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出事

別看皇帝說得輕鬆,可藩王造反始終是件大事,他也不可能放置不管毫無作爲,和徐循說了這麼一句,便道,“終究還是要招內閣大臣們進來商議一番。”

徐循哪還不知道該怎麼辦?當下便知趣告退回宮了,坐在自己屋裡想一想,在興奮之餘也有點擔心:雖然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有文皇帝的先例在前,誰知道漢王能不能成事呢,說起來,他也是有軍功的人。

談起國朝的這叔叔篡位的事,就不能不提起文皇帝當年奪天下的往事。徐循雖然從來都沒興趣過問外朝的政事,但心裡多少也清楚,皇帝登基以後,對藩王們多加撫慰,尤其是漢王、趙王兩個親叔叔,雖然當年都不大地道,可國朝這邊給的優待一直都是超標準的。漢王有什麼政治上的建議,皇帝也都很給面子——這個做法,就是因爲現在他們的關係和當年建庶人同文皇帝的關係很像。都是先立的太孫,而昭皇帝在位時間很短,也可以說是祖父的權力直接過度給孫子了。

當年的建庶人相當年輕,而藩王們卻是兵強馬壯,建庶人誤聽讒言薄待了王叔們。文皇帝便忍無可忍廢黜了這不稱職的皇帝——雖然漢王、趙王現在手中已沒有靖難時期的兵權,但軍功還在,即使他們有些什麼小錯,但若是朝廷待他們苛刻了,也許就會有些有心人提起當年的往事。

叔叔造侄子的反,可是家傳的本事啊,徐循有些悖逆地想着——其實也是有點擔心。誰讓上一次叔叔造反的時候,贏家是叔叔這邊呢?

如果說漢王能造反成功的話,現在後宮裡的這些暗潮洶涌那都不算什麼了。從皇后到沒上冊的美人,有一個算一個估計是都得死,就是活下來,那也再不能恢復到從前的生活了。——她們所有人的家裡都靠着皇帝呢,皇帝倒了,孃家還能有什麼好日子過?

這消息要傳開的話,估計皇后的肚子都不會是大家關心的目標了吧。徐循一邊想,一邊也覺得有點放鬆:這幾年來,雖然對別人沒有怎麼流露,但她實在是太想要個孩子了。每天的保養,每月的承寵,都是圍繞着孩子來賺的。現在有了別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多少也有點調劑的感覺。

不過,也就是徐循因緣際會,聽皇帝提了這麼一句而已。接下來的好幾天,宮裡還是風平浪靜的沒有一點消息,連中官他們都沒漏口風。徐循推測,外朝可能還不知道這件事,就是錦衣衛的密報而已。一般來講,外朝都傳得沸沸揚揚的消息,中官們也不會特別對宮裡保密的。

不過,皇帝往清寧宮請安的腳步明顯是頻繁了很多。這採選女官的事也不再提起了,徐循自然也不會多事地張羅操辦,她現在每天都在等着漢王什麼時候正式造反,簡直比小時候等看社戲還要迫不及待。

到了八月初,這事終於徹底爆發開來,幾乎是一夜之間,宮裡就傳遍了這消息,連皇后都破例從她養胎的坤寧宮後殿出來,參加了妃嬪們的三日一請安。

“漢王謀逆。”皇后面色蒼白,開門見山地道,“國家將有兵事,皇帝有意御駕親征。我等姐妹在宮中當謹守門戶,好生度日,莫要給大哥心中添事。”

這一次是大請安,小嬪妾們也都到了,聽說皇帝要御駕親征,均都是面色各異,有興奮的,也有恐懼的,還有擔心的。倒是幾個妃子都很淡定,何仙仙一臉滿不在乎的樣子,至於孫貴妃,應該是早就知道了,絲毫沒有異色地還補充了一句,“姐姐懷有身孕,養胎事大。我們幾個姐妹年小德薄,出面管事只怕是不能服衆,還請姐姐向太后娘娘建言,請娘娘出面鎮壓宮廷。”

這已經不是什麼明爭暗鬥的時候了,沒有個老成而有權威的管家人,萬一朝廷戰事不利,被漢王的軍隊打到城下呢?朝廷裡的事,當然有內閣大臣,和監國的藩王做主,但後宮裡這將近一千多個人口,沒點本事怎麼管得下來?就是指派給趙昭容來管,大家都不會服氣。太后出面是最好不過的辦法,她老人家經歷了多少風雨,有她鎮着,這宮裡就亂不起來。

