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俘囚遊街反求援?

“棘城的戰事,四方聯軍居然攻勢不順?”

正在拆開書信的衆人,忽然得到了這個消息,都是動作停頓了一下,有些愕然。

就好像這書信都不能直接送到手上一樣,在戰爭時期對通信進行管制,是當下的常規做法,就算是世家大族也明白這一點,無從指責。

只不過,陸建他們的家族本就強盛,本身在家族中地位也不低,所以他們帶來的手下,很多還能向外面打探消息。

可即便如此,遠在東北的戰況信息,對他們而言依舊算是機密,瞭解的並不多,最多是知曉戰爭已經開始,宇文鮮卑、段部鮮卑、高句麗,以及幽平兩州的主宰王浚,已經合力圍城了。

和其他人的想法一樣,他們本就不認爲鮮卑胡族在守城上能有什麼過人之處,所以認定慕容鮮卑的落敗,只不過是時間問題,甚至大軍一到,就會勢如破竹的擊破慕容部的守勢,哪裡會料到聯軍一方,居然會遭遇不順?

該不會是假消息吧?

“諸位連當城解圍的消息都半信半疑,對聯軍那邊的情況,當然也會有懷疑,這很正常,”陳梓看着幾人,卻是言語從容,“諸位可以先看看書信,看過之後咱們再探討吧。”

他的表情,讓陸建等人驚疑不定,卻還是點了點頭,先拆開了信封,看起了家書。

注意到衆人的表情,以及營帳中的氣氛,陳梓端坐不動,心裡卻有一種掌控局勢的感覺,這心裡不由生出感慨。

“我在陳家算是俊傑,過去也時常得到祖父稱讚,於是帶在身邊重點教授,但比起陸建他們,其實還有不如,他們這些人背後的家族底蘊深,自身也有地位,過去與他們相見,我都要守禮而表敬,是居於下首劣勢的,現在依託於族兄的局面,一句話就能讓他們驚疑不定,這一個人的際遇,果然不光要看自身的奮鬥,還得考慮所處的環境。”

他這邊感慨過後,面前的幾人也把家書看的差不多了,那顧恩眉頭一皺,和陸建小聲的交頭接耳,隨後擡頭問起來:“我等家中,確實談及了北疆戰事,四方聯軍圍城,但王大將軍的兵馬還未完全抵達,所以攻勢有所不順,陷入了僵持和對峙,但這並不能改變慕容家的困境,何以我等家中,卻不約而同的提起了派家丁過來護持的事?這該不是巧合吧?”

“不是巧合,”陳梓坦然回答,“諸位之前都曾經派人快馬離開,給家中報信,於是太守便安排了書信,也給各位家中送去,信中便分析了這北疆的戰局,談及戰爭初期,聯軍會遭遇挫折,並且大概說道了戰時的代郡局面,並且以諸位在此爲理由,向各位的家中借人。”

“借人?”陸建心中一動,“武丁?”

“不錯,”陳梓點點頭,“正是武丁。”

此言一出,衆人的臉色都有了變化。

顧恩毫不客氣的說道:“陳太守以鄭家爲引,召集了這代郡的武丁,現在莫非又以我等爲餌,讓各自家族送來武丁,要這麼多兵馬做什麼?況且,我可不認爲,就因爲我的人在這,家中送來兵丁!”

其他人紛紛點頭,送家丁過來護衛,或許是正常的,但最多也就派來十幾人、二十人,最多不會超過三十人,畢竟當初諸葛言遊學,以其武侯嫡子、世子的身份,身邊跟着的兵丁也才就那麼多,這還要算上同行之人名下的家丁,更何況是眼下?

陳梓便道:“這裡面還有一番緣故,主要是太守許諾了通典之事,同時所需家丁也不算多,另一方面,太守對這北疆的局勢,也已經有一定的預測了,相信正是因爲有些預測實現了,纔會讓各位的家族有所鬆動,除此之外,似乎還有約定,是關於這代郡的,這具體的原因,諸位可以寫信詢問,又或者回返之後再向家中瞭解。”

一聽到這裡,衆人也都明白過來,知道這背後恐怕還有陳家、楊家和各自家族的交涉,也許還有利益交換。

當然了,陳止名聲不少,但在利益層面上的分量還不夠,就算能召集一些世家家丁過來,人數也不會多,而且也不會如代郡的世家那般,輕易就被他收編、指揮。

顧恩卻忽然說道:“如果我們現在離開,你們又有何理由再召家丁?”

