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書爲餌,得世家北去

“消息都傳播出去了,我也會適時出面,讓其他家族的人,找到時間去摘抄那兩本通典。”

太僕陳永的府中,蘇遼從外面回來,徑直前往了一座府中房間,進門就帶來了這麼一個消息。

屋子裡坐着一人,聞言就點頭道:“這樣便好,只要控制好時間,那麼其他幾大家族,就都無法完整的抄寫兩本通典。”

這人不是旁人,正是陳梓。

陳梓與蘇遼,一個是陳家族人,一個則是太僕舊僚,如今爲陳止的左膀右臂,居然都出現在了洛陽。

原來,那日陳梓護送第一批物資回代郡,陳止就說起了洛陽的事,並且提議讓他也來洛陽一趟。

後來一匹快馬直奔洛陽,而陳梓在第二天一早也再次上路,這一次他的目的地就在洛陽周圍,所以安排好了物資的運輸和籌集之後,這位陳家族人卻是直接來了洛陽。

這一進洛陽,就聽聞了佛評之事,更是知曉了陳止的通典一事,回想前事,不由感慨萬千,但在和蘇遼碰面、瞭解了大該的情況後,他就明白了,陳止之前對自己所說的話,到底有什麼深意。

於是他立刻就被蘇遼安排起來,共同放出消息,讓城中的幾大家族,都認爲再過幾日,通典就要被蘇遼收回,然後帶回代郡。

“現在這城裡的人,都以爲通典再過三四日,就要被收回來了,所以一個個摩拳擦掌,都想着討要過來,抄錄一番。”

蘇遼坐下來之後,拿出了一張紙,看了看上面的紀錄,笑着說:“尤其是東西王家,以及北方的幾大家族,已經是聞風而動了,那王家的王覽,更是直接找上門去,也不知道和王衍老先生說了什麼。”

陳梓點點頭,跟着就問道:“南方的世家呢?”

“也有動靜了,”蘇遼放下那紙,擡頭看了對方一眼,“本來這些南方世家,自持身份並沒有太大的動靜,畢竟他們本就覺得自己比北方世家高一等,北方世家推崇的東西,都是他們引領的,包括這佛家之學,因此這次佛評的失利,其實南方世家的人,都是心有不滿的。”

陳梓則笑道:“這是正常的,南方之地如今引領士林風氣,莫說是這些個小事,就連許多大動靜,都是南方先鬧起來的,只不過這次佛評的變遷,也有佛論卷流出,這是切切實實的東西,我雖然沒有見過那兩本通典,但看了你這邊的總綱、道論卷、經論卷,就知道厲害了,也是太守他不提前讓我看一眼,否則我焉能懷疑他的謀劃?”

“不過,太守居然將你也派來了,着實是讓我意外,”蘇遼點點頭,話鋒一轉,“但這般一來,有你相助,此事方可萬無一失。”

“這個自然,我來這裡,就是助你一臂之力的。”陳梓當然聽出了蘇遼的言外之意。

他們這兩個人,看起來都是陳止的幕僚,但來歷不同,彼此之間也有競爭關係,陳梓倒還好,畢竟是陳止的自家人,先天就有優勢,被信任和重視,但蘇遼就不同了,需要自己爭取和拼搏。

在代郡的時候,兩人就已經有了競爭的苗頭,現在各自負責一件事,結果陳梓卻突然跑過來,如果不事先說清楚,事後扯皮起來,反而傷了和氣,於是兩人就在談笑之間確定了主從,這洛陽的事,就是蘇遼負責,陳梓只是輔助。

蘇遼心滿意足之後,又道:“南方世家眼見入甕,到時候有他們相助,陳兄你那邊的事,也方便做了,說不定可以一口氣籌集大部分的物資。”

“不錯,這也是個法子,”陳梓點了點頭,“不過當務之急,還是先讓他們都多多少少的接觸到通典,如果我預計的不錯,隨着抄錄通典的家族增多,你手中餘下的兩本,也無法倖免,會有人託關係、走後門過來。”

“嗯,這個我明白,我會拿捏一下之後,就選擇兩家給出,相信主上送來三本書,也有這樣的意思。”蘇遼點了點頭。

陳止一口氣拿出三本,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聽說了佛評的事,預料到或許趙遠會有動作,於是有針對性的寫了佛論、經論和道論這三本書。

