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雪崩

纔是一歲多的功夫,別家孩子還糾纏着要養娘抱的時候,點點已經會滿院子走了。

錢嬤嬤年紀大了,似乎還追之不動,滿院子都聽得到點點放肆的笑聲,一個小小的棉布旋風歪歪倒倒,四處繞着人的腿打轉,走累了還時不時要扶一把,嚇得茶水房的趙倫直接就把門給掩上了,寧可自己在屋裡烤火流汗——這小公主要是奔進來撞着什麼熱水、熱炭的,誰能擔當得起,

“又在鬧什麼呀,”徐循午睡都被這一陣笑聲吵醒了,她打了個呵欠,擁着薄被坐了起來,揉着眼問花兒,“這麼大的太陽,就讓她在外頭爬呢?”

五月已至,京城的天氣已經是相當暑熱了,這麼半下午的放孩子在院子裡逛,是怕不會中暑?

花兒陪着笑爲錢嬤嬤解釋,“實在是捉不住,從側廂房裡一下就跑出來了,追的人越多她就越來勁兒——怕追急了一栽倒,又要磕傷。”

梳洗了一番,在紗衫外頭披了一件外袍,宮女們將屏風撤走了,屋內頓時就亮堂了起來,徐循走到窗邊看了看,也不由笑道,“是,怪不得她這麼精神呢——穿的少啊!”

院子裡的幾個宮人宦官不追了,點點也就不跑了,小姑娘渾身上下赤條條的,就穿了個紅綾肚兜,藏在一根柱子後頭,扶着柱子衝錢嬤嬤嘿嘿地笑,光溜溜的小屁屁扭來扭去的,很是得意,徐循這裡剛好看了個背影,倒是把她給逗笑了,“死丫頭,一點都不害臊。”

“年紀還小,哪裡懂得什麼叫害臊?”深居宮中,平時打交道的都是一班際遇相似的寂寞人,連個小丫頭都能引起長輩宮女的喜歡,更別說這小娃兒了。趙嬤嬤看着點點,也是越看越愛,在旁笑道,“只覺得天氣熱,就不愛穿衣服,錢姐給她換紗褲呢,羅褲一脫就自己搖搖擺擺地溜出來了,看來是不願意再穿褲子,就覺得光着舒服。”

“是嘛?”徐循往錢嬤嬤瞧去,果然見到錢嬤嬤手裡拿了一條紗褲,此時揹着手藏在背後,不使點點看到,免得讓她又起了戒心,她自己則微微彎腰,努力擠着溫和的笑,往點點一步步走過去。

“好點點,不穿褲子,不穿褲子,嬤嬤帶你去看花——”

點點似乎意動,並未再躲藏,只是目注着錢嬤嬤正在猶豫,等錢嬤嬤走到近前時,她忽然又改了主意,咯咯笑着回身就走——卻是一頭撞進了早已埋伏在後的乳母懷中,被她一把抱了起來,錢嬤嬤連忙上前,不顧點點的掙扎爲她穿好了褲子。點點至此也乏了力道,偎在乳母懷裡假模假式地哭了一會,見無人搭理,便又吧嗒着嘴要吃奶了。

徐循本來看得高興,見點點還是戀奶,不由皺眉道,“這都多大了,怎麼還沒斷奶啊?”

“您也不是不知道,這孩子性子扭。”趙嬤嬤也是點點專家,“白天還好,晚上離了夜奶就要哭,能嚎一晚上不睡覺,上次試着給她斷奶呢,不就是哭得發燒了嗎?”