“家丁過來,其實是爲了護衛諸位周全的,”陳梓對這個說辭早有準備,“若是離去,當然就不用召集,其實這也是爲了有備無患,在戰端未起之前,太守也不能估算能有多大優勢,只能以最壞情況來打算,信是在擊破鮮卑之前發出去的,現在戰局好轉,但太守最開始,可無法確定能得勝,是以要多做兩手準備。”

話說到這個份上,陸建等人確實不好反駁了,而且他們並無離去的打算,因爲幾人的家書中,隱隱都提及到了,讓他們暫時安心待在代縣,靜觀其變。

這個指示本身就表明他們背後的家族,與陳止之間肯定有了什麼約定,乃至有了某種默契。

於是,在於陳梓交談的時候,就不免有些束手束腳,因爲無法把握自身的底線,但同時他們也有心提及外面的那些兵丁,只是陳梓一直沒有給他們這個機會。

另一邊,衆人被邀入營帳的事,也已經被送到了陳止的桌上。

“這幾人要安排好了,等北疆戰事平穩之後,我等要面對的除了匈奴和鮮卑散部,還要加上王浚,那就不得不求助一些外援。”

陳止放下情報,轉頭對身邊的一名士人說道,此人赫然鮑敬言。

鮑敬言聞言,卻笑起來:“太守,以我對這些世家的瞭解,他們一個個,可都是資深的牆頭草,指望他們能守住諾言,那可不太現實,就算太守您算準了北地的戰局情況,暫時震懾住他們,可等王浚回過神來,咱們這邊一有不利,恐怕那羣世家第一時間就要召集子弟回去。”

“所以,名望帶來的承諾,不及利益捆綁,所以給各家的信中,還涉及到一些具體的東西,以兵勢而立,表明不懼王浚,再以利誘之,方能動人心,不過要等些時日才能見分明。”陳止一邊說着,一邊拿起紙筆,寫了起來。

鮑敬言聞言,卻是若有所思。

就在這時候,忽有一人過來回報,說是又在林中發現了匈奴人的蹤跡。

鮑敬言一聽,不由收起笑容,正色道:“一天之內,連續發現了多個匈奴斥候,看來那一支匈奴人,果然是要朝着代縣進軍了,也不知汪荃之前與之接觸,到底有沒削減幾人。”

“匈奴人怕是不會來了。”陳止手上的筆沒有停下來,卻忽然說出這麼一句話來。

“嗯?”鮑敬言聞言頗爲意外,“何以見得?”

陳止頭也不擡的說道:“斥候行事,本就該小心,但一天幾次被發現,有些生怕旁人不知道匈奴來犯一樣,這兵家之事,本就是虛實雜糅,虛則實之,匈奴真要來代縣,突襲纔是首選,那就該悄悄行動,現在這樣,生怕別人不知,那就說明是故作姿態。”

說着說着,陳止卻低頭嘆息了起來:“可惜了,本來我以武丁替代之法,將操練得當的四千武丁,通過相連的塢堡轉移出去,又將新近得到的兵丁轉移到兵營,以操練之聲迷惑於外,就是想要誘敵來圍,然後順勢攻破,如今匈奴此舉,大概是看破了我的計謀,反倒要退避三舍,另尋他路了,不過福禍相依,恐怕這邊上的州郡能分擔些壓力了。”

鮑敬言聽出來了一點意思,就道:“這麼說,匈奴另有目,代縣豈不是不用再這麼嚴加守備了?”

