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入門

291入門

不論身份有多尊崇,終究不過是後宮裡幾個女人罷了,她們的事情,現在還不夠讓皇帝操心,當日下了朝會,徐循直接就被請到文華殿去了——很明顯,郕王心裡還是有些發慌,總是希望徐循能在身邊給他壯壯膽。

“朝會上爭吵得很厲害。”金英是伺候郕王上朝的人選,此時也是在旁殷勤地爲徐循解說着局勢。“典禮所需的各色事物倒是都齊備了,只是這遷都還是留守的事,倒是沒個準數,諸多大臣都是願遷都回南京去的,在朝會上雙方爭吵不休,還是郕王殿下聽了不耐,方纔漸漸止住。”

徐循的眉頭不禁一皺——郕王上位的事實,在得到現存重臣的認可後,已經是幾乎無法改變的了,剛纔金英也提到,雖然典禮還要明日舉行,但今天衆人對郕王已經用了大禮朝拜,郕王已經是事實上的帝王。當然作爲帝王來說,他的經驗還很新淺,要說有什麼高妙的手段來平衡朝局,恐怕也是奢求了,不過最基本的手腕應該還是要有的。比如在雙方爭執不下時,身爲帝王決定支持哪邊,哪邊就有壓倒性優勢,這點道理,郕王心裡應該還是明白的吧?

進了文華殿,看到郕王的神色,徐循心裡也是有底了:畢竟是經驗少,還是比較衝動的年紀,自己這裡給鼓鼓勁,就覺得瓦剌也沒什麼可怕的。等到了朝會上,大臣們嚇唬幾句,就是又害怕起來,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否率衆抵禦住瓦剌。

剛掌權,能做得盡善盡美的也沒幾人,只可惜他是臨危受命,沒有多少犯錯的本錢。徐循在心裡嘆了口氣,坐到屏風後頭,幾個大臣都是行了禮,吏部尚書王大人方道,“雖說什麼星象有變,乃是佞言,但眼下沒糧、沒錢、沒人,如何又能抵禦瓦剌,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只怕京師被破,情況會更糟糕。”

金英一路上沒說完,此時又繼續和徐循解釋,“剛纔在殿上,侍講徐元玉言星象有變,請遷都南京,爲於侍郎所斥。”

徐循眉頭微微一挑——難怪連素來穩重的王大人都說這是佞言,就是南遷,也不可能是因爲星象有變,扯這個話題無非是覺得郕王和內廷需要一個南遷的藉口,搞一把投機而已,此人人品,可見一斑了。

“他是欽天監的?”徐循問道。

“非也,翰林侍講耳。”金英回答道,“此人博學廣聞,曾獻《武功集》,言兵政事,頗受稱許。”

翰林侍講是升官的快車道,一般來說,不是進士而至庶吉士,庶吉士而至編修的話,是很難得到翰林侍講這個職位的,畢竟其接觸皇帝的機會不少,很多想法都可以直接灌輸到皇帝那裡,將來就算入朝爲官,也是簡在帝心,升官的腳步會加快不少。別看位卑,但卻清貴,兼且此人還有著作發表,聽起來名聲也不小,那就更增添了他的分量。徐循皺了皺眉,道,“此人我原來怎麼沒聽說過——獻書是什麼時候的事?”

“是七年前的事了。”金英小心翼翼地回答。

“哦。”徐循呵呵一笑:此人性子,看來也是真的很上進——正統七年,不就是先帝親政的年份嗎?上書言軍政數策,一直都是後進出頭的捷徑,這個徐元玉,功名心不淺啊。“既然也不是朝廷新進了,怎麼不知道私習天文乃是大罪?”

她進來以後,肯定要弄清楚現在到底在說什麼,對此衆人心裡都是有準備的,都是靜下來等徐循跟上節奏。因此,她聲音雖不大,殿中人卻是聽得分明,只一句話,便令衆人都是色變:說對方說的話是佞言,對方是佞幸,其實都沒什麼,朝廷辯論,這樣的激烈言語並不罕見。太妃卻是一上來直接給人打到私習天文居心叵測的行列裡去了,認真要治罪的話,進詔獄都不是沒可能。這怎麼讓人不要心中一凜?