這倒是真的,點點就是這麼個德行,小時候還看不大出來,長大了就覺得她性子執拗很有主意,不是那種溫順可人的女孩兒性格,倒是有些假小子模樣。——就說這會兒,雖然是心不甘情不願地穿上了紗褲,但自以爲大人看不到的時候,還是偷偷地拿手揪着褲腰呢。

徐循午睡沒睡好,本來有點沒精神,見女兒憨態可掬,倒不免一笑,吃了一碗冰過的果碗,覺得渾身暑氣都散盡了,便走到女兒的屋子裡,見點點已經睡着了,便一邊摸着她的胳膊,一邊和錢嬤嬤低聲嘮嗑。

“皮得很!”錢嬤嬤望着點點的眼神裡全是慈愛,“也壯實,上回磕傷了,尋南醫婆來看,南醫婆還說呢——都不說莠子了,阿黃,圓圓一歲多的時候,就是牽着走幾步而已,就伸手要抱了,哪裡和她一樣,恨不得自己能走一刻鐘。”

“何止一刻鐘,真的讓她瘋起來,站着半個時辰都不會喊累的。”徐循捋着女兒的瀏海,見她額角磕出來的淤青已經完全散去了,便道,“瞧,這天才熱起來,她就曬得多黑啊!”

“可不是呢!”說起育兒經,大家都不分尊卑很有話聊,連乳母也來插話,“愛曬太陽,也不怕熱,一出汗就是一身,白天玩了多久,晚上照舊是不愛睡覺。這孩子胎裡就火啊,健旺得不得了,一點兒都不弱。比起來,別說幾個姐姐了,只怕弟弟都不如她好。”

“太子好像也挺健壯的。”徐循說,“是點點太調皮了,才顯得他文靜。上回在太后娘娘生日時抱出來,我看着還可以的。”

“長寧宮那邊的確也不常喚太醫,”錢嬤嬤也說,“這一批就是莠子不大好,最近好像是又病了。纔去公主所,就又回咸陽宮跟着惠妃娘娘住。”

徐循現在也是體會到了何仙仙不欲把女兒送去公主所的心情,孩子都是越養越親的,剛落地時候沒覺得,現在就有點捨不得,她也沒想好要不要把點點送去公主所。——好在孩子還小,這問題幾年內都是不必考慮。

幾人低聲談笑,不一會點點就被吵着了,在睡夢中翻來覆去的,發出模糊的呢喃聲表示抗議,幾個大人看了心疼,徐循便和錢嬤嬤去外間聊天。——天長地久,現在又不能隨便出西苑玩耍,打發時間的方式可不就只剩下談天、下棋了?

“乾清宮那裡還沒有動靜啊?”錢嬤嬤還比徐循更關心皇帝的動向,“皇爺回來都十天了,愣是沒出過宮門?”

“說是完全沒出過也不對,回來的時候還是去見了太后的,”徐循糾正錢嬤嬤,“不過那以後就沒出現過了,有什麼事都讓馬十和王瑾他們出來傳信。”

處置羅氏,封賞孫家,都是由宦官出面也沒什麼。畢竟只是後宮裡的事而已,官僚系統雖然內部也會八卦太子的身世,可對這種影響廣泛的民間謠言只會有一種態度:反對。皇帝給了個態度開始鎮壓和掃蕩謠言了,這事兒基本也就告一段落,不太會激起什麼波瀾。——但皇帝不出面參與政事,在文武百官看來就是個很不祥的徵兆,凡事如果都由宦官出面的話,豈不是隔絕內外,話語不能交通了?

錢嬤嬤雖然說不出其中的道理,但本能地也覺得這樣做十分不妥,她皺緊了眉頭,“好像連封后的奏表都沒有迴音啊。”

“嗯。”徐循還是不大關心的調子,“都是泥牛入海,倒是別的日常瑣事能批下來——也都是司禮監批紅。”

見錢嬤嬤有絲詫異,她倒笑了,“上午惠妃來過,這都是她說的。”

錢嬤嬤這才恍然大悟:這要是皇莊妃忽然轉了性子,開始主動關心宮裡的大事了,她纔要吃驚呢。打從南內回來開始,皇莊妃就擺出一副與世無爭的態度,除了羅氏的事她打聽了一兩次以外,別的新聞,尤其是和封后有關的,徐娘娘壓根都懶得搭理。

