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先生繆矣

沈樹人對宋應星的禮遇,不僅讓宋應星本人覺得頗爲慚愧,甚至可以用“受寵若驚”來形容。

連帶着宋家的妻兒親戚,也都是惶恐不安。

宋應星幾個兒子,年紀大的都已經三十多歲了,最小的也比沈樹人稍長些。看着剛剛被運作了從七品官職的父親坐在馬車裡,而朝廷的僉都御史、兵備道僉事卻騎馬在車窗邊,他們始終覺得提心吊膽,頗有幾分不真實感。

一路上,沈樹人談笑風生,話題範圍倒也豁達,聊的都是雙方都感興趣、但又大而化之的物理化學內容,並沒有很猴急地要求對方立刻解決什麼具體技術問題。

這種態度,就愈發讓宋應星老淚縱橫,深感知遇之恩。

不過,說着說着,沈樹人忽然就奇峰突兀,說了些和氛圍不太合拍的話語。

兩人原本剛聊到《天工開物》,沈樹人冷不丁就冒出一句:“宋先生,晚輩這就要指出你著書立說時的一個不到之處了。”

宋應星一愣,還以爲對方是在具體機械或者農學方面有什麼見地,要挑書裡的技術錯誤,當下他也就做好了謙虛配合的心理準備:

“哦?不知是下官……老夫書中何處錯漏?”

沈樹人:“最大的錯漏,就在序言上!你在此書序言的最後一段,居然說《天工開物》是無用之書,‘丐大業文人,棄擲案頭,此書於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

此言豈非大謬!我沈某人好歹也是兩榜進士、且諍名播於天下。我考進士之前,難道沒有好好熟讀此書?

我非但讀了,還學以致用,從其中一些奇巧機構獲啓發,中西合璧造出了一種新的起重機,還用在了當年朝廷的漕運改革上、大大降低了漕糧反覆裝卸船的損耗!

當時我還只是國子監生,以舉監直接買的官做,雖只八品小官,卻也不忘以經世實用之學報國!至於考上進士,那是我在河道衙門協理漕運有功、升遷到七品之後,纔去考的。

哪怕不考,我這種實用之才也能有官做!對我做官幫助這麼大的書,怎能說是‘於功名進取、毫不相關’呢?”

宋應星原本已經做好了被挑刺的準備,沒想到最後沈樹人說出這麼一番話語來,着實把他感動得老淚縱橫。

他當初寫《天工開物》的序言時,最後那麼說,也是一番氣話,恨鐵不成鋼。知道自己的書得倒貼錢印,絕不會有人分攤,也不可能賣得出去。

全書別的話他都是有感情的,唯獨對這句話,他這幾年來巴不得有人打臉,證明他是錯的,證明這本書“不是對進取毫無作用”。

現在,一個在皇帝面前得到諍諫美名的兩榜進士,打了這個臉,宋應星簡直甘之如飴,很想再被狠狠扇幾下。

他心悅誠服地狠狠感慨:“沈道臺教訓得是!老夫當年實在是無知短視,因爲雕稿賠了多年積蓄、一時憤懣,才說出這些憤世嫉俗之言。

天下士林,哪有人人都蠅營狗苟醉心利祿的?這不,此書問世四年後,全天下終於有第一個例外了!沈道臺您就是這個例外的大賢啊!”

沈樹人聽他提到賠本的傷心往事,也是順着往下問:

“先生爲此書、竟賠了多年積蓄?此書有精細插圖,雕版印刷使費,應該比其他只有文字的書籍,要更貴一些吧?我也刻印過不少書,對行情有所瞭解,這麼大部書,怕不是花了兩三千兩銀子?”

宋應星點點頭:“着實花了近三千兩。當時每冊首印了五百卷,結果白送都送不完。”

沈樹人若有所思地回憶了一下,忽然恍然大悟道:“怪不得,我看您序言上說,此書原有五卷,但‘觀衆、樂律二卷,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臨梓刪去’。

現在想來,怕不是覺得那兩卷寫得不好、不得其道精要,而是沒錢了吧?那兩卷的手稿可還在?本官另有大用,拿來印了吧。

本官也不白拿你的,這兩年,本官靠着《天工開物》着實獲益不少,還翻刻加印了許多,交給手下幕僚、屬官、匠人研讀。

你原先虧了三千兩,再加上這兩卷沒印的,一共算五千兩。本官再加一倍給你,拿一萬兩,從此《天工開物》任由本官繼續翻印,如何?”

