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

胡入中原固然可怕,可如果中原沒變成篩子,外族也無法輕易進來,更不要說站穩了。

“聽劉綱的描述,無論是蜀地李家,還是北方的匈奴劉淵,都沒造成原本的破壞性,依着原本的歷史,王彌在受挫之後投靠了劉淵,現在局勢不同,但終究是個隱患……”

想着想着,陳止忽然醒悟過來。

“如今不比過去,就算我知道王彌的危害性,也是人微言輕,一個普通的世家子弟,只不過書法過人,如果只說書法心得,或許能被他人重視,要是說起國家大事、軍事看法,根本沒人會買賬,必須……”

驀地,一個念頭蹦入腦海,讓他暗暗嘆了口氣。

“也罷,如果天下又亂了,我上哪逍遙去?看來得儘快提升名望了,等名望夠了,再出言警告,纔能有些作用。”

確定了想法,陳止卻覺得這個節奏不太對,不是說好了重生種地麼?

但他終究還有放不下的事,不得不把目標向上稍微提高一點。

“不能不管,也不能摻合的太深,州郡聞名就差不多了,足以和一般的上品士族子弟結交,給予他們警告,後面就讓他們自己搗鼓去吧,後人的事,該由後人解決。”

想着想着,陳止和劉綱又聊了幾句,既然顯露了兵家造詣,他也就不再藏着掖着了。

陳止也看出這個劉家子弟志向不凡,有心在兵家一道上有所作爲,自然欣賞——按經歷過的歲月來說,陳止可比劉綱可大多了,因此這個欣賞就有些長輩指點晚輩的意思了。

伴隨着劉綱求教的態度變化,陳止心中那枚銅錢表面,光暈也越來越多,慢慢變厚,不再是薄薄的一層。

這讓陳止很是在意,並且大致摸清了光暈增加的原因。

“傳授了一點兵法給劉綱,令銅錢表面聚集了光暈,如果是其實方面的學問,是否也有效用?是隻有劉綱、或特定的人才能引起銅錢變化麼?另外,這光暈有何作用?這些都還沒搞清楚……”

陳止思考着,對面的劉綱卻神色亢奮,滿心欣喜,看向陳止的雙眼都隱隱泛光。

最開始的時候,劉綱對陳止的語氣還有些不習慣,可是不過寥寥幾句,就解了他的不少疑惑,這一番交談下來,更是獲益匪淺,自然喜不自勝。

等日頭西沉,傍晚將末,劉綱意識到時候不早,纔不得不告辭。

“今日和世兄一談,獲益匪淺,世兄有大才,希望今後還能教我。”告辭的時候,劉綱恭恭敬敬的給陳止行了一禮,這才戀戀不捨的離開,看得小書童和門房一陣咋舌。

怎麼這彭城有名的才子,來的時候還很瀟灑,走的時候面對七少爺,就跟個學生一樣恭敬了?這一下午,倆人在書閣裡幹了什麼?

陳止送過劉綱,依舊回來,探查着心中銅錢的變化,推算原因和效用。

“等賭館那邊動手了,也就該抽籤了,銅錢既然與籤筒都在心中,那就到時候再看銅錢的變化,現在麼,就先安穩讀書。”

陳止是安心下來了,可劉綱卻興奮無比,在回家的途中,品味陳止說的那些話,越是想、越是品味,越覺得簡單的話語中,隱藏着深刻道理,需要揣摩、推敲。

他這麼想着漸漸沉迷進去,等回到劉府纔回過神來,然後急不可耐的直奔屋子,拿起一疊兵家心得,仔仔細細的看了起來。

這些心得,有些是他憑空想象記錄下來,幻想着自己如果身爲軍師,領兵打仗的時候,碰上了各種敵軍,要怎麼對付,如何抵禦。

除此之外,就是回憶的看過的兵書內容,加了些自己的見解記錄下來,但更多的還是疑問,那些想不通的地方,也都記了下來。

此時再看,那不少疑難竟然都迎刃而解了,頓時心情舒暢,根本安靜不下來,於是就拿着幾張紙離開屋子,在院子裡漫步,一邊看,一邊笑,完全的沉浸進去,物我兩忘。

他的這幅模樣被劉緲看到了。

從劉綱回來,劉緲就注意到這個弟弟的情形不太對,先是神情恍惚的進門,然後直奔屋子,這會又拿着幾張紙在那看,一邊看還一邊傻笑。

“這情況不太對啊,我這兄弟難道遇到什麼好事?”