陳梓便道:“對,佛論若是生亂,就需要有通典鎮壓才能挺過去,否則太守的名聲就毀了,他也是預料到這點,纔會送來三冊,而這三冊書也有意義,佛論不用多說,畢竟當時正好派上了用場,但即便那樂起不提佛家,只是說學識,有經論和道論也就夠了,因爲這是當今玄學的基礎,儒家之經學、道家之玄妙,乃爲玄虛之道,比之佛學還要多出幾分意境和韻律。”

蘇遼笑着說:“但三本書送來,也是爲了讓更多的人接觸到通典,其實還要多謝那五位高僧,否則要讓主上的通典,被洛陽之人得知,還需要花費一些功夫,如今靠着一場佛評,一下子就全城皆知,個個議論,幾個世家爭相目睹,更是爲了抄錄謄寫,爆發了幾次口水。”

陳梓點點頭說道:“現在,讓更多的家族接觸到通典,讓他們對通典的認知和概念,不再侷限於口耳相傳,不再只是當成一時的風尚,而是切切實實的發現,通典的意義和珍貴,這樣才能真正激起他們苛求通典全本的欲、、望,讓太守的計劃能夠順利實施。”

蘇遼跟着就道:“不錯,但要控制時間並不容易,必須讓他們抄錄的時間有限,又或者只能拿到贗品抄寫,如此一來,心中的遺憾和不滿,會促使他們派出家中的重要成員,前往代郡求書。”

“對,到了現在,太守整個計劃的面貌,已經清晰起來,”陳梓說話的同時,忍不住嘆息了一聲,露出了感慨的模樣,“本以爲只是單純的販紙,籌集資金,同時擴大陳家在代郡的影響,但如今看來,這分明就是一個連環計,一環套一環,看似荒唐的洛陽販紙,其實也是應對北疆戰亂的手段,甚至是最爲重要的手段之一啊!”

蘇遼也點了點頭:“這纔是精妙之處,通典之紙爲的財,而通典本身可以揚名,通典的珍貴又爲魚餌,讓各大家族坐不住,從而引起追捧,一如當年左思的洛陽紙貴,不同的是,這次要追捧起來,就得前往代郡,那裡才能第一時間得到後續的通典卷冊,爲了表現誠意,他們還要派出家族中有足夠分量的人過去。”

陳梓捏了捏下巴上面的呼吸,低語道:“這羣人一去,想來太守是不會讓他們短時間內就離開的,八成要留下很長的時間,過去我或許還會疑慮,太守用什麼法子留人,但只是看着幾冊通典,就知道根本是杞人憂天了。”

兩人這邊還聊着,忽然就有人過來通報,說是江左的周家,派人過來拜訪,說是有事相求,要見蘇遼。

聽聞此事,蘇遼和陳梓對視一眼,都笑了起來。

三四天之後,陳梓離開了洛陽,和河南等地籌備完好的物資隊伍匯合。

陳梓在洛陽期間,深居簡出,除了陳家的人之外,也就只有趙遠等寥寥數人知道他的到來,因此直到他離開,這洛陽的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陳止的左右臂膀,都在這段時間抵達了洛陽。

不過,在陳梓離開之後的第二天,整個洛陽的風波並沒有平息,圍繞着通典幾冊而泛起的波瀾,越來越大,越傳越廣,更是有幾個家族中,有子弟乘着車馬,出城北去。

………………

與此同時,在北邊的代郡,卻是展開了如火如荼的夏麥播種。

城外的不少村莊,都展開了耕種,但和往日不同的是,這一次的耕作邊上,多了許多身着青衣的男子,都是家丁模樣,在田間地頭站着,似乎只是在觀察。

尤其是靠近“陳莊”的一片田地,更是家丁聚集。

此時,在距離陳莊不願的一座小土丘上,正有一名中年文士站在那裡,看着田中勞作之人,以及那一名名青衣家丁,正和身邊的隨從低語着——

“這都過去了近十日了,也不見這位太守的紙坊,又有什麼大動靜,反倒是這城裡城外,不知道多少細作,想要潛入進去。”