郕王雖然年輕沒經驗,但太妃可是多年觀政,掌過皇帝大印的,昔年不言不語,那是因爲畢竟不是皇帝親母,身受重重限制,今日只是一句話,便讓人絕不敢小覷了她。

這些老臣各各都是多年宦海沉浮,方纔爬到眼下這個位置,有哪個沒經歷過章皇帝逝世時的風風雨雨?思及這些年來太妃在朝廷風雲中若隱若現的身影,心裡都是各自戒懼:日後有些事,還是不能做得太過分了……

她這一句話,也等於是把自家的立場擺得清清楚楚了,郕王也道,“娘娘說得是,現在回頭想來,此人用心,着實可恨,倒是把我當成什麼了。就是要南遷,也沒什麼好遮掩的,懼怕瓦剌就是懼怕瓦剌,難道說是星象有變,天下人還真會信不成?”

當然,話說到這一步,那任誰也不想擔上懼怕瓦剌的名聲的,再說這南遷失土之罪,就算大部分的確要算在先帝頭上,但郕王如果下令南遷的話,將來也扯不開這恥辱的罪名。再加上又有母親堅決果斷的表態,郕王聲音一頓,本來的些許動搖,現在怕也是消散了,他直接點了於侍郎的名。“侍郎知兵,又是最反對遷都的,不妨暢所欲言,說說你對局勢的見解。”

於侍郎上前一步,在衆人複雜的眼神中從容地施了一禮,侃侃而談起來,“如今敵軍暫且得意……”

徐循在屏風後聽着,其實於侍郎的做法也沒什麼出奇制勝的妙招,無非就是收束糧草、調令兵源進京,號召軍民堅守而已,他提出了幾個可以提拔任用的人選,並且說話底氣十足,給人信心。——能做到這一點的,現在滿朝文武裡也是沒幾個人。在大多數人都是慌張失措的情況下,這樣胸有成竹的態度,已經是讓他自然而然便脫穎而出了。

看來應該率衆抵禦瓦剌的主帥,應該便是此人了,徐循在心中回想了一下,肯定其雖然不是如王大人般首倡郕王登基,不過也是第三位附和的大臣,也就安下心來——雖然這麼說有點無奈,但是在這個節骨眼上,不是堅定站在郕王這邊的大臣,他們母子肯定也不能放心任用。

至於朝局平衡什麼的,那都是日後的事了,現在既然皇帝意思已經是贊同留守,而諸臣除了於侍郎以外,並無人有更完善的計劃,那麼順理成章也就是由於大人來主持大局,郕王便和徐循商量,要給他升職爲兵部尚書,說話時語氣遲疑,還有些氣虛。

徐循笑道,“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你和內閣商議決定就是了。若是生怕自己事情沒辦好,做錯什麼惹得人笑話,也可以問司禮監的奴婢們,他們對這些時也是懂得不少。”

“話雖如此,不問過娘,我心裡也不安寧。”郕王看來卻不覺得事事都問徐循有什麼不好的,“若是娘覺得這樣做好,我心裡就有底氣了。”

他略微躊躇了一下,又道,“還有一件事,想要娘給我分析一下箇中利害——今日朝會上,除了登基、禦敵兩件大事以外,羣臣也是衆口一詞,要求將王振族誅,黨羽盡斬。可我覺得,王振入朝未久,此事就算有錯,多數也在哥哥身上……族誅是否過於殘忍了些?”

