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黨爭,石氏得利

“叔父,您的意思是說,是那漢廷執政三王中的一人,與石勒勾結,纔會讓他此番南下這般順利!”

空曠的屋舍中,張賓、張鐸叔侄相對而坐,兩人中間擺着一張棋盤,張鐸滿臉震驚之色。

“有什麼驚訝的?”張賓將白子落在棋盤上,淡淡說着,“東海王也好、廣漢王也罷,哪怕是晉王和長沙王,執政的時候都是一家獨大,獨斷朝綱,連皇帝都不被他們放在眼裡,自是將整個天下都看做囊中之物,所求所得,除了權柄之外,還有一些家國情懷,但三王共治,可就不一樣了。”

張鐸稍微平息了驚訝,小心翼翼的拿出一枚棋子,放在棋盤上,問道:“可是因爲黨爭?侄兒聽聞,三王抵京,各帶一批人馬,安插在朝廷上下,所以沒過多久,就有黨爭之事興起,前些日子,有個叫蘇峻的北上冀州,而聽聞此人就是在黨爭中被排擠,以至於成了閒散之人,最後纔會抓住機會,前來北地。”

“蘇峻是個聰明人,”張賓再放下一枚棋子,“他的選擇是正確的,離了洛陽,就是脫出了牢籠,纔有更上一層樓的機會,反觀洛陽,黨爭之下,早沒有了什麼對錯之分,更使得那得權之人失了分寸,爲了攬權,他們可以做任何事情!包括招引外敵。”

“難道說這次石勒南下,真的就是因爲三王黨爭?”

“不錯,”張賓輕輕點頭,“三王爭奪權柄,定要有高低之分,有成功者,就有失意人,那失意之人想要奪取權力,靠着自身的力量、自己的手下已經是做不到了,當然就要將目光看向外面,若是有強敵來犯,自是最爲理想的情況,況且三王秉政,施政混亂,京畿之地已有怨言,引來外地,也可以凝聚人心,轉移風向,是以有人招引,有人推波助瀾,以至於當下局面的產生。”

“這麼一來就說的通了!”張鐸長出了一口氣,“想來三王之一爲了改變局面,引來了外敵,而彼此之間的權力黨爭越發激烈,最後又促成了皇帝離京之事。”

說完這些,他忽然搖搖頭,露出憤恨之色:“可惜石勒那廝不信任叔父了,若有叔父爲他謀劃,此番南下,說不定真能成大事。”

張賓落下一子,從容說道:“便是沒有我爲他謀劃,他一樣可以吞地佔城,積蓄大勢;即便有我爲他謀劃,他在中原站穩,卻也無法成就大事。”

“這是何故?”

張賓就道:“此番南下,石勒雖是被人利用,卻切切實實的圍了洛陽,以其行事風格,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加上皇帝出行,引得漢家兵馬大亂,無法擰成一股,更要讓石勒得逞,他或許能佔了大半司州,繼而覬覦青徐兗三州。”

張鐸在叔父的催促下,匆忙落下一子,卻看也不看棋局,只是追問:“這樣一來,豈非佔了天下精華?還不可成事?”

張賓看了侄子一眼,淡淡說道:“若無幽州,或可成事。”

張鐸楞在了原地,心有所悟。

張賓卻又一子,道:“這局棋,你又輸了。”

張鐸笑道:“哪能贏得了叔父。”

“你這幾年棋力衰退,不是好現象,”張賓收拾棋子,“做事、下棋都該不可疏忽,你落子的時候,不看局勢,最後連怎麼輸的都不知道。”

張鐸思量片刻,冷汗直流。

張賓瞥了侄子一眼:“我知你對聶氏不滿,但不該表現出來,更不該不看局勢,處處與佛家爲難,如今佛門勢力遍佈冀州,你還處處刁難,早就得罪了人,你道我爲何這麼快便不受信任了?”

張鐸一聽,明白過來,馬上拜倒在地,口中稱罪,連累了叔父。

張賓收好棋盤棋子,擺手道:“起來吧,此事有你之原因,但我與石勒嫌隙日深,不過是加快了時日罷了。”

張鐸還是自責,卻忍不住道:“石勒也算英明,何以任憑佛門擴張,佛家寺院收攏流民壯力,乃是隱患,減少兵員與稅收,實乃國賊!”

張賓卻道:“石氏所要的並非佛寺,而是佛教、佛學,他爲羯人,入中原而王霸之,卻無根基,漢家有儒、有玄、有墨、有道,而羯人空無一物,何以教民?唯有引佛,以此壓制玄儒。”

“嗯?”張鐸這些年見識增長,已非吳下阿蒙,馬上明白過來,說道:“叔父的意思,是說羯人根基淺薄,歷史更短,根本沒有拿得出手的過往,所以要引入佛教來彌補?”

