的計劃,就是先利用時代差,製作一個高附加值的產品出來,隨後瞄準高端市場。

新漢的高端市場是非常明確的,就是上品大族、上品士人!

這羣人有閒、有錢更有情趣,陳止這次復甦之後,接觸到的大部分的人,都在不斷的強調風度,強調着名士之意,他們所追求的東西,也更加的奢華,這無疑就是一種機會。

有趣的是,陳止本身,經過一年的沉澱,已經成爲新漢朝高端市場的一個代表了,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已經引領過不止一次的風尚了。

“但前提是搞清楚代郡當前的財政情況。”

想到這裡,他也坐不住了,簡單的吃了點東西,就直接前往衙門,召來了掌管財政的郡少府王稟、比曹、倉曹等,讓他們將卷宗重新拿出來,仔仔細細的又看了一遍。

越看,陳止的眉頭越是緊皺。

實際上,新漢最初所定的稅賦政策,是“積穀養民”,簡單來說,就是發展生產、積蓄糧食,這無疑是於民有利的,但在世家豪族的影響之下,終究會有所改變。

“代郡的財政收入,確實像蘇遼所說的那樣,來源主要是關津、邊貿抽成,還有官府組直接組織的互市,以及和世家合作下的車隊,但實在沒有想到,代郡的糧食居然不足,需要從其他地方調度!難怪我之前要去城中糧倉觀察,那些人會神色皆變,這常平倉中的存糧數目,怕是很有問題!”

他實在沒想到,這麼一個郡,居然會缺糧!

陳止初入城中,就曾審視糧倉,但當時是預料到匈奴或許會來入侵,因此要做最壞的打算,需要糧食固守城池,倒是沒有多想。

但隨着對代郡財政錢糧的逐步瞭解,卻讓陳止意識到了越發嚴重的問題。

“從卷宗上來看,代郡的情況並不好,人口流失、土地荒蕪,但商貿往來反而在增多,而且關津稅同樣也在增長,否則也不能讓陸區被王浚看重,偏偏糧食的收成,一年比一年要少,常平倉都快維持不住了!”

他回憶之前城外巡視的情況,不由搖頭。

“但城外的田地其實不少,真要是收田租,不至於讓糧倉的糧食不斷減少,主要的原因就是這些田地,都是世家、豪族所有,錢糧主要是上交給世家!朝廷的收成逐年減少,就是城外的田地被不斷兼併的結果!世家富足,官府缺糧!這樣一來,常平倉也無法控制稅源。”

常平倉的建立,要追溯到新漢的第三位皇帝,睿宗劉諶,這位孝德皇帝,是劉禪的第五子,在位二十一年。

他在位的時候,新漢尚未統一南方,但很多制度逐步完善,其中就有着常平倉制度。

常平倉的存在,一方面可以維持王朝的糧食儲備,另一方面就是保護農業,平抑市場上的糧價變動,制止不法商賈囤積居奇,打擊投機。

但發展到現在,地方上世家勢大,早就擠壓了常平倉的操作空間,反過來開始侵蝕倉儲,至少在代縣是這樣。

“就現在這個糧儲,維持衙門運轉都是極限了,更不要說養兵、改善民生了,乃至陸區當政的時候,每過幾個月,還要向王浚買糧,當然,這也是他名正言順的給王浚輸送錢財的藉口之一,只是我就算不送給王浚,也得想辦法扭轉局勢,至少這第一年,還是要買些糧食儲備,但這個錢,從何而來?靠我帶來的那些,杯水車薪!況且,用官府的名義,也容易被上級控制,說不懂盡心竭力的謀劃,爲他人做嫁衣。”

放下卷宗,陳止沉思了好一會,最後卻失笑道:“也罷,既然世家勢大,衙門又受到王浚和朝廷的掣肘,那我不如以毒攻毒,用世家的法子去對付他們,我不也是世家麼?”

想到這裡,陳止吩咐道:“去叫舍曹、市掾、錢掾過來。”

