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0章南中,究竟是什麼中

一心想要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往往不是什麼龍鳳,同樣的,只會嫌棄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理的子女,也往往不會成爲什麼龍鳳。

諸葛亮就是承載了長輩的望子成龍期盼,然後最終確實是成爲了一條『龍』的典範。

川蜀。

南中。

其實南中這個詞,在三國演義當中和諸葛亮勾搭上了,成爲了一個特別的CP,似乎諸葛亮平南中,便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以『中』字爲後綴的地名,一般指某個區域,如漢中、雲中、黔中,而且還是被什麼夾在中間的地域,方稱之爲某中,南中也不例外。

漢武帝時期,朝廷分別派唐蒙、司馬相如等人對西南夷地區進行經營,先後建立了南中四郡,犍爲郡,越巂郡,益州郡,牂柯郡。

到了東漢時期,在明帝時,鄭純出任益州西部屬國都尉,『獨尚清廉,毫毛不犯。夷漢歌詠,表薦無數,上自三司,下及卿士,莫不歎賞』,後來哀牢王柳貌及所統轄的77個邑王終於一致決定『舉國歸漢』,東漢在其地設置了永昌郡,於是變成了南中五郡。越嶲郡、犍爲屬國、牂柯郡、益州郡、永昌郡。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南中五郡中沒有了犍爲郡,而變成了犍爲屬國,可以說西漢時期以犍爲郡爲基地向南遷徙人口、傳播文化、發展經濟,影響逐步擴大至雲貴高原後,逐步設立了牂柯郡、益州郡後,則犍爲郡這個大基地完成了歷史使命,郡治由宜賓北移至彭縣,而昭通號稱『鎖鑰南滇,咽喉西蜀』,在這裡設立犍爲屬國,控制雲貴門戶,無疑是一種進步。

後來歷史上的劉備在川蜀建立了蜀漢,對於南中自然展開了進一步的經略,推行更加完備的郡縣制度統治,擴大直接管理區域,增加徵稅區域,因此南中羣蠻反叛,最終導致了諸葛亮的征討南中。

至於所謂的『七擒孟獲』,那就是羅老爺子的功勳了。

歷史上諸葛亮當時南征,可怎沒有什麼閒工夫搞些什麼七擒七縱。

那時候劉備剛死沒多久,荊州全面失守,蜀國大戰略遭受挫敗,北面面臨曹操巨大壓力,東面孫權兩面三刀,南中又是叛亂,川蜀西面又有羌人作亂,可謂是四面楚歌,諸葛亮在這樣的情況下南征,其實是一個書生不得不扔下手中的筆,拿起刀來的一個過程,真沒有羅老先生寫的那麼詩情畫意,從容不迫。

也正是在諸葛南征之後,諸葛和李嚴的矛盾就開始漸漸激化了,具體在歷史上發生了什麼,難以知曉,但是想來想去,恐怕脫離不開權柄二字。

諸葛亮現在就在南中,當然,這一次不是領兵征討,而是召集南中各個大族進行商議。

主要目的就是拆分建寧,順帶拆分南中。當然,場面上的議題當然不是這個,也不能這麼直接。

建寧也是在後期纔有的郡縣名稱,但是不妨現在就用用,大體上也不差,要不然只是說南中,範圍實在是太廣了一些。

拆分建寧的原因,是因爲雍氏。

雍闓死了。

從西漢什邡侯傳來的雍氏家族滅亡了。

李恢死了。

俞元縣李氏家族也是遭受了重創,幾乎沒剩下多少。

高定也死了。

當然,高定是夷人,而十萬大山裡面的夷人部落還有很多。

因此在建寧這一地帶,原本的地面上的秩序全數繃斷,剩下的當然就是需要重新整理,切割地盤了,再這樣的消息之下,在南中的各個大姓便是紛紛趕來。

不韋縣的呂氏來了。

南中的這個呂氏,最早可以追朔到呂不韋的時代,當初,秦相呂不韋在政治鬥爭中失敗,自殺身亡,嬴政就將呂不韋的族人發配到了川蜀。後來在漢武帝時期,呂氏後人就在川蜀持續發展,甚至整個縣都以『不韋』爲名,可見呂氏的實力。

不韋呂氏,主要是分佈在不韋縣、嶲唐縣、比蘇縣、葉榆縣等地。

然後,建寧事件當中,算是得益了的爨氏家族也派人來了。如果說在川蜀之中,有夷人漢化,當然也就避免不了有一些漢人夷化,典型的就是爨氏家族。爨氏家族最早的祖先說是班氏,後來班氏因功受封食邑於爨地,因此就以『爨』作爲他們的姓氏,即『采邑於爨,因氏族焉』。

