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兒子立功爹先升官

次日清晨,恰巧是五日一次的例行大朝會。

崇禎前一夜因爲得了好消息,在周皇后宮裡睡得非常安穩,早朝時便精神飽滿。

他知道羣臣還未聽說昨夜送達的楊閣老捷報,便有意先壓一壓,要藉着這次的機會,順便把另外幾項內政方面的任命強行推行下去。

所以,他刻意先不提剿賊軍功和表彰的事兒,而是先讓人討論內閣已經壓了好多天的“對厘金改革倡議人的獎懲”。

作爲皇帝,如果是那種獨夫民賊、一言九鼎的存在,那是不喜歡“扮豬吃虎”的,他們更喜歡直接獨斷專行。

但明朝很多皇帝,被內閣和大臣們掣肘的久了,想推行一點事情總是阻力重重,這種情況下難免也會養成一些惡趣味,總想打反對者的臉,打得越精彩皇帝越爽、越能出一口惡氣。

此時此刻的崇禎,怕不是就有幾分這種心態。

朝會很快正式開始了。幾項日常的常規議題後,就進入了今日的第一項重頭戲。

崇禎親自開口,爲即將討論的事兒定了調子:

“諸卿,今日朝會,有一件大事必須議定了。厘金之法,實施已經兩月有餘。南方三省也已把四五兩月的金額上報,着實減輕了戶部數十萬兩的軍費開支。

按戶部的統計,今年剩下六個月,至少還能減少戶部直接支出一百五十萬兩,如此善政,是不是該推行南方各省,議定一個時刻,讓四川、江西、浙江也逐步開徵。”

崇禎這番話剛出口,戶部果然就有幾個官員面露不忿,很想直接跳出來勸諫。

但似乎是考慮到這大殿之上,不比私下遞摺子,一羣戶部官員主動帶頭反對戶部自己推進的政策,有點不像話,這才暫時忍了。

不過,他們也都互相使眼色,總想推一個立場嫌疑不大的人來挑頭。最後一番眼神交流後,就輪到了工部尚書周士樸出面。

這個周士樸,乃是河南歸德府(商丘)人士,跟當初做過多年戶部尚書的侯恂是老鄉兼舊同僚(侯恂也是商丘人)。

崇禎七年以前,侯恂當戶部尚書時,周士樸就歷任過戶部左、右侍郎。後來侯恂倒臺下獄,周士樸被調去了工部,升任尚書。

不過工部和戶部歷來是工作上交往很密的,工部是花錢大戶。而按明末的官場黑暗程度,戶部撥出去的政府工程款項,最後顯然不可能都被工部花到實處,至少相當一部分直接就被回扣返還到了撥款人手上,互相分肥。

所以,周士樸對於“每年有兩三百萬兩銀子、以後都由地方收了直接在地方上花掉,不用經戶部過手沾油”,顯然也是非常牴觸的,他和戶部那些侯恂派的故吏,有很強烈的共同利益。

於是,周士樸就頂着皇帝的猜忌,主動跳出來:“陛下,臣以爲厘金之法,弊端甚重。長遠來看,將導致唐時藩鎮割據之禍。

前宋與我大明,花了六百年時間,讓地方軍、財分權,纔有那麼久的太平盛世,陛下不可爲一時缺錢、倒行逆施啊!”

崇禎聞言頗爲惱怒,但他現在有底氣,怒氣倒不用表露得太淺顯,於是便皮笑肉不笑地說:

“周卿!在你看來,厘金之法,只是錢的問題麼?我看你們一個個都豬油蒙了心!眼下當務之急,是除惡務盡!平定流賊!

朕要的是地方駐軍的戰力!要的是各軍用命保護家鄉!如果厘金之法能提升各省軍力,難道也不該力推!你們一個個都想勾結流寇不成!”

