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此人當爲友

在座的人裡面,也有那消息靈通、見聞廣博的,從旱災、郡丞等話中聞到了一絲味道。

如今,這徐州地界也算多災多難,先是兵災、洪災,最近幾個月,臨近西邊的地界又鬧起了旱災,蝗災已現,彭城郡也因此受到了影響,那位三年前到任的州刺史見狀,就動起了腦筋。

這位刺史也是大族出身,喜好風雅,連綿災禍之下,覺得此處風水不佳,就不願呆在這裡,於是上書朝廷,以南臨賑災爲藉口,讓治所暫時南遷,爲了促成此事,他背後的家族很是出了不小的力氣。

當時,這事被當世幾位名士稱爲“匪夷所思”、“兒戲一般”,不過自從宣武駕崩,經歷僖帝一朝十三年,世家勢力越發鼎盛,宗室也好、士族也罷,各種荒唐事層出不窮,四年前僖帝崩,今上登基,新漢迎來了第六位皇帝,世家越發強橫,那新老交接之時更有諸多奇聞。

相比之下,治所臨時搬遷也不那麼不可思議了,經過一段時間的批駁過後,也就消停下來。在這個搬遷的過程中,張太公的第二子也擔任了一個職位,在其中扮演了一個角色,聽說撈了不少油水。

想到這些,他們也就不便刺探了,因爲涉及太多,一個不小心就牽扯進去了,可是轉念一想,這麼要命的事,裡面的人情卻被拿來交換一幅字,這幅字真的值麼?

值不值,不好說。

畢竟年齡和地位不同,追求的東西不同,半截入土的老人,對青史留名的渴望太強了,所以張、劉、彭三老纔會不惜在小輩面前爭吵。

現在作爲地主的張太公退讓了,劉太公勢單力孤,獨木難支,也只能放棄,但將心中不滿都擺在了臉上,不等張太公招呼,就喊着兒子和幾個小輩,提前告辭離開了,使得不少人頗爲尷尬,好好一場宴會,鬧得不歡而散。

尤其是那些小輩,設想中的吟詩作對沒有上演,自己很多準備也就白費了。

不過比起他們,彭林、劉緲等人更是難受,這兩家的青年,一邊跟着彭老頭,在那安撫,一邊跟着劉老頭,垂頭不語。

四人本來得了不錯的評價,結果這次晚宴的風頭完全被一個沒來的人搶去了。

“陳止這人真是手段驚人,也不知道是有心還是無意,若是有心,那這等佈局堪稱絕妙,人沒來,名聲卻紮根了!”劉緲和彭林對視一眼,各自露出勉強的笑容,心中想着同樣的念頭。

接着,劉緲就跟着自家長輩離開廳堂,可這心裡卻在嘀咕着:“今日之事,成全了一個陳止,也不知道是福是禍,他的字確實驚人,彭城年輕一輩、不,怕是整個徐州也難找出一個,不對,他的字已然入品,如果長輩們沒誇張的話,那……”

越想,他越是心驚,越發覺得荒謬。

“他一個荒唐子竟然隱藏的這麼深,那陳家眼看就要衰落,要讓出大部分利益,怎麼突然就蹦出這麼一個人來了?”

一時之間,不甘心和佩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在他的心頭摻雜,念頭混亂無比。

在這複雜的思緒中,一行幾人將張太公送上了牛車。

張太公的那個兒子到了劉緲、劉綱身邊,吩咐起來:“你們祖父年齡大了,難免有些脾氣,但來得快,去得也快,總不能因此惡了世交,你們回去給張太公告個罪,不能讓他對咱們劉家生出惡念。”

“是。”劉緲、劉綱對視一眼,這時候回去肯定頗多不自在,但他們走的時候,也來不及和彭林他們多說兩句,本就要回去處理一下瑣碎事情。

別看幾個老頭鬧得不歡而散,可到了他們這個年紀,都有些老小孩的味道,加上社會風氣的倡導,多數不拘小節,過去也曾有爭吵的時候,但過個幾天就會重歸於好。

畢竟都是人,長者也不可能時時刻刻維持威嚴,在各自家中也頗爲和善,劉緲、劉綱又被劉太公看重,並不覺得自己叔叔的吩咐有什麼問題。

不過兩人剛要走,牛車裡突然傳出劉太公的聲音——

“且慢,老夫也得交代你們幾句。”

這個突來的變化讓劉緲兄弟一愣,神色古怪,顯是沒想到祖父竟對幾人的心思瞭如指掌。

“別奇怪了,”劉太公探頭出來,臉上還有怒氣,“你們那點心思,都是老夫年輕時候玩剩下的,別愣着了,過來!”

“是!”

