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彌縫

296彌縫

自從去歲算起,瓦剌帶着‘先皇’,已經在宣府、大同附近做過幾次嘗試性攻擊,叫門當然是沒有人應的了,這兩座天下堅城,不知花了多少人的心血修建,哪有那麼容易打下來。即使有了個小花招,也先也根本無法在攻城戰中佔到上風。

不知不覺間,瓦剌帶人假冒先皇的事情,在朝野中也失去了被傳唱的價值,人們有更多更新鮮的事情需要關注,除了和瓦剌短兵相接的河北防線以外,新年的生產,市面上的糧米價錢……哪樣不比遠在蠻夷之地的一個冒牌貨值得人操心?也就只有宣大一線的守將,時不時地還要處理一下被送來叫人的那位‘奸佞’了。

“說來也是讓人嘆氣,天氣都這麼冷了,那一位身上穿的還是單衣,肩頭瞧見都是鞭痕,也不知能不能撐過這個冬天。”

已經是深秋了,大同鎮守太監府中,燒起了滾熱的水燙着黃酒,新宰的肥羊沒有一點羶味,燉了宣府送來的上等口蘑,在桌上做了一個大盆,下頭墊了小火,把湯燒得小滾,隨時往裡續些暖房裡種的青白菜,周圍拼着幾盤快炒,月桌上放了幾盆鮮果,雖然和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京城比較,這桌菜還粗了些,但卻是實惠得緊,洞子貨、時鮮水果,也都不是一般人能享用得起的。北地苦寒,邊疆重鎮作風更是簡樸,再加上去年至今,北線一片凋敝,根本還未恢復過來,大同鎮守太監廖公公平時用餐時都沒這個規格——牛羊肉是隨口吃不假,可這鮮蔬整盆整盆,往湯裡燙下去可都是銀子,更別說大同統共也就一個暖房,種出來的蔬菜多極了也有限,今日放量這麼一吃,都能給吃斷頓了,要再買到這鮮嫩的黃瓜、剛長成的青豆,還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

雖說如此,但廖公公卻是半點也不見心疼,他親自殷勤地往客人的杯子裡續着酒,“怎麼說也都是在宮裡錦衣玉食地長大的,雖說來了這麼多次,可每回過來,咱也就是去城頭看了一眼就下來了——不落忍。”

“可不是這話,畢竟也是親眼看着長了那麼大。”他的客人亦是嘆了口氣,有些淒涼地道,“這就是命數了吧,誰能想得到,原來還好好的,不過幾年功夫,就連一件大氅都沒得披了?”

他旋即神色一正,“十九,這話也就咱們師兄弟私下說說了,當着外人的面,別說這樣的渾話,要被人捅到上頭去,連我也護不住你。”

廖十九一咧嘴,滿不在乎地笑了,“不是還有柳哥嗎?興安那小子就是再得意,也輪不到他來管宣大的事。——我看他也沒這個膽子!有柳哥在,誰敢動我們師兄弟一根寒毛?來來,馬師兄、十哥,喝酒!”

馬十無奈地掃了廖十九一眼,卻也沒有否認他的說法:如今新帝登基,雖說對兩宮太后都是尊崇備至,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更尊重的還是養母西宮太后娘娘,宮外人不知淵源,可他們這些當年太孫宮出來的老人,卻沒誰不知道東廠提督太監柳知恩的真正靠山是誰。這些年來,太孫宮裡的內侍,除了犯事沒了、得病老了的以外,多數都是漸漸出頭,不是在二十四衙門擔任要職,就是在各地擔當鎮守太監,年前事變,抽了一批人回京,也都是各有重用,不過即使如此,衆人卻都是隱隱以柳知恩馬首是瞻,以他爲太孫宮派系的保護傘,就是因爲看準了太后娘娘這條線。

“興安不會管軍事的,”他說,“但你這話,犯了皇爺的大忌諱,要是有人盯着你的位置,直接把話遞到了皇爺跟前,只怕連廠公都救不了你。”

“怎麼。”廖十九神色一動,“不是說,傳言東宮太后娘娘那番話,是被咱們姑姑老孃娘給逼出來的麼,皇爺本人,還是想把哥哥接回來的……”