古人也不可能談版權分成,所以沈樹人爽快一點,直接買斷制,也沒說這是版權,就當是潤筆,外加彌補宋應星之前的虧損。

沈樹人提到的《天工開物》序裡的“觀衆、樂律”兩卷,歷史上宋應星缺錢沒有雕印,就失傳了,

不過有零星片段爲後來其他書所引用,根據考古研究,可以大致推測出,

這兩卷書分別研究的是樂器聲學原理、還有一些明末時的舞臺表演技術、道具技術,皮影戲人偶戲萬花筒之類的原理剖析。

其中“樂律”這卷更有價值一點,因爲涉及到了物理學的聲學部分,比如從流出的殘句裡可以看到,宋應星有寫“一根琴絃繃緊的長度縮短多少比例後,音高就能提高五度(宮商角徵羽一輪,對應西方一個八度)”,還有很多其他的樸素聲學研究。

當然了,必須承認,在這方面華夏文明古代並不佔優。因爲古代都不喜歡用數學工具來精確定量研究藝術,只喜歡大而化之地泛泛論道不論術。

相比之下,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在公元前6世紀就總結出弦長變化和音高變化之間的數學比例了。(中國古代調音師手藝是很不錯的,甚至更好,但只是憑經驗憑手感,沒人去總結聲學數學原理)

宋應星雖然比畢達哥拉斯晚了兩千年,但好歹也是補上了這塊不受重視的短板,他的一部分內容,也是從徐光啓翻譯的西方數學思想借鑑來的。

說白了,這兩卷比前三卷涉及的工業、手工業要更加不務正業一些,純粹是娛樂產業,類似後來電影行業的服化道、配樂技術,才那麼不被待見。

所以,如果說《天工開物》的前三卷,只會被極個別非常死板的衛道士抨爲“奇技淫巧”,那後兩卷要是印出來,按照當時的社會開放程度,恐怕是開明人士都會噴是“奇技淫巧”了。

畢竟到21世紀,還有很多人噴娛樂科技是“爲戲子服務”呢,何況是17世紀?

都服務於倡伎優伶了,這不“淫”巧還有什麼是“淫”巧?

不過,不論別人有什麼心理負擔,這一切在沈樹人這種坦蕩君子這兒,都是不存在的。

研究那些倡伎優伶用到的技術怎麼了?那些“衆正盈朝”的士大夫,特麼的哪個不往秦淮煙花之地鑽?

天天勾欄聽曲、還不許人研究聲學物理了?

宋應星感動涕零之餘,也不忘提醒了沈樹人這一點:“沈道臺,您開的價,老夫無有不允,老夫知道這是您擡舉我。不過這倡伎優伶之術,由您推廣出去,怕是對您名聲有所不便……”

沈樹人霸氣迴應:“我怕個鳥?我少年得志,功成名就,該考的功名全有了,早就無所畏懼。適逢其會能搶救兩卷本該失傳的科學著作,捨我其誰?回到大冶就讓人給您拿銀子,剩下的交給我。”

宋應星一家被拿捏得死死的,對沈道臺的義薄雲天、光明磊落,也是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

一行人很快回到大冶鐵山,沈樹人給宋家非常優待,找了個大宅院給宋應星養老,讓他每天畫圖紙做計算搞些研究,也不用親自下礦山、鐵廠考察,畢竟上了年紀了。

一萬兩銀子的“版權費”,也是說給就給,住下後當天,沈樹人直接就讓家丁把白花花的現銀送過去了。

宋應星做官六年,才攢出三千兩刻書。現在卻忽然進賬一萬兩,以他原本那種沒得貪污的做官套路,怕是得做二十年官才能攢這麼多錢。

銀子到位,還充分感受到了尊重,宋家人也如同打了雞血一樣,很快投入到了努力報效沈道臺的狀態中。

此後短短几日,沈樹人原本還在爲高爐耐火磚材料、燒焦碳技術等一些技術細節發愁。宋應星來了之後,雖然也沒法直接給他報答案,卻能幫着一起研究,還提供了不少細節思路。

沈樹人能提供大方向,卻提供不了細節原理,跟宋應星一合謀,補足短板,工作效率也一下子提升了數倍。

僅僅十天之內,宋應星就拿出了第一個讓他值回票價的技術創新——

沈樹人前世對化學不太在行,他前世看的主流科技史書籍,也只會說要“研究耐火磚”,但耐火磚具體是什麼化學成分配比,沈樹人就不知道了。

宋應星是江西人,跟着一起琢磨鼓搗燒製了幾天,忽然就靈光一閃,建議沈樹人再花點錢、重金去他江西老家,找景德鎮弄些擅長燒製高溫窯的工匠,一起總結排查。

“沈道臺,老夫在江西住了大半輩子,對燒窯也是頗有研究觀摩的,有些瓷土摻到普通燒磚土中之後,可以讓窯的耐火變強,不如咱就順着這個思路繼續配比。”

