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若能得一實策,我當送去北方

陳止的話音落下,整個雅閣頓時安靜下來。

衆人都陷入了思考,分析着陳止所說的這種可能。

他們從王皿的話中,都感覺到,這事不像是杜撰,如果是真的,那麼賊軍南下,肯定要從青州進入徐州,就很有可能會來彭城郡,一旦入郡,必然又是一番浩劫。

在原本的歷史上,類似的事就不止一次發生過,在後世最有名氣的,就要數北宋慶曆年間的王倫起義,其人就是在山東境內起義,因爲不便發展,最後南下江淮,兵鋒直指揚州。

基於種種考慮,陳止給出了這麼一個判斷。

“那……依世侄的看法,賊人萬一南下,要如何應對?”這次說話的是那劉侃,他看着陳止,神色頗爲鄭重。

如果是單純探討軍事問題,清談也就清談了,可看王皿、王奎的表現不像杜撰,再聽陳止一番分析,涉及到自己的家鄉,哪裡還能安定的傾聽。

不只劉侃,蕭左也是眉頭一皺,試着說道:“兵家的事沒有小事,前幾年徐州也遭了兵災,當時的場景我還記憶猶新,再來一次,可就不知道會成什麼樣子了,即便只是有可能,也必須提前做好準備。”

和其他地方的名士不同,居住於此的名士,無論出身如何,都經歷過兵災,自然不願意再受一次災。

張詠也收起了小心思,眉頭皺起,凝神傾聽起來。

王奎也是默默點頭。

至於劉緲、劉綱,二人看着眼前的情景,一方面擔憂陳止的推測成真,另一方面,他們也注意到,幾位名士開始主動和陳止攀談了,言語間不像是長輩與晚輩、高品對低品的態度,隱隱有種平等交流的味道。

這樣的氛圍,對劉緲這個年紀的人來說,是非常具有衝擊性的,讓他暗暗吃驚。

房間一角,女扮男裝的女子拿出了紙筆,一邊聽着,一邊安靜的記錄,不時擡頭看陳止,眼眸流露異色。

那王皿聽了兩位名士的話,也連連點頭,心裡驟然生出了一個念頭。

“若這個陳止真能給出個對策,那把這麼一篇兵策送往北邊給朱守,不說讓他依策而行,至少也是個參考,也讓他知道,我也是認識能人的!不過,必須問清楚一點,陳止最好能說出具體的戰術,這樣朱守如果看重的話,依策而行起來也更方便。”

一念至此,他猛然迫切起來,就問道:“那依陳兄的意思,如果賊軍突圍了,又該如何?”

話雖然問出來了,但劉侃等人卻也覺得,就算陳止知兵,能判斷出這些,可短時間就拿出一套解決方案卻不容易。

陳止閉上眼睛,默默思考着地圖、地理,然後就開口了。

“要分成兩部分來處理,”他迎着衆人的目光,在衆人的詫異中說着,“第一個部分,是針對賊軍行軍的特點,進行佈置。對比賊軍,官軍若動,兵馬糧草、後勤輜重,沒有賊軍靈活,但優勢是賊軍無法比擬的,可先遣快馬,通知沿線的郡縣,一是做好防衛準備,二就是準備細作人手。”

劉侃一邊聽,一邊點頭,聽到這裡,又問道:“準備防衛手段我明白,但是這個細作又是怎麼回事?”

其他人也留神起來。

陳止就道:“這不算什麼隱秘,諸位若有在軍中爲將的朋友,一問他們自然可知。簡單來說,流民軍一般沒有章法,行軍時多數是就地就糧、劫掠,在戰鬥中損耗的人手,也會通過臨時招納、綁劫來補充,人員流動巨大,指揮體系混亂,兵不識將、將不識兵,最適合派人滲透。”

蕭左擔憂之色略緩,撫須說道:“世侄這麼說,我就明白了,這些人滲透進去,在裡面起兵響應,讓賊軍自潰?”

