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王與王

王敦的攻勢,一連持續了將近兩個月,等真正圍困了江左朝廷國都的時候,王導就帶着王家老小,來到了皇宮前面,當衆跪下,更是請皇帝斬殺王氏人頭。

這陣勢,着實是不小,只是當前建康城中的頭等大事,卻是圍困了城池的王敦兵馬,爲了應對這些人,這朝廷上上下下用盡了辦法,有的出去勸阻,有的曉以利害,還有拿出封官許諾的,目的就只有一個——

希望王敦退兵,即便不能,也得拖延時間,以待變化。

那北地到底會不會來援軍,說實話,這朝廷上上下下,沒人能說得清楚,但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機會和可能,他們都不會放棄,否則等那援軍來了,自家反而被王敦攻下來了,那可就實在是說不過去了,情況也會更加複雜。

有鑑於此,皇帝也好,衆多大臣也罷,沒有一個人真的動念,要將琅琊王氏如何的,畢竟那王敦說是和王家斷絕了關係,可他身邊的不少幕僚和將領,乃至留守在後方的一些守備、府官,其實都是王家宗族出身,最起碼也有個姻親的身份。

這就說明,王敦和王氏其實還有聯繫,至少雙方之間的血脈是怎麼都斬不斷的,彼此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你殺了王氏一族,那肯定也將王敦的親近血脈一掃而空,說不定反而要激怒了他,使得其人不顧一切的猛攻過來,可就真的是弄巧成拙了。

有鑑於此,對於王導的舉動,新任皇帝親自出面安撫,歷數他多年以來的貢獻,這本不是虛構,琅琊王能在江左立足,是絕對離不開王導的支持和幫助的。

所以說到了情真意切之處,這位新任的皇帝,更是頗爲動情的說道:“若非愛卿相助,朕焉能有今日,今日王敦作亂,乃是他一人所爲,與愛卿和王家無關,其中關係,朕還是能分得清楚的,愛卿還是帶着族人回去,好生修養,再修書一封,告知那王敦,只要他能退兵,朕,既往不咎!”

“皇上恩義,粉身碎骨也難以報答!”王導頓時痛哭流涕,他卻不起身,而是繼續帶着族人跪在那裡,只是道,“只是大錯既已鑄成,我等又有何顏面歸去?還是在這裡跪着,若是那王家叛逆真的敢又什麼動作,我等與他玉石俱焚!”

這番話說的鏗鏘有力,語氣更是堅定無比,配合着王導那雙堅定的眼睛,就算許多認爲他不過是來演苦肉戲,以全族羣的人,都有些被感染和打動了,覺得這王導,說不定私心裡面,還真有幾分大義凜然。

他們自是不會知道,王導的這些話,還真不是故作姿態,而是真真切切的痛恨王敦所爲,想要劃清界限,當然,這些也是爲了保全族羣。

而究其根本,卻不是什麼國家大義,而是因爲他之前出使幽州,見識了陳止所掌控的土地上,是何等一派興盛景象,更清楚的知道陳氏的勢力,根本不是王敦那點見識能夠想象的,王敦此舉,無意於自尋死路,根本沒有半點機會,而且還會連累王氏一族!

這種事,王導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容忍的,所以他纔會過來,帶着族人在這裡,就是想要真的切割關係,保存族羣元氣,不會隨着王敦敗亡之後,被一併掃入歷史長河。

只是皇帝卻還是勸着,希望王導能帶着族人歸去。

王導見狀,心念一動,忽然說道:“若是聖上信任臣,臣願意爲使者,出使城外兵營,說得那王敦退兵,至於臣的族人,依舊還在這裡。”

還在這裡做什麼?當然是爲人質。

只是王導的這個提議,卻讓新任皇帝有些遲疑和躊躇,但注意到王導的表情,想着對方的交換條件,再考慮到,如今江左朝廷可以說是優勢盡失,就算城外多一個王導,這局勢又能惡化到什麼情況?

無非就是王導知曉的朝廷秘辛多一點,可話說回來,以王敦的勢力和人脈,又有什麼不知道的?

一念至此,這位新任皇帝還是點了點頭,應許了王導之請。

王導拜謝之後,毫不耽擱,稍微準備了一下,便被吊籃放下城池。

頓時,就有諸多兵卒圍困過來,其中不乏拿着刀劍的,看着王導的樣子,就以爲又是朝廷派來做說客的,這一個個兵卒的態度,立刻就顯露出敵意和威脅的意思。

但面對刀兵,王導卻是站起身來,從容的整理了衣冠,然後淡淡說道:“帶我去見王敦,我乃王導。”

王導?