崇禎這段話,

一開始語氣相對平緩,越說到後面越是聲色俱厲,逐次遞進,直接把周士樸等人架到了一個“不支持厘金就是不支持提升地方軍隊戰鬥力,就是勾結流賊”的大逆不道位置上。

周士樸語氣一塞,暫時不敢開口。

崇禎便乘勝追擊,又補充羞辱了幾句:“周卿,你自己工部有多幹淨,不用朕說了吧?聽說朕派張彝憲去戶部、工部出納,你還推三阻四。明着說是恥於和宦官爲伍,實際上想的是什麼,你心裡清楚!”

原來,就在幾個月之前,崇禎就因爲覺得這位周尚書貪得太厲害,所以力排衆議,派了個宦官去戶部和工部擔任出納,查清戶部撥給工部的每一筆銀子具體怎麼花了。

歷史上,周士樸最後就是以“恥於被宦官查賬”的理由,跟張彝憲鬧了很大的矛盾,被皇帝罷免。

罷免後他就回商丘老家居住,第二年(崇禎十五年)就遇到李自成攻破商丘。周士樸最後關頭倒也有點晚節,在李自成破城後全家上吊死了。

(注:但也有歷史學家分析認爲,他是怕被李自成抓住後折辱,未必是忠於大明誓死不降。因爲李自成對聚斂鉅富的藩王、貪官,都是絕不手軟的,根本不用接受投降,殺了他們銀子也都是李自成的,還能得個殺貪的美名)

如今,因爲沈樹人的蝴蝶效應、厘金制度的鬥爭,倒是把崇禎和周士樸之間的矛盾提前點燃了。

誰讓周士樸眼色不好,今天要當這個出頭鳥、讓戶部那些侯恂派的人欠他一個大人情呢,結果一腳踢到了鐵板上。

被皇帝辱罵後,周士樸還有些氣憤不過,抗聲直言:“臣確實羞於與宦官爲伍!不過今日之事,卻與此無關!陛下說厘金可以提升地方各省駐軍戰力、士氣,怕也只是一廂情願。

以臣之見,這無非就是地方上搞出來的新斂財之法,最後銀子收了那麼多,兵卻沒練好,還不知道都落入了誰的口袋!”

崇禎內心狂喜,他其實從派出查賬宦官的那天起,就已經想要搞周士樸了。沒想到今天摟草打兔子,本來只想搞幾個戶部那邊不聽話的刺頭,結果連工部這邊都有不長眼的跳出來了。

自己按下楊嗣昌的捷報不提、先提改革,果然收到了奇效!

崇禎這才把捷報拿出來,示意王承恩交給衆卿傳閱:“誰說實施厘金之法後,地方上軍餉發放、士卒士氣、練兵備戰沒有改觀的?

革左五營原本都剿了多久了?降而復反反而復降,一出兵都說自己打了勝仗,一問戰果一家賊王都沒全殲!有誰拿了賊酋首級來獻的?

這次湖廣厘金推行僅僅兩月,新軍士氣大振、軍餉足額、百姓安妥,賀錦、賀一龍首級獻至闕下!這叫戰力沒有提升?”

皇帝此言一出,滿朝譁然,還真沒想到剿賊戰場上,居然一下子立了這麼大一個功勞。不管怎麼說,這可是兩營賊酋本人伏誅啊!

當然了,這種功勞,之前別人也是立過的,甚至更大。

比如崇禎四年曹文詔就殺過第一代賊王王嘉胤。

崇禎八年高迎祥殺了曹文詔爲王嘉胤報仇,威望上升爲諸賊之首,成了新的“闖王”。

但次年孫傳庭又殺了高迎祥,這也是不世奇功,這纔有了又一代的新“闖王”李自成。

從這個角度來說,現在就算有人殺了李自成,功勞也不過跟曹文詔、孫傳庭一個級別。除非是將來等李自成犯下更大的罪行、他的人頭變得更值錢之後,殺李自成的功勞纔會再漲一個臺階。

而沈樹人現在滅掉的賊酋,比李自成羅汝才馬守應都還要低至少一個級別。哪怕一次殺倆,功勞也比上述幾個巨頭略遜一籌。

所以,沈樹人這次的軍功,只能說是比崇禎年間曹文詔、盧象升、孫傳庭都差一些,勉強排到當代第四。如果再算上楊嗣昌、洪承疇這些全局統籌之功,他沈樹人最多排第六,也不是什麼“不世之功”。