徐循、何仙仙都沒有異議,嬪妾們根本沒資格發話,皇后和孫貴妃可能是早有了默契,聞言便點頭道,“正當如此——只是我要安胎,不便走動,此事自會和大哥商議,由大哥出面相請。”

越是國家有危難的時候,儲君的重要性就越大。皇帝御駕親征看來是不可能更改的決定了,那萬一他要是在征伐中出事的話,一宮人就都得指望皇后肚子裡這個沒出世的孩子了。——起碼還有個希望在。不然,就算是把漢王給打退了,一羣人也沒什麼好日子過。做皇侄媳婦不是什麼很美好的事,做皇嫂也沒好到哪裡去,多數是要被迫殉着皇帝一起去的。

也所以,皇后這時候都沒有矯情的,直接就說她要養胎。衆人也是一點異議都沒有:看皇后的臉色,這一胎的胎氣可能也的確不是很穩。徐循第一個不敢久坐,見事說完了,便站起身辭了出來。

然後……然後就沒啥啦,作爲高等妃嬪的一員,徐循這時候就學着孫貴妃把自己手底下的人約束好了就行了,餘下的事就是被人安排,然後安靜地見證着事情的發展。

事情也是按部就班地在發展着,軍隊向京城集結,御駕親征前的大小禮儀被安排着,人事部署被安排着,一路的糧草被安排着,出征期間的政事被安排着……皇帝出征期間,宮裡由太后掌管,宮外由鄭王、襄王監國,這都是按部就班的事。當時昭皇帝去世的時候,皇帝還沒有趕回來,這兩位藩王也是監國了兩天的,現在其實也就是掛個名兒,起個人肉圖章的作用。

徐循這裡,不論是誰監國都和她沒有關係,身爲太孫的女人,她入宮後根本都沒有見過同年齡段的男子,即使是在太子宮裡,也會有人先行通報,免得兩邊撞個正着。只要規矩不亂,哪怕是她親爹監國呢,徐循不管宮務也是沒有和她見面的機會的。她就是寧靜地在宮裡過着自己的日子,除了吃的東西少一點以外,生活也沒什麼大的區別——戰時減膳那也是老傳統。

皇帝則相當忙碌,他這回是真的休耕夠了——從漢王的消息傳回來的那天開始,就沒怎麼進後宮,也沒有招人侍寢過。當然,御駕親征前也不會有餘地給衆妃嬪上演十八相送,臨走前一晚他去清寧宮請安,足足待了兩個時辰,這就是皇帝在這段時間和內宮的全部接觸了。連皇后和貴妃都沒例外的,一樣是半個多月沒見皇帝,皇帝直接就動身出城了。妃嬪們還不如中官,能夠跟隨左右,指不定還可以見機立下一點功勞什麼的。

不過,也不是說後宮中就是一切如常了。畢竟,漢王造反,氣勢洶洶,據說現在山東一地都已經爲之震動。還有說法,在彰德的趙王對哥哥的舉動也是樂見其成的——纔剛就藩沒有多久呢,趙王心裡的熱血可還沒有散盡,反正現在彰德一帶也是風聲鶴唳的,好像河南也馬上就得亂起來了。

河南和山東都距離行在不遠,宮裡人多,有些謠言也是在所難免的事。現在皇后的居處肯定是被重重保護起來了,連着孫貴妃和何仙仙那裡,因爲有小皇女,所以也受到太后的關照,倒是徐循這邊,因爲沒有皇嗣,而且也不是什麼很重點的人物,也就和平時一樣,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雖說這時候很想和何仙仙這樣的朋友聚在一起,說說外頭的戰事,但徐循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現在不但不能出門訪友,還應該儘量減少外出纔對。這天皇帝剛出門,她一天連院子都沒出,下午睡了個午覺,起來在窗邊看幾本書,順便用點冰品納涼,也是挺逍遙的。

