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石勒圍洛陽,三王挾真龍

“哪裡有你說的這般嚴重!我豈是這般人?沒有的事!你別瞎說啊!”

張方本來一副大大咧咧的樣子,渾然不把幾個幕僚的話放在心上,可聽到這裡,也是嚇了一跳,趕緊否認。

那幕僚一見這麼說有效,便變本加厲的道:“如何不是?校尉且憶前事,幽州之兵自從將軍建軍以來,可曾有過敗績?皆全勝也!哪怕強如王浚、慕容之流,兵鋒所指,也要黯然,將軍統領這般強軍,只要排兵佈陣,便可如將軍所言那般,碾壓過去,哪裡還要這般冒險?”

張方本來聽着還有點擔心,擔憂陳止責罰,辜負了陳止的信任,可越是聽這個幕僚說話,越是感到不快,忍不住便道:“將領領兵在外,爲勝戰故,本就該自己思量,根據戰況不同,輔以適應戰法,若按着你的說法,那咱也不用將領了,直接把兵馬派過去,一路平推過去,豈不是敵軍皆敗了?哪裡有這麼便宜的事!”

見那幕僚還要再說,張方不免煩躁,但知道這人實是好意,不想自己冒險,便還是押着火氣解釋着:“我這些兵馬,是爲了去征討高句麗而領出,你們都是搞文章的、出主意的,不知道練兵的辛苦,咱們幽州練一個兵,和其他人的兵可不一樣!白麪饅頭管夠!大肉每頓都有!加上一年到頭的習練,兵刃、鎧甲不知道要毀壞多少,而兵卒又付出了多少辛勞!老子的命是金貴,但他們的命也是命!”

說到這裡,他注意到口氣有些重了,又壓低了聲音,道:“宇文部也不是弱者,在昌黎經營了幾年,底子是有的,幾乎月月打仗,都是經驗豐富的戰士,相比之下,我帶的三千多人,大部分都是新兵蛋子,雖然見過血,可那都是土匪、賊人的,哪能和沙場相比,若我冒一點險,就能避免兵卒枉死,那可就太好了,這好兵的用在關鍵的地方!打高句麗那羣賊人才是正道!”

這番話一說,幾個幕僚也是一愣,他們着實沒有想到,這看來只是張方尋刺激的舉動,背後還有這般仁義的念頭。

畢竟是讀聖賢書而出仕的,對這樣的舉動多少還是推崇的,於是幾個幕僚對視之後,便不再追着勸阻了,只是告誡其人必須小心。

張方鬆了一口氣,然後大手一揮,笑道:“咱們的人控制住局面了,就是讓這些宇文部的人低頭了,這次攻伐,不見得是壞事,拿下了宇文部,絕對有利於未來咱們玄甲軍在東北施展拳腳,況且再徵高句麗,也不是容易的事,單靠咱們這三千人不夠,但算上幾萬宇文鮮卑人,那就差不多了!給我幾個月的時間,興許還能將那邊疆賊國滅掉!”

幾個幕僚都搖了搖頭,只當他是得意忘形,胡吹大氣,所以沒有人接腔。

說話之間,周圍響起陣陣腳步聲,一名名黑甲兵卒從各處聚集過來,護衛在張方的身邊,又將包括宇文開在內的一衆宇文貴族圍住,小心的警戒起來。

這裡本來就是宇文部的統治核心,宇文部的兵馬雖然不少,但最精銳的護衛力量卻已被擊潰和繳械,周邊的兵力要調動過來,可不是幾個時辰就做得到的,所以這些貴族可以說是毫無抵抗力,都成了待宰的羔羊。

“張將軍,你剛纔不是說,只要撥亂反正,就既往不咎麼?我們納爾氏願意依附,指認宇文氏的惡行!”

“我等也是!還望張將軍能開恩,將我等放過!”

“我們是無辜的,是被那宇文氏裹挾!他們宇文氏早就圖謀不軌,卻一直瞞着我等!或許早就和高句麗勾結在一起,我等願意配合搜查!”

……

那些大姓頭領,見宇文氏大勢已去,加上先前的醞釀,立刻開始跳反。

張方樂得這般情景,如此一來,宇文部分崩離析,那就更容易控制了。

看着這般景象,就有一個副將搖頭說道:“這羣鮮卑人果然是喂不熟的狼崽子,咱們幽州對他們可謂仁至義盡,沒想到一個個的還存着反叛的心思。”

另外一人就道:“此次來前,密諜司那的局勢分析中,就有一個提示,說是宇文鮮卑很有可能暗中和高句麗勾結了,現在一看,果然不假啊!還是校尉英明,識破了他們的僞裝!”

張方的一名幕僚過來,問張方道:“這次宇文逸豆歸請校尉過去,顯得倉促了點,咱們剛剛抵達,安營紮寨的時候,他就派人過來,但總體來說處置的滴水不漏的,校尉是怎麼發現他暗藏禍心,埋伏了兵馬的?”