但不管怎麼說,作爲一個“推進改革的療效示範案例”,那是妥妥夠用了。

皇帝丟下這麼一顆重磅炸彈,滿朝文武除了歌功頌德,一句反對意見都不敢提了。這當口誰給皇帝找不自在,那就是在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

崇禎看了滿朝文武的心悅誠服,內心也是大感快慰,最後還不忘給周士樸補刀,冷冷地說:

“周卿,朕讓人覈查戶部、工部往來賬目的事兒,還沒算完!等這邊大事了斷了,朕再慢慢跟你算!”

此言一出,其他錢糧上不乾淨的文官愈發噤若寒蟬,知道這時候絕不能給皇帝遞刀子查自己。

崇禎志滿意得,宣佈了幾條措施後,見大家都配合,也就說出了他今天早就想敲定的一個決策:

“既如此,還有個事兒,順帶商議一下。戶部侍郎蔣德瑾推行厘金有功,加上戶部尚書程國祥久已告病,朕決意升蔣德瑾爲戶部尚書,諸卿可以議一議。”

這麼重大的人事決策,也不是皇帝一句話就能定的,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

朝會上各位內閣大學士一起商討切磋,最後纔算是原則上火急火燎通過了皇帝的任命,朝會結束後再把相關文書補上。

蔣德瑾站在文官隊列之中,也是心情壯懷激烈。他爲了這從副職到正職的一步,

又努力了一年多了,還拉攏了那麼多手下、主持了那麼多改革,如今這一步終於正式邁出去了!

他忍不住扭頭看了一眼後面的下屬、如今還只是承運司郎中的沈廷揚,自己這個小弟收得好啊,是能幫自己辦大事的,也不枉自己在戶部一直支持他提出的改革,算是互利共贏了。

蔣德瑾升官的事兒討論完後,崇禎順水推舟再提出要把戶部承運司郎中沈廷揚,提拔爲南京戶部侍郎,

去南京主持南方各省的厘金改革推廣、爭取今年試點之後,明年在四川、江西、浙江也推廣厘金之法,並且進一步深化漕運改海的改革。

到了這一步,戶部系統內的侯恂派也終於完全無力反抗了。皇帝能把沈廷揚踢到南方的“養老六部”去,他們已經是千恩萬謝,再也不敢多生事端。

甚至哪怕直接給沈廷揚南京戶部尚書,他們也無所謂了。

反正南京的六部實際上也就管管南直隸地區的事兒,想管南方其他各省還得看你有沒有手腕實力、北京這邊的戶部配不配合。

與此同時,蔣德瑾內心也在想:“沈家這個助力要好好團結,反正南京戶部的官不值錢,季明賢弟這是資歷太淺,之前只是郎中,所以升到南京暫時也只能當侍郎。

而只要他去了之後表現好,咱一兩年之內就想辦法幫他再升一級,當到南京戶部尚書也無不可。相信他兒子沈樹人也會承咱的人情,以後在其他方面更加配合,投桃報李的吧。”