姑姑老孃娘這不倫不類的稱呼,卻不令馬十有多詫異,廖十九是王瑾的大徒弟,和清寧宮的關係本就密切,否則,就算他有比干在世之才,也不能在三十歲末尾就做到了大同鎮守太監的位置上,更不會如此口無遮攔。

“一開始或許想。”馬十也沒有瞞着廖十九的意思,自己剛到大同就被他請來吃酒,席面上又是如此大大咧咧地談論着這頗有幾分忌諱的話題,當然不是廖十九本人缺心眼,他是粗中有細,側面打探自己來大同的目的。“可這一回我回京領差事的時候,瞧着,便覺得皇爺沒有那麼想了……”

他來大同,檯面上的原因是觀察採風——在邊境各地視察軍情,回京報給皇帝知道。可馬十是什麼身份?當年乾清宮的大管家,章皇帝近侍,也是清寧宮太后的心腹,在江南織造局那樣肥的流油的缺上一坐就是十五年,這麼個重量級內侍忽然被派來做新人的活計——只有視察權,沒有整改權,要麼就是犯錯被貶謫,要麼,就是帶了特殊的使命。這一點,廖十九自然是心知肚明,他想要知道的,也就是馬十到底是來大同做什麼的,究竟是要把‘那人’接回來呢,還是過來回絕瓦剌的提議,繼續讓‘那人’流落在外。

不論是逼迫還是如何,兩宮太后的態度都是極爲堅定的,莊肅皇后被壓得一點聲音都沒有,很可能根本都不知道丈夫其實沒死,若說還有誰能接回那人的話,也就是還顧念着哥哥的弟弟了。廖十九本來對皇爺抱有厚望,畢竟他從京中收到的許多消息都指出,指鹿爲馬般硬是不認那人,把他說成是冒牌貨的,其實就是西宮太后。皇爺本人,是不忍哥哥流落在外,真龍天子襤褸度日的。現在風頭都過去,皇爺登基也是一年多了,西宮太后娘娘也已很少去文華殿……再加上瓦剌這邊的價碼開得越來越低,從開始的天文數字,到現在不過是數萬兩白銀,怎麼看,迎接那人回朝的時機都是已經到來了。即使不能正名也好,總是要回去好生安頓起來,不能讓章皇帝的血脈流落在外吧?

可聽到馬十透出的口風,他頓時就和喝了一口冷風似的,從喉嚨到心頭都是透涼:沒門兒了,就算馬十心裡對那人還有幾分忠心在,卻也敵不過那邊的上下一心……

廖十九被提升到這個位置,靠的是他多年來的人脈,和那位並沒有多直接的關係,但即使如此,他也是從小讀着四書五經長起來的,即使那人來喊門的時候,他也是按劍在城頭巡視,不許任何人過去開門,可這並不代表他心裡樂見那人在塞外過着飢一頓飽一頓的日子。當年在乾清宮裡,章皇帝抱着那位說笑話的情景,還是歷歷在目,如今希望落空,廖十九連口中的羊肉都覺得沒了味兒。

“難道就真的要讓他一輩子流落在外不成?”他不禁喃喃自語,“冬日苦寒,好歹給送點衣被……”

馬十掃了廖十九一眼,便將他的情緒掌握得分明,他在心中嘆了口氣:看來,在此事上,廖十九和他也不會是一條心。

“人還是得接回來的。”他開口把內廷的態度給挑明瞭,“總是落在敵手,也不像話……只是國朝這邊,連一個銅板兒都不會出,要送就送回來好了,錢是別想。要是不送,那也由得他們。”

說到底,這就是不想接回來了。是巴不得瓦剌爲國朝殺了他呢……廖十九強笑道,“這,瓦剌唯利是圖,只怕這樣卻未必能成事。再說,不也得給也先一個面子嗎……難道還要重演昔日宋哲宗頭蓋骨被做了酒器的事情?”