“不可如此,還是要嚴加守備,不可掉以輕心,”陳止說着,忽然話鋒一轉,“更何況,鮮卑雖破,匈奴雖走,但北疆戰局沒有平息,那餘波就還會波及代縣,真正的關鍵,其實還是慕容部,要看他們能做到什麼地步才行。”

兩人正在說着,又有人過來通報一事:“太守,城外來了幾人,押着幾人,說是當城那邊擒住的鮮卑酋首,要讓您審訊呢。”

鮑敬言聞言一愣,隨後笑而不語。

陳止則點點頭,說道:“不急着審訊,先讓人帶着,在城裡轉幾圈,讓城中百姓和士人知曉,隨後再帶到我這來。”

“諾!”

那報信的人退去之後,鮑敬言便笑着拱手:“恭喜太守,這鮮卑頭領送了過來,遊街之後,滿城皆知太守的兵家之威,那些個還存他念之人,怕是要追悔莫及了,都要趕着來表忠心。”

陳止放下筆,笑着回道:“傳囚是爲了安人心,至於城中各家,他們武丁已經交上來了,就是沒牙的老虎,等局勢平息之後,我正要拿捏,這些人怎麼想的,絲毫也不重要。”

鮑敬言一怔,隨後卻道:“那這麼看起來,太守接下來就是要給朝廷和王浚那邊報捷了,以此來穩固局面。”

陳止則將剛寫好的一封信拿起來,裝入信封,笑道:“非也,我非但不會報捷,還要求援!”

