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五章 夜襲!

嘎吱!

屯鎮的南城門猛然洞開,兩千多人屏住呼吸,在夜色的掩護下蜂擁而出,進入南邊的小樹林中,徑直朝着代郡武卒的兵營衝殺過去!

他們腳步輕盈,每一個人在出城之前,都被自己的隊主、頭領吩咐過,要儘可能的放輕腳步,同時盡全力靠近敵軍兵營!

衛雄用了兩天時間,研究代郡兵營的巡查規律,簡單總結了敵軍的大概探查範圍,又挑選了這個月色暗淡的夜晚出擊,層層計算之下,前期可以說是十分順利。

從屯鎮的城牆中出來,兵卒們小步快跑,宛如匯流的江河,很快就越過了中間一片空地,這裡草叢濃密,與代郡武卒的駐地間還有段距離。

不過,當他們從草地出來之後,立刻就遇到了代營的巡查兵將。

“什麼人?”

隨着一聲詢問,負責打前站的斥候猛然暴起,手中寒芒一閃,匕首就已割斷了巡查之人的喉嚨。

後者連慘叫都來不及發出,便倒在地上,手中的火把也隨着跌落。

不只是這一出、這一人,在一條巡查線上,同一時刻,有七八名巡查被割斷了喉嚨,掃清了一波障礙的同時,也避免了衛雄他們立刻暴露的風險。

斥候後方,緊隨其後的兵卒都不語暗暗稱讚,對這些斥候的能耐歎爲觀止,更對訓練出這等人物的衛雄,生出更爲強烈的敬佩之情。

衛雄的這一支兵馬主要還是鮮卑人組成,但鮮卑人卻很難訓練出這等素質的斥候,不是人不行,也不是疏於操練,而是術業有專攻,精於野戰,而失之精巧。

這些斥候,經過衛雄精心培養、操練,用的是衛家傳家的本事,將用來操練家中侍衛、死士的手段拿出來,乃是衛家在異族部落的進身之階。

有這等基礎在,這些斥候的厲害可想而知,不僅時機抓得準,動作更是乾脆利索,絲毫也不拖泥帶水,確保了進軍的順利。

很快,第二批代郡武卒的巡查又紛紛倒下。

“有這等斥候在,咱們撲到了那代郡人的兵營跟前,他們都還在美夢之中呢!”

低聲議論中,這支夜襲劫營之軍的進軍速度越發迅疾。

只是包括領軍的衛雄都不知道,幾乎就在第一批巡查兵卒倒下的瞬間,就已經被代郡武卒發現!

原來,這些巡查之間的通訊,多是靠着手中火把的揮舞,不同的揮舞動作和角度,便可用來進行通訊,巡查之人彼此之間更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相互確認。

這種通報手段,不是陳止首創,古已有之,然而依託於陳止對軍營兵卒的文化教育,令普通兵卒的思辨能力有所提升,於是能在這火把通訊的基礎上,衍生出一套通訊密碼。

那第一批巡查倒下的時候,火把落地,要麼熄滅,要麼暗淡,這種變化在下一個通訊時間點到來的時候便被發現,隨後反饋軍營,跟着代郡營中就傳出了命令。

如果不是距離太遠,衛雄兵馬的進軍速度也不慢,恐怕那第二批倒下的巡查已經撤回來了。

另一邊,代郡兵營之中,本就沒有睡下的陳止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把幕僚召集過來,同時傳令各部兵馬,讓他們做好出擊準備。

軍中校尉冉瞻,更被直接叫到主帳。

“這羣賊子,不光不投降,反而還敢襲營!膽可真肥啊!就算是那個拓跋單于,估計都沒有這麼大的膽子!這衛雄,真個好膽!”

冉瞻還沒走進營帳,就忍不住叫囂,畢竟是被人從睡夢中生生叫醒,這心裡的怨氣之濃烈,可想而知。

“校尉,小聲點,等會不要說這些廢話,直接向將軍請戰,莫說其他!”跟在後面的高並出聲提醒,“這次夜襲,根本不足爲懼,府君早有後手,此時出戰不僅沒有我危險,還能讓府君看重,更得戰功,對校尉而言,百利而無一害!”

“嗯,好,某記得了!”冉瞻一聽,立刻應承下來,他對高並可謂言聽計從,很是信任和尊重,知道這個屬下的本事,且是真心輔佐自己。

等兩人一前一後的走進營帳,卻聽裡面聲音嘈雜,不少幕僚都在說話,有的分析情況,有的則是在給出計策——

“敵軍夜晚有動靜,肯定是來襲營。”

“那拓跋單于的命令還沒有傳來,衛雄死守不退,也不投降,必存僥倖之心,我軍援軍不斷前來,封堵前後之路,衛雄在城中壓力越大,若不趁着此時行動,便再無機會。”

“這般垂死掙扎,根本是自尋死路,只要守在外的兩支七品鮮卑兵馬出擊,立刻就能將他們瓦解!”