然而,立後畢竟是樁大事,尤其是如今永安宮和清寧宮站在一處,若是立了孫後,管宮權又移交給了皇后娘娘,雖不說永安宮從此就要吃糠咽菜了,但也得小心做人,免得被皇后拿到了把柄,錢嬤嬤是個俗人,心裡不能免俗地也是希望孫貴妃能功虧一簣。她咂了咂嘴,懷抱了一絲希望,“也不知道皇爺是怎麼了,這舉動着實是令人費解。”

“是啊,不知道……”徐循興趣缺缺地應了一句,看了看錢嬤嬤的臉色,不免又笑了起來。“你管他想什麼呢,反正這事和永安宮又沒關係,咱們好好帶點點也就是了。等會兒太陽快下山的時候,不如把點點帶去花園裡走走,上回曹寶林說,她自己種的曇花晚上好像能開,不然我們吃過晚飯帶她去看看也好。”

錢嬤嬤可做不到徐循如此淡定的心境,她歪了歪嘴,只好意猶未盡地將自己的擔憂吞進了肚子裡。

雖然看似風平浪靜,但實際上宮裡所有人都將眼神集中在了乾清宮的方向。所謂千夫所指無疾而終,這千人所望,被望的皇帝卻沒生出什麼感應,他手裡把玩着一個巴掌大的小匣子,笑道,“光是這匣子就做得不錯,珠光寶氣的,看着怪愛人的——倒讓我想起買櫝還珠的典故來了。”

“歐羅巴那邊一貫如此,就是這麼個密密麻麻的鑲嵌法,用的紋飾也和咱們慣用的不一樣。”馬十對這匣子也是愛不釋手,撫弄了半天方道,“您瞧,咱們愛用的纏枝花在他們這兒就是半點也找不到蹤影,全拿小珍珠鑲嵌的多寶花。”

“這是多寶花嗎?”皇帝研究了一下,“不像啊,我看倒是像鄂圖曼國的圓圈紋飾,這別是他們自己配的匣子吧?”

“這也難說,這東西畢竟珍貴。”馬十瞅着也覺得像,他改了口,“不過以前鄂圖曼那邊來的寶物也看過,好像沒有拿這許多小珍珠鑲嵌的——許是這東西特別名貴,連鄂圖曼人都改了性子。”

皇帝也是一笑,“能換一城之地的東西,你當開玩笑啊?——來,爺就讓你開開眼,見識一下真正的寶貝。”

說着,他頗有幾分神秘地衝着馬十,慢慢地打開了匣子。匣中頓時刺出一道光線,險些就刺傷了馬十的眼睛,他本能地往後退了幾步,使勁地眨了眨眼,方纔是緩過了那一陣刺目勁兒,皇帝倒是被他逗得哈哈大笑,他把匣子稍微放平了,匣中便無光芒,馬十壯着膽子一看,只見一面光亮非凡的閃耀物事靜靜躺在漳絨襯墊上頭,稍微一動就是精光四射,叫人看不清細節。

“這——這是——”

皇帝拿起來遞給馬十,“仔細別打了,不要在日頭裡看。”

馬十小心翼翼地接過這珍奇寶物,拿到背影處一看,才慢慢醒悟過來:“這——是鏡子?”

一般的銅鏡,雖然光可鑑人,但本身帶了黃色,卻是不能如此刺目的反射陽光,這鏡子做白銀色,觸手雖沉重,可鏡子里人面清晰,在陽光裡更是流光溢彩璀璨刺眼。馬十翻來覆去研究了一下,也是讚不絕口,“跟着爺爺,天下的奇珍異寶都有幸見識過了,但這透明玻璃卻還是第一次見到——連氣泡都沒有,最難得就是玻璃燒得好。這鏡子本身,像是那白銀擋在後頭,倒沒什麼了不起的。”

“嗯,理都知道,就是這無色玻璃難得。”皇帝說,“鄭和呈上來的時候,說是在歐羅巴有個小國,靠着這個造玻璃之術富裕無比。只不知在當地,這無色的玻璃是否也極爲珍貴了。”