可惜爨氏麼,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並沒有繼續往班氏的路走,而是走向了夷人的方向,基本上不怎麼穿漢服了,平日裡面也是喜歡用些什麼染料往自己臉上身上塗抹,表示這是新時尚,那些老漢人都不懂……

再往後麼,到了東晉以後,爨氏內部互相爭奪、兼併、分裂,至唐代初葉分爲東爨和西爨,最後甚至直接退化成爲了烏蠻、白蠻。

至於和爨氏交好的孟氏,自然也是有人前來。對,就是歷史上,呃,也不能算曆史上,只能是說三國演義當中七擒孟獲的那個孟氏。而且來的就剛巧是孟獲。只不過和演義當中不同的是,孟獲當下只是一個跑腿的小嘍囉,和什麼七十二洞總洞主,八十一寨總寨頭完全不沾邊。

另外,焦氏焦璜也來了。

還有朱氏朱層,正氏正昂,雷氏雷動,魯氏魯成,興氏興蘭。

此外還有些人,比如仇氏,遞氏什麼的,也都來了。

這些姓氏,基本上就是囊括了南中的大部分的大姓,大家族,也同樣是大鄉紳,大地主。

這些大姓來人,多少相互之間都有一些關聯,即便是完全沒有聯姻關係,也有三分的顏面,所以聚集在一處的時候,就別提有多麼熱鬧了。

可是在府衙之內,諸葛亮卻一個人,站在地圖之前,細細查看。

這一次,明面上是要切分建寧利益,但是實際上是要連南中一整塊全數打亂,重新分配。

漢代開發南中,進軍西南,其實源於一個美麗的誤會。

當年張騫鑿空西域來到大夏,在這裡他見到了原本只有蜀地纔有的蜀布,邛地纔有的邛竹和竹杖,於是他就問大夏人這些都是從哪裡來的?大夏人就說道:『從距離大夏數千裡的身毒國那裡的,在那裡可以和蜀地的商人做生意。』

因爲當時漢代還沒有查探清楚周邊的戰爭迷霧,所以張騫以爲,這是繞開匈奴正面,破襲匈奴後方的新路子,於是就將此事上報給了漢武帝,建議從『身毒』方向上打通道路,然後就可以繞過當時還沒有辦法完全控制的西域,突襲匈奴後部……

當然,這個戰略,在後世人看來是可笑的,可問題是漢武帝手中並沒有什麼世界地圖,所以漢武帝就認爲可以試一試,不久後就開始了對西南地區的開拓。

後來就發生了一系列的西南戰爭。

投降,反叛,平亂,然後再次反叛,再次平叛,西南方向上的叛亂始終不大,也一般無法直接影響到中央的朝廷,但是始終沒有能夠徹底穩定,以至於朝廷時不時的就要向西南方向一次次的輸血。

『夷人……教化……』

諸葛亮皺着眉,輕聲低語。

他在成都的時候,跟在徐庶身邊,深刻體會到了川蜀這一帶的治理不易。

而這最重要矛盾點,就是夷人,而斐潛和徐庶制定的策略,就是『以商推教,以教化人』。

南中一帶,是重要的中轉站。這不僅是在漢代,甚至在後世的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是如此。大量的蜀地物產特別是生絲、蜀錦都是通過永昌西行到達八莫、密支那等地,到達雪區,再到身毒巴特那,然後再經大夏輾轉輸出到歐洲去,這是陸上茶馬古道道路。

另外還可以從永昌到交趾,到達日南,可直達印度洋出海,遠至西亞及歐洲,成爲海上絲綢之路的一部分。

這個重要的轉運節點作用,甚至持續到了二戰。所以在南中做生意當官,富的人是真的富,據稱有『爲官一任,富及十世』的說法,就可見一斑了。

但是同樣的,窮的人,是真的窮。

巨大的貧富差距,導致了西南地區很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

貧窮和愚昧,總是相互扯後腿的好兄弟。就像是歷史上的南中叛亂,實際上那些夷人蜂擁而至,就是因爲相信了雍闓當時的鬼話。雍闓讓人編造謊言,說是『官欲得烏狗三百頭,膺前盡黑,蟎腦三鬥,斫木構三丈者三千枚,汝能得不?』

謠言說是官府向南中徵要黑狗三百頭,連胸前的毛都得是黑的;蟎腦則是指瑪瑙,要三鬥;斫木就是被砍伐的大樹,雲南雖然山多林密,但大部分樹木頂多長到兩丈高,三丈那要算是神樹了,哪裡去找來三千根?結果就編了這麼一個根本不靠譜的段子,就成功哄騙夷人造反了,足可見當時漢人在夷人當中的作態確實不怎麼樣,另外一方面則是夷人也確實是沒什麼腦子,一被扇動就激動得不行。

或許一部分夷人也並不相信這些謠言,只是爲了零元購?反正都是那麼窮,於其窮到死,不如搏一把?

