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五斗米,坐於蜀,南北傳

年輕道士藉着月光,看清了李不匿的表情,頓時有些憤慨的說道:“太虛師兄!那王敦仗着自己在揚州的威望,便這般胡作非爲,莫非你就不憤怒麼?”

“憤怒又有何用?”李不匿搖搖頭,神色居然有幾分漠然,“李脫、李弘他們之前傳道太過順利,所以忘記了收斂,我在北上之前,就與他們說過,治病救人尚可,傳道布業也罷,都不該太過,更不要傳讖言,一陰一陽方可連綿,若是沒了這個念想,那有此遭遇,也是氣運使然。”

“哪裡有這樣的說法!”那年輕道士立刻有些不滿,“那王敦在江東可謂跋扈,據說他蓄養的私兵、私奴,比官府的官兵還要多上許多,仗着是琅琊王氏大族出身,更是肆無忌憚,誰都不放在眼裡,這樣的人,莫非做的事,還是順天意而爲?”

“什麼是天意?”李不匿看了年輕道士一眼,“天意就是善?非也,非也,當日我北上,乃是天意,今日你來此,也是天意,王敦殺二李,是爲天意,二李傳符道,也是天意,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王敦與你薛不疑又有什麼區別?”

年輕道人一愣,儘管心中還有不平,卻隱隱明白了什麼,因而不再訴說之前的事,而是話鋒一轉:“太虛師兄,我這次過來,就是請你回去主持局面的,你看咱們什麼時候動身?”在他想來,既然都是天意,那這位師兄的意思,很明顯就是暗指,那江東的教中事務,最終還是要由其人掌管的。

沒想到李不匿卻搖了搖頭,說道:“我說的天意,卻非是此事,你過來此地,正好是爲了見證一事,且隨貧道前去。”

“要去見證一事?”薛不疑滿臉驚愕,“什麼事?”

“什麼事,爲兄亦不知曉,”李不匿給出了一個令人驚異的答案,“不過,前幾日夜觀天象,卻見星宿垂光,落入西邊,預示有變將於代郡中生,是以正要前往,恰好就看到了你留下來的暗號,否則你以爲,能這般容易相見?”

“莫非,師兄你之前所言的天意,就是指這個?”薛不疑立刻指出了其中的疏漏,“但你在北上之前,本就說了幾處,其中更談及要來代郡見識一下那位入夢君,師弟過來尋你,肯定是要朝着代郡的方向前行,又怎麼能說是天意?這是應有之意!”

“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個時候來,這便是上意所在了,也是天道自有之意。”話音落下,他看了一眼天上的明月,而後兩腿猛然彈動,腳下一動,整個人瞬間由靜轉動,一下子就竄出去一仗多的距離,而後快步前行。

薛不疑卻不意外,也邁開步子跟上,速度同樣很快,但比起李不匿的動作,幅度上去大了很多,而且每一步踏出去,都會在地上留下一個腳印,相比之下,李不匿卻好像身輕如燕,哪怕走過鬆土、草叢,腳底下也很少發出聲響,更沒有痕跡。

“師兄……”幾步之後,李不匿放慢了速度,而薛不疑則加快腳步,於是兩人並肩而行,這薛不疑居然在行走間還開口說話,“師弟聽你的這幾句話,卻是有些葛家的味道了,竟是越發重意。”

他這一開口,腳步頓時就慢了幾拍,因爲剛纔屏息靜氣,收攏全身勁力,灌注雙腿,彈動筋骨,而一開口,胸口的一口氣散了,勁力便削弱了幾分。

不過李不匿又配合着放慢了腳步,不至於將自己這個師弟一下子甩開。

“哪裡要分的這麼清楚,哪家之道有道,那便該求此道,否則道與道隔,早晚式微,”慢下來之後,李不匿也便開口,話語平穩,顯得遊刃有餘,“如今道門四散,各有其尊,本就不利,那西方梵門分數幾教,來到中土,尚且知道放下門戶成見,攜手以應百家,怎的我等道門,卻要自散本力?”