“瓦剌留他到現在,肯定有所圖謀。”馬十沒有說什麼此人是仿冒品之類的傻話,他和廖十九都是看着先皇長起來的,絕無可能錯認。“要殺他,夏天就下手了,去年冬天都沒凍死,今年冬天肯定也凍不死。比起把他殺在手裡,還不如送回來給內廷帶來更大的煩惱……你沒聽說嗎?一開始說金銀珠寶換回他的時候,也先的弟弟伯顏帖木兒還再三要求,要保着他回國登基,不然人就不還了呢。”

新帝都登基一年了,還說這些夢話,聽了實在是荒唐得可笑,可廖十九卻是笑不出來——伯顏帖木兒大幾十歲的人了,每年領軍打草谷,少不得他一份,又怎會如此天真?擺明了就是在給朝廷添亂呢,也難怪新帝對於接回那人一點都不熱心。

“這麼說來,難道一個大子兒不出也能換成?”廖十九半信半疑。

馬十想到西宮娘娘的吩咐,以及自己私下的一些揣測,也是百感交集,不由得嘆了口氣——只是他和廖十九又有不同,與西宮一系是血肉相連,關係極爲緊密,即使心中也是分外不忍,卻仍是沒有露出絲毫口風,只是淡淡地道,“說不定,今年要在你這裡過年了,十九。”

身負京中密旨,馬十說是觀察北地邊事,但到了大同就逗留不去,而且還頻頻出關和瓦剌接觸,這樣的做法,自然是引來了不少人的警覺。只是北地文官少,再說冬日和京城交通不便,消息傳得就有些慢了,而且馬十離京日久,名聲不顯,身爲觀風使者,出城查看邊防也是題中應有之義,他的舉動,終究是未引起大部分文臣們的警覺、注意。

不過,這終究也只是大部分而已。

“柳廠公已經出京了?”於大人倒背雙手,走到窗前,透過微開的窗縫望着外頭白花花的雪地。

“是。”來回話的家人神色肅然,“片刻前親自帶了數人,從德勝門出去了。”

“知道了。”於大人神色一黯,“下去吧。”

隨着輕輕的腳步聲漸漸遠去,屋內陪侍着處理公務的幕僚周先生也是透出了一口長氣。“看來,馬內侍已經是把那一位給帶回來了……就不知到底花費了多少錢財。”

“一文錢也沒出。”於大人並未動彈,還是癡癡地望着窗外陰沉的天色,冬風從窗縫中狠狠地刮到他臉上,他卻是恍若未覺。“西宮娘娘親自囑咐的,連一文錢都不能出,得是白送回來……”

“……娘娘好仔細。”周先生也只能這麼說了,“已經是防範到這地步了。”

朝廷若爲了那人出一文錢,都等於是承認了他的身份,自打臉什麼的就不多說了,橫豎現在重臣心中,多數都是心知肚明那人到底死沒死的。關鍵是承認了他身份以後帶來的繼承權問題,皇位正統性問題,這都不是三天兩天能解決的事。於大人點了點頭,又道,“此事,從提議接他,到不出一文錢……都是娘娘駕臨文華殿親口吩咐,陛下……一語不發。”

“這……又是何意?”周先生有些不解了,他纔剛從老家回來,對京內許多事都還不清楚。“東翁意思,難道陛下心中,實是不願麼?——聽聞南內住了位吳娘娘,實際上是陛下親母——”

“這話以後不要再提了。”於大人打斷了周先生的話,“可笑李原德還想上書請封吳娘娘……吳娘娘就是因爲有心疾,不能撫養陛下,陛下才會在襁褓間就被送到永安宮中,現在雖說是放出來了,但是閒住多年,人已癡傻,連兒子做了皇帝都不知道,更別說其他。吳娘娘當日在南內閒住時,還是多得太后娘娘不計前嫌多方照顧,母子之間,哪來的隔閡?”

“可——這——”周先生道,“前去迎接那位的,還是柳知恩……”

柳知恩和西宮娘娘的關係,隨着時間的推移,多數重臣也都是先後打聽出來了,如於大人所說,這件事從裡到外都是西宮一手安排操持,皇帝幾乎連說話的餘地都沒有。在如此敏感的事情上這樣專斷,就算是脾氣再好,只怕心裡都會有些芥蒂吧,畢竟,這位可不是親生的……

“這正是母子情深的體現啊。”於大人長長地嘆了一口氣,似乎要將心頭的糾結嘆盡了。“付宇,你以爲,那一位還能活着踏入京城,和陛下兄弟相見嗎?”