所以,要穩定,就是要穩定『中產階級』。『中產階級』這個詞彙,諸葛亮當然不懂,但是換成另外的一個大神說的話,諸葛亮就自然能夠理解了,『民之爲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已。』

『諸葛從事,人都到齊了……』堂下的兵卒走上前來,稟報道。

諸葛亮的目光從地圖上收了回來,微微笑了笑,正了正衣冠,便是踏步而出,繞過了迴廊,然後在兵卒高聲唱名之中,走進了廳堂之內,面對衆人七嘴八舌的致禮和問候,團團一拱手錶示回禮,然後再伸出一手,示意請衆人落座。

經過一系列的歷練,諸葛亮也褪去了一些青澀,逐漸的走向了成熟,他微笑着,目光清亮,純正得宛如明珠,漆黑的眼童之內似乎可以映射出世間的一切。

『諸位既然至此,想必也是各家翹楚,得了首肯,能替本家族做主之人……』諸葛亮微微的笑着,不緊不慢的說着話,就像是在田埂裡面揮舞着鋤頭,至於是種莊稼,還是刨坑,那就不好說了,『若是諸位之中有不能主事者,可速去,換能主事之人前來……』

衆人起初看着諸葛亮年輕,表面上雖說對於諸葛亮禮節周到表示注重,但是心中未免沒有幾分看輕,所謂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結果勐然間聽得諸葛亮如此一說,頓時都有些忐忑起來,一些能在家族裡面說上話的倒也沒什麼,但是那些家族之中略有些看輕諸葛亮的,就自然是沒有派遣重要的人員前來。

『這個……諸葛從事,』孟氏的孟獲有些陪着笑說道,『不知有何要事,可否先透露些許,吾等也好稟明家族長輩……』

諸葛亮微微偏了一下頭,看了孟獲一眼,『這位是……』

『在下是孟氏,乃平虜校尉族弟,帳下督也。』孟獲拱手說道。若是在三國演義當中,孟獲名頭是比孟琰大,可是在當下之中,孟琰的身份比孟獲大,孟琰因爲上一次建寧事件積攢功勳得封校尉,而孟獲毛都沒有撈到一根,或許有一根?如今在孟琰手下打雜,好聽一些,叫做『帳下督』。

諸葛亮微微點頭笑道:『原來是孟兄……不過,亮倒是有些奇怪,難不成之前,亮所發文之中,沒有標明此次乃商議南中大事,確定十年大計而聚會之?莫非亮這行文,有何言語不明之處,還請各位指正。』

衆人各自交換眼神。

當然不是諸葛亮之前的行文有什麼問題,而是南中大族已經是散漫慣了,若是徐庶親來,這些人當然會重視起來,只是來了一個諸葛亮,這些南中各姓又沒有辦法爬上歷史巨人的肩膀去看,自然是免不了略有一些怠慢。

爨立穿着一身充滿了夷人味道的衣袍,在袖口和領口位置有繁雜的紋飾,連着他臉上和手上露出來的紋身,構建出略有些粗獷的氣息,『那個什麼從事,你有什麼事情,就直接說,若是我們能做主,我們就做主,我們不能做主的,就給你找一個能做主的就是!』

衆人見有爨立帶頭,便是紛紛應是,一時之間廳堂之內七嘴八舌,嘈雜不安。

諸葛亮也不急,只是微笑着看着,目光清亮,就像是看見了什麼有意思的情景一樣,又像是在看着一羣猴戲。

片刻之後,廳堂之內衆人漸漸沉寂下來。

諸葛亮看着這些人,神情泰然,心中卻在想着從成都來的時候,徐庶的叮囑。

徐庶表示,南中的人口其實比成都一帶還要更多,當年孝恆帝時期,曾經進行人口普查,當時南中永昌便是全大漢人口第二大郡了……

這確實讓諸葛亮有些意外,但是看到了徐庶拿出的數據之後,諸葛亮也沉默了很久。

桓帝永壽三年永昌郡是全國第二大郡,人口達到189萬,僅次於南陽郡的243萬。然而在永昌郡邊上的建寧,人口卻只有可憐的十一萬。

永昌郡雖然要比建寧郡大一些,但人口不至於差這麼多,可以肯定的是,11萬這個數字只是漢人的人口,並不包括當地夷人。

當然,可以有理由說是因爲戰亂減少了人口云云,但是實際上,不管是之前的黃巾之亂也好,還是劉焉劉章,以至於後面的斐潛入川,主要的戰場都是集中再川北一帶,和南中關係並不大。唯獨一次建寧之戰,死傷的也是雍氏和高定的幾個部落,其餘的人口並不可能因此就大幅度的銳減。