被這麼一提醒,沈樹人也意識到了,有些含鋁酸鹽、鋁土礦成分的燒磚土,好像是更有耐高溫前途一點。

有了細節前進方向,他也就大筆一揮,批了銀子,讓宋應星要造實驗室就造實驗室,要機器要材料隨便買,留下賬目即可。要去景德鎮請燒窯師傅做實驗,也隨便開支,不要怕花錢。

宋應星大受鼓舞,在緊隨而來的十二月份,一個月時間裡,就幫沈樹人鼓搗明白了好幾個技術難關。

第32章 幫過鄉試的神秘力量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176章 背水一戰第20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3章 好學之心值得鼓勵第93章 瘋狂升官第26章 前有劉國能,後有沈樹人第96章 不想越級打怪第222章 先剮張獻忠,後斬陳新甲,又喪孫傳庭第52章 他鄉遇故知第248章 正朔無小事第40章 李自成歸左良玉,張獻忠歸沈樹人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263章 打贏不難,難的是不給機會跑第76章 一堆人升官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283章 看似完美的渡江計劃第158章 闖賊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第255章 新監國的三把火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338張 汝可識得此陣?!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317章 多爾袞的應對之策第14章 絕知此坑要躬踩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總是不會錯的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71章 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第296章 多鐸敗退金山寺第69章 降者不殺,朝廷優待俘虜第3章 好學之心值得鼓勵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176章 背水一戰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67章 我插隊是因爲我沒素質啊第191章 論功行賞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6章 論買房後立刻辦房產證過戶登記的重要性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341章 孤可以假裝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15章 我可沒說我是楊閣老的心腹,你們別瞎想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18章 鄉試揭曉第330章 爲何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198章 領旨第291章 屍漫金山第325章 得國本第312章 人不爲己第290章 喘息之機第202章 逆練張獻忠裹挾術第52章 奇葩說第55章 換彈不換槍第137章 瘋狂逃亡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270章 韃子最擅長這種事情了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16章 沒食明祿,沒受國恩第41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202章 逆練張獻忠裹挾術第93章 瘋狂升官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161章 諸葛難得不謹慎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第55章 換彈不換槍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36章 天下泰斗第19章 隨州炮戰第84章 惹火燒身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第196章 煉丹煉出無煙發射藥第292章 曲線誕生的剃髮令第303章 整個清廷亂成了一鍋粥第366章 蝴蝶效應下的新“遷海令”第259章 繼承大統第316章 光復二府(六千字大章)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裝不是由你性子來的,要看對面出不出肉第41章 俘虜艾能奇送京議罪第351章 好好學學大明在幹什麼,而你又幹了什麼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第21章 科學家方以智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1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矣第39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1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01章 親射虎,看孫郎第181章 初會二藩第155章 自以爲又找到了破綻第137章 瘋狂逃亡第86章 陸上攻不下南蠻子水寨,就讓我大清水師上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297章 守敵之所必攻
第32章 幫過鄉試的神秘力量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176章 背水一戰第20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3章 好學之心值得鼓勵第93章 瘋狂升官第26章 前有劉國能,後有沈樹人第96章 不想越級打怪第222章 先剮張獻忠,後斬陳新甲,又喪孫傳庭第52章 他鄉遇故知第248章 正朔無小事第40章 李自成歸左良玉,張獻忠歸沈樹人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263章 打贏不難,難的是不給機會跑第76章 一堆人升官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283章 看似完美的渡江計劃第158章 闖賊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第255章 新監國的三把火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338張 汝可識得此陣?!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317章 多爾袞的應對之策第14章 絕知此坑要躬踩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總是不會錯的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71章 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第296章 多鐸敗退金山寺第69章 降者不殺,朝廷優待俘虜第3章 好學之心值得鼓勵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176章 背水一戰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67章 我插隊是因爲我沒素質啊第191章 論功行賞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6章 論買房後立刻辦房產證過戶登記的重要性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341章 孤可以假裝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15章 我可沒說我是楊閣老的心腹,你們別瞎想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18章 鄉試揭曉第330章 爲何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198章 領旨第291章 屍漫金山第325章 得國本第312章 人不爲己第290章 喘息之機第202章 逆練張獻忠裹挾術第52章 奇葩說第55章 換彈不換槍第137章 瘋狂逃亡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270章 韃子最擅長這種事情了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16章 沒食明祿,沒受國恩第41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202章 逆練張獻忠裹挾術第93章 瘋狂升官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161章 諸葛難得不謹慎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第55章 換彈不換槍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36章 天下泰斗第19章 隨州炮戰第84章 惹火燒身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第196章 煉丹煉出無煙發射藥第292章 曲線誕生的剃髮令第303章 整個清廷亂成了一鍋粥第366章 蝴蝶效應下的新“遷海令”第259章 繼承大統第316章 光復二府(六千字大章)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裝不是由你性子來的,要看對面出不出肉第41章 俘虜艾能奇送京議罪第351章 好好學學大明在幹什麼,而你又幹了什麼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第21章 科學家方以智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1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矣第39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1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01章 親射虎,看孫郎第181章 初會二藩第155章 自以爲又找到了破綻第137章 瘋狂逃亡第86章 陸上攻不下南蠻子水寨,就讓我大清水師上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297章 守敵之所必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