……

衆人都知道時間緊急,說的很快。

冉瞻快步進來,遊目四望,沒有看到乞伏準、禿髮軌的身影,不由皺眉,擔心兩人出去爭功了。

шωш •тт κan •¢ ○

就在此時,坐在上首的陳止擺擺手。

立刻,帳中安靜下來,衆人都聚精會神的看着陳止,等待他的指示。

“諸君不用慌亂,本將已有安排,就等那衛雄帶兵自投羅網,他若是穩妥固守,或許還要耽誤幾天,既然想要行奇兵,那就是自作孽,確實是自投羅網。”

這一句話落下,本還有些慌亂的衆人馬上就都鎮定下來,氣氛爲之一變。

看了一眼剛剛抵達的冉瞻和高並,微微點頭,陳止又對衆人繼續道:“敵人夜襲,不是壞事,屯鎮乃屯兵住所,本就爲上谷所有,是幽州之地,住着屯民與兵卒,有不少人落在衛雄手中,這些都是無辜百姓,若無必要,我不想動用破城之器,但圍城攻打,損兵折將在所難免,這營中都是追隨我出塞的勇士,連慕容氏面對他們都要低頭,還能倒在自家土地上?”

衆人紛紛點頭,知道陳止話中所說攻城之器,其實就是平興炮,那等猶如天雷的威力,很多人都親自經歷過,就算沒見過,也聽旁人描述過,心嚮往之。

在他們看來,這般利器若對上屯鎮低矮的城牆,那是殺雞用牛刀,着實有些浪費,況且慕容氏乃是外族,又興兵在先,打他們乃是順理成章之事,可屯兵之地已是陳止掌控的幽州之土,若是轟打,事後還要重建,這心理上就不同。

“冉瞻,你去整頓人馬,敵軍潰敗之時,率軍追擊,若能擒拿衛雄,記你一大功!”

“嗯?”冉瞻一愣,心中不解,怎麼敵軍還在路上,就讓我領軍追擊了?但他已習慣服從陳止,也不多說,便就點頭領命,轉身而去,看的高並暗暗點頭,暗道雖不是主動請戰,但這般作態十分到位,又看出了將軍的器重,也是收穫。