諸葛亮所不知道的,是歷史上劉備入川之後,統計川蜀人口,便是隻有可憐的94萬了,即便到了蜀漢亡國的時候,益州豪強們上報的人口數字仍只有可憐的98萬……

歷史上諸葛亮和姜維的幾度北伐,戰爭所需所用的年度的賦稅,攤派的勞役,徵調的加稅,都是攤派到了這不到百萬的『在冊人口』身上,所以到了蜀漢後期,是真的不想打了,打不動了。

山林之中的夷人,是近乎於不用交稅的。

依附於豪強的傭客,也同樣是不用繳納賦稅的。

所以,諸葛亮在歷史上沒有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是他在內政策略上的一個很大的失誤,當然,在那個年代,或許不僅僅是諸葛亮,是整個天下都認爲這樣的賦稅政策是正確的……

而現在,在驃騎大將軍斐潛的影響之下,徐庶諸葛亮等人,就開始覺得原本漢代的賦稅策略,人口編冊的方式有些問題了。

不是漢人,就教化成爲漢人,那有世世代代都讓其遊離在外的道理?大漢三四百年了,結果這些夷人依舊不能心向大漢,這是誰的錯?

無疑,在川蜀之地,以及在川蜀周邊的地帶,漢人佔據少數,夷人氐人羌人賨人等等少數民族佔據多數,賦稅的不均衡和勞役攤派上的不均等,極容易引起民族部落之間的矛盾。一刀切的政策,那可是華夏優良傳統,死板和僵化的執行者,往往就會在處理某件小事之後,點燃引爆更大的雷。

教化,纔是根本,是要讓這些人主動被華夏的漢文化所吸引,而不是畏懼漢文化,遠離漢文明。

成都的學宮,只是一個開始。

諸葛亮的目光炯炯有神,笑容親切,『亮奉驃騎之令,特爲南中百年福祉而來!如今南中百姓,多困於蟲豸虎豹,山林狹隘,道路不暢!生者未能順長,壯者困於病患,老弱未能得養!驃騎仁慈,知南中百姓之苦,徹夜難寐輾轉反側,故遣亮前來,爲南中百姓分憂,興貼補民生之策,旺地方商貿之法是也!』

