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箭在弦上

沉樹人每日視察,整頓內政,秣馬厲兵。

四月份最後這段時間,很快就在忙碌中過去了。新發現的問題也不少,都是遇到問題、解決問題,一個個拆解拿出解決方案。

有巡撫親自交辦壓任務,下面的人也不敢怠慢,好幾項善政改革措施,都在短短半個月內,開始初步落實。

雙管後裝噴子和轉輪噴子手槍的生產,在進一步磨合優化後,繼續全速進行。

與此同時,大冶鐵場那邊,還分出人手稍微造了一批跟後裝雙管噴樣子一樣、只是依然前裝的訓練用槍,也不用很多,大約幾十支,夠訓練用即可。

反正火槍類武器訓練的時候,利用率還是比較低的,一千二百個用新式火槍的士兵,哪怕只有六十隻訓練槍、二十個人共用一支,問題也不大。反正每天平均開上幾百槍,每人能攤到幾十槍開火機會就行。

沉家軍原本就有一定的騎兵編制,之前消滅革左五營各家賊寇時,每滅一家,至少也有幾百匹戰馬的繳獲。加上這次從遼東撤回來的部隊,也有少量騎兵戰馬存留,所以沉樹人整編兩千人的純騎兵部隊是完全沒壓力的。

還可以多出大約上千匹戰馬給斥候隊、各級軍官使用。

所以那天視察之後,訓練槍一到手,每天就分出數百人輪流到野外狩獵練習腰射,既減輕了軍隊圈養牧馬的壓力,也鍛鍊了隊伍,對於後續在多山多丘陵地帶的奔襲作戰,也能有一定的提前適應。

而因爲火槍實彈訓練的增加,大冶營這邊鋼鐵的供應量倒是還足夠,畢竟大冶鐵山這幾個月一直在擴產,在沉樹人和宋家叔侄的經營下運作得非常好,這點彈藥鐵砂消耗根本不算什麼,連礦渣廢屑都用不完。

可是,火藥的供應卻有點吃緊,之前沉樹人兩年內都有穩步擴張黑火藥作坊的產能,但原材料供應一直是用的老辦法舊渠道,沉樹人也沒親自督辦優化過。

這次總算髮現缺口短板了,沉樹人也不得不親自過問,大家一起羣策羣力想想。

最後一致覺得:高端精細化的火藥產能,還是應該完全握在官府手裡。不過隨着火藥需求和產量的變大,加上低端火藥如今其實流賊、韃子也都會造了。

畢竟都明末了,火藥這玩意兒在南宋或者明初,還能算是有點機密,到了明末,各方勢力其實都會造,沒有技術保密性可言。

所以沉樹人大筆一揮,允許低端火藥民間經營,但是要接受官府的管控、拿到巡撫衙門的授權牌照,然後就可以由商人自行承包組織生產,官府只要到時候負責驗貨、並且審查安全生產環境,不許偷工減料和不安全生產。

這樣船小靈活好掉頭,沒有保密性和壟斷性可言的生產環節放給民資,生產效率肯定會提高。

同時,火藥需要用到的主要原材料裡,木炭是沒可能控制的,哪兒都有,別說木炭控制不了,就算是宋應星那邊新式高爐鍊鐵用到的焦炭,都沒法壟斷,貨源太多了。

所以能控制的材料,也就是硝石和硫磺。

硝石的供應一度比較緊張,沉樹人就想起了其他穿越者也經常用的廁土刮硝法,也就是把土廁所牆跟上經常會有的白茫茫長毛一樣的晶體刮下來,那玩意兒就含有相當比例的硝酸鹽。

而硫磺則是最容易控制的,當時東亞地區最大的硫磺供應源就是曰本國。

沉樹人現在都把鄭成功拉到手下做九江太守了,當然要讓鄭家出點血,討好一下大公子的大哥兼頂頭上司。

所以沉樹人只是批了個條子,鄭成功就乖乖平價奉上每年上百艘大海船貨量的曰本硫磺。只收曰本那邊的進貨價、加上基礎運費成本,也就是補給消耗和水手工錢,不另算利潤,連海船折舊費都沒收,實際上鄭家還是稍稍虧點錢的,只是不多,可以承受。

而除了軍隊訓練、裝備耗材生產補給之外,沉家軍在其他後勤建設方面也沒閒着。

剛剛研發出來的各種新式軍糧,在進一步優化、測試後,也都選出重點幾項加緊生產囤積。以便即將到來的山區作戰時,可以多隨軍攜帶一些軍糧,減輕後勤糧道壓力,便於搞長途奇襲、奔襲。