政治畢竟不是過家家,真的是會死人的,而且其最令人討厭的一點,便是往往會牽連無辜親屬,但千百年來,朝廷都是如此行事,這其中自有一套規則在。如今王振兵敗,本人應該已經身死,王家的富貴,業已化爲流水,倒臺只在旦夕之間。但他畢竟入宮不足一年,很多事情大家心知肚明,都是揣摩上意,奉承而爲。說穿了,千錯萬錯,最錯的也就是先帝了,王振頂多一個從犯,而且郕王對於他如此作爲的內幕也是很清楚的,多少是有些逼不得已的滋味,斬了他大概此事也就算了,還要族誅其家人,心中不忍,倒也正常。

“族誅雖然過分殘忍了些,但是也不能讓他們安然無恙,”徐循道,“抄家流放肯定是要有的,否則也難平衆怒……以我之見,這件事還是要往大了辦的好。”

郕王神色一動,“孃的意思是……”

和郕王說話,也沒什麼好避諱的,徐循直接說,“現在都說先帝是死了,那是爲了不擾亂民心,這當口要是傳出皇帝被瓦剌俘虜,事情只會更復雜,羣臣心裡的猶疑也只會更多。但是明白人心裡都是知道先帝到底死沒死的,你看今日昨日說了這麼多,就是沒人說先帝葬禮的事情。萬一他真的被俘虜,又居然沒有自盡,瓦剌那邊要把他送還,或者是讓我們出錢贖人,而我們這裡又把葬禮都辦了,那朝廷可不就是貽笑大方了?都是在爲日後的事情考慮呢。”

郕王臉上頓時掠過了一絲陰影,“兒子明白了。”

處置王振,只能說是抹黑——或者說抹黑也不適當,只能說是清算先帝所爲的第一步,接下來自然少不得大肆貶低先帝的政績,再進一步收買羣臣心思,降低先帝的名望,這雖然不是當務之急,但很多事現在也可以開始伏筆了。徐循道,“如今日徐元玉一樣的人,朝廷中是從來都不會缺少的。你今日把王振家人大辦,明日就會有人獻書倍言先帝之過。很多事你不能明說,不過底下人都會揣摩,誰揣摩得好,你就升誰的官,旁人看懂了風色,自然也就會有所抉擇……這都是頗爲簡單的御下之道,多接觸接觸政事,你就明白了。”

郕王連連點頭,“如此,明日便下令將王族與黨羽都是抄家示衆,下大理寺論罪。”

徐循對王氏家人根本毫無認知,其實,這還是她頭一回真正主宰一件政事的進展,以她的意志來決定結果——只因她一句話,便讓多少陌生人的命運發生轉折,從此只怕是要流離失所,從雲端跌落。她未能感覺到權力的甜美,心頭倒也是沉甸甸的,只是點頭不語,沒有多少說話的興致。

不過,她的話倒是勾起了郕王的又一重憂心,“事發至今,也快十日了,有人若逃出來了,應該也快到達京師,若是哥哥沒死,被瓦剌俘虜……”

若是如此,這消息也該傳到京裡了吧?

也是巧了,母子倆正在商議時,屋外已經有人進來急報,“柳廠督有要事求見。”

柳知恩進來劈頭第一句話,便是爆炸性的消息。“稟殿下、娘娘,奴婢剛纔接獲傳書——安插在瓦剌軍中的細作商人回報,王庭大帳中最近流傳消息,說是……先帝——說是章皇帝長子,真是被活捉了!那細作看了一眼,真有個年齡和章皇帝長子相近的年輕人,被人押送着送到了也先帳中!”

徐循和郕王都沒計較往他在稱呼上的糾結,兩母子對視了一眼,都是面沉似水:最壞的情況,終於發生了。

徐循還沒開口,郕王就已脫口而出,“這——這可怎麼辦!若是哥哥回來了,我又該當如何?”

畢竟是變化太快,看似有點模樣了,可心態上,根本還是沒轉變過來,根本沒把自己當做皇帝。

徐循看着郕王面上的驚慌,在心中嘆了口氣,忽而想到了多年前章皇帝和她說起自己得子時的喜悅表情。這些年來,她漸漸地已很少想到章皇帝,可如今記憶浮起時,當時他的笑臉,卻還是歷歷在目,彷彿連聲音,都還縈繞在耳邊。

就這樣一步步往前走去的話,日後即使是到了黃泉,怕也再無顏面與他相見吧?他生前,她對他不起,沒料到他死了以後,她還要繼續對不起他。

心頭是五味雜陳、酸楚難耐,可徐循開口說話時,語調卻是斬釘截鐵,毫無動搖。

“都到這個地步了,難道你還想讓他回來?”