有人也點頭道:“是啊,本來咱們出來之前,將軍還說可以藉助宇文鮮卑之力,和他們一同攻伐高句麗,但若非校尉及時看出這些人背地裡的準備,即使這次沒有被他們暗害,但帶着這腦後有反骨的人去攻伐高句麗,也是後患無窮啊!”

張方哈哈一笑,沒有仔細訴說,只是道:“我觀宇文逸豆歸言語中頗多破綻,加上他幾個屬下神色不對,才能窺破虛實。”而後便閉口不言,居然給兩個幕僚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

兩人並不知道,張方其實被問得慌了,他如何能說自己只是不喜歡那宇文逸豆歸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被頂撞了兩句後,想過去教訓教訓其人,沒想到陰差陽錯,反倒是鬧出了這般動靜?

真要是實話實說,這兩個幕僚怕是立刻就要口誅筆伐,光是說自己還不過癮,更要寫信給將軍府告狀了!而且他營造出來的這股愛兵如子、大義凜然的形象,可就瞬間崩塌了。

但話說回來,張方卻也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他本就不喜鮮卑人,對宇文部並不信任,對方能做出這般事來,他絲毫也不意外。

就看之前那宇文逸豆歸的表現,也不可能爽快的給兵給糧,現在這樣,一刀砍掉腦袋,震懾宇文部族之人,再統領其部,就方便很多。

至於這些鮮卑人的嫉恨,張方絲毫不放在心上,大不了就把這羣人都派出去當炮灰,在和高句麗的對戰中都消耗掉,一邊滅敵,一邊減少隱患,豈不是兩全其美?

不對,還能減少自己兵卒的死傷,這是三全其美啊!

對張方而言,自己的兵馬是要體恤的,其他人的兵卒就和自己無關了,死多少都不可惜。

“行了,這族中不少大姓被挑動的有了異心,宇文逸豆歸授首,情況固然是麻煩了一點,但正像我之前說的那樣,滅了宇文部未必就是壞事,你們梳理一下局勢,我去整編兵馬。”

張方說着,見兩個幕僚又要再說,就擺擺手,說出了看法:“過去幽州收縮實力,需要有個人看門,宇文部就橫在這裡,如今既然進軍平州,哪怕暫時不拿下此州,也要親自經營門戶了,宇文部的存在就很尷尬了,若他們識相,順勢低頭,循七品義從之例,還有活路,而今既然心存不軌,滅也就滅了,還能警告高句麗……”

“但此舉,怕是要讓周邊部族心存戒心……”

“怕什麼?這些小族,畏威而不懷德,就該亮拳頭,說仁義是沒用的!”張方顯然有自己的一套看法,“行了,你們將這城中的事處理一番,我去收攏人手,繼續東進,等咱們抵達遼東,那高句麗說不定知道了這裡的消息,要主動撤退!”

兩個幕僚無奈,只得遵從,但當夜還是寫了書信,寄往薊縣。

此處距離薊縣不遠,次日晚上信件便就抵達。

只是陳止拿到這封信,沒有立刻拆開來看,而是先打開了另外一封。

這封,是從南邊寄來的,裡面寫着的是有關石勒南下,破了守軍,兵圍洛陽的消息。

“三王在被圍之前,帶着皇上逃離了洛陽?想要入關中?”