周先生響亮地抽了一口氣,卻是再不知該回答什麼,屋內頓時就陷入了一片緊繃的沉默之中,過了許久,他才結結巴巴地道,“那、那東主如今,又……又待如何?”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當日考中進士時,於大人想過自己遍身朱紫、想過自己出將入相、想過自己位極人臣,流芳千古,成就百世英名……可他從沒想過,有朝一日他會眼睜睜地看着正統嫡皇帝就這樣被人謀害,自己卻是什麼都不會去做。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待他百年以後,今日之事,只怕會成爲他一生中最大的污點,於大人幾乎都能想象得到史官刀筆,會如何用春秋筆法,明褒暗貶地評價着他一生的功過,事到如今,似乎這‘要留清白在人間’的平生志願,業已離他遠去。可於大人卻並沒有玉石俱焚、粉身碎骨來留這份清白的意思。

這條路,早在一年前就已經無法回頭了,當日在德勝門前,他已經做出選擇,現在再來抗議,未免過分矯情。縱有種種惡名,也都是自己釀出的苦果,又有什麼不敢面對的?

“靜觀其變就是了。”於大人低沉地說,“就算是李原德,難道還能站出來說那位是真貨?就算他今日已經知道了,又能怎麼樣?”

他伸出手,慢慢地將兩個窗扇往裡拉攏,長窗發出‘碰’地一聲,嚴嚴實實地關到了一起,剛纔還呼嘯着往裡刮的北風,頓時全被攔在了外頭。

周先生將爐火撥亮,不過一小會,屋內就暖和了起來。

30 算學第209章 送禮第176章 釣魚106 大紅96 賢妃115 多助第291章 入門117 後浪第277章 快意22 過夜第162章 精分69 死人第236章 康復第280章 無奈第251章 錦瑟131 重輕100 莊妃第240章第236章 康復102 險惡變化79 管家63 體面56 動情第291章 入門內幕第213章 上火80 平衡第296章 彌縫36 和睦34 管家第206章 冬夜61 惱火第172章 願望賞賜第150章 對戰111 敲打第296章 彌縫第200章 呵呵第218章 進化第278章 佳媳第189章 誠實98 風向第294章 太后第198章 態度第189章 誠實第299章 別離93 逼宮第247章 脫生98 風向第211章 德政139 感情第251章 錦瑟第238章 偕老第157章 玫瑰31 本分39 委屈第221章 活死第266章 攝政71 大殺第267章 權柄132 龍鳳第171章 雪崩74 鬧心54 葡萄39 委屈100 奸妃122 軟禁185 許諾第270章 當年130 炎涼第294章 太后冊立第159章 真愛第176章 釣魚第183章 晉封119 大事第286章 綢繆44 行李變化第148章 踏實95 分封126 太平第143章 驚訝114 說合第250章 來了第177章 未眠第194章 深喉第279章 遷怒第250章 來了第192章 冒險第261章 玩脫125 雙元36 和睦81 噩耗第275章 心術137 渾水第144章 猜疑第297章 先皇第285章 繼承
30 算學第209章 送禮第176章 釣魚106 大紅96 賢妃115 多助第291章 入門117 後浪第277章 快意22 過夜第162章 精分69 死人第236章 康復第280章 無奈第251章 錦瑟131 重輕100 莊妃第240章第236章 康復102 險惡變化79 管家63 體面56 動情第291章 入門內幕第213章 上火80 平衡第296章 彌縫36 和睦34 管家第206章 冬夜61 惱火第172章 願望賞賜第150章 對戰111 敲打第296章 彌縫第200章 呵呵第218章 進化第278章 佳媳第189章 誠實98 風向第294章 太后第198章 態度第189章 誠實第299章 別離93 逼宮第247章 脫生98 風向第211章 德政139 感情第251章 錦瑟第238章 偕老第157章 玫瑰31 本分39 委屈第221章 活死第266章 攝政71 大殺第267章 權柄132 龍鳳第171章 雪崩74 鬧心54 葡萄39 委屈100 奸妃122 軟禁185 許諾第270章 當年130 炎涼第294章 太后冊立第159章 真愛第176章 釣魚第183章 晉封119 大事第286章 綢繆44 行李變化第148章 踏實95 分封126 太平第143章 驚訝114 說合第250章 來了第177章 未眠第194章 深喉第279章 遷怒第250章 來了第192章 冒險第261章 玩脫125 雙元36 和睦81 噩耗第275章 心術137 渾水第144章 猜疑第297章 先皇第285章 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