第七百七十二章 國以民爲本,民以谷爲命第六百三十八章 錢不在我,以利誘之第五百四十九章 人心變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一手人才,一手刺殺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大破拓跋,挾民而歸第四百九十九章 洛陽急信傳幽州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就是鄭實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一百六十七章 哪個陳止第六百七十九章 問鬼通神逃於此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鈞一髮,門扉開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正人道,順天時第六百八十三章 五斗米,坐於蜀,南北傳第三百九十張八章 洛陽佈局,名望三籤第五百六十三章 軍勝則氣盛!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來,手足無措第九百六十二章 夯土崩,碎石裂,心膽顫第六百三十二章 趕緊去交投名狀第五百三十二章 武丁變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第二百一十九章 東海王第四百五十一章 紙第三百七十六章 請陳爲太守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糧與田第六百二十八章 賊捆上堂,驚破宵小膽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運昌?第八十七章 變臉第四百三十八章 結盟與人口第四百八十五章 陳施主的口氣好大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還來個什麼勁啊!第五百三十八章 胡馬蹤跡顯第八百章 九官何屬?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刺洛陽,傳平州第八百八十八章 猶不知戰情,只是趕路忙第六百零九章 砲與毬,初顯第八百六十章 心想事難成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進兵快!第六百二十章 厚顏無恥!第一千零六十章 邊城絕一首,都城龍氣動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邊不亮找東邊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北遁南慌第五百五十三章 鮮卑圍城第二百五十章 只對弈,不破局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降而復叛,亂而驚天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陳止的要求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盡瘁司馬懿第五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順勢而爲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幸而陳氏不知玄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鈞一髮,門扉開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悔之,因不知其盛第四百五十九章 明運竹藤,暗度陳倉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聯第六百八十七章 趙王孫第七百四十七章 代窯有白釉第七百三十章 籤後劫第四百八十七章 佛論何在第九百二十九章 砸一下,慌一城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之怒第五百六十八章 俘囚遊街反求援?第五百九十六章 名聲還不夠硬!第七百八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百一十九章 避而不見第六百八十一章 既請出山,護送往幽第三百二十二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入籍事繁,學難成第第一千二百章 至聖言、管子語,斷龍之術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不應其索兵臨城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大英雄,大豪傑第五百三十六章 種猜忌心,待風聲起第五百二十三章 觀商而知動向第二百二十八章 滿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丈夫生當如此!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來第九百八十章 列七品,分四姓第六百八十三章 五斗米,坐於蜀,南北傳第六百八十九章 陣裡殺人拂衣去第五百三十章 隱憂第八百五十章 冉瞻一動腦……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主動要加考第六百四十八章 謊自口出色不改,屋中候召心難安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九百二十一章 幽平先後之策第二百五十六章 攔路驅車隊,賊人爲何人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舊部出使,以攀舊情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萬事皆有其芥第六百九十四章 籤筒異動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人尚未動,南已呈亂第六十九章 陳某爲你寫上一篇!第一百七十七章 酷吏通情理,御史言三錯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降而復叛,亂而驚天下第六百零五章 鑄珠而問櫝第九百四十五章 七日局變部分結束,還有兩、三張後文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來第七十三章 樓沒了,字還在第五百二十章 刺客!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內隱而思外患第二百七十七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搗幽州
第七百七十二章 國以民爲本,民以谷爲命第六百三十八章 錢不在我,以利誘之第五百四十九章 人心變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一手人才,一手刺殺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大破拓跋,挾民而歸第四百九十九章 洛陽急信傳幽州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就是鄭實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一百六十七章 哪個陳止第六百七十九章 問鬼通神逃於此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鈞一髮,門扉開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正人道,順天時第六百八十三章 五斗米,坐於蜀,南北傳第三百九十張八章 洛陽佈局,名望三籤第五百六十三章 軍勝則氣盛!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來,手足無措第九百六十二章 夯土崩,碎石裂,心膽顫第六百三十二章 趕緊去交投名狀第五百三十二章 武丁變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第二百一十九章 東海王第四百五十一章 紙第三百七十六章 請陳爲太守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糧與田第六百二十八章 賊捆上堂,驚破宵小膽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運昌?第八十七章 變臉第四百三十八章 結盟與人口第四百八十五章 陳施主的口氣好大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還來個什麼勁啊!第五百三十八章 胡馬蹤跡顯第八百章 九官何屬?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刺洛陽,傳平州第八百八十八章 猶不知戰情,只是趕路忙第六百零九章 砲與毬,初顯第八百六十章 心想事難成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進兵快!第六百二十章 厚顏無恥!第一千零六十章 邊城絕一首,都城龍氣動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邊不亮找東邊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北遁南慌第五百五十三章 鮮卑圍城第二百五十章 只對弈,不破局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降而復叛,亂而驚天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陳止的要求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盡瘁司馬懿第五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順勢而爲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幸而陳氏不知玄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鈞一髮,門扉開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悔之,因不知其盛第四百五十九章 明運竹藤,暗度陳倉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聯第六百八十七章 趙王孫第七百四十七章 代窯有白釉第七百三十章 籤後劫第四百八十七章 佛論何在第九百二十九章 砸一下,慌一城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之怒第五百六十八章 俘囚遊街反求援?第五百九十六章 名聲還不夠硬!第七百八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百一十九章 避而不見第六百八十一章 既請出山,護送往幽第三百二十二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入籍事繁,學難成第第一千二百章 至聖言、管子語,斷龍之術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不應其索兵臨城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大英雄,大豪傑第五百三十六章 種猜忌心,待風聲起第五百二十三章 觀商而知動向第二百二十八章 滿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丈夫生當如此!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來第九百八十章 列七品,分四姓第六百八十三章 五斗米,坐於蜀,南北傳第六百八十九章 陣裡殺人拂衣去第五百三十章 隱憂第八百五十章 冉瞻一動腦……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主動要加考第六百四十八章 謊自口出色不改,屋中候召心難安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九百二十一章 幽平先後之策第二百五十六章 攔路驅車隊,賊人爲何人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舊部出使,以攀舊情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萬事皆有其芥第六百九十四章 籤筒異動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人尚未動,南已呈亂第六十九章 陳某爲你寫上一篇!第一百七十七章 酷吏通情理,御史言三錯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降而復叛,亂而驚天下第六百零五章 鑄珠而問櫝第九百四十五章 七日局變部分結束,還有兩、三張後文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來第七十三章 樓沒了,字還在第五百二十章 刺客!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內隱而思外患第二百七十七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搗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