第364章 新山海關大戰第45章 白漂的快樂你不懂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194章 放在大明這得凌遲(七千字不拆了)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敵84章 偉大的撤退第93章 瘋狂升官第384章 終戰條約第77章 沈道臺手下,只有文武平等第41章 俘虜艾能奇送京議罪第232章 陛下還沒死呢,你們就蠢蠢欲動了第53章 心有猛虎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155章 自以爲又找到了破綻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第20章 屢敗屢戰第50章 整軍備戰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231章 迎了闖王不納糧,不迎的人都殺光第261章 連鎖應對第129章 想看清沈撫臺的長相,就要付出代價第209章 詐降不是那麼容易的第24章 一石三鳥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115章 互相欺騙第268章 李自成自裁臥龍崗第5章 雙線操作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386章 給大明二十年,讓大明再次偉大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202章 逆練張獻忠裹挾術第154章 但凡學過小學幾何,都不會中這種招第370章 清堡宗順治第290章 喘息之機第344章 白門樓:古有呂奉先,今有孔有德第12章 沈樹人在大氣層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16章 沒食明祿,沒受國恩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81章 買紀錄片送遊戲的好處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35章 殺張獻忠者封侯第194章 放在大明這得凌遲(七千字不拆了)第14章 絕知此坑要躬踩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98章 虛實相濟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第369章 兵臨瀋陽第11章 浩然正氣,大公無私第77章 兩條都是死路,一條長一點,一條短一點第134章 決戰爆發第325章 得國本第385章 大明新時代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144章 留待聖裁第386章 給大明二十年,讓大明再次偉大第269章 左有阿濟格,右有多鐸第384章 終戰條約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176章 背水一戰第19章 隨州炮戰第10章 私闖民宅,當場擊斃第3章 好學之心值得鼓勵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44章 初到黃州第388章 朱樹人那麼高的智商,怎麼可能滿足於“攤丁入畝”第1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46章 忽略不計第62章 就憑你有什麼資格學戚少保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56章 風水寶地第51章 不要做重複發明車輪的傻事第34章 兒子立功爹先升官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會是社恐吧第46章 忽略不計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289章 柳如是擊鼓抗金第385章 大明新時代第334章 多爾袞:你知道這兩年半我怎麼過的麼!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69章 秦淮金粉第152章 李自成之謀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48章 實事求是第3章 好學之心值得鼓勵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115章 互相欺騙第315章 炮決尼堪
第364章 新山海關大戰第45章 白漂的快樂你不懂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194章 放在大明這得凌遲(七千字不拆了)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敵84章 偉大的撤退第93章 瘋狂升官第384章 終戰條約第77章 沈道臺手下,只有文武平等第41章 俘虜艾能奇送京議罪第232章 陛下還沒死呢,你們就蠢蠢欲動了第53章 心有猛虎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155章 自以爲又找到了破綻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第20章 屢敗屢戰第50章 整軍備戰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231章 迎了闖王不納糧,不迎的人都殺光第261章 連鎖應對第129章 想看清沈撫臺的長相,就要付出代價第209章 詐降不是那麼容易的第24章 一石三鳥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115章 互相欺騙第268章 李自成自裁臥龍崗第5章 雙線操作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386章 給大明二十年,讓大明再次偉大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202章 逆練張獻忠裹挾術第154章 但凡學過小學幾何,都不會中這種招第370章 清堡宗順治第290章 喘息之機第344章 白門樓:古有呂奉先,今有孔有德第12章 沈樹人在大氣層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16章 沒食明祿,沒受國恩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81章 買紀錄片送遊戲的好處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35章 殺張獻忠者封侯第194章 放在大明這得凌遲(七千字不拆了)第14章 絕知此坑要躬踩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98章 虛實相濟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第369章 兵臨瀋陽第11章 浩然正氣,大公無私第77章 兩條都是死路,一條長一點,一條短一點第134章 決戰爆發第325章 得國本第385章 大明新時代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144章 留待聖裁第386章 給大明二十年,讓大明再次偉大第269章 左有阿濟格,右有多鐸第384章 終戰條約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176章 背水一戰第19章 隨州炮戰第10章 私闖民宅,當場擊斃第3章 好學之心值得鼓勵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44章 初到黃州第388章 朱樹人那麼高的智商,怎麼可能滿足於“攤丁入畝”第1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46章 忽略不計第62章 就憑你有什麼資格學戚少保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56章 風水寶地第51章 不要做重複發明車輪的傻事第34章 兒子立功爹先升官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會是社恐吧第46章 忽略不計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289章 柳如是擊鼓抗金第385章 大明新時代第334章 多爾袞:你知道這兩年半我怎麼過的麼!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69章 秦淮金粉第152章 李自成之謀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48章 實事求是第3章 好學之心值得鼓勵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115章 互相欺騙第315章 炮決尼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