“我等中國地大物博,尚且難尋無色琉璃,”馬十不錯眼地欣賞着自己清晰的面容,暗忖:原來我長得是這般模樣。口中卻是毫不停歇地拍捧,“那蕞爾小國怎會多產這個?想必也是舉世難尋,才賣得這樣昂貴吧。”

“這就誰也不知道了。”皇帝從馬十手上把鏡子給拿走了,眯起眼觀察了一會,遺憾道,“工藝都看得出來,若是我們的人來做,說不定還能把銀打得更薄一些,只是玻璃造法難得罷了。”

也正因爲難得,才顯出了這東西的珍貴,主僕兩人愛不釋手地把玩了許久,皇帝又拿鏡子反射陽光,刺了馬十的眼一會,方纔珍重收好了此物。問馬十道,“劉思清來了沒有?”

馬十出去了一趟,便把劉思清帶進來了,老太監顫顫巍巍,給皇帝行了禮,便跪在地上開始回報。

“昨日到今日,清寧宮使者外出八次,”劉思清如實說,“分別去往……”

回報過清寧宮,他又說了長寧宮、咸陽宮乃至小吳美人所住便殿的動靜,這一次更詳細,連宮主的情緒、臉色都回報得很清楚。最後說到永安宮,“永安宮除了出門領膳以外,沒有使者出門,皇莊妃娘娘心情好像也不錯,在院子裡看了小皇女走路,和宮人閒聊,下午又抱小皇女去花園裡玩耍。曹貴人、焦貴人均有外出……”

比起動作頻頻,主人外出也很頻繁的其餘幾宮,皇莊妃簡直就像是活在另一個世界,硬生生是把永安宮活出了南內的味道。皇帝不禁就是一笑,他近乎無聲地說了一句,“難爲她了。”

確實是難爲皇莊妃了,在席捲了整個宮廷的猜測和疑慮之中,還能這麼固執地保持着自己的生活步調,她的心志也算得上是強大的。——別說小蝦米了,就連太后,現在也是有些不安起來,對兒子的情緒估計是有點把握不住了,這兩日派了好些人來詢問皇帝的狀況。孫貴妃那邊更不要講,她那裡現在是漩渦的中心,所有人都關注着她,她自己也是有些躁動,連着幾天晚上都沒睡好,屋裡的燈是亮了一夜。

雖然不可能做到在每個妃嬪的心腹裡都埋下釘子,但當皇帝願意開放權力的時候,東廠的能力還是不小的,也不知是劉思清怎麼使得勁,重點監控的太后和孫貴妃,每天起居的時間他都能給調查出來。這人心裡有事,外在就有表現,只看每天睡眠時間的長短,都能多少推測出主人的精神狀況。

先來了個太子身世,緊接着峰迴路轉,皇帝一回京就把羅氏家人給處理了,玉牒上寫了孫貴妃的名字,光是這一驚一喜之間,就是極大的心理落差,緊跟着,所有奏請立後的奏章都是泥牛入海沒有迴音,皇帝本人也不見太后,也不見她,完全就是一副衝動以後又有些後悔,心意未定的樣子……這可就只差臨門一腳了啊,若是再功敗垂成的話,孫貴妃這輩子估計都要耿耿於懷,這讓她晚上還怎麼能睡得好覺?估計這十多天都是數着日子過的,就差直接衝到乾清宮來了。

皇帝不禁微微揚起脣角,他站起身子,打斷了劉思清的敘述,“行了……不必說了,你回去歇着吧,過幾個月,我把人選出來,你就能回家好好享福了……”

言罷,他不再搭理劉思清,而是示意馬十備輦,“走。”

上了轎子,馬十才顫顫巍巍地問,“皇爺——咱這是去哪兒啊?”