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四百三十章 稱讚求字老人說第五百三十三章 江東世嫡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言談生死,追悔難回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一千零九章 世家子落魄而行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縣,再活捉陳止!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爲官,那就與虎謀皮第九十八章 城外書院院中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武鄉侯北上鎮匈奴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九十二章 諸位,醒醒第八百八十五章 運來勢漲,世家揣摩以求安第一千零九章 世家子落魄而行第二百二十八章 滿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趙王孫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禮成,朝立第一百六十九章 倖存者與自盡人第九百八十七章 力盡被擒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石勒圍洛陽,三王挾真龍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邊新城疑紮根,車上書冊源雕版第八百零二章 世家遠慮,士人所欲第九百二十章 北地幽州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以位誘士,牧民網羅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拉軌車,鐵罐馬,引水自來坐鐘擺第六百一十四章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幽州敗名,或出於君第三百一十二章 四方儒院,太常有請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兵者得山河,立制鎮氣運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絕圍第一百二十五章 麻紙之上記師言第四十二章 陳家,我與陳止最親第八百三十八章 執金鐵,親臨沙場第八百九十六章 請先生教我!第八百六十章 心想事難成第五百六十四章 勝改勢,敵自變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朝押入薪柴堆,他日親請方可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冠之,絕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人尚未動,南已呈亂今晚無更,大概還有三章第三百五十一章 妙哉稷下,自撕其畫第八章 意外之訊第五百四十五章 小族亦有其志第七百零三章 何其不公!第四百五十四章 北望草原等風起第三百五十九章 五榜三才真假評第七百三十六章 紅有主,青攀階,聚衆成金第八百七十六章 王浚的路第六百五十一章 築城立於北,舉賢出兩門第七百零三章 何其不公!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幽州軍的口氣也太狂了第九百九十二章 北地均勢,鬥而不破第四百七十六章 佛評日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穩,越要言兵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追窮寇!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公倡知導,移風易俗第九百六十六章 亂中衍內訌第七百一十六章 燈籠上的百家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刮目三年,砍殺族首第二百九十九章 恭喜陳家老爺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望金液異動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請帖入彭城第九百四十章 昔日中樞重,今日掌兵強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七品之中,姓氏變換第六十三章 今日之因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二將接龍體,一陳圍胡城第五百五十六章 國都事擾不得寧第四百三十章 稱讚求字老人說第七百三十五章 觀氣成柱第二百八十七章 世上焉有如此之人第四百零三章 王浚與段部鮮卑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王之道,天下大利!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庾氏之悔,過往之秘第六百九十五章 逢陳改運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路找人,無人敢出頭第二百二十六章 奚仲作車,倉頡作書第六百七十九章 問鬼通神逃於此第五百一十一章 不按劇本走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庾氏之悔,過往之秘第一百四十五章 捷足先登第九百八十四章 錢財行之道,猶勝囤於藏第二百二十三章 江東已傳其名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止身邊的人脈雛形第九百七十二章 陳氏鎮幽,吾族危矣第二百章 文魁出,則顯於杏壇第六百九十八章 了結一樁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進則攛基掇業,退則爲王前驅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難可來幽?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鈞一髮,門扉開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此二人爲使,暫可心安第八百六十章 心想事難成第七十八章 自作孽第六百三十三章 刑罰與軍爭第九章 來去間,處變不驚第一百零六章 權財難久,唯學永傳第一百八十四章 眼界不同,做法不同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百五十六章 對談,兇至
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四百三十章 稱讚求字老人說第五百三十三章 江東世嫡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言談生死,追悔難回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一千零九章 世家子落魄而行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縣,再活捉陳止!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爲官,那就與虎謀皮第九十八章 城外書院院中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武鄉侯北上鎮匈奴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九十二章 諸位,醒醒第八百八十五章 運來勢漲,世家揣摩以求安第一千零九章 世家子落魄而行第二百二十八章 滿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趙王孫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禮成,朝立第一百六十九章 倖存者與自盡人第九百八十七章 力盡被擒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石勒圍洛陽,三王挾真龍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邊新城疑紮根,車上書冊源雕版第八百零二章 世家遠慮,士人所欲第九百二十章 北地幽州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以位誘士,牧民網羅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拉軌車,鐵罐馬,引水自來坐鐘擺第六百一十四章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幽州敗名,或出於君第三百一十二章 四方儒院,太常有請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兵者得山河,立制鎮氣運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絕圍第一百二十五章 麻紙之上記師言第四十二章 陳家,我與陳止最親第八百三十八章 執金鐵,親臨沙場第八百九十六章 請先生教我!第八百六十章 心想事難成第五百六十四章 勝改勢,敵自變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朝押入薪柴堆,他日親請方可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冠之,絕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人尚未動,南已呈亂今晚無更,大概還有三章第三百五十一章 妙哉稷下,自撕其畫第八章 意外之訊第五百四十五章 小族亦有其志第七百零三章 何其不公!第四百五十四章 北望草原等風起第三百五十九章 五榜三才真假評第七百三十六章 紅有主,青攀階,聚衆成金第八百七十六章 王浚的路第六百五十一章 築城立於北,舉賢出兩門第七百零三章 何其不公!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幽州軍的口氣也太狂了第九百九十二章 北地均勢,鬥而不破第四百七十六章 佛評日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穩,越要言兵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追窮寇!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公倡知導,移風易俗第九百六十六章 亂中衍內訌第七百一十六章 燈籠上的百家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刮目三年,砍殺族首第二百九十九章 恭喜陳家老爺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望金液異動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請帖入彭城第九百四十章 昔日中樞重,今日掌兵強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七品之中,姓氏變換第六十三章 今日之因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二將接龍體,一陳圍胡城第五百五十六章 國都事擾不得寧第四百三十章 稱讚求字老人說第七百三十五章 觀氣成柱第二百八十七章 世上焉有如此之人第四百零三章 王浚與段部鮮卑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王之道,天下大利!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庾氏之悔,過往之秘第六百九十五章 逢陳改運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路找人,無人敢出頭第二百二十六章 奚仲作車,倉頡作書第六百七十九章 問鬼通神逃於此第五百一十一章 不按劇本走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庾氏之悔,過往之秘第一百四十五章 捷足先登第九百八十四章 錢財行之道,猶勝囤於藏第二百二十三章 江東已傳其名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止身邊的人脈雛形第九百七十二章 陳氏鎮幽,吾族危矣第二百章 文魁出,則顯於杏壇第六百九十八章 了結一樁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進則攛基掇業,退則爲王前驅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難可來幽?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鈞一髮,門扉開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此二人爲使,暫可心安第八百六十章 心想事難成第七十八章 自作孽第六百三十三章 刑罰與軍爭第九章 來去間,處變不驚第一百零六章 權財難久,唯學永傳第一百八十四章 眼界不同,做法不同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百五十六章 對談,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