陳止搖搖頭,道:“這支賊軍被圍在山林中,尚且能夠突圍,說明已經經歷過錘鍊了,內部體系可能還有欠缺,但比起普通的烏合之衆有種天壤之別,應該具有一定的向心力,要擾亂這樣一支人馬,並不容易,所以這些人滲透進去,就要潛伏起來傳遞消息,讓官兵方面摸清賊軍的行軍路線。”

“原來如此,是要搞清賊軍的動向!”王奎輕輕一拍手,露出恍然之色。

這個時代可沒什麼衛星定位,出城走幾裡就是林野之地,很多人連自己住的縣城地形都沒有明確概念,腦子裡更無明確的整體地理,知地理的人不多。

即便到了後世,隨便讓一個人憑着印象,描述自己所在城市的地圖,也有一大部分人做不到。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是一支幾千人的軍隊,只要一出包圍圈,就如魚入大海,只要小心行事,很難被發現,即便被沿線的人發現了,也受困於消息傳遞的及時性,不能準確把握位置——

你在這裡發現了敵軍,不是說一個電報過去,我軍將領就知道了,因爲交通、通訊條件的限制,指揮官眼中的戰場是有迷霧,在沒有明確的、及時的消息到來之前,坐鎮中樞的將領,往往也不能確定敵軍位置,可能消息剛傳過來,敵軍就已經轉移了。

這個道理,在場的人也知道,因此就犯起難來。

“這麼說的,就算得到消息,也未必能攔住賊軍?”一時之間,雅閣裡的氣氛凝重起來,雖說賊軍南下,未必會逼近彭城郡,可賊衆臨城的事,但凡有一點可能,都會讓人心緒難安。

王皿眼珠子一轉,看向陳止:“陳兄,你既然提到了這些,肯定有對策了吧,也別掉胃口了,直接說出來吧。”

他這一說,其他人也都回過神來,紛紛朝陳止看了過來。

陳止也不耽擱,繼續道:“其實戰局,從賊軍突圍之時開始,就已經很清楚了。”

“此話怎講?”劉侃已經用上一點請教的語氣了,他本是個不拘禮法的人物,並不覺得有何不妥,但卻聽得兩個劉家後輩眼皮直跳,尤其是劉緲,他猛然有了一點不對的感覺。

“這幾位名士,都隱隱和陳止平等交談了,我和彭林等人的圈子,還能容得下陳止這尊大佛?”但他這個念頭一閃即逝,很快就被對賊軍的擔憂淹沒。

“賊軍若是突圍,那麼按照之前的分析,我們已經知道了對方的目標,自然可以提前準備,這也就是第二個部分。”

陳止的話一說,王奎、劉侃就反應過來了。

還是那個道理,因爲交通和通訊限制,將領眼中的戰場有着迷霧,無法及時得到消息、細緻操作,但如果不侷限於一城一地,眼觀全局,通體考慮整個戰略態勢,就可以攻敵之必救,守敵之必攻。

陳止見了王奎等人的表情,就細緻的講解起來:“有探子滲入賊軍,摸清他們的路線,就連提前確定一個適合伏擊、決戰的地方。”

“原來如此!”

聽到這裡,連張詠都無法保持沉默了,喝了一聲好,其他人則鬆了一口氣。

王皿更是喜上眉梢,憂愁盡去,就想着將陳止的話整理一篇兵策,趕緊給北邊送去。

角落裡的女子蹙眉片刻,然後低頭書寫起來。

陳止卻沒有露出笑意,依舊鄭重的道:“就算是這樣,也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鬆懈,要知道,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賊人南下的基礎上的,因爲情報不夠,這個基礎並不牢固,而且即便知道了賊人的行軍路線,對方也有可能聲東擊西,故意誤導,他們都能使出離間計,那麼將計就計的可能也不能排除。”

他這一說,衆人又緊張起來,連王皿都一臉嚴肅的問:“如果真是聲東擊西又怎麼辦?”