聽到這個名字,在場的兵卒都遲疑了一下,然後面面相覷。

在王敦麾下當兵,或者說當今天下,又有幾個人不知道這個名字的意義?至於這荊州兵卒更是很清楚,自家主公與王導的關係。

只是這軍中早就有傳聞,說是那王導被皇帝抓起來了,怎麼會突然從城牆上下來,朝廷會放人?怎麼想都覺得有些不對。

於是就有一個兵卒大着膽子說道:“如何能知曉你是真假?”

王導笑道:“王導又有什麼了不起的,需要人來冒充?況且,若是假的,只要帶過去讓王敦一看,難道他還會認錯,莫多言了,趕緊帶路!”

到底手掌權柄多年,這股氣度一說出來,立刻就有一股不容他人質疑的味道,那兵卒便不敢再多言了,同時也覺得這話不假,是真是假,帶回去直接就知道了,誰敢冒充?

這一走,當真鬧出了一些風波,這兵營裡面的人一聽說是王導來了,便各有議論,而軍中又有很多出身王氏和相關從屬的官僚、將領,便都想要紛紛趕過來要見禮。

只是軍中有令,又是交戰之時,到底不好隨意擅離職守,隨後王敦更是下達命令,讓各處之人皆不可過來,然後就在中軍大帳裡面和王導見面了。

“你這是要絕了王家之傳承!”

王導一見面,便不客氣的指責。

王敦卻哈哈一笑,他搖頭道:“我是爲王家留下一線生機!”