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乃東萊王彌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九百七十三章 戰?和?第三百八十五章 慕容兄弟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兩冊疾送都,帝巡蜀亂乃聞佛第四百七十八章 譯二十經,驚聞評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豎子,爾敢!第八百零二章 世家遠慮,士人所欲第四百六十九章 含章蘊藻幾家愁第六百九十八章 了結一樁第九百四十三章 言勢定策不提幽第三十六章 豈不美哉第九百五十八章 我兄長是何等人物?第六百一十三章 罪名爲何?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援書北上請玄兵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被逼得報團第八百三十一章 還沒開戰,就走投無路了第二百零六章 陳止,技止於此第二百八十八章 爲拯救陳止而來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勢而爲,化虛爲實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虛實亂人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有兩招,可奪陳功第六十無章 再近一步,必殺你!第四百四十三章 吳君陽謀算三家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次破個夠!第四百二十四章 且看你如何施政!第一百四十一章 賊首探,郡守訪 還債2/50第六百零四章 不問兵馬問煉丹?第六百一十九章 幽州軍動兵臨城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幽州的世家與寒門第七百二十六章 上古三連第七百六十章 以佛化東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爲玄甲兵事以觀工坊第九百二十五章 鮮卑策第四十四章 矚目第三百六十九章 君乃能人,吾當大用,咦第二百三十六章 此局當可拖住他第九百六十一章 談笑間炸裂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不讓人死,退避三丈!第六百七十二章 羯人兩進,祖逖居中第八百八十三章 生擒王浚!第九百五十六章 以武伐汝,乃爲你好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五百七十章 不用審了,斬之!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石勒圍洛陽,三王挾真龍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石氏內亂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穩,越要言兵第九百七十五章 辱盟異臣,必不久矣第四百二十七章 廣寧郡隱藏着什麼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猛將與宦官第二百四十一章 權崩,王入金墉城第八百一十六章 文中擇人,軍情如火!第九百九十八章 胡爭第九百八十四章 錢財行之道,猶勝囤於藏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完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道觀氤氳青煙變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盛名之下,以百驅萬第六百七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一百零三章 彭城第一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來,手足無措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四百一十五章 損兵折將失將位,追悔莫及心難安第七百零二章 匈奴也難啊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萬事皆有其芥第八百四十三章 先找個投名狀第八百七十二章 臨陣當斬徒增疑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搗幽州第九百五十四章 陳止來了!第六百六十九章 爵有三分,怒急而查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難可來幽?第三百五十一章 妙哉稷下,自撕其畫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皆輸,還敢言勇第八百一十五章 送信送到敵麻木第五百五十三章 鮮卑圍城第七百五十五章 練兵掃郡,聚財遷民第八百四十七章 敵亂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邊塞鎮,老農不與外鄉言第七百八十六章 有後方能聚人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異族初顯跡,朝廷使已至!第九百八十五章 夜襲!第九百一十七章 漢殤(下)宗亂之始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縣,再活捉陳止!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大破拓跋,挾民而歸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一百二十四章 傳道授業解惑第三百六十三章 塑權在手,一言驅士第九百五十九章 逼人太甚?!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頭不對第九百六十九章 談完一個又一個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阿瞞之志?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書生宣,粗漢亦可談大勢第四百零二章 入幽州第八百零二章 世家遠慮,士人所欲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衙門下鄉,義務學堂第九百三十七章 一人忍氣,一人輕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爲官,非爲這般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見難而行
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乃東萊王彌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九百七十三章 戰?和?第三百八十五章 慕容兄弟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兩冊疾送都,帝巡蜀亂乃聞佛第四百七十八章 譯二十經,驚聞評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豎子,爾敢!第八百零二章 世家遠慮,士人所欲第四百六十九章 含章蘊藻幾家愁第六百九十八章 了結一樁第九百四十三章 言勢定策不提幽第三十六章 豈不美哉第九百五十八章 我兄長是何等人物?第六百一十三章 罪名爲何?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援書北上請玄兵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被逼得報團第八百三十一章 還沒開戰,就走投無路了第二百零六章 陳止,技止於此第二百八十八章 爲拯救陳止而來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勢而爲,化虛爲實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虛實亂人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有兩招,可奪陳功第六十無章 再近一步,必殺你!第四百四十三章 吳君陽謀算三家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次破個夠!第四百二十四章 且看你如何施政!第一百四十一章 賊首探,郡守訪 還債2/50第六百零四章 不問兵馬問煉丹?第六百一十九章 幽州軍動兵臨城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幽州的世家與寒門第七百二十六章 上古三連第七百六十章 以佛化東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爲玄甲兵事以觀工坊第九百二十五章 鮮卑策第四十四章 矚目第三百六十九章 君乃能人,吾當大用,咦第二百三十六章 此局當可拖住他第九百六十一章 談笑間炸裂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不讓人死,退避三丈!第六百七十二章 羯人兩進,祖逖居中第八百八十三章 生擒王浚!第九百五十六章 以武伐汝,乃爲你好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五百七十章 不用審了,斬之!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石勒圍洛陽,三王挾真龍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石氏內亂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穩,越要言兵第九百七十五章 辱盟異臣,必不久矣第四百二十七章 廣寧郡隱藏着什麼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猛將與宦官第二百四十一章 權崩,王入金墉城第八百一十六章 文中擇人,軍情如火!第九百九十八章 胡爭第九百八十四章 錢財行之道,猶勝囤於藏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完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道觀氤氳青煙變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盛名之下,以百驅萬第六百七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一百零三章 彭城第一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來,手足無措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四百一十五章 損兵折將失將位,追悔莫及心難安第七百零二章 匈奴也難啊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萬事皆有其芥第八百四十三章 先找個投名狀第八百七十二章 臨陣當斬徒增疑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搗幽州第九百五十四章 陳止來了!第六百六十九章 爵有三分,怒急而查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難可來幽?第三百五十一章 妙哉稷下,自撕其畫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皆輸,還敢言勇第八百一十五章 送信送到敵麻木第五百五十三章 鮮卑圍城第七百五十五章 練兵掃郡,聚財遷民第八百四十七章 敵亂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邊塞鎮,老農不與外鄉言第七百八十六章 有後方能聚人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異族初顯跡,朝廷使已至!第九百八十五章 夜襲!第九百一十七章 漢殤(下)宗亂之始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縣,再活捉陳止!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大破拓跋,挾民而歸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一百二十四章 傳道授業解惑第三百六十三章 塑權在手,一言驅士第九百五十九章 逼人太甚?!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頭不對第九百六十九章 談完一個又一個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阿瞞之志?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書生宣,粗漢亦可談大勢第四百零二章 入幽州第八百零二章 世家遠慮,士人所欲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衙門下鄉,義務學堂第九百三十七章 一人忍氣,一人輕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爲官,非爲這般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見難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