皇帝微笑着說,“去給太后請安。”

孫貴妃最近確實是睡不好覺。

就這情況,誰能睡得好覺啊?換做是任何一個人——哪怕是太后,處在她的境況裡,只怕都會睡不安寢——在所有這些人裡,孫貴妃相信,現在也就是太后最能理解她的心情了。

大家都是一塊長起來的,到現在,貴妃和皇帝認識也有二十年了,拋開生命裡最懵懂的幾年,貴妃相信自己對皇帝的理解,也不會比太后更少多少。皇帝的性子她清楚得很,打發羅氏一家流放三千里,她並不吃驚,自閉乾清宮中不見後宮任何一人,甚至和朝臣都不見面,貴妃也不吃驚。

皇帝現在是在猶豫了——羅氏一家四口自取滅亡,爲了天家顏面,他只能選擇將其流放出去。既然如此,玉牒繼續空白也沒有任何意義,填上她的名字是順理成章之事。但這並不代表皇帝就已經下定決心要立她爲後,躲在乾清宮裡,只怕就是因爲猶豫難決,不願和朝臣見面,也不願處理請立皇后的那些奏表,在他自己理出個頭緒之前,都不會和任何人接觸。

在立後這件事上,皇帝的態度從原來的堅定,漸漸變爲搖擺、猶豫,甚至於對羅嬪的重視本來已經是逐步提高,貴妃甚至已經調整了自己的心態,預備就這樣斷絕對後位的遐思——然而,她沒想到的是,太后居然會捅出羅氏這麼一個大紕漏,把原來不利的局勢又扳倒了過來,活生生送了她一個大禮……在倒足了十年黴運以後,孫貴妃是第一次接收到了來自天命的眷顧。

然而,經年的失意已經令她無法輕易喜悅,在最初的震驚過後,孫貴妃幾乎是本能地等待起了接下來的轉折:一定會有轉折的,不可能就這麼一路順下去。

她是對的,皇帝后悔了——又或者說,皇帝猶豫了。立她爲後,幾乎就宣告着和太后的決裂,而孫貴妃雖然祈禱着太后的第二個失誤,卻也相信太后未必會如此鬆懈,有很大的可能,她還是會將此事敷衍過去,皇帝固然也有可能從此和太后分道揚鑣,但這希望十分渺茫,孫貴妃瞭解皇帝,他對母親的感情相當深厚,雖不說事事唯母之命是從,但即使太后直接承認了這件事就是她做的,十有八.九,皇帝也還是不會馬上立她爲後。現在太后的立場已經很清楚了,寧可弄虛作假也不願見到孫貴妃上位爲後,皇帝立後,等於是深深傷害了母親的感情,太后顏面何存?以後母子兩個還怎麼見面?

當然,在孫貴妃來看,怎麼見面——該怎麼見面就怎麼見面唄。兒子都多大了,難道立個後還要太后點頭?但問題是皇帝不可能這麼想,現在他就等於是在兩個女人間來回搖擺,誰也不知道他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

她讓自己等,讓自己耐心的、從容的等,學着永安宮那無動於衷的樣子,在滿天的流言蜚語中絲毫不爲所動,還是如常度日……

但,做不到。

立後要立的是她,太子‘生母’是她,她是漩渦的中心,所有人都看着她,而孫貴妃自己呢?忍不住、憋不住、耐不住……她已經等了二十年了,從她十歲入宮到現在,她就一直在等着成爲皇帝的妻子。這件事簡直已經成爲她的執念,她的一個夢魘,到底是不是、能不能,她恨不得下一刻就能有個答案。哪怕這答案是否,她也能釋然,也能嘗試着繼續活下去。——只是不要這樣繼續吊着她,彷彿是一齣戲到了結尾,在這最後關頭還保持十足懸念,讓她急到簡直要抓頭大叫,才能宣泄心中的怒火。

因爲忍不住,她撒出人手,打探着乾清宮和清寧宮的動靜,因爲忍不住,她每夜輾轉反側難以安眠,這種日子再多來幾個月,孫貴妃覺得自己可以提前入土了:就像是她剛剛得知自己無法成爲太孫妃的那些日子一樣,連每一次呼吸都是煎熬。

“娘娘。”來回報消息的宮女進了屋子,她神色有幾分肅穆,“皇爺出乾清宮了。”

“是嗎?”孫貴妃精神一振,“去哪裡了?”