“這可不同,”薛不疑的話已經有些喘息了,“當日漢中被破,張天師爲保存道統,於是歸順朝廷,而諸多漢中教衆則逼禍北方,遷入關隴、洛陽、鄴城等地,五斗米教因此分化,因而道門的發展之勢,纔會停滯下來,蓋因其他幾家,都失了本意。”

“失了本意?”李不匿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家師。

“不錯,”薛不疑毫不遲疑的點了點頭,“不說別的,就說當年五斗米的發祥地,那巴蜀隨着天師被歸順,教中活動盡數都被武侯鎮壓,直到武侯故去,才重新恢復,經歷陳瑞帶領,又被王濬鎮壓,到現在又有那天師教主範長生,一個一個名爲求道,實爲求權,早就失了求真之意,不過是以教義籠絡民衆,又利用教徒來達成目的罷了。”

李不匿搖了搖頭,說道:“你若是隻看暴起之兵,自是覺得帶領之人別有他意,可那幾位教主所求的,不過也是擴大道門影響,只是手段略有欠考慮,但話說回來,當今那位範教主可不是簡單人物,我曾與他見過一面,其人可稱深不可測,當今蜀地動亂,此人或有動作,不可妄下定語,只需靜觀其變。”

薛不疑臉色微變,隨後又道:“那這北地的帛家道呢?帛師當初得董奉傳授行氣服術之法,又師事仙人王方平,面壁三年而成,如今卻是散落各家,爲幾家傳承,內外封閉,故弄玄虛,時常以厭勝之術惑人!壞了道門名聲!”

李不匿卻道:“帛家道由一家之說,而傳幾家,從傳聞之法到如今以《三皇經》、《太平經》爲根,這並非倒退,而是發展,而且此家雖然重術,然又有煉丹服氣、禱祀神靈、召劾厭勝之事,乃其風俗,就如我等李家道,問道鬼神符篆一般。”

見薛不疑還要再說,李不匿卻擺擺手,加快了腳步,隨後說道:“這道門之中,也有賢達,不該秉持門戶之見,我北上之時就曾見過幾位,過齊魯之地時,曾見魏夫人的一卷《黃庭》,頗有其妙,也曾觀葛家之書,得其排列仙班之志,正好這位真人,如今就在代縣,你我過去,便可與之論道,乃是一大樂事!”

薛不疑面露意外:“葛真人在代縣?這是什麼時候的消息?”連腳步都陡然慢下許多。

李不匿卻不停步,長笑道:“豈止葛洪,便是其他道門,說不定也可一覽,速行!速行!”話音落下,竟是不管師弟,陡然加速!

薛不疑一驚,不再多言,屏住氣,鼓起勁,邁開步子,飛速前行!