張賓點點頭,冷冷說道:“正是如此,若不這麼做,只需三代,羯便非羯,可即便如此,依舊只是掙扎,佛教雖是外來,但與中原風俗迥異,能夠風行,是諸多得道高僧行格物之道,化胡爲夏,化佛入儒,以中華典籍爲根,重釋佛經,才爲天下接受……”

張鐸回憶種種,覺得果然如此,就稱道:“叔父果然看的透徹。”

沒想到張賓卻露出失望之色,說道:“陳氏《佛論》一書皆有涉獵,其人更將佛家劃分爲六家七宗,點名各家要義,以至南方佛教陷入內鬥,不得已才逼得幾個高僧北上,想在這裡奠定根基!”

張鐸露出了尷尬之色。

張賓用帶有些許訓斥之意的話道:“我知你的心思,也知你早在兩年之前,就與北邊取得了聯繫,但莫要以爲靠着這個北邊人脈,就能得坐高位,幽州文舉,是動盪天下的舉措,日後陳氏得權,定要推行天下,從而顛覆乾坤,你若不從之,早晚要像在職責石勒軍中一樣,不復得志,到時你要如何?復叛陳氏?”

張鐸被這一連串的質問,說的有些難堪,低下頭吶吶不語。

好在家中僕人的到來,打斷了張賓接下來的話,也緩解了張鐸的尷尬,只是這個僕人帶來的消息,卻讓叔侄二人驚訝起來。

“皇帝被困?”張鐸看着情報,朝叔父看了過去,“此事非同小可!”

張賓沉吟之後,忽然道:“你回去收拾東西,即刻北上,投靠陳氏。”

“什麼?”張鐸神色微變,他雖然等這一天很久,但現在忽然之間,也知道不是合適時機,“那叔父您?”

“我若一動,石勒立刻便知,還要從長計議。”

張鐸立刻搖頭道:“既然叔父不走,侄兒如何能去?當侍奉左右!”

張賓眼裡流露出慈愛之色,說道:“你帶着我的書信,交給陳將軍,皇帝被困,幽州必有大動,北地局勢變幻近在眼前,爲叔投奔之日將至矣!卻還有些事,要提前謀劃!”