“那紙坊能有多大影響?”那僕從微微一笑,“不久前,那陳止的心腹蘇遼,據說領着陳太守的命令,去往洛陽宣揚陳氏紙,但想來以洛陽人的眼光,是看不上北地出產的紙吧。”

“嗯,很有可能。”那中年文士點了點頭,隨後卻見到下面的田地中,有一名老農從地裡出來,正在朝着田埂上的家丁走過去,他頓時來了精神,拔腿就走。

“有了有了,不知道這次能說出什麼話來。”

中年文士的步伐很快,一邊走還一邊說着,他身邊的僕從也不含糊,趕緊就拿着紙筆跟了上去。

等這主僕兩人來到邊上,老農已經和一名家丁聊開了,只聽那家丁嘴裡蹦出了幾句話來,隱約能聽到“八月上”、“中時”之類的。

“記下來,都記下來!”那中年文士卻是連忙吩咐着,但說話的時候頭也不回,全神貫注的看着那名家丁。

第三百六十七章 友人談與仇人哀第八百七十二章 臨陣當斬徒增疑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玄甲下蜀,長生觀氣第二章 萬里河山,雙銘銅錢第六百三十七章 此等叛逆,當除之!第一百一十三章 過年同往豐陽街第三百六十二章 冉瞻擋路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曜歸國,以陳爲仇第四百三十章 稱讚求字老人說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寫人,籍貫先行第一百二十一章 華夏絕嗣,七年又三天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指慕容第五十三章 家中豈能寒其心第八百五十九章 真是讓他佔了便宜第八十五章 彭城震動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飛揚跋扈,哪堪此時第八百六十二章 吾觀王強而陳弱,當援抑強第六百九十九章 對,我就是要抓你第九百四十章 昔日中樞重,今日掌兵強第七百七十二章 國以民爲本,民以谷爲命第六百一十二章 大局爲重,勿使友藩驚詫第八百八十八章 猶不知戰情,只是趕路忙第十五章 一念荒唐,願者上鉤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九百一十九章 又有王坐廷,太僕亦有底第一百章 莫非北地皆如此 元旦快樂第七百四十六章 負命而來,先來個推薦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剿難靖災,引說立根第九百七十五章 辱盟異臣,必不久矣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當然耳!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消息不對!第九百二十二章 吞幽州之氣而煉命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兩冊疾送都,帝巡蜀亂乃聞佛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九百二十二章 吞幽州之氣而煉命第七百一十四章 帷幕落,燈火照耀第四百一十一章 陳止,你又算計我!第五百二十五章 得一洞而堤潰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曜歸國,以陳爲仇第五百二十一章 鼠窺將軍談,不知謀已知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汝不主殺,便被彼伐第二百三十七章 虛張聲勢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題發揮,風雨欲來第二百四十八章 名望有盡時,豈能自縛之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從實招來!第五百一十六章 圖窮匕見驚煞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陳止行不行第九百三十九章 密諜司的“大敵”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九百五十六章 以武伐汝,乃爲你好第二百五十一章 此人好夢中爲學第八百八十五章 運來勢漲,世家揣摩以求安第四百四十三章 吳君陽謀算三家第四十八章 此人當爲友第五百七十三章 都是汪將軍的錯!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阿瞞之志?第一百三十九章 速速買紙第五百六十八章 俘囚遊街反求援?第二百九十二章 徵北將軍陳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志不同者,分道揚鑣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士如陳華,背信名不達!第九百八十二章 光明大道,指導思想第五百四十章 分而化之,擒胡直問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此二人爲使,暫可心安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結局第二百四十六章 東海王之死第三百二十五章 無他方可成事第七百三十八章 道疑,名再聚第一千零五章 洛陽隱,家信疑第五百四十一章 厭則整編不顧閥,心腹歸來又兩人第九百二十五章 三代有其名望,井田不見於世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今日一去,何日可歸?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得遠,傳得慢,錯的多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幽州風氣第八百三十九章 輕視與失落,聶氏欲轉念第四百八十三章 論法言史非一卷!第七百一十九章 佛論下部在燈籠上?第六百四十章 先斷其爪!第五百三十一章 兩楊論兵第九百三十章 代郡之家急攀附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指慕容第五百五十五章 陳氏有上中下三策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人之初,性本惡第二章 心有百家第九百零二章 城中不知年月第三百三十七章 洛陽文章第一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製法,以束玄虛第五百七十章 不用審了,斬之!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四百七十七章 立佛壓陳,憤而出聲第九百一十九章 又有王坐廷,太僕亦有底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就是鄭實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丈夫生當如此!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即得十城,亦非冠軍敵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一百一十九章 避而不見第四百九十三章 爭相抄書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往薊縣,升龍壇