她的聲音又冷又澀,傳到郕王耳中,讓他不由自主地就打了個機靈,甚至就連柳知恩,也是有幾分愕然地擡起頭來,和郕王一起,看向了面沉似水的貴太妃。

“到了這一步,已經不能讓他踏入京城一步了。”徐循重複了一遍,她注視着郕王,緩緩道,“壯兒,你——還想做個十成十的皇帝嗎?”

還想做的話,就不能讓他回來!否則,以大臣們尊崇正統的心思,即使不會提出什麼荒謬的迎他歸位,郕王復爲藩王的說法,郕王的權威,也必定是要大打折扣。還想要做個一言九鼎,隻手掌控天下風雲的實權君主的話,別說讓他回宮了,就連京城,都是不能讓他踏入一步的。

郕王面色數變,對於徐循的問話,一時竟不能答。

第203章 當家52 駕駛第234章 病魔22 過夜第160章 吹風第255章 篡權第153章 回去38 挑剔冊立第262章 母愛204 孤寒133 爲母第147章 情義76 操心培訓88 清醒108 震怒130 炎涼第229章 影響187 壓制第280章 無奈137 渾水61 惱火正文205代表126 太平68 抄檢127 不爭第150章 對戰187 壓制第220章 安樂36 和睦第149章 糊弄65 難測第152章 失望第241章 便當127 不爭第263章 意志第279章 遷怒77 怨恨第291章 入門第142章 富貴第159章 真愛培訓67 東廠第222章 成熟第233章 失敗106 大紅第268章 糟爛第302章 繞樑62 龍威第287章 抗爭身家34 管家74 鬧心第177章 未眠第241章 便當第235章 輝映第245章 聯手第178章 漁翁76 操心第166章 恭讓第262章 母愛59 關照第267章 權柄37 年關第235章 輝映第172章 願望第151章 陽謀第260章 風格112 吵架第141章 對策108 震怒92 定計第159章 真愛65 難測89 微妙99 憨妃第148章 踏實90 下棋53 甜蜜75 索要123 喘氣第175章 封妃36 和睦第193章 醫藥第291章 入門第162章 精分第301章 餘韻122 軟禁86 色戒第157章 玫瑰第254章 尷尬第148章 踏實99 憨妃84 震撼春睡24 便宜第238章 偕老第147章 情義太孫
第203章 當家52 駕駛第234章 病魔22 過夜第160章 吹風第255章 篡權第153章 回去38 挑剔冊立第262章 母愛204 孤寒133 爲母第147章 情義76 操心培訓88 清醒108 震怒130 炎涼第229章 影響187 壓制第280章 無奈137 渾水61 惱火正文205代表126 太平68 抄檢127 不爭第150章 對戰187 壓制第220章 安樂36 和睦第149章 糊弄65 難測第152章 失望第241章 便當127 不爭第263章 意志第279章 遷怒77 怨恨第291章 入門第142章 富貴第159章 真愛培訓67 東廠第222章 成熟第233章 失敗106 大紅第268章 糟爛第302章 繞樑62 龍威第287章 抗爭身家34 管家74 鬧心第177章 未眠第241章 便當第235章 輝映第245章 聯手第178章 漁翁76 操心第166章 恭讓第262章 母愛59 關照第267章 權柄37 年關第235章 輝映第172章 願望第151章 陽謀第260章 風格112 吵架第141章 對策108 震怒92 定計第159章 真愛65 難測89 微妙99 憨妃第148章 踏實90 下棋53 甜蜜75 索要123 喘氣第175章 封妃36 和睦第193章 醫藥第291章 入門第162章 精分第301章 餘韻122 軟禁86 色戒第157章 玫瑰第254章 尷尬第148章 踏實99 憨妃84 震撼春睡24 便宜第238章 偕老第147章 情義太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