第五百一十九章 學與財相伴,哪個爲真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民欲跑,從欲散第一百九十三章 問君可曾注典籍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五百零五章 通典多解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四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陰雲前兆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走投無路,便去幽州吧第七百四十三章 留與傳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書爲餌,得世家北去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縣,再活捉陳止!第二百九十七章 陳家危局第二百二十章 不敢!第六百七十九章 問鬼通神逃於此第三百四十一章 世間多有後悔事 今天只有一章四千字第五百八十七章 權癮難戒第五百三十六章 種猜忌心,待風聲起第一百二十一章 華夏絕嗣,七年又三天第七百四十七章 代窯有白釉第三百五十八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評第九百二十八章 可延壽否?第八百六十三章 惜哉雄才,侍於小兒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入籍事繁,學難成第第八十章 此事還需一人犯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頭不對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會有三段第一百六十四章 給我留下來吧!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寫人,籍貫先行第七百五十九章 陳運不過幾年,爲他人嫁衣第二百七十六章 誰人能飲頭杯酒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邊論勢,太守留話驚拓跋第六百零二章 運來英雄多金液第十三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九百七十四章 服軟了第八百五十八章 志大而事未成,當惜命第九百二十一章 幽平先後之策第二百五十八章 何必去破事事豈能如你願!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幽州出兵,或只是敲打匈奴第二百六十一章 棋邊談笑亦橫屍,三軍可立武悼陣第三百二十七章 請賢與面聖第五百一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以陳代王,何人可以代陳?第七百二十六章 上古三連第九百二十章 北地幽州第四百六十章 觀人猜計,有人訪之第五百九十四章 段部奔陳!第五百零八章 這從何算起第六百三十二章 趕緊去交投名狀第七百七十五章 有謀劃者,各懷鬼胎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無不克,所向披靡!第一百二十一章 華夏絕嗣,七年又三天第九百一十九章 又有王坐廷,太僕亦有底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家請陳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陳姜在,不叫外胡猖第九百一十三章 兩王同念,尚書尷尬第七百八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將亂第三百零六章 不要沮喪,從長計議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第八百四十二章 都在找後路第七百一十一章 你演我裝,問影帝誰屬第八百一十六章 文中擇人,軍情如火!第二百一十一章 烏合之衆,有令難行第三百七十七章 我看秘書省就不錯第八百四十三章 先找個投名狀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四百八十一章 反客爲主,佛評亂於一書第九百六十八章 事在人謀,城中來使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路找人,無人敢出頭第八百七十九章 運籌時來命急衰第六百七十八章 北望代郡,暗夜過溝渠第三百八十三章 立威三件事第三十四章 冤!第七百二十四章 且慢!第一百四十二章 名起高樓親受益第五百七十二章 將軍幕僚急阻客第五百二十一章 鼠窺將軍談,不知謀已知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得籍無置亦要走,陳學初露已兩分第五百三十二章 武丁變第六百四十一章 襲屯先投毬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二將接龍體,一陳圍胡城第八十七章 莫名敵意,見真變臉第四百八十九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請陳爲太守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四百三十四章 訪吳階,有謀劃第四百五十七章 若得其成,則惠其民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縣,再活捉陳止!第二百六十五章 餘波漸進波瀾起第六百九十九章 對,我就是要抓你第九百零一章 誤判形勢,優勢很大第七十九章 一詩毀名,千夫所指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四百一十章 假兵退匈奴第十二章 誡乃疑,仇當靜第八百一十三章 人爲貴,謀武圖文第七百九十八章 皇危!第九十二章 諸位,醒醒
第五百一十九章 學與財相伴,哪個爲真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民欲跑,從欲散第一百九十三章 問君可曾注典籍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五百零五章 通典多解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四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陰雲前兆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走投無路,便去幽州吧第七百四十三章 留與傳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書爲餌,得世家北去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縣,再活捉陳止!第二百九十七章 陳家危局第二百二十章 不敢!第六百七十九章 問鬼通神逃於此第三百四十一章 世間多有後悔事 今天只有一章四千字第五百八十七章 權癮難戒第五百三十六章 種猜忌心,待風聲起第一百二十一章 華夏絕嗣,七年又三天第七百四十七章 代窯有白釉第三百五十八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評第九百二十八章 可延壽否?第八百六十三章 惜哉雄才,侍於小兒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入籍事繁,學難成第第八十章 此事還需一人犯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頭不對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會有三段第一百六十四章 給我留下來吧!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寫人,籍貫先行第七百五十九章 陳運不過幾年,爲他人嫁衣第二百七十六章 誰人能飲頭杯酒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邊論勢,太守留話驚拓跋第六百零二章 運來英雄多金液第十三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九百七十四章 服軟了第八百五十八章 志大而事未成,當惜命第九百二十一章 幽平先後之策第二百五十八章 何必去破事事豈能如你願!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幽州出兵,或只是敲打匈奴第二百六十一章 棋邊談笑亦橫屍,三軍可立武悼陣第三百二十七章 請賢與面聖第五百一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以陳代王,何人可以代陳?第七百二十六章 上古三連第九百二十章 北地幽州第四百六十章 觀人猜計,有人訪之第五百九十四章 段部奔陳!第五百零八章 這從何算起第六百三十二章 趕緊去交投名狀第七百七十五章 有謀劃者,各懷鬼胎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無不克,所向披靡!第一百二十一章 華夏絕嗣,七年又三天第九百一十九章 又有王坐廷,太僕亦有底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家請陳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陳姜在,不叫外胡猖第九百一十三章 兩王同念,尚書尷尬第七百八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將亂第三百零六章 不要沮喪,從長計議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第八百四十二章 都在找後路第七百一十一章 你演我裝,問影帝誰屬第八百一十六章 文中擇人,軍情如火!第二百一十一章 烏合之衆,有令難行第三百七十七章 我看秘書省就不錯第八百四十三章 先找個投名狀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四百八十一章 反客爲主,佛評亂於一書第九百六十八章 事在人謀,城中來使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路找人,無人敢出頭第八百七十九章 運籌時來命急衰第六百七十八章 北望代郡,暗夜過溝渠第三百八十三章 立威三件事第三十四章 冤!第七百二十四章 且慢!第一百四十二章 名起高樓親受益第五百七十二章 將軍幕僚急阻客第五百二十一章 鼠窺將軍談,不知謀已知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得籍無置亦要走,陳學初露已兩分第五百三十二章 武丁變第六百四十一章 襲屯先投毬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二將接龍體,一陳圍胡城第八十七章 莫名敵意,見真變臉第四百八十九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請陳爲太守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四百三十四章 訪吳階,有謀劃第四百五十七章 若得其成,則惠其民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縣,再活捉陳止!第二百六十五章 餘波漸進波瀾起第六百九十九章 對,我就是要抓你第九百零一章 誤判形勢,優勢很大第七十九章 一詩毀名,千夫所指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四百一十章 假兵退匈奴第十二章 誡乃疑,仇當靜第八百一十三章 人爲貴,謀武圖文第七百九十八章 皇危!第九十二章 諸位,醒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