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慫之,自縛其將第四百三十四章 訪吳階,有謀劃第一千二百章 至聖言、管子語,斷龍之術第五百一十六章 圖窮匕見驚煞人第七百九十四章 錢糧!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正請陳止,快馬出洛陽第二百七十八章 好一頓毒打!第八百三十一章 還沒開戰,就走投無路了第六百零七章 大山有龍分大小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難可來幽?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漢太樂令,不與書院和稀泥第三百六十章 文評之盛哉第九百二十一章 幽平先後之策第四百八十八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君乃能人,吾當大用,咦第六百九十六章 名望因何而動第八百一十四章 袁曹舊日事,今朝亦可行第三百八十九章 幽州七郡,一手遮天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完第二十八章 先生千萬不要嫌少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殤(中)權爭哪顧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滅其族而誅其種,絕其根而斷其脈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世之間心已定第四百三十七章 世家爭霸,沾親帶故!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九百三十三章 單于墜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劍,文有口中律第四十一章 汝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皆輸,還敢言勇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二將接龍體,一陳圍胡城第六百九十章 退與請第十二章 誡乃疑,仇當靜第九百八十六章 擊鼓在前,鳴金在後第七百零五章 一步臭棋?第一百零一章 世間安得兩全法第七十六章 以利動人心難定品第五百六十二章 擒酋懾屬方爲勝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三王,亦爲賊!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八百五十章 冉瞻一動腦……第九百一十三章 漢殤(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將軍謀郡,太守懲僕第二白三十二章 法莫如一而固,兵莫難於軍爭第一百三十章 一篇師說演百年第四章 守一於道第四百五十八章 白紙出坊,求書上門第九百八十八章 急攻尋奇兵,背後有人催第五百七十七章 以州爲餌,驅虎吞狼!第九百五十一章 被嚇破膽了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三百玄甲懾萬軍第六百三十七章 此等叛逆,當除之!第二百八十四章 這名字好,我碰巧也寫過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兵者得山河,立制鎮氣運第三百七十二章 匈奴出,鮮卑來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關中變,如陳言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公倡知導,移風易俗第八十三章 貴門一言,懷中拓石第二百八十六章 這晚宴還開不開第二百九十六章 殺了個乾乾淨淨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來的草原之主第四百六十六章 這不符合兵法!第二十八章 先生千萬不要嫌少第七百零二章 匈奴也難啊第四百三十四章 訪吳階,有謀劃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文章,我要摸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三十三章 閉門家中坐,名從何處來第七百二十章 民心在其,則運在身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國亡了!第七百九十九章 臣屬與有榮第七百一十六章 燈籠上的百家第六百五十四章 看相與毒計第九十一章 學識成書入心中!第八百一十五章 送信送到敵麻木第四百九十九章 洛陽急信傳幽州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掌生死,恩威發乎於一身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幸而陳氏不知玄第七百零九章 暴露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家之局第九百一十一章 兩王爭,勢如火第九百六十八章 事在人謀,城中來使第七百八十一章 運如樹,以羣力爲養,承郡縣於世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可以定天下局矣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題發揮,風雨欲來第五百一十二章 好一個散財童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奚仲作車,倉頡作書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此助力,陳止如何成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州請帖,將軍幕僚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庾氏之悔,過往之秘第七百一十二章 前聳後危,論法與教異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不讓人死,退避三丈!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門便無事第二十四章 盡在掌握第三百六十二章 冉瞻擋路
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慫之,自縛其將第四百三十四章 訪吳階,有謀劃第一千二百章 至聖言、管子語,斷龍之術第五百一十六章 圖窮匕見驚煞人第七百九十四章 錢糧!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正請陳止,快馬出洛陽第二百七十八章 好一頓毒打!第八百三十一章 還沒開戰,就走投無路了第六百零七章 大山有龍分大小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難可來幽?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漢太樂令,不與書院和稀泥第三百六十章 文評之盛哉第九百二十一章 幽平先後之策第四百八十八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君乃能人,吾當大用,咦第六百九十六章 名望因何而動第八百一十四章 袁曹舊日事,今朝亦可行第三百八十九章 幽州七郡,一手遮天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完第二十八章 先生千萬不要嫌少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殤(中)權爭哪顧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滅其族而誅其種,絕其根而斷其脈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世之間心已定第四百三十七章 世家爭霸,沾親帶故!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九百三十三章 單于墜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劍,文有口中律第四十一章 汝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皆輸,還敢言勇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二將接龍體,一陳圍胡城第六百九十章 退與請第十二章 誡乃疑,仇當靜第九百八十六章 擊鼓在前,鳴金在後第七百零五章 一步臭棋?第一百零一章 世間安得兩全法第七十六章 以利動人心難定品第五百六十二章 擒酋懾屬方爲勝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三王,亦爲賊!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八百五十章 冉瞻一動腦……第九百一十三章 漢殤(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將軍謀郡,太守懲僕第二白三十二章 法莫如一而固,兵莫難於軍爭第一百三十章 一篇師說演百年第四章 守一於道第四百五十八章 白紙出坊,求書上門第九百八十八章 急攻尋奇兵,背後有人催第五百七十七章 以州爲餌,驅虎吞狼!第九百五十一章 被嚇破膽了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三百玄甲懾萬軍第六百三十七章 此等叛逆,當除之!第二百八十四章 這名字好,我碰巧也寫過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兵者得山河,立制鎮氣運第三百七十二章 匈奴出,鮮卑來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關中變,如陳言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公倡知導,移風易俗第八十三章 貴門一言,懷中拓石第二百八十六章 這晚宴還開不開第二百九十六章 殺了個乾乾淨淨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來的草原之主第四百六十六章 這不符合兵法!第二十八章 先生千萬不要嫌少第七百零二章 匈奴也難啊第四百三十四章 訪吳階,有謀劃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文章,我要摸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三十三章 閉門家中坐,名從何處來第七百二十章 民心在其,則運在身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國亡了!第七百九十九章 臣屬與有榮第七百一十六章 燈籠上的百家第六百五十四章 看相與毒計第九十一章 學識成書入心中!第八百一十五章 送信送到敵麻木第四百九十九章 洛陽急信傳幽州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掌生死,恩威發乎於一身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幸而陳氏不知玄第七百零九章 暴露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家之局第九百一十一章 兩王爭,勢如火第九百六十八章 事在人謀,城中來使第七百八十一章 運如樹,以羣力爲養,承郡縣於世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可以定天下局矣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題發揮,風雨欲來第五百一十二章 好一個散財童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奚仲作車,倉頡作書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此助力,陳止如何成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州請帖,將軍幕僚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庾氏之悔,過往之秘第七百一十二章 前聳後危,論法與教異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不讓人死,退避三丈!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門便無事第二十四章 盡在掌握第三百六十二章 冉瞻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