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帖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劍,文有口中律第二百一十一章 烏合之衆,有令難行第六百零二章 運來英雄多金液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邊塞鎮,老農不與外鄉言第九百七十八章 平州事,宇文之厄第三百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先思回鄉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五百六十九章 悔則壯士斷腕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穩,越要言兵第六百六十六章 庾亮有計,陳止見囚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即得十城,亦非冠軍敵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七百二十三章 名望將滿時已到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今日一去,何日可歸?第七百零六章 雕版爲引灌五格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走投無路,便去幽州吧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搗幽州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議,幽州之本第六百六十四章 鮮卑都覺得你胡說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築城,拓跋人至第一百三十八章 豎子,爾敢!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鈞一髮,門扉開第八百五十一章 潰逃!第三百八十六章 藏書館的陳秘書第五百六十一章 圍三缺一,插翅難逃第八百二十五章 陳氏六文書第六百五十一章 築城立於北,舉賢出兩門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築城,拓跋人至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囚王傳信,北地歸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反客爲主,佛評亂於一書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四百五十三章 匠心第七百八十八章 再伐代郡,可有勝算?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五百二十四章 說動則得其兵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四百章 重遊臥冰,心有招攬念第七百零二章 匈奴也難啊第九十四章 咳,本將早有預料第一百一十三章 過年同往豐陽街第九百五十九章 逼人太甚?!第七百零四章 何以讓人趨之若鶩?第九百五十七章 少年膨脹,意氣風發入營第三百九十張八章 洛陽佈局,名望三籤第四百一十七章 我很被動啊!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書爲餌,得世家北去第一千零三章 一事未料,萬般皆空第九百六十二章 夯土崩,碎石裂,心膽顫第三百二十七章 請賢與面聖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差不多齊了第四百五十六章 紙藝之秘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書生宣,粗漢亦可談大勢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八百一十六章 文中擇人,軍情如火!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書爲餌,得世家北去第七十一章 留詩殺名拂袖去第四百三十章 稱讚求字老人說第八百二十二章 暗流動第三百四十九章 陳止行不行第九百零三章 直接抓了!第九十一章 學識成書入心中!第一千零六章 故人來投途遇險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德行以治,則民護其名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製法,以束玄虛第四百六十六章 這不符合兵法!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二百零三章 空門爲誰開牆上有陳言!第四百七十三章 三十而立稱宗師第七十三章 樓沒了,字還在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囚王傳信,北地歸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將軍算盤難如意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大當家之生平,我素有所知第九百二十五章 鮮卑策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幽州風氣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朝押入薪柴堆,他日親請方可歸第五百一十四章 出賣要趕早!第九百二十五章 三代有其名望,井田不見於世第四十五章 若得此字上青史!第六百六十七章 作假的功夫不行啊!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襲不成反被襲第四百零四章 兩方謀劃兩方動第六十四章 圍門書林齋!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夢誰先覺,春秋四季枕第六百三十五章 匈奴可過,段部可過,你過不得!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世之間心已定第六百八十九章 陣裡殺人拂衣去第二百零三章 空門爲誰開牆上有陳言!第二百七十三章 要不就封個爵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幸或可訪陳君第八百二十二章 暗流動第九百零五章 晴天霹靂!第五百五十六章 國都事擾不得寧第五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順勢而爲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盡瘁司馬懿第七百九十三章 何時攻?第四百四十六章 規矩相須,陰陽位序第六百八十七章 趙王孫
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帖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劍,文有口中律第二百一十一章 烏合之衆,有令難行第六百零二章 運來英雄多金液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邊塞鎮,老農不與外鄉言第九百七十八章 平州事,宇文之厄第三百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先思回鄉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五百六十九章 悔則壯士斷腕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穩,越要言兵第六百六十六章 庾亮有計,陳止見囚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即得十城,亦非冠軍敵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七百二十三章 名望將滿時已到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今日一去,何日可歸?第七百零六章 雕版爲引灌五格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走投無路,便去幽州吧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搗幽州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議,幽州之本第六百六十四章 鮮卑都覺得你胡說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築城,拓跋人至第一百三十八章 豎子,爾敢!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鈞一髮,門扉開第八百五十一章 潰逃!第三百八十六章 藏書館的陳秘書第五百六十一章 圍三缺一,插翅難逃第八百二十五章 陳氏六文書第六百五十一章 築城立於北,舉賢出兩門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築城,拓跋人至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囚王傳信,北地歸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反客爲主,佛評亂於一書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四百五十三章 匠心第七百八十八章 再伐代郡,可有勝算?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五百二十四章 說動則得其兵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四百章 重遊臥冰,心有招攬念第七百零二章 匈奴也難啊第九十四章 咳,本將早有預料第一百一十三章 過年同往豐陽街第九百五十九章 逼人太甚?!第七百零四章 何以讓人趨之若鶩?第九百五十七章 少年膨脹,意氣風發入營第三百九十張八章 洛陽佈局,名望三籤第四百一十七章 我很被動啊!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書爲餌,得世家北去第一千零三章 一事未料,萬般皆空第九百六十二章 夯土崩,碎石裂,心膽顫第三百二十七章 請賢與面聖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差不多齊了第四百五十六章 紙藝之秘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書生宣,粗漢亦可談大勢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八百一十六章 文中擇人,軍情如火!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書爲餌,得世家北去第七十一章 留詩殺名拂袖去第四百三十章 稱讚求字老人說第八百二十二章 暗流動第三百四十九章 陳止行不行第九百零三章 直接抓了!第九十一章 學識成書入心中!第一千零六章 故人來投途遇險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德行以治,則民護其名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製法,以束玄虛第四百六十六章 這不符合兵法!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二百零三章 空門爲誰開牆上有陳言!第四百七十三章 三十而立稱宗師第七十三章 樓沒了,字還在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囚王傳信,北地歸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將軍算盤難如意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大當家之生平,我素有所知第九百二十五章 鮮卑策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幽州風氣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朝押入薪柴堆,他日親請方可歸第五百一十四章 出賣要趕早!第九百二十五章 三代有其名望,井田不見於世第四十五章 若得此字上青史!第六百六十七章 作假的功夫不行啊!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襲不成反被襲第四百零四章 兩方謀劃兩方動第六十四章 圍門書林齋!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夢誰先覺,春秋四季枕第六百三十五章 匈奴可過,段部可過,你過不得!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世之間心已定第六百八十九章 陣裡殺人拂衣去第二百零三章 空門爲誰開牆上有陳言!第二百七十三章 要不就封個爵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幸或可訪陳君第八百二十二章 暗流動第九百零五章 晴天霹靂!第五百五十六章 國都事擾不得寧第五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順勢而爲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盡瘁司馬懿第七百九十三章 何時攻?第四百四十六章 規矩相須,陰陽位序第六百八十七章 趙王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