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忠奸難辨

襄陽在崇禎末年曆史上前後淪陷過兩次,第一次是被張獻忠偷,但張獻忠也就殺點人搶一把就跑了,沒本事長期守住的。

第二次,歷史上應該是發生在李自成在朱仙鎮大破左良玉後、順着一路追擊破南陽破襄陽,把左良玉逼到武昌。而馬祥麟原本就該在李自成的這次南下中戰死。

李自成在朱仙鎮大破左良玉後,因爲朱樹人的橫插一槓,把李自成南下的嘗試遏制住了,左良玉至今還在南陽,襄陽就更不可能丟了。

而馬祥麟也從頭到尾沒有因爲襄陽危急被調去增援湖廣,原本該被他帶去的白桿兵主力一部,也才能繼續完好地保存戰力,留下有用之身爲大明效力,未來也是爲朱樹人效力。

至於馬祥麟的老婆張鳳儀,倒是早在崇禎六年的時候,就戰死在河北了。

那一年清兵入關,四川的白桿兵都被崇禎千里迢迢調去拱衛京師。最後在河北平原上,白桿兵被清軍重創,張鳳儀殉國於清軍之手。

由此可見,四川這地方,在明末時,婦風彪悍,連女人打仗也是比較勇敢的。不僅秦良玉能一介女子領兵血戰數十年,她兒媳婦都能臨陣死節,跟韃子死戰不退。

……

朱樹人褒獎過馬祥麟幾句後,秦良玉便繼續給他介紹其他本地守將:

“這位是方國安方參將,原從左良玉剿賊,國姓爺在湖廣時,應該也有打過交道吧。朱仙鎮之戰前,左良玉隨楊閣老鎮南陽,以方參將駐鄖陽以策應側翼。

後來左良玉兵敗,南陽周遭各府均遭李自成侵襲,鄖陽也被攻破,方參將逆漢水退入漢中,嫡系人馬損失大半。後被邵巡撫請示朝廷南調,統領編練夔州本地鄉勇及降軍。”

朱樹人點點頭,對方國安這人,他倒是沒什麼惡感,而且對方也算有點名氣,是明史上有點筆墨的。

此人是浙江諸暨人,好勇鬥狠的無賴氓流之輩出身,爲圖功名投軍左良玉麾下,跟流賊也打了好幾年仗,積功至參將,算是不容易了。

歷史上方國安在崇禎十五年、十六年一直在湖廣堅持戰鬥,李自成張獻忠攻破襄陽、武昌後,左良玉都東逃到九江了,方國安才被朝廷調回浙江。

後來南明時,潞王在杭州監國,懦弱無能,還是這個方國安堅持跟清軍打了一仗,可惜被潞王的軟弱氣得走了,轉而跟隨魯王朱以海。

魯王政權存續時,這方國安還算忠義,堅持跟清軍作戰,但朱以海都投降後,方國安也沒辦法,就跟着投了。

清軍徵浙閩主帥博洛,就帶着方國安一起,想讓他帶路攻打福建。走到半路方國安得知唐王在福州已經稱帝,年號隆武,他覺得大明可能還有戲,就又想跟鄭芝龍聯絡,答應做內應跟鄭芝龍一起在仙霞嶺破清軍。

結果鄭芝龍不但沒選擇抗清,反而先投了當漢奸,還把方國安願當內應的密信直接賣給了清軍主帥博洛,害得方國安全家被殺。

所以,可以說這人不算很鐵桿的抗清派,但能比潞王有骨氣,魯王政權存在時他也願意死戰,最後好歹也比鄭芝龍有骨氣,已經算是可用的了。

但是方國安的部隊歷史上多次被打散,重建,兵源素質很差,補充給他的都是農民軍裡反正過來的人,軍紀敗壞。

明史上寫他經常劫掠百姓獲取給養,軍紀比一般的左良玉麾下部隊還惡劣一點,這也是事實。

朱樹人心中暗忖,這種人,用得好的話,民族大義民族氣節還是能指望一下,但是一定要給夠錢。屬於那種只要吃飽喝足錢拿夠,也是可以很愛國的。如果欠餉,那就敵我不分亂搶了。

好在,別人會覺得“收買一支部隊要始終足額發錢”,是很難辦到的事情。但對朱樹人這種富可敵國的存在,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相對容易多了。

方國安一開始還有點惴惴不安,怕朱樹人看不起他的出身,更看不起他收編來的部隊。結果朱樹人就很和善地跟他說:

“幼?原來方參將還是紹興府諸暨縣人士呢?本官雖不是浙江人,但祖籍南直隸蘇州府崇明縣,咱也算半個老鄉了。你原本跟隨左良玉,那真是明珠暗投了,以後跟着本官好好幹,定能破賊立功,搏個封妻廕子。”

(注:沉廷揚及其子生於蘇州府太倉縣,但沉家祖籍是蘇州府崇明縣的,嘉靖年間崇明縣的縣城還設在崇明沙上,到萬曆年間東移到長洲沙、三沙。

懂點地理的都知道,歷史上崇明島是隨着長江水流、上游的島嶼不斷被江水沖垮侵蝕坍塌、在下游重新沉積成新的島嶼。所以到萬曆後期沉家祖籍的那幾個島已經不存在了,被江水衝沒了,他家就上岸變成了太倉縣人。

崇明縣新衝出來的那些島,也漸漸轉移到了更下游的松江府境內。幾百年裡崇明縣往東移動了上百里,所以後來的崇明就屬於上海不屬於蘇州了。)

方國安聽朱樹人這樣籠絡他,還跟他攀交情認老鄉,也是難得受寵若驚,連忙表示當年跟隨左良玉也是沒辦法,如今有機會跟隨國姓爺,一定好好幹。

方國安之後,秦良玉就順着又給朱樹人介紹了一些更低級的將領,有些是秦良玉直屬的,都是夔州府本地的地方武裝、團練:

“這三位壯士譚文、譚弘、譚詣,都是夔州本地義士,多有勢力,也願意爲朝廷出力,老婦人如今將他們收編在麾下,朝廷也給譚文實授了團練都司之職,譚弘、譚詣俱授守備。

這兩位是遊擊王光昌、王光興,俱是被故六省總督熊文燦,四年前招撫棄暗投明的,也曾隨我川中老將張令張總鎮四處征戰平賊。後來張總鎮被邵撫臺受朝廷之令,調去漢中,又北上出川增援陝甘三邊的孫總督,留下二人本部人馬在此……”

朱樹人大致聽了一下,這些人要麼是早年熊文燦招撫時詔安的前農民軍,一些不起眼的小部隊,如今被朝廷劃給方國安編練調教——

這也是沒辦法,方國安原本的嫡系人馬,在左良玉跟李自成的朱仙鎮大戰、以及李自成後續的追擊中,折損掉了絕大部分。方國安入川時,基本也算半個光桿司令,只能用王光昌、王光興這些朝廷原本看不上的三線流賊部隊慢慢重新訓練。

而譚文、譚弘、譚詣,應該就是本地武裝,大概率是後世組成川東抗清力量的“夔東十三家”的一部分了。

歷史上“夔東十三家”在清軍入川后,在川東抗擊了數年。這裡面有一部分,固然是後來李自成、張獻忠的民軍幡然悔悟,覺醒了民族大義。但也有更多,就是本地的官兵和地方武裝。

只是這些人歷史上都沒什麼名氣,至少比方國安知名度還低一兩個數量級。朱樹人前世就算再熟讀明史,也不可能把這些小人物都記住。

朱樹人聽了秦良玉的描述後,只是隱約意識到,這些人裡估計有一部分屬於後來的“夔東十三家”抗清義士,但肯定也不乏有後來投張獻忠又投清的漢奸。

至於哪些人是義士哪些人是牆頭草,朱樹人的《明史》功底還不足以讓他聽名字就分辨出來。

但他也不怕,畢竟他還可以深入觀察瞭解這些人,靠自己的識人之能,辨別忠奸再加以利用,應該也是不難的。

如果有忠義潛質的,那就好好用。

有漢奸潛質或者投張獻忠潛質的,那也正好催化一下,讓他們去用苦肉計勾引張獻忠,反正朱樹人是怎麼都不虧的。

朱樹人便斟酌着先鼓舞一下士氣:“諸位都是忠義之士,朝廷值此國難之秋,本官也是用人不疑,大家不必有顧慮,也不用擔心本官帶兵會偏袒嫡系——在本官眼中,只要肯努力奮戰,爲國盡忠,都是一視同仁的!”