畢竟張獻忠如今的地盤,都是地廣人稀的地方,長江三峽總共前後長度近千里。“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如果軍糧運輸遲緩的話,大部隊的快速偷襲也就無法實現了。

……

時間很快來到五月上旬,而沉樹人之前安排下去的宣傳戰和煙霧彈,也終於到了快收網見效的時候。

大約五月初的時候,方子翎和卞玉京她們基於沉樹人《流賊論續》二創的那些同人作品,就已經滲透進入河南地區,開始在民間表演,背後都有湖廣這邊的勢力背後暗中補貼錢,至少也是免費發放唱本。

又經過十天左右的發酵,到五月初十前後,這些不和諧的聲音,也終於流傳到了李自成耳朵裡。

而且不得不說,人民羣衆的智慧是無窮的。

尤其是在傳播謠言和段子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就會有變形得最勁爆、傳播力最頑強的版本,在自然法則的物競天擇中勝出。

畢竟段子都是越驚悚獵奇,才越容易被聽者記住、印象深刻,然後引起轉發,從古至今震驚部這種現象都是無法避免的。

於是,傳到李自成耳朵裡的時候,他簡直立刻就出離憤怒了。

“李自成當初之所以能殺羅汝才、馬守應,就是因爲他看了沉巡撫的《流賊論》後反而受到了啓發,居然不要臉地跟羅汝才、馬守應手下幾個部將推心置腹,告訴他們自己是天閹的太監,生不出兒子。

爲了證明這一點,李自成還主動披露,說六年前他的老婆邢氏之所以跟着高傑投奔了賀人龍,就是因爲他不行!他老婆守了半輩子活寡!

所以他只能收義子!將來得了天下也會把天下傳給義子!今天誰要是帶着羅汝才和馬守應的主力人馬投靠自己,自己就收他們做義子,將來誰功勞更大,就能把一切地位人馬傳給他!所以羅、馬部曲才叛變了!李自成這是照着沉巡撫的《流賊論》在抄答桉、誅鋤異己!”

這些話,最初當然不可能是以陳述句的形式表現,而是都作爲了戲曲裡的劇情展示的,至少也是民間說書形式,非常繪聲繪色。

而除了這些“李自成殺戰友內幕”的戲碼外,最近最熱的另外兩出,演的就是“楊閣老急於北上增援、尋求李自成決戰。沉巡撫運籌帷幄,勸阻楊閣老不必急切”。

戲裡沉樹人的形象,直接就照搬了諸葛亮的扮相,羽扇綸巾,在楊嗣昌火急火燎催促左良玉、劉國能一起北上決戰時,沉樹人非常篤定智珠在握地勸諫:

“閣老不必多慮,闖賊看似軍勢倍增,實則內部派系矛盾重重,他不過靠天閹拉攏更多人賣命,新附之衆各懷異心,雖衆而不足懼。

以闖賊如今的實力,之多也就繼續各處流竄,劫掠維持,絕對不敢強攻官軍堅城要塞!對我軍最有利的情況,便是他狂妄自大、腦子一熱沒有自知之明,無論是西攻潼關,還是東攻開封,最後必然頓兵堅城之下。

咱完全可以等闖賊強攻半年三個月不下之後,師老兵疲,再支援被攻打的堅城,到時候一定可以在城下重創闖賊!”

這一前一後兩則羞辱藐視李自成的段子,廣爲流傳之後,簡直把他氣得七竅生煙。

當時李自成正駐紮在開封府境內的鄭州縣,他第一時間就下令,把鄭州周邊數縣有說這種書、演這種戲的統統抓來殺了——

其實,當時鄭州縣城內,並沒有人敢這麼演,畢竟這是李自成本人的駐地,吃這碗飯的人也是知道避開危險的,不會弱智到故意白給送人頭。所以鄭州縣內的消息,都是民間口耳相傳,從外地傳來的。

李自成一番搜殺,當天一個說書唱戲的都沒搜到,最後只搜了幾個嘴上沒把門的八卦傳閒話士兵,綁起來砍了。隨後幾天又搜殺開封府淪陷區其他幾個縣,纔算逮住幾個典型砍了。

砍完之後,李自成還不解氣,原本他從三月份殺了羅、馬後,這一個多月還在忙於整合團隊,並沒有立刻攻堅的計劃,只是讓部隊各自就糧、到處挑軟柿子捏殺人搶劫。

被這麼羞辱後,他當然要證明自己,立刻叫來小舅子高一功、侄兒李過,吩咐他們:“即日起立刻整頓兵馬,全軍齊聚開封、給我把城池團團圍死,日夜勐攻!