柳知恩等人雖然照常上差,但也沒什麼事情——徐循已經是派人嚴詞敲打過後殿裡的幾個下屬了:這一陣子,沒有什麼人命大事,最好就是別找事了。永安宮宮裡宮外都無事,雖說氣氛緊張了點,但真正的執事們反而清閒了下來。

這時候,就能很輕易地看出誰有沒有氣度了。孫嬤嬤、李嬤嬤都有些憂心忡忡,孫嬤嬤一上午已是發作了兩次了——王瑾這一次當然也隨軍出征了,孫嬤嬤特別掛心也是應該的事。

不過,錢嬤嬤和柳知恩就很沉得住氣,一個在院子裡做針線,一個貓在茶水房裡低聲和管茶水房的趙倫聊天。雖說,按規矩當值的時候是不能出一點聲兒,只能和紅兒、藍兒一樣,貼着板壁站規矩的,但都是多年的老人了,徐循也不大約束他們,她也喜歡這樣。這樣,永安宮還能多點人氣,氣氛也還能溫馨一點兒。

每逢大事有靜氣,徐循雖然自忖不是什麼宰相之才,但也不願慌慌張張的,把心裡的事都倒出來給別人知道。雖說心裡也很擔憂皇帝,但她不願多談論軍事——永安宮裡就沒有人懂得行軍打仗的事,說了也是白說。擱下書本,和紅兒閒話道,“你說,今日御膳房那邊會開什麼飯來?會不會再減等?”

這都御駕親征了,宮裡妃嬪也別想繼續吃好喝好,歌舞昇平地過日子。紅兒想了想,道,“說不定會減等——不過,怎麼減等也好,也少不得娘娘的那幾味。”

“我只要半個饅頭就能吃飽。”徐循樂了,“難道往常那一大桌的菜都是我一個人吃的?這不是爲你們着想嗎?送的菜少了,你們吃得也不多,真是受苦了。”

“奴婢們也是自有份例的。”紅兒也笑了,順着徐循的話說。“往日裡娘娘有賞,那就吃娘娘的,若是娘娘這裡也沒了餘糧,那就回去吃份例唄。”

正說笑呢,錢嬤嬤在窗外聽見了,便隔着窗子道,“說來,貴人的月事也遲了有一陣子了,今日若還沒有,可要用幾貼藥?”

徐循的月事自從流產後就一直不是很準。以她的身份,現在也不用醫婆開藥了,都是請太醫來扶脈。進出一次按規矩都是要報到皇后那裡的。現在多事之秋,以她的性子,月事遲幾天肯定不會去請太醫,所以錢嬤嬤就直接問要不要用開好的成方。

“才晚了三天吧。”這三天對徐循來說根本都不算晚。“最近事多,晚幾天也正常,先不用藥,再等一等得了。”

因想起來就和錢嬤嬤議論,“說來,這女史也得加緊採選了。前一陣子宮裡一場風寒,六局一司更沒人了,尚寢局那裡直接拉宮女來充門面還算好的,尚食局中就只有一個南醫婆在,倉促間要找醫婆都無處去找,宮裡萬一再流行傷寒呢?還不是要亂套了。”

“說起來也就是幾年的功夫,如今女官竟是真無人了。”錢嬤嬤也嘆息,“許多事都要讓宦官們來辦——可那畢竟還不是女人,有些事也着實是不太方便讓他們去做。”

幾人談談說說,也就到了晚上,柳知恩日落直接就出去了——宦官一般沒有在宮裡留宿的,過了初更,宮門下千兩。徐循洗漱一番,喝了一杯熱紅糖水也就準備睡了。

——可也就在這個時候,宮裡有了些響動,往常那遠遠來去的搖鈴聲不見了,極遠的地方,彷彿傳來了含糊的喊聲和腳步聲……

徐循纔剛躺上竹牀,一聽見動靜就坐不住了,薄被一掀跳下牀來,“怎麼,今兒皇爺才走,這就有人耐不住了?”