衆人一開始聽着,起初還沒有什麼,可是越聽便是越發的伸長了脖子,直起腰,就像是一隻只被香蕉或是芭樂吸引的猴子……

第1969章豆盤推演,桌案之論第1658章 四方居第3280章 當思危第1101章 宗教第3274章 揚起的飛塵第九六七章 計策第3395章 悸第2779章 夏侯蠻橫過關卡,關中游騎救王昶第1834章 別問,問就是釣魚第一一零章 棗祗到來第3189章 可堪執手送行人第七六八章 烈火中戰鬥第1614章 一本書的事情(加更還債)第九九三章 關外算關中第3465章 陷阱第2812章交通運輸多思量,戰馬駑馬分培育第3187章 山東子弟多才俊第1946章高順陷陣,貴霜設謀第3380章 人盡其才第2256章何地不是埋骨處第2041章三得三失,行臺三論第六六四章 待價而沽第2332章刺破黑暗的新光第2279章你先走我斷後第1635章 敝帚何自珍第1720章 衆口難調第3108章 新年禮第2504章退一步第1680章 湖亭第八二八章 草原上的風(四)第2654章此舉大妙第二一八章 無奈的變化第2669章忠孝兩全第六零六章 最後的血戰時刻第3123章 相信與否第3029章說聖母誰纔是聖母第1719章 建言奇策第2021章烹煮之前,試水推車第1935章新舊錢幣,新舊戰爭第2248章看是要看的,聽是要聽的第1549章 斐潛的作戰佈置第2118章棋局之補第1220章 追夢總是會付出第3352章 面臨的轉機第2993章方法決定戰法第1904章觸類旁通,苛政論斷第六五九章 富家人第1075章 漢家的文武之道第2356章相同與不同第3390章 力第1192章 人心見不得人性第1539章 利益之爭第2660章有何陷阱第九四三章 是進攻還是防守第3096章 畜生道第3121章 一模一樣第2093章守的不好守,走的不好走第2574章人物皆非第2993章方法決定戰法第二八八章 血戰第2282章有錢花和沒錢花第1250章 靈堂之前第七十七章 徵召令第2065章疲憊戰術,三岔路口第3285章 施行和試行第三十七章 新的煩惱第2780章 荀彧失查自請罪,曹操假慰起疑心第2372章黑暗之中第1869章 西京尚書,烏合之衆第二一三章 拜見家主第四九一章 今古經學的問題第2060章流程大法,襄陽進退第2166章國之四維第九八五章 夜正涼第1200章 祁山之戰的變化第1222章 黎明前總是最暗第3357章 戰術的變化第1396章 怒火第九七九章 斬臂方生的中興劍第九九一章 大佬和小弟第2964章亂定幾年歸,人心不可探第三八五章 衰敗的平陽第五七五章 方向的指引者第一五二章 吃飯吃飯第2916章彼醉丕臧,不醉反恥第1441章 北路騎戰第1313章 雙面第1193章 永不停息消耗戰第1939章唯有心安,秋雨如刀第五八三章 鮮卑軍的戰術第五八五章 高奴城的歡宴第七零四章 素手爲羹湯第1891章搭建框架,追封王氏第四九四章 漢代的通貨膨脹第2843章鬧鬼第2478章威名揚第八十九章 深潭之下的襄陽第三一五章 辭行第3022章關中之要和關鍵之要第2375章行於暗處
第1969章豆盤推演,桌案之論第1658章 四方居第3280章 當思危第1101章 宗教第3274章 揚起的飛塵第九六七章 計策第3395章 悸第2779章 夏侯蠻橫過關卡,關中游騎救王昶第1834章 別問,問就是釣魚第一一零章 棗祗到來第3189章 可堪執手送行人第七六八章 烈火中戰鬥第1614章 一本書的事情(加更還債)第九九三章 關外算關中第3465章 陷阱第2812章交通運輸多思量,戰馬駑馬分培育第3187章 山東子弟多才俊第1946章高順陷陣,貴霜設謀第3380章 人盡其才第2256章何地不是埋骨處第2041章三得三失,行臺三論第六六四章 待價而沽第2332章刺破黑暗的新光第2279章你先走我斷後第1635章 敝帚何自珍第1720章 衆口難調第3108章 新年禮第2504章退一步第1680章 湖亭第八二八章 草原上的風(四)第2654章此舉大妙第二一八章 無奈的變化第2669章忠孝兩全第六零六章 最後的血戰時刻第3123章 相信與否第3029章說聖母誰纔是聖母第1719章 建言奇策第2021章烹煮之前,試水推車第1935章新舊錢幣,新舊戰爭第2248章看是要看的,聽是要聽的第1549章 斐潛的作戰佈置第2118章棋局之補第1220章 追夢總是會付出第3352章 面臨的轉機第2993章方法決定戰法第1904章觸類旁通,苛政論斷第六五九章 富家人第1075章 漢家的文武之道第2356章相同與不同第3390章 力第1192章 人心見不得人性第1539章 利益之爭第2660章有何陷阱第九四三章 是進攻還是防守第3096章 畜生道第3121章 一模一樣第2093章守的不好守,走的不好走第2574章人物皆非第2993章方法決定戰法第二八八章 血戰第2282章有錢花和沒錢花第1250章 靈堂之前第七十七章 徵召令第2065章疲憊戰術,三岔路口第3285章 施行和試行第三十七章 新的煩惱第2780章 荀彧失查自請罪,曹操假慰起疑心第2372章黑暗之中第1869章 西京尚書,烏合之衆第二一三章 拜見家主第四九一章 今古經學的問題第2060章流程大法,襄陽進退第2166章國之四維第九八五章 夜正涼第1200章 祁山之戰的變化第1222章 黎明前總是最暗第3357章 戰術的變化第1396章 怒火第九七九章 斬臂方生的中興劍第九九一章 大佬和小弟第2964章亂定幾年歸,人心不可探第三八五章 衰敗的平陽第五七五章 方向的指引者第一五二章 吃飯吃飯第2916章彼醉丕臧,不醉反恥第1441章 北路騎戰第1313章 雙面第1193章 永不停息消耗戰第1939章唯有心安,秋雨如刀第五八三章 鮮卑軍的戰術第五八五章 高奴城的歡宴第七零四章 素手爲羹湯第1891章搭建框架,追封王氏第四九四章 漢代的通貨膨脹第2843章鬧鬼第2478章威名揚第八十九章 深潭之下的襄陽第三一五章 辭行第3022章關中之要和關鍵之要第2375章行於暗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