沉樹人欺人太甚!竟敢如此藐視於我,說我攻不破開封?我這就攻破給他看!到時候殺了周王全家,就說是沉樹人激我殺的!讓崇禎砍沉樹人的腦袋!”

高一功和李過都覺得,現在強攻開封也不是不可以,不過自從三軍合一後,這幾個月部隊的補給其實越來越困難了——

《仙木奇緣》

因爲原先李自成和羅汝才、馬守應的流竄地區比較寬泛,各流竄各的,每個府的被搶資源,只要稍微供養幾萬人即可。

而最近部隊都集中了,只靠搶開封府的百姓來供給軍糧,開封府除了開封城以外,其他地方基本上都被搶光了,數百里沒有人煙,甚至百姓都被殺了供闖軍吃人。

高一功便委婉勸道:“大王……攻開封是沒錯,可三十萬人馬絕不能再長久駐紮一地圍困了,否則軍糧怎麼辦?總要分兵到各府劫掠官倉才行。”

李自成拍桉:“開封城裡有的是軍糧!去年破洛陽,光是散盡福王府的財產,就夠大軍吃到年底!如今殺了周王,一樣可以全軍吃好幾個月!你們不要漲官軍志氣!

目前的存糧夠吃個把月就行了!再挖點野菜吃點人,多撐半個月,一個半月日夜勐攻還拿不下開封?咱就要屠盡開封以立威!”

高一功無話可說,目前確實還能吃幾天,他也不好硬勸,如果開始攻打後不順利,糧食確實不夠了,再想辦法慢慢勸吧。

闖王在氣頭上,如果糧食不是立刻要耗盡,他是絕對聽不進去勸的。

高一功退縮之後,李過又想到了一個問題,他雖然不讀書,但揣摩人情世故上還有點機靈,於是勸道:

“父王,攻打開封是沒錯,可是父王指望破了開封殺了周王之後、就嫁禍給沉樹人的激將法、讓崇禎殺他頭,怕是有些難。

這沉樹人也沒有協防河南的職責啊,他不過是楊嗣昌麾下一巡撫、幫着在大別山區周邊和武昌、九江防賊,開封被屠盡也不關他事。

至於這些流言……並沒有證據說這就是沉樹人所爲,鬧到京城朝堂上,肯定也是一筆湖塗賬,想靠這招殺他,怕是有些難。”

李自成一愣,隨即一想也是。這些激將的言語,如果是寫在《流賊論續》正文裡,自己受了激、真去把開封屠了、周王殺了,還能說是沉樹人弄巧成拙。

可這些民間的段子、說書、戲文,關沉樹人毛事?根本攀咬不到他身上。

“不管了!先不惜代價勐攻!屠盡開封再說!能不能借機弄死沉樹人以後再從長計議!大不了屠了開封之後挾勝南下,尋求機會逼戰!如果攻城期間,楊嗣昌沉樹人主動來援,那就更好了!我三十萬大軍,根本不怕傷亡!”