劉緲正在疑惑着,殊不知身後,有兩個丫鬟也看到了劉綱的樣子,正竊竊私語、隱晦的指點着,不時輕笑,一副見過不少、瞭然於胸的樣子。

不過,丫鬟不敢過去問清楚、印證想法,劉緲這位兄長卻沒什麼顧忌,見狀就走了過去,正要詢問,卻見一名男子從裡院走出來,寬面大耳,留着八字鬍,正眉頭緊皺,神色凝重。

一見這個人,劉緲、劉綱都放下手中的事,問候起來。

“四叔。”

“哦,是你們啊。”

這人一見劉氏兄弟,眉頭疏解開來一點,露出笑容。

此人名爲劉仰,是劉太公的第四個兒子,是劉緲、劉綱的叔叔,身居彭城縣縣尉一職——東漢末年以來,世家壯大,三互法名存實亡,無法約束地方大族,本地人爲官掌權的人逐漸增多。

“最近功課做的怎麼樣了?”看着兩個傑出的侄子,劉仰壓下心頭煩惱,詢問起來,“篩選在即,我這兩天就忙着給幾位尊者送帖,請他們出來做考官。”

“哦?可是彭城的幾位名士?”劉緲眼中一亮,忍不住追問起來。

彭城爲彭城郡的郡首,還是過去的徐州治所,聚集有不少家族、宗族,也有自己的名士,這兩三年災禍頻發、因治搬遷,因此受到影響,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還是有自己的底蘊的。

劉仰撫了撫鬍鬚,說道:“這個不方便給你們透露太多,不過你們也該知道了,青州的那位書癡也來了,按着上面的意思,估計也會邀請他。”

“青州書癡王奎?那可是飽學之士!”劉氏兄弟頗爲驚喜,這種的事情,擔任篩選的考官越是有名,對他們這些參加的人就越有好處,一旦通過,就能傳揚名聲,成爲品狀的根基,有助於中正官做出正面評判。

之前彭林與王家妹子相交,就有這方面的考慮。

至於能否通過篩選?

如果連劉氏兄弟都通不過,彭城郡估計能通過的也沒有幾人了。

劉仰又說道:“都是說不定的事呢,聽說與書癡同來的,還有位青州地界的貴公子,年齡不大,來歷不凡,書癡對他很是恭敬,縣中正在探查此人的來歷,你們也多留意些,最近幾天見到了年輕的貴公子,不要起矛盾,試着結交。”

“再富貴,能比得上抵達留縣的那一位?”劉緲卻不以爲意,貴靜書院在等候貴人的消息,現在已經不算秘密了,隨着那人抵達留縣,他的身份也明朗起來——

諸葛嫡系,遊學天下以養望。

諸葛家,乃上品大族,其人家族的嫡系後人,在某些方面的政治能量,比之皇室也不逞多讓。

“總之,小心無大錯。”劉仰也認可了劉緲的說法。

劉綱則問了起來:“四叔你剛纔眉頭緊鎖,就是憂愁這件事麼?”

“哦,正要跟你們說這個事,”劉仰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麼,“讓你們最近行事收斂、謹慎一些還有個原因,就是最近縣中不怎麼太平,有毛賊蠢蠢欲動,你們可得留心一些,遇事不要強出頭,要懂得明哲保身。”

劉緲點點頭,劉綱卻追問道:“那四叔你是憂愁怎麼對付這些賊人?”

“正是,這兩天我就要調動人手了。”劉仰點點頭。

劉綱遲疑片刻,卻道:“那四叔你一定要先調查清楚,不可貿然帶人,得先蒐集情報,確定能平息賊寇,再調動人手,不然的話,四叔你親身犯險,實在讓人擔心。”