兄弟二人乖乖的過來,低着頭,一副受教的模樣,他們的那位叔叔也是一臉尷尬,不知道該說什麼。

劉太公也不管其他,就道:“你們先記得,陳止書法的這件事不用大肆宣揚,也不需要你們去張揚。”

“嗯?不去張揚?”劉緲心中一動,試探着的問道,“祖父難道是要磨礪陳止一番,讓他……”

“胡說!”劉老頭怒氣未消,一聽這話又來了火氣,“人家有才,我等有什麼資格打壓?那字是人家辛辛苦苦練出來的,能沉心練字的人,需要我去磨礪?這不是笑話嘛!平白結仇!切不可讓人聽了這話,誤會老夫嫉賢妒能,陳止這樣的人,可結交,不可打壓,哼哼……”他忽的冷笑起來,“別怪老夫沒告誡你們,看人有才就想打壓,殊不知費盡心機,人家一幅字遞上去,什麼算計都成了空。”

劉緲汗如雨下,趕緊低頭,一副認錯的樣子,但又有些不解的問道:“那爲何不去傳揚?”

“不讓你們傳揚,就是打壓?”劉太公露出一點失望的神色,“就算你們不宣揚,很快也會街巷皆知,陳家自有一番佈置,我們不用越俎代庖,提他們省力,老夫是擔心幾日之後的篩選,這代的貴靜先生孤傲的緊,若這個時候陳止猛然名聲大噪,讓貴靜那老傢伙的毛病犯了,以爲陳止是趁機壯名,強過篩選,反爲不美,我劉家不要攙和進去。”

“原來是爲陳止考慮。”劉緲一副恍然之色,卻覺得這個藉口有些勉強,興許還有什麼原因,倒是劉綱在旁好像是想到了什麼。

果然,接下來就聽劉太公小聲道:“還有,陳止此時名聲還未大起,侷限於彭城士族,老夫的面子還管點用,他彭老頭不要麪皮的搶了幅字去,我如何能夠甘心?你們找個機會,結交陳止,等感情篤深,也好幫老夫求一幅字來!”

“啥?”

劉緲當時就愣住了。

這是要逼我和陳止交朋友?

劉太公一見他的模樣,心裡火氣又盛了幾分,眉頭一皺,眼睛一瞪,鬍子一吹,道:“怎麼?都說你廣交好友,莫非連結交陳止這麼小的事都做不好?老夫讓你結交他,不光爲了字,也是爲了你們將來考慮,等會你們過去給張老頭道歉時,順便探探口風,看其他幾家是怎麼想的。”

劉綱插話問道:“祖父,您不氣幾位太公了?”

“怎麼不氣?但他張老頭也沒討得好來,定有一番計較,這老兒見多識廣,心思活絡,你們多向他請教,準沒錯。”說着說着,劉太公露出疲憊之色,“好了,再多的話,老夫也不說了,去吧,莫忘了我得囑託。”

“是,孫兒這就過去了。”劉緲和劉綱一見祖父神色,不敢打擾,趕緊告退,急急趕往張府。

等到了地方,發現宴會正在散場,大部分一邊往外走,一邊竊竊私語。

對這些人來說,這場張府晚宴真是精彩非常,雖然吟詩作對沒了,很是可惜,可現在回想起來,卻知道這次事情非同小可。

尤其是陳止這個名字,經此一事,要不了幾天,怕是彭城士族都會知曉,然後就會逐漸影響到民間傳聞了。

如今這個時候,輿論掌握在士族、世家手中,有影響力的消息,一般都是先在士族的圈子裡流傳,經過一番品評,定了調後、有了結論,就會朝着各地土豪、豪族、鄉紳宗族流傳,再經過這些基層組織,影響到社會各階層的評價。

今日的事情,經過正常的發酵,陳止在民間的名聲很快就會扭轉。\+本站官方手機最新閱讀器app上架了!每日更新新品海量小說內容,體積小省流量,無廣告,查找小說更方便,快來關注微信公衆號jiakonglishi(按住三秒複製)下載手機客戶端】