來人稍微囁嚅,似乎也害怕她的怒火,但終究是鼓起勇氣道,“去了……清寧宮。”

果然沒有這麼順。

孫貴妃都沒動情緒,她扯了扯脣角,“知道了,下去吧。”

等吧——也只能等了。皇帝在清寧宮和太后說什麼,最後又下什麼樣的決定,這都不是她所能左右的,到底結果如何,只能等了。不管是立後還是不立後,最後他應該都會親自來告訴她一聲,他們之間的情分,起碼會讓他過來交代一句。這一點,她還是可以肯定的。

只是這結果到底會是什麼結果,那就真是不知道了。孫貴妃心底不斷地分析着皇帝的心理,也許是定了要立她,所以去太后那裡攤牌,也許是定了不立她,所以去和太后講和……她不斷地安慰着自己:玉牒已經寫了她的名字,不可能把她和太子分開,只要孩子沒事,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等得起!

等了不知多久的時間,等得孫貴妃已經都快沒脾氣,都快把自己的最後一點儀態給等掉下來的時候,終於等來了輕飄飄的一句通報:“回稟娘娘,皇爺來了。”

孫貴妃精神一振,她很快站了起來,仔細地拉了拉襖子下襬,試着露出一個帶着期盼和喜悅的笑容——但卻不能過分,羅氏的事,必定鬧得皇帝十分惱火,她不能不喜悅,卻也不能太喜悅。

“大哥。”她迎出了屋門,“終於來看栓兒了。”

皇帝微微一笑,迎着她走了過來,他面上的每一絲表情都落到了她眼裡,幾乎是出於本能地,她開始分析:他的心情不算太好,笑容裡透了一絲心虛,整個人很緊張……

她的心直往下沉去——皇帝不像是帶着一個好消息來的,甚至不像是帶着煩惱來的。他很可能是帶了一個不利於她的壞消息來的。

剛去清寧宮見過太后……這個壞消息是什麼,還用問嗎?立後的事,果然沒這麼容易決定。

但卻不是全無希望,孫貴妃想——萬事總還是有一點希望的,在絕望裡總還是能有那麼一線生機在。而她要做的只是不顧一切地去把握住最後的那麼一絲機會,如果這一次連太子生母的身份,都不能讓她升任皇后,恐怕太后也不會給她又一次翻盤的可能了。

想一想皇帝的性子,想想他和太后的關係,想想那些不爲外人所知的往事……

她好像分心三用,其一在忙碌地思考,其一在同皇帝談笑,還有一個自己脫出了身體,居高臨下地看着自己……看着那個緊張的、興奮的、失落的、奮發的自己,這第三個自己似乎覺得一切都有幾分好笑,令她情不自禁,有大笑的衝動。

問過了栓兒的寒暖,說過了一路上的故事,談過了喜峰口的勝仗,皇帝在孫貴妃這裡都吃了兩碗點心了,這才終於說起了立後的事。

“本來從外地回來,等風頭過去,就想慢慢和娘說起立你的事……”他有一絲吞吐——甚至都不敢轉頭面向孫貴妃,而是乘她起身給皇帝倒茶時說的,他在桌前,面對着一桌的珍饈,彷彿如此便可以迴避她的失望,“沒料到居然出了羅氏這麼一遭事兒,只好把生母寫了你的名字。娘爲此好幾天都沒吃下去飯,直說對不起羅家人……這立後的事,我看還是——”

終於來了。

在她還沒有醞釀好應招的時候,皇帝把話給放出來了。孫玉女呆立原地,一時竟不知該如何反應,腦際完全一片空白。

剎那之間,這第三個自己彷彿接管了她的身子,她聽見自己柔聲一笑,打斷了皇帝的話。

“知道知道,爲了大局,還是不能爭吧——”孫貴妃很理解地說,“沒事,沒事,反正也不是第一次——反正,我早都習慣了。”

上一次妥協時,皇帝還是個沒有實權的太孫,什麼事都得聽從長輩們的安排,當時他確實是爭過,可最後,爲了不觸怒文皇帝,不招惹他那變幻莫測的脾氣,太孫畢竟是沒有爭到底。

這一次,皇帝已經是天下之主,然而……

皇帝的呼吸聲頓時就粗重了起來,他的手舉到了桌上,但卻沒有夾菜,只是伴着肩頭沉重的起伏而輕輕的顫抖。午後的陽光照到桌上,不知射在了什麼上頭,帶起了一陣顫動的光。

皇帝沉默了一會,終於說,“你放心吧,你跟我這麼久,我肯定會給你個結果……你這個皇后,我是立定了。”

扳回來了!