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消息不對!第九百六十四章 行事者,恐受制於人第二百五十章 只對弈,不破局第一百三十章 一篇師說演百年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世事變幻皆從權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府中幾日,外已變天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送真龍,鎮冠軍第七百零三章 何其不公!第九百七十六章 陽謀離間族相異第九十八章 城外書院院中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殺了個乾乾淨淨第二百二十二章 文非文,匈奴影第一百八十章 當除禍根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鈞一髮,門扉開第五百零三章 皇帝略送小禮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侯兩支遺策輾轉第二十八章 先生千萬不要嫌少第一百七十四章 招丁演武,入牢探賊第八百五十一章 潰逃!第四百九十九章 洛陽急信傳幽州第六百二十五章 釣魚執法,一網打盡!第七百八十四章 雜煉生鍒,生熟衍鋼第二百四十九章 官曰九品,兩士望公卿第三百七十七章 我看秘書省就不錯第三百章 洛陽京畿在眼前第八百三十六章 軍中卒,林中將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麼好處第九百一十九章 又有王坐廷,太僕亦有底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使驗氣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正到!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敗!第八百四十九章 臨機決斷,身陷囹圄第九百零八章 原來你不知道啊……第五百五十章 憂僕丁者,不憂士人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世家皆囚,二臣慟哭第二百二十七章 待之,終有變!第六百一十一章 滅陳以警他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八百九十八章 揚眉吐氣時,爭先恐後見第六百一十三章 罪名爲何?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幽州動,泥塑立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建設!第六百二十五章 釣魚執法,一網打盡!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書人第七百五十四章 人未出縣陳已知第八百六十六章 先破遒城第七十一章 留詩殺名拂袖去第四百八十九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錢糧!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見難而行第三章 拳打異鄉客,耳聞燕祖陵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幸或可訪陳君第七百二十四章 且慢!第六百零一章 推波助瀾者誰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九百九十六章 論品排姓驚覺醒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屯軍、養兵、砸錢,一氣呵成第五百七十七章 以州爲餌,驅虎吞狼!第八百九十章 得勢且肆意第五百二十章 刺客!第六十一章 世兄之才,今日方知第六百六十三章 陳止之秘聞?第九百一十六章 漢殤(中二)京起陰雲藏殺機第二百七十三章 要不就封個爵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昔年河邊荒草,今日衆星拱月第一百五十三章 諸葛有請第五百零八章 這從何算起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子一封信第三百三十七章 洛陽文章第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這晚宴還開不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幽州軍的口氣也太狂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就是鄭實第五百二十四章 說動則得其兵第七百七十一章 《語錄紀要》第三百八十五章 慕容兄弟第一百二十一章 華夏絕嗣,七年又三天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一千零一十章 淪陷地胡作非爲第七百四十一章 名正才能氣盈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第七百五十章 聚流民,立冶鐵,築新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倖存者與自盡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鮮卑都覺得你胡說第四百五十一章 紙第六百四十九章 幾窯上下品,文思有驚雷第一百三十章 一篇師說演百年第四百七十七章 立佛壓陳,憤而出聲第四百四十一章 青壯聚營帳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築城,拓跋人至第二百零五章 僧注陳止語第九十無章 品第六百一十七章 軍糧生氣魄,密林走大軍第九百六十五章 單于衰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匡天下之志,爲此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言難盡啊!第一百八十四章 眼界不同,做法不同第一百二十一章 華夏絕嗣,七年又三天第七百六十六章 原來太守不體恤兵力
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消息不對!第九百六十四章 行事者,恐受制於人第二百五十章 只對弈,不破局第一百三十章 一篇師說演百年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世事變幻皆從權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府中幾日,外已變天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送真龍,鎮冠軍第七百零三章 何其不公!第九百七十六章 陽謀離間族相異第九十八章 城外書院院中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殺了個乾乾淨淨第二百二十二章 文非文,匈奴影第一百八十章 當除禍根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鈞一髮,門扉開第五百零三章 皇帝略送小禮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侯兩支遺策輾轉第二十八章 先生千萬不要嫌少第一百七十四章 招丁演武,入牢探賊第八百五十一章 潰逃!第四百九十九章 洛陽急信傳幽州第六百二十五章 釣魚執法,一網打盡!第七百八十四章 雜煉生鍒,生熟衍鋼第二百四十九章 官曰九品,兩士望公卿第三百七十七章 我看秘書省就不錯第三百章 洛陽京畿在眼前第八百三十六章 軍中卒,林中將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麼好處第九百一十九章 又有王坐廷,太僕亦有底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使驗氣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正到!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敗!第八百四十九章 臨機決斷,身陷囹圄第九百零八章 原來你不知道啊……第五百五十章 憂僕丁者,不憂士人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世家皆囚,二臣慟哭第二百二十七章 待之,終有變!第六百一十一章 滅陳以警他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八百九十八章 揚眉吐氣時,爭先恐後見第六百一十三章 罪名爲何?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幽州動,泥塑立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建設!第六百二十五章 釣魚執法,一網打盡!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書人第七百五十四章 人未出縣陳已知第八百六十六章 先破遒城第七十一章 留詩殺名拂袖去第四百八十九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錢糧!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見難而行第三章 拳打異鄉客,耳聞燕祖陵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幸或可訪陳君第七百二十四章 且慢!第六百零一章 推波助瀾者誰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九百九十六章 論品排姓驚覺醒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屯軍、養兵、砸錢,一氣呵成第五百七十七章 以州爲餌,驅虎吞狼!第八百九十章 得勢且肆意第五百二十章 刺客!第六十一章 世兄之才,今日方知第六百六十三章 陳止之秘聞?第九百一十六章 漢殤(中二)京起陰雲藏殺機第二百七十三章 要不就封個爵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昔年河邊荒草,今日衆星拱月第一百五十三章 諸葛有請第五百零八章 這從何算起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子一封信第三百三十七章 洛陽文章第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這晚宴還開不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幽州軍的口氣也太狂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就是鄭實第五百二十四章 說動則得其兵第七百七十一章 《語錄紀要》第三百八十五章 慕容兄弟第一百二十一章 華夏絕嗣,七年又三天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一千零一十章 淪陷地胡作非爲第七百四十一章 名正才能氣盈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第七百五十章 聚流民,立冶鐵,築新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倖存者與自盡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鮮卑都覺得你胡說第四百五十一章 紙第六百四十九章 幾窯上下品,文思有驚雷第一百三十章 一篇師說演百年第四百七十七章 立佛壓陳,憤而出聲第四百四十一章 青壯聚營帳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築城,拓跋人至第二百零五章 僧注陳止語第九十無章 品第六百一十七章 軍糧生氣魄,密林走大軍第九百六十五章 單于衰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匡天下之志,爲此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言難盡啊!第一百八十四章 眼界不同,做法不同第一百二十一章 華夏絕嗣,七年又三天第七百六十六章 原來太守不體恤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