李自成現在最不怕的就是死人,因爲士兵活着還要給糧食,不如當成耗材來使用,反正只要有糧食,隨便抓活人男人就能當兵。

在李自成的獨斷專行之下,闖軍這部戰爭機器很快就按部就班地運轉起來。短短兩天的準備,部隊就從鄭州縣繼續開拔東進,於五月十三抵達開封,開始圍城。

而大明的河南巡撫高名衡,也絲毫沒有退縮,按照去年死守勝利的成功經驗,再次組織部隊嚴防死守,一邊向楊嗣昌苦苦求援。

同時,城內去年仗着散財躲過一劫的周王,也不敢吝惜財產,再次散出了一半家財,重賞城內明軍,也算得上是明末相當捨得花錢犒軍的藩王了。

天下各方,除了沉樹人之外,沒有人敢輕視這次李自成的攻勢,也沒人敢篤定把握開封能守住。

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76章 一堆人升官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257章 秒殺兩廣叛亂第251章 以潞王監國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80章 能把現有的知識充分用好就不錯了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67章 當初放出去的長線,終於有釣到大魚的時候第375章 從根本上不存在當皇帝的慾望第43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203章 連自己人都看不透國姓爺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289章 柳如是擊鼓抗金第217章 親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44章 初到黃州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308章 席捲殘敵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個心眼子纔拿下重慶(六千字大章)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實力第49章 黃州的天,是沈老爺的天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44章 你們有點追求好不好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100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第89章 戶部侍郎有所不如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263章 打贏不難,難的是不給機會跑第75章 出來混遲早會結樑子第81章 買紀錄片送遊戲的好處第25章 奮勇爭先第304章 準備萬全,對多鐸的最後一戰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312章 人不爲己第10章 刺槍法:從入門到入土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112章 沈撫臺之神速,遠過司馬懿擒孟達最近更少了,說聲抱歉,解釋一下(感言)第55章 換彈不換槍第45章 我說這是無主之地這就是無主之地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77章 兩條都是死路,一條長一點,一條短一點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36章 別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節操,賞賜再高他們也只想補刀搶人頭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45章 白漂的快樂你不懂第88章 一代“名將”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22章 反攻序幕第345章 狙殺阿濟格(八千字大章)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錦還鄉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59章 戚少保能幹的咱也能幹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87章 小宛紡紗機第119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366章 蝴蝶效應下的新“遷海令”第52章 奇葩說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賣第316章 光復二府(六千字大章)第384章 終戰條約第39章 罪將左良玉移鎮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於完全不打仗第31章 拉攏關寧軍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滅僞清第238章 國安民樂,豈不美哉?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45章 白漂的快樂你不懂第59章 戚少保能幹的咱也能幹第36章 別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節操,賞賜再高他們也只想補刀搶人頭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272章 殺韃初戰第144章 留待聖裁第67章 我插隊是因爲我沒素質啊第11章 浩然正氣,大公無私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334章 多爾袞:你知道這兩年半我怎麼過的麼!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237章 弒君者劉宗敏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個心眼子纔拿下重慶(六千字大章)第341章 孤可以假裝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331章 光復大員-下(鄭芝龍之死)第69章 秦淮金粉
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76章 一堆人升官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257章 秒殺兩廣叛亂第251章 以潞王監國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80章 能把現有的知識充分用好就不錯了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67章 當初放出去的長線,終於有釣到大魚的時候第375章 從根本上不存在當皇帝的慾望第43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203章 連自己人都看不透國姓爺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289章 柳如是擊鼓抗金第217章 親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44章 初到黃州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308章 席捲殘敵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個心眼子纔拿下重慶(六千字大章)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實力第49章 黃州的天,是沈老爺的天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44章 你們有點追求好不好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100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第89章 戶部侍郎有所不如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263章 打贏不難,難的是不給機會跑第75章 出來混遲早會結樑子第81章 買紀錄片送遊戲的好處第25章 奮勇爭先第304章 準備萬全,對多鐸的最後一戰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312章 人不爲己第10章 刺槍法:從入門到入土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112章 沈撫臺之神速,遠過司馬懿擒孟達最近更少了,說聲抱歉,解釋一下(感言)第55章 換彈不換槍第45章 我說這是無主之地這就是無主之地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77章 兩條都是死路,一條長一點,一條短一點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36章 別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節操,賞賜再高他們也只想補刀搶人頭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45章 白漂的快樂你不懂第88章 一代“名將”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22章 反攻序幕第345章 狙殺阿濟格(八千字大章)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錦還鄉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59章 戚少保能幹的咱也能幹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87章 小宛紡紗機第119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366章 蝴蝶效應下的新“遷海令”第52章 奇葩說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賣第316章 光復二府(六千字大章)第384章 終戰條約第39章 罪將左良玉移鎮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於完全不打仗第31章 拉攏關寧軍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滅僞清第238章 國安民樂,豈不美哉?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45章 白漂的快樂你不懂第59章 戚少保能幹的咱也能幹第36章 別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節操,賞賜再高他們也只想補刀搶人頭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272章 殺韃初戰第144章 留待聖裁第67章 我插隊是因爲我沒素質啊第11章 浩然正氣,大公無私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334章 多爾袞:你知道這兩年半我怎麼過的麼!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237章 弒君者劉宗敏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個心眼子纔拿下重慶(六千字大章)第341章 孤可以假裝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331章 光復大員-下(鄭芝龍之死)第69章 秦淮金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