終於又把皇帝的心給扳回來了!

孫貴妃甚至不敢相信自己取得了這樣的成功,她居然又一次在絕境裡把皇帝給拉了回來——甚至於還得到了皇帝如此明確的許諾,皇帝在十年前雖然也說過很多這樣的話,但今天這一句的分量是不一樣的,這句話說出口,他就不能再反悔了。從前的十多個月裡,他也從來都沒有有過如此強烈的許諾!

這後位,已有九成到手!

無數複雜情緒浮現,她想要壓制,可實在壓抑不住——二十年的辛酸,最終終於換來了這麼一句話……

屋內只有兩人,皇帝還背對着她,在這一刻,孫貴妃允許自己的面具破裂上那麼一小會兒,允許她那複雜的情緒,自行醞釀那麼一兩剎那。喜悅、酸楚、解脫、擔心……無數情感紛至沓來,但最終佔據了主旋律的,還是……

得意。

或者說自豪也行——雖然未曾見血,但她確然又一次將太后擊倒。這一次是她贏了,這後位甚至不能說是皇帝賜予她的——光靠着皇帝的喜愛,她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嗎?

這後位,貨真價實,是她一手一腳,從失落中拼出來,是她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是她靠着自己對局面卓絕的判斷和對皇帝深刻的瞭解,最終博弈出的結局,太后還以爲她更瞭解皇帝,還以爲只有她知道攻心?

——最懂得皇帝,最能對他施加影響的,是她孫玉女纔對!

她放任自己得意地一笑——卻也只是一笑,便又收斂了所有不該出現的情緒,將一切感覺都化作了驚訝,“這——大哥——這——”

皇帝緩緩地回過神來,又重複了一遍自己的說話。

“你放心吧。”他望着她,神色似乎有些悲憫,語調卻很溫和,彷彿在話說出口的那一瞬間,他已經確然下定了決心。“你畢竟跟我這些年,我不會讓你沒個結果。”

孫貴妃不知該說什麼了,隨着這第二次的肯定,她的眼淚一顆顆地掉了下來,她投入了皇帝的臂彎之中,“大哥——我——大哥……”

皇帝的手遲了一刻才放到了她的肩膀上,撫慰的節奏也和以往十分不同,似乎更爲粗疏。然而,孫貴妃卻再無法留意得到,她已被狂喜淹沒,再難去計較,大哥笑聲與懷抱,是否比從前要涼了幾分。

清寧宮裡一片沉寂,不論是哪座院落,在清晨的陽光中都似乎無人居住,只餘一片寂然。西爲秋位,儘管正在盛夏,但暖和的陽光似乎都照不到清寧宮裡——這一處,畢竟是屬於未亡人的世界。

喬姑姑輕手輕腳地進了清寧宮,剋制着自己不對正魚貫下值出宮的同事們露出羨慕之色,她慢慢地走到太后牀前,監督着大宮女們服侍着太后起身。今日,屋內連一點動靜都沒有,儘管有七八個大活人正在屋裡進進出出,但唯一可以聽見的,只有太后那沉穩的呼吸聲。

“昨天他去了長寧宮吧?”洗過臉,太后開聲了,她的語調出人意料的冷靜平淡。

“嗯。”喬姑姑只能點頭,“去了長寧宮……吃過晚飯,又回乾清宮了。”

吃過晚飯,宮門下千兩,清寧宮和後宮的消息來往便宣告斷絕,喬姑姑只能是今兒早上才收到那邊的信兒。

“又回去了?”太后擡了擡眉毛,卻沒有多問,“罷了,吃過早飯,你往永安宮走一趟……讓徐氏過來見我。”