——

ps:看球去了……這幾天熬夜看球,計策都想不出來了,攤子鋪得有點亂。

大家也看球去吧,養肥一下也行。

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386章 給大明二十年,讓大明再次偉大第104章 瘋狂備戰第188章 功高難賞第339章 血戰克敵(六千字大章)第121章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181章 初會二藩第52章 他鄉遇故知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賊第66章 無能狂怒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181章 初會二藩第30章 兩千年來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301章 一口氣全吃光第258章 完成備戰第145章 升任湖廣巡撫第269章 左有阿濟格,右有多鐸第124章 張獻忠:老子屠盡崇禎的親叔叔!第73章 斬殺劉賊,光復黃岡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251章 以潞王監國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297章 守敵之所必攻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47章 我講完了,誰贊成,誰反對第240章 太子豈會與殺父仇人合作第125章 光復長沙第18章 鄉試揭曉第75章 出來混遲早會結樑子第229章 以戰驅賊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116章 不要在敵人選擇的戰場上跟敵人耗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於完全不打仗第107章 原來不是天朝上國所有地方都有那麼好待遇第124章 張獻忠:老子屠盡崇禎的親叔叔!第248章 正朔無小事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第372章 豪格: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48章 說了讓你們別離開同知大人的保護範圍,結果死了吧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276章 送人頭當然要笑納了第238章 國安民樂,豈不美哉?第20章 鮮廉寡恥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269章 左有阿濟格,右有多鐸第73章 斬殺劉賊,光復黃岡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109章 假消息滿天飛第40章 李自成歸左良玉,張獻忠歸沈樹人第28章 慢性絞殺第90章 全勝而歸第1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矣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359章 滅國之戰-下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161章 諸葛難得不謹慎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94章 一波又起第82章 新年計劃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潔癖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231章 迎了闖王不納糧,不迎的人都殺光第157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61章 先生繆矣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陽城難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終止了漕運!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裝不是由你性子來的,要看對面出不出肉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沒錯,錯的是在宋朝這種懦弱的朝代使用第34章 兒子立功爹先升官第312章 人不爲己第86章 陸上攻不下南蠻子水寨,就讓我大清水師上敵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計劃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181章 初會二藩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160章 吹響反擊號角第315章 炮決尼堪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60章 果斷就會白給第116章 不要在敵人選擇的戰場上跟敵人耗第248章 正朔無小事第52章 他鄉遇故知第242章 吳三桂玩不過多爾袞,但是國姓爺可以
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386章 給大明二十年,讓大明再次偉大第104章 瘋狂備戰第188章 功高難賞第339章 血戰克敵(六千字大章)第121章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181章 初會二藩第52章 他鄉遇故知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賊第66章 無能狂怒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181章 初會二藩第30章 兩千年來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301章 一口氣全吃光第258章 完成備戰第145章 升任湖廣巡撫第269章 左有阿濟格,右有多鐸第124章 張獻忠:老子屠盡崇禎的親叔叔!第73章 斬殺劉賊,光復黃岡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251章 以潞王監國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297章 守敵之所必攻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47章 我講完了,誰贊成,誰反對第240章 太子豈會與殺父仇人合作第125章 光復長沙第18章 鄉試揭曉第75章 出來混遲早會結樑子第229章 以戰驅賊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116章 不要在敵人選擇的戰場上跟敵人耗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於完全不打仗第107章 原來不是天朝上國所有地方都有那麼好待遇第124章 張獻忠:老子屠盡崇禎的親叔叔!第248章 正朔無小事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第372章 豪格: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48章 說了讓你們別離開同知大人的保護範圍,結果死了吧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276章 送人頭當然要笑納了第238章 國安民樂,豈不美哉?第20章 鮮廉寡恥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269章 左有阿濟格,右有多鐸第73章 斬殺劉賊,光復黃岡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109章 假消息滿天飛第40章 李自成歸左良玉,張獻忠歸沈樹人第28章 慢性絞殺第90章 全勝而歸第1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矣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359章 滅國之戰-下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161章 諸葛難得不謹慎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94章 一波又起第82章 新年計劃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潔癖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231章 迎了闖王不納糧,不迎的人都殺光第157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61章 先生繆矣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陽城難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終止了漕運!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裝不是由你性子來的,要看對面出不出肉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沒錯,錯的是在宋朝這種懦弱的朝代使用第34章 兒子立功爹先升官第312章 人不爲己第86章 陸上攻不下南蠻子水寨,就讓我大清水師上敵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計劃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181章 初會二藩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160章 吹響反擊號角第315章 炮決尼堪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60章 果斷就會白給第116章 不要在敵人選擇的戰場上跟敵人耗第248章 正朔無小事第52章 他鄉遇故知第242章 吳三桂玩不過多爾袞,但是國姓爺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