第一千零三十章 黑甲!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滅其族而誅其種,絕其根而斷其脈第八百六十九章 郡王懼與怒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刺洛陽,傳平州第二百零九章 豈非有如殺雞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次破個夠!第六百零五章 鑄珠而問櫝第二百零七章 賜予是福林邊攔路!第三百六十二章 冉瞻擋路第四百八十章 這就沒了第四百八十八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上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與代郡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七十六章 以利動人難定品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在拓跋,而在我等第六百二十三章 一砲退敵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刺洛陽,傳平州第一千章 節操何在?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運昌?第五十五章 機關算盡,遠望不知身邊事第七百二十三章 名望將滿時已到第二十三章 不漲不足以平人心啊!第七百六十六章 原來太守不體恤兵力第四百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二百九十九章 恭喜陳家老爺第七百六十七章 乘車路遇兵押囚第三百四十二章 當日請而不來,今日送貼相召第四百一十八章 塢堡不藏民第一千零六十章 邊城絕一首,都城龍氣動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殤(中)權爭哪顧國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將亂第二百七十七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且看你如何施政!第五百零一章 陳止的三重身份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襲!第六百三十六章 勝訊佐刀落人頭!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當爲郡守,敵入尚書檯第七百五十章 聚流民,立冶鐵,築新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見文心癢第一章 季漢末年,天下不寧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志不同者,分道揚鑣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兩州立,東兵歸第八百零八章 災禍何所來?第三章 拳打異鄉客,耳聞燕祖陵第二百零七章 賜予是福林邊攔路!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第三百四十九章 陳止行不行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人尚未動,南已呈亂第九百七十章 爲何要佔城?第九百零四章 人生的大起大落...第二百五十章 只對弈,不破局第三百四十二章 當日請而不來,今日送貼相召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今日一去,何日可歸?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盛名之下,以百驅萬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要科舉,先入籍第一千零四十章 知將軍府,而不知朝廷第三百二十九章 莫後悔第九百七十二章 陳氏鎮幽,吾族危矣第八百二十三章 投奔?投靠?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張家了第八百二十四章 有將求起勢,有士意莫測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世之間心已定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觀一事而略一事,乃有隱第二百四十八章 名望有盡時,豈能自縛之第二十三章 不漲不足以平人心啊!第九百九十八章 胡爭第一百五十三章 諸葛有請第七十三章 樓沒了,字還在第六百二十五章 釣魚執法,一網打盡!第八百三十八章 執金鐵,親臨沙場第三百一十五章 陳止的衙門第六十三章 今日之因第五百二十七章 掌金守石乃尋卝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言勸人離第三百六十二章 冉瞻擋路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佔地稱雄爲傳道?第五百六十章 何方援軍?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宰了便宰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侯兩支遺策輾轉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賦有缺,錢糧隱患第二百六十五章 餘波漸進波瀾起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冠軍侯有令,不准你投降第五十三章 家中豈能寒其心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第三百五十章 風範氣韻,極參神妙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縣,再活捉陳止!第八百七十一章 殘兵敗將求援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請長者賜名第六百五十四章 看相與毒計第二百零五章 僧注陳止語第六百零六章 閉眼觀勢第九百一十一章 兩王爭,勢如火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與代郡第四百九十三章 爭相抄書
第一千零三十章 黑甲!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滅其族而誅其種,絕其根而斷其脈第八百六十九章 郡王懼與怒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刺洛陽,傳平州第二百零九章 豈非有如殺雞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次破個夠!第六百零五章 鑄珠而問櫝第二百零七章 賜予是福林邊攔路!第三百六十二章 冉瞻擋路第四百八十章 這就沒了第四百八十八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上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與代郡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七十六章 以利動人難定品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在拓跋,而在我等第六百二十三章 一砲退敵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刺洛陽,傳平州第一千章 節操何在?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運昌?第五十五章 機關算盡,遠望不知身邊事第七百二十三章 名望將滿時已到第二十三章 不漲不足以平人心啊!第七百六十六章 原來太守不體恤兵力第四百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二百九十九章 恭喜陳家老爺第七百六十七章 乘車路遇兵押囚第三百四十二章 當日請而不來,今日送貼相召第四百一十八章 塢堡不藏民第一千零六十章 邊城絕一首,都城龍氣動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殤(中)權爭哪顧國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將亂第二百七十七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且看你如何施政!第五百零一章 陳止的三重身份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襲!第六百三十六章 勝訊佐刀落人頭!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當爲郡守,敵入尚書檯第七百五十章 聚流民,立冶鐵,築新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見文心癢第一章 季漢末年,天下不寧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志不同者,分道揚鑣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兩州立,東兵歸第八百零八章 災禍何所來?第三章 拳打異鄉客,耳聞燕祖陵第二百零七章 賜予是福林邊攔路!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第三百四十九章 陳止行不行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人尚未動,南已呈亂第九百七十章 爲何要佔城?第九百零四章 人生的大起大落...第二百五十章 只對弈,不破局第三百四十二章 當日請而不來,今日送貼相召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今日一去,何日可歸?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盛名之下,以百驅萬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要科舉,先入籍第一千零四十章 知將軍府,而不知朝廷第三百二十九章 莫後悔第九百七十二章 陳氏鎮幽,吾族危矣第八百二十三章 投奔?投靠?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張家了第八百二十四章 有將求起勢,有士意莫測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世之間心已定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觀一事而略一事,乃有隱第二百四十八章 名望有盡時,豈能自縛之第二十三章 不漲不足以平人心啊!第九百九十八章 胡爭第一百五十三章 諸葛有請第七十三章 樓沒了,字還在第六百二十五章 釣魚執法,一網打盡!第八百三十八章 執金鐵,親臨沙場第三百一十五章 陳止的衙門第六十三章 今日之因第五百二十七章 掌金守石乃尋卝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言勸人離第三百六十二章 冉瞻擋路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佔地稱雄爲傳道?第五百六十章 何方援軍?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宰了便宰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侯兩支遺策輾轉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賦有缺,錢糧隱患第二百六十五章 餘波漸進波瀾起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冠軍侯有令,不准你投降第五十三章 家中豈能寒其心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第三百五十章 風範氣韻,極參神妙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縣,再活捉陳止!第八百七十一章 殘兵敗將求援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請長者賜名第六百五十四章 看相與毒計第二百零五章 僧注陳止語第六百零六章 閉眼觀勢第九百一十一章 兩王爭,勢如火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與代郡第四百九十三章 爭相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