畢竟是老人家,一夜之間,只怕又是拿出了一個新的方案——只要她還是皇帝的母親,就永遠都可以繼續這麼折騰下去。皇帝都不能拿她如何了,即使貴妃做了皇后,難道還能打上清寧宮來?這局棋,纔算是剛剛開始。

喬姑姑卻沒有動,她微微一躬身,低聲道,“只怕是不成……皇爺昨日回乾清宮以後,將皇莊妃娘娘召去宮中伴駕了,估計這會兒,娘娘還沒出來呢。”

從長寧宮出來,卻召了永安宮侍寢?

太后的眉毛慢慢地擡了起來,她的脣邊,也重新出現了淡淡的閒適笑意。

大家新年快樂哦!都如何跨年啊?

我……起碼還是娛樂了一下的,今天去看電影了哈哈哈……

第272章 接班39 委屈第220章 安樂正文205代表第249章 坑死第267章 權柄24 便宜185 許諾121 主角第184章 甜寵第211章 德政85 升職38 挑剔110 亮劍培訓第190章 帶勁第279章 遷怒130 炎涼73 溫泉185 許諾無寵第302章 繞樑52 駕駛第291章 入門56 動情124 迷路第209章 送禮111 敲打21 疼嗎太孫21 疼嗎第276章 雲散113 冤屈第270章 當年第157章 玫瑰第272章 接班第158章 風波第156章 正確選秀第224章 羞恥第176章 釣魚107 孃家第302章 繞樑74 鬧心第232章 疫病第256章 成盟第191章 願意109 複雜第230章 選婿25 賞賜125 雙元第291章 入門111 敲打第239章 官僚第292章 侷限82 駕崩125 雙元130 炎涼第175章 封妃第144章 猜疑63 體面88 清醒第212章 更年80 平衡第266章 攝政第207章 威望76 操心第224章 羞恥第149章 糊弄第150章 對戰第202章 番外:童夢54 葡萄第253章 春雨第212章 更年第148章 踏實第290章 決斷第260章 風格第161章 回宮第290章 決斷第281章 不安第243章 想死87 堅壁冊立第141章 對策72 餘波76 操心第144章 猜疑133 爲母第218章 進化100 莊妃第160章 吹風53 甜蜜第242章 先別看134 離奇104 讓人第222章 成熟第179章 喜事94 威風49 遊覽45 疼寵
第272章 接班39 委屈第220章 安樂正文205代表第249章 坑死第267章 權柄24 便宜185 許諾121 主角第184章 甜寵第211章 德政85 升職38 挑剔110 亮劍培訓第190章 帶勁第279章 遷怒130 炎涼73 溫泉185 許諾無寵第302章 繞樑52 駕駛第291章 入門56 動情124 迷路第209章 送禮111 敲打21 疼嗎太孫21 疼嗎第276章 雲散113 冤屈第270章 當年第157章 玫瑰第272章 接班第158章 風波第156章 正確選秀第224章 羞恥第176章 釣魚107 孃家第302章 繞樑74 鬧心第232章 疫病第256章 成盟第191章 願意109 複雜第230章 選婿25 賞賜125 雙元第291章 入門111 敲打第239章 官僚第292章 侷限82 駕崩125 雙元130 炎涼第175章 封妃第144章 猜疑63 體面88 清醒第212章 更年80 平衡第266章 攝政第207章 威望76 操心第224章 羞恥第149章 糊弄第150章 對戰第202章 番外:童夢54 葡萄第253章 春雨第212章 更年第148章 踏實第290章 決斷第260章 風格第161章 回宮第290章 決斷第281章 不安第243章 想死87 堅壁冊立第141章 對策72 餘波76 操心第144章 猜疑133 爲母第218章 進化100 莊妃第160章 吹風53 甜蜜第242章 先別看134 離奇104 讓人第222章 成熟第179章 喜事94 威風49 遊覽45 疼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