幾個嬤嬤也都嚇得面無人色,簇擁在徐循左右,大家側耳細聽了一番,卻又沒聽出什麼動靜,孫嬤嬤想要出去打探,被徐循止住了:“瓜田李下,不得不防。一切等明天再說。”

雖然掌得住,但當晚要睡好,那可就難了。第二天天還沒亮徐循就醒了,在屋裡轉了半天的圈子,好容易把柳知恩給等來,纔要分說原委讓他出去探聽呢,柳知恩這裡卻已經是帶着最新的消息過來了。

“是坤寧宮那邊出事了。”柳知恩面色沉肅,“昨晚夜中,有人在坤寧宮附近鬼鬼祟祟的,不知意欲何爲,被坤寧宮裡值宿的護衛中人發覺,當即高聲呵斥,這才逃離。——不過人卻是沒有追上。”

別說幾個嬤嬤,就是徐循,也不由得顏色慘變,她一把抓住了椅背,指關節都泛白了。“不意大內禁地,居然也被漢王滲透了?”

在這個時候,沒有妃嬪會打皇后胎兒的主意的,就是有這個心也沒這個本事,也就唯有漢王的僚屬,纔會這麼不顧一切,這麼孤注一擲地要毀滅皇嗣的唯一希望——唯有如此,才能和樂安那邊呼應起來。而如果漢王連內宮都滲透了進來的話,萬一在皇帝身邊,也有他的心腹呢?

徐循讓自己別發散得那麼厲害,還是集中在眼前的事上,她思忖了半日,方舉手掩面,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這下,宮中可真是要亂了……”

要留言~(伸手

第217章 安心第226章 不振第159章 真愛第145章 憤怒第213章 上火培訓第174章 評委第224章 羞恥100 莊妃93 逼宮第223章 早熟22 過夜70 懼怕第273章 心思87 堅壁36 和睦第157章 玫瑰第184章 甜寵103 盛寵第156章 正確第210章 人品89 微妙25 賞賜第191章 願意35 端平51 喜事第233章 失敗第161章 回宮第191章 願意89 微妙75 索要97 衝突孫嬪37 年關第142章 富貴76 操心第176章 釣魚131 重輕內幕第148章 踏實第294章 太后第294章 太后第261章 玩脫第266章 攝政第261章 玩脫第162章 精分第178章 漁翁第147章 情義51 喜事第241章 便當第163章 涸魚41 侍膳125 雙元嫁妝129 沉浮正文205代表第189章 誠實第234章 病魔第248章 差一小段第177章 未眠第247章 脫生第214章 爲難第171章 雪崩21 疼嗎33 有喜22 過夜121 主角136 忠奸第249章 坑死第290章 決斷第259章 花季83 葬禮第175章 封妃第193章 醫藥31 本分第292章 侷限第224章 羞恥112 吵架無寵第141章 對策88 清醒第167章 黑點孫嬪第291章 入門36 和睦66 生女第261章 玩脫43 美差第148章 踏實120 出事33 有喜第230章 選婿32 內媚第193章 醫藥第248章 差一小段第257章 學習第206章 冬夜第211章 德政第190章 帶勁第294章 太后
第217章 安心第226章 不振第159章 真愛第145章 憤怒第213章 上火培訓第174章 評委第224章 羞恥100 莊妃93 逼宮第223章 早熟22 過夜70 懼怕第273章 心思87 堅壁36 和睦第157章 玫瑰第184章 甜寵103 盛寵第156章 正確第210章 人品89 微妙25 賞賜第191章 願意35 端平51 喜事第233章 失敗第161章 回宮第191章 願意89 微妙75 索要97 衝突孫嬪37 年關第142章 富貴76 操心第176章 釣魚131 重輕內幕第148章 踏實第294章 太后第294章 太后第261章 玩脫第266章 攝政第261章 玩脫第162章 精分第178章 漁翁第147章 情義51 喜事第241章 便當第163章 涸魚41 侍膳125 雙元嫁妝129 沉浮正文205代表第189章 誠實第234章 病魔第248章 差一小段第177章 未眠第247章 脫生第214章 爲難第171章 雪崩21 疼嗎33 有喜22 過夜121 主角136 忠奸第249章 坑死第290章 決斷第259章 花季83 葬禮第175章 封妃第193章 醫藥31 本分第292章 侷限第224章 羞恥112 吵架無寵第141章 對策88 清醒第167章 黑點孫嬪第291章 入門36 和睦66 生女第261章 玩脫43 美差第148章 踏實120 出事33 有喜第230章 選婿32 內媚第193章 醫藥第248章 差一小段第257章 學習第206章 冬夜第211章 德政第190章 帶勁第294章 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