第一百二十一章 華夏絕嗣,七年又三天第一千二百章 至聖言、管子語,斷龍之術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兩冊疾送都,帝巡蜀亂乃聞佛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議玄甲事,羣臣莫敢言第五百八十七章 權癮難戒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南方無龍,朝對成空第四百三十八章 結盟與人口第四百四十章 牽軍入局是何意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六百七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氣,耳聰目明第七百七十八章 勸諫反在謀中亂第九百一十九章 又有王坐廷,太僕亦有底第六百三十七章 此等叛逆,當除之!第六百零七章 大山有龍分大小第七百二十七章 社稷第七百一十七章 學問與錢財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九百三十七章 一人忍氣,一人輕生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八百六十九章 郡王懼與怒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得遠,傳得慢,錯的多第三百一十八章 太樂之位,可坐多久第六百五十八章 封爵承運,與國同休第九百零六章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第六百六十六章 庾亮有計,陳止見囚第五百零四章 洛陽來客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製法,以束玄虛第二百八十章 我到底是不是陳侯第二百零二章 前後行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五百一十一章 不按劇本走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皆等其亂?第一千零二章 立足中央,四方延伸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敗!第六百七十一章 敵從何處來?冀州有軍情第三百二十八章 感時皆可贊,與帝言金曲第六十無章 再近一步,必殺你!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邊不亮找東邊第三百五十六章 遺世獨立,非我可言第三章 拳打異鄉客,耳聞燕祖陵第九百二十二章 吞幽州之氣而煉命第九百零八章 原來你不知道啊……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皆輸,還敢言勇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進則攛基掇業,退則爲王前驅第五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順勢而爲第六百一十二章 大局爲重,勿使友藩驚詫第六百七十章 無聲潛入院,探墨尋秘傳第六百五十八章 封爵承運,與國同休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冠之,絕之第九章 來去間,處變不驚第三百二十一章 吾之計,成矣!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議,幽州之本第六百八十五章 石勒入侵?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爲官,那就與虎謀皮第四百六十一章 兵馬未動,外交先行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將行,誰相從第五百五十章 憂僕丁者,不憂士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馬圍使第九百六十五章 單于衰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收墨者,添火爲爐第九百一十三章 漢殤(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遺世獨立,非我可言第六百一十四章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第八十一章 惡名養望,快馬尋品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囚王傳信,北地歸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退敵而縱胡,聚屍成高冢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張爲將,領三百入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九百七十章 爲何要佔城?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則縛,攻其強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錦繡文章自口出第一百九十二章 上品!第九百一十章 厄來急作揖,戰訊入京城第二百三十章 黑白子,胡壓漢第三百五十八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評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王之道,天下大利!第七百七十二章 國以民爲本,民以谷爲命第五百四十七章 列陣非精兵,戰陣爲先第六百八十章 蜀地天師道第七百五十七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六百四十二章 都是假的!你在騙我!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剛知晉陽落,又聞劉粲囚第二百八十五章 文釀三蘇之文第九百六十六章 亂中衍內訌第一百零二章 歡談暢飲誰頭籌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以地縛,以賈誘,溫水煮之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寫人,籍貫先行第五百七十二章 將軍幕僚急阻客第八百七十五章 殺進去!第九百九十二章 北地均勢,鬥而不破第三百八十章 諸評多榜分排名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殺了個乾乾淨淨
第一百二十一章 華夏絕嗣,七年又三天第一千二百章 至聖言、管子語,斷龍之術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兩冊疾送都,帝巡蜀亂乃聞佛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議玄甲事,羣臣莫敢言第五百八十七章 權癮難戒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南方無龍,朝對成空第四百三十八章 結盟與人口第四百四十章 牽軍入局是何意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六百七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氣,耳聰目明第七百七十八章 勸諫反在謀中亂第九百一十九章 又有王坐廷,太僕亦有底第六百三十七章 此等叛逆,當除之!第六百零七章 大山有龍分大小第七百二十七章 社稷第七百一十七章 學問與錢財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九百三十七章 一人忍氣,一人輕生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八百六十九章 郡王懼與怒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得遠,傳得慢,錯的多第三百一十八章 太樂之位,可坐多久第六百五十八章 封爵承運,與國同休第九百零六章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第六百六十六章 庾亮有計,陳止見囚第五百零四章 洛陽來客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製法,以束玄虛第二百八十章 我到底是不是陳侯第二百零二章 前後行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五百一十一章 不按劇本走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皆等其亂?第一千零二章 立足中央,四方延伸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敗!第六百七十一章 敵從何處來?冀州有軍情第三百二十八章 感時皆可贊,與帝言金曲第六十無章 再近一步,必殺你!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邊不亮找東邊第三百五十六章 遺世獨立,非我可言第三章 拳打異鄉客,耳聞燕祖陵第九百二十二章 吞幽州之氣而煉命第九百零八章 原來你不知道啊……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皆輸,還敢言勇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進則攛基掇業,退則爲王前驅第五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順勢而爲第六百一十二章 大局爲重,勿使友藩驚詫第六百七十章 無聲潛入院,探墨尋秘傳第六百五十八章 封爵承運,與國同休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冠之,絕之第九章 來去間,處變不驚第三百二十一章 吾之計,成矣!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議,幽州之本第六百八十五章 石勒入侵?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爲官,那就與虎謀皮第四百六十一章 兵馬未動,外交先行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將行,誰相從第五百五十章 憂僕丁者,不憂士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馬圍使第九百六十五章 單于衰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收墨者,添火爲爐第九百一十三章 漢殤(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遺世獨立,非我可言第六百一十四章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第八十一章 惡名養望,快馬尋品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囚王傳信,北地歸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退敵而縱胡,聚屍成高冢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張爲將,領三百入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九百七十章 爲何要佔城?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則縛,攻其強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錦繡文章自口出第一百九十二章 上品!第九百一十章 厄來急作揖,戰訊入京城第二百三十章 黑白子,胡壓漢第三百五十八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評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王之道,天下大利!第七百七十二章 國以民爲本,民以谷爲命第五百四十七章 列陣非精兵,戰陣爲先第六百八十章 蜀地天師道第七百五十七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六百四十二章 都是假的!你在騙我!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剛知晉陽落,又聞劉粲囚第二百八十五章 文釀三蘇之文第九百六十六章 亂中衍內訌第一百零二章 歡談暢飲誰頭籌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以地縛,以賈誘,溫水煮之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寫人,籍貫先行第五百七十二章 將軍幕僚急阻客第八百七十五章 殺進去!第九百九十二章 北地均勢,鬥而不破第三百八十章 諸評多榜分排名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殺了個乾乾淨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