第三百六十七章 友人談與仇人哀第八百七十二章 臨陣當斬徒增疑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玄甲下蜀,長生觀氣第二章 萬里河山,雙銘銅錢第六百三十七章 此等叛逆,當除之!第一百一十三章 過年同往豐陽街第三百六十二章 冉瞻擋路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曜歸國,以陳爲仇第四百三十章 稱讚求字老人說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寫人,籍貫先行第一百二十一章 華夏絕嗣,七年又三天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指慕容第五十三章 家中豈能寒其心第八百五十九章 真是讓他佔了便宜第八十五章 彭城震動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飛揚跋扈,哪堪此時第八百六十二章 吾觀王強而陳弱,當援抑強第六百九十九章 對,我就是要抓你第九百四十章 昔日中樞重,今日掌兵強第七百七十二章 國以民爲本,民以谷爲命第六百一十二章 大局爲重,勿使友藩驚詫第八百八十八章 猶不知戰情,只是趕路忙第十五章 一念荒唐,願者上鉤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九百一十九章 又有王坐廷,太僕亦有底第一百章 莫非北地皆如此 元旦快樂第七百四十六章 負命而來,先來個推薦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剿難靖災,引說立根第九百七十五章 辱盟異臣,必不久矣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當然耳!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消息不對!第九百二十二章 吞幽州之氣而煉命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兩冊疾送都,帝巡蜀亂乃聞佛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九百二十二章 吞幽州之氣而煉命第七百一十四章 帷幕落,燈火照耀第四百一十一章 陳止,你又算計我!第五百二十五章 得一洞而堤潰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曜歸國,以陳爲仇第五百二十一章 鼠窺將軍談,不知謀已知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汝不主殺,便被彼伐第二百三十七章 虛張聲勢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題發揮,風雨欲來第二百四十八章 名望有盡時,豈能自縛之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從實招來!第五百一十六章 圖窮匕見驚煞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陳止行不行第九百三十九章 密諜司的“大敵”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九百五十六章 以武伐汝,乃爲你好第二百五十一章 此人好夢中爲學第八百八十五章 運來勢漲,世家揣摩以求安第四百四十三章 吳君陽謀算三家第四十八章 此人當爲友第五百七十三章 都是汪將軍的錯!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阿瞞之志?第一百三十九章 速速買紙第五百六十八章 俘囚遊街反求援?第二百九十二章 徵北將軍陳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志不同者,分道揚鑣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士如陳華,背信名不達!第九百八十二章 光明大道,指導思想第五百四十章 分而化之,擒胡直問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此二人爲使,暫可心安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結局第二百四十六章 東海王之死第三百二十五章 無他方可成事第七百三十八章 道疑,名再聚第一千零五章 洛陽隱,家信疑第五百四十一章 厭則整編不顧閥,心腹歸來又兩人第九百二十五章 三代有其名望,井田不見於世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今日一去,何日可歸?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得遠,傳得慢,錯的多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幽州風氣第八百三十九章 輕視與失落,聶氏欲轉念第四百八十三章 論法言史非一卷!第七百一十九章 佛論下部在燈籠上?第六百四十章 先斷其爪!第五百三十一章 兩楊論兵第九百三十章 代郡之家急攀附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指慕容第五百五十五章 陳氏有上中下三策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人之初,性本惡第二章 心有百家第九百零二章 城中不知年月第三百三十七章 洛陽文章第一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製法,以束玄虛第五百七十章 不用審了,斬之!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四百七十七章 立佛壓陳,憤而出聲第九百一十九章 又有王坐廷,太僕亦有底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就是鄭實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丈夫生當如此!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即得十城,亦非冠軍敵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一百一十九章 避而不見第四百九十三章 爭相抄書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往薊縣,升龍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