“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賊軍若能突圍,是靠虛實變化牽着官軍的鼻子,官軍要撲滅他們,也可以虛實彼我,讓沿線縣城做好準備,逼迫、誘導賊軍行進,不要想着怎麼應對賊軍的分兵,而是控制賊軍的目標,掌握主動,這就看將領的個人決斷了,做到這些,再遣一支精兵提前抵達天險地利之處,佈局決戰,但不管怎麼佈局,都得先熟悉地形,審地形以立勝也。”

“這樣就能確保必勝了?”王皿再次放下心來。

陳止還是搖頭,說道:“先別想着勝,熟悉地形後,第一件事不是想着怎麼打,而是要考慮到,如果失敗了,如何藉助地形撤退,保留力量,先前的一番佈置也是基於此理,戰爭不光是要擊敗敵人,還要實現自己的目標,同時壯大或保存自己的實力。”

這話說得幾人面面相覷。

只有王奎撫掌附和道:“未慮勝先慮敗,善!”

第五百八十章 陳計有所需第九百零一章 誤判形勢,優勢很大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賦有缺,錢糧隱患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勝!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無根無基,以佛替夏第八百六十三章 惜哉雄才,侍於小兒第三百五十章 風範氣韻,極參神妙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來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廷之意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尊令,匈奴將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庾氏之悔,過往之秘第四十七章 打起來了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觀盛衰,一州知勝敗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見難而行第六十一章 世兄之才,今日方知第三百一十一章 來得正好!第九十一章 學識成書入心中!第五百二十四章 說動則得其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此宴能有幾人來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一百八十四章 眼界不同,做法不同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幽州出兵,或只是敲打匈奴第三百七十章 諸卿,跑題了!第三十七章 知我尋法皆傳書,使我不得安心讀第二百二十三章 江東已傳其名第八百二十三章 投奔?投靠?第八百五十一章 潰逃!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後挑撥抓起來!第九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百七十九章 虎符三衛,開府建牙!第五十七章 銅錢第八章 意外之訊第三十九章 禮尚往來第七百六十九章 將軍要淡定第九百九十章 招而入代,以謀外族第九百二十三章 審雞而誡猴第六百八十五章 石勒入侵?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舉之患第五百一十六章 圖窮匕見驚煞人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物之後還有一物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皆等其亂?第六百九十章 退與請第四百一十六章 將軍算盤難如意第八百三十章 誣人不成,反遭碰瓷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刮目三年,砍殺族首第七百二十章 民心在其,則運在身第七百五十三章 壞得其名,也不辱使命第九百五十四章 陳止來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江左勢之始第八百零一章 各有謀劃第三百四十四章 您父親喊你回家第四百四十章 牽軍入局是何意第七百三十四章 上品當貴!第五百零八章 這從何算起第六百五十一章 築城立於北,舉賢出兩門第七百七十一章 《語錄紀要》第九百一十章 厄來急作揖,戰訊入京城第二百九十章 冉家有兒郎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禮成,朝立第一百一十一章 接踵而來!第四百三十七章 世家爭霸,沾親帶故!第九百九十九章 甚好第九百三十五章 內外之姓【新年快樂!】第一百六十八章 高!實在是高!第八百四十七章 敵亂第九百二十六章 爭一方氣運主角第七百一十五章 長街燈火書明字第二百六十五章 餘波漸進波瀾起第八百五十六章 大恐怖!第十章 賭約與字第三百三十八章 爾如行在崖邊,我則如履平地第五百五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圍城第七百零五章 一步臭棋?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去!同去!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此二人爲使,暫可心安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北亂南散,皆不成運第九百零六章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談笑間,敵首已擒第六百四十九章 幾窯上下品,文思有驚雷第三百五十六章 遺世獨立,非我可言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一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局明幾分,何人定製?第八百章 九官何屬?第九百九十九章 甚好第四百一十一章 陳止,你又算計我!第九百八十一章 “七品單于”第三百二十一章 吾之計,成矣!第四十二章 陳家,我與陳止最親第九百七十七章 段部畏陳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被逼得報團第一百八十三章 牢裡快裝不下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郡王拜師,冠絕青州第八百三十三章 石勒動念,北地風起第五百五十三章 鮮卑圍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問問他,想不想進宮第三百三十九章 流言,我所欲也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無根無基,以佛替夏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不應其索兵臨城第三百八十五章 慕容兄弟
第五百八十章 陳計有所需第九百零一章 誤判形勢,優勢很大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賦有缺,錢糧隱患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勝!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無根無基,以佛替夏第八百六十三章 惜哉雄才,侍於小兒第三百五十章 風範氣韻,極參神妙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來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廷之意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尊令,匈奴將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庾氏之悔,過往之秘第四十七章 打起來了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觀盛衰,一州知勝敗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見難而行第六十一章 世兄之才,今日方知第三百一十一章 來得正好!第九十一章 學識成書入心中!第五百二十四章 說動則得其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此宴能有幾人來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一百八十四章 眼界不同,做法不同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幽州出兵,或只是敲打匈奴第三百七十章 諸卿,跑題了!第三十七章 知我尋法皆傳書,使我不得安心讀第二百二十三章 江東已傳其名第八百二十三章 投奔?投靠?第八百五十一章 潰逃!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後挑撥抓起來!第九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百七十九章 虎符三衛,開府建牙!第五十七章 銅錢第八章 意外之訊第三十九章 禮尚往來第七百六十九章 將軍要淡定第九百九十章 招而入代,以謀外族第九百二十三章 審雞而誡猴第六百八十五章 石勒入侵?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舉之患第五百一十六章 圖窮匕見驚煞人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物之後還有一物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皆等其亂?第六百九十章 退與請第四百一十六章 將軍算盤難如意第八百三十章 誣人不成,反遭碰瓷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刮目三年,砍殺族首第七百二十章 民心在其,則運在身第七百五十三章 壞得其名,也不辱使命第九百五十四章 陳止來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江左勢之始第八百零一章 各有謀劃第三百四十四章 您父親喊你回家第四百四十章 牽軍入局是何意第七百三十四章 上品當貴!第五百零八章 這從何算起第六百五十一章 築城立於北,舉賢出兩門第七百七十一章 《語錄紀要》第九百一十章 厄來急作揖,戰訊入京城第二百九十章 冉家有兒郎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禮成,朝立第一百一十一章 接踵而來!第四百三十七章 世家爭霸,沾親帶故!第九百九十九章 甚好第九百三十五章 內外之姓【新年快樂!】第一百六十八章 高!實在是高!第八百四十七章 敵亂第九百二十六章 爭一方氣運主角第七百一十五章 長街燈火書明字第二百六十五章 餘波漸進波瀾起第八百五十六章 大恐怖!第十章 賭約與字第三百三十八章 爾如行在崖邊,我則如履平地第五百五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圍城第七百零五章 一步臭棋?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去!同去!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此二人爲使,暫可心安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北亂南散,皆不成運第九百零六章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談笑間,敵首已擒第六百四十九章 幾窯上下品,文思有驚雷第三百五十六章 遺世獨立,非我可言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一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局明幾分,何人定製?第八百章 九官何屬?第九百九十九章 甚好第四百一十一章 陳止,你又算計我!第九百八十一章 “七品單于”第三百二十一章 吾之計,成矣!第四十二章 陳家,我與陳止最親第九百七十七章 段部畏陳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被逼得報團第一百八十三章 牢裡快裝不下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郡王拜師,冠絕青州第八百三十三章 石勒動念,北地風起第五百五十三章 鮮卑圍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問問他,想不想進宮第三百三十九章 流言,我所欲也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無根無基,以佛替夏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不應其索兵臨城第三百八十五章 慕容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