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鄭成功滅絕長州藩

話分兩頭。

既然扶桑人決定了戰爭如何開始,那麼他們就不可能再有權決定戰爭如何結束。

當初好言好語勸他們把私通滿清的蝦夷交給大明、再把私吞琉球的薩摩藩罰滅,他們不聽,非要打。

這時候大明再要的價碼,顯然不是一開始要求的那點了,怎麼也得多要一點,作爲懲戒。

隨着張名振在東北大勝,幕府開始轉慫,鄭成功這邊在北九州纔剛剛開張,他哪裡捨得現在就停手,讓風頭都被張名振搶光?

鄭成功的兵力比張名振多,補給路線比張名振短,戰場也更靠近中原,至少要打出翻倍的戰果,纔對得起他偌大的投入。

四月初五,就在張名振於秋田城外擊斃保科正之後的兩天。在北九州的博多港,鄭成功已經發起了對九州的登陸作戰。

當然,鄭成功發起全面進攻的時候,他還不知道張名振已經取得了如此大捷,兩地相隔千里,中間還要靠海參崴中轉消息,軍情傳遞還是非常慢的。

在博多登陸戰之前三天,鄭成功其實就已經抵達了扶桑。之所以一開始沒直接發起登陸,是因爲他需要先把堵在博多和釜山之間的對馬島拿下。

對馬島這地方,當初蒙元入侵扶桑時,還抵擋了挺久,後世扶桑人還以那一戰爲素材,出了PS4時代的收官大作《對馬之鬼》。

可惜如今面對鄭成功直接拿出八十門重炮的風帆戰列艦狂轟,對馬島也就三天時間便被明軍轟爛佔領了。

這種小島缺乏縱深,主要城池港口和人口密集區,又不夠深入內陸,都是在艦炮射程之內。

明軍連上岸部署攻城炮兵陣地的環節都省了,直接在海面上開炮轟破城,一擁而入。

奪取對馬島的同時,在九州北部另一個角落的平戶五島,那就更是奪都不用奪了。因爲開戰之前,那地方就是鄭家的勢力範圍。

鄭成功的弟弟田川七左衛門就在那兒,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就是當地豪族的女兒。

所以一開戰,九州和朝鮮之間的諸多羣島,幾天就徹底落入鄭成功之手。

四月初五,在博多港登陸成功後,相對大規模的激戰纔算是漸漸拉開。

博多港就是後世的福岡,所以首當其衝的就是福岡藩主黑田光之。

黑田光之其實也挺鬱悶的,因爲九州島上至少有三家大藩是跟幕府不太對付,曾經在德川家建立統治的過程中積下過仇怨。偏偏黑田光之的福岡藩是其中的異類。

而大明此番攻打九州,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薩摩藩吞併了大明屬國琉球。

黑田光之在博多港被明軍轟爛後,審時度勢,還派了使者想去找明軍談判,表示:你們要找薩摩藩的麻煩,直接去南九州登陸好了,爲什麼要來北九州呢?

如果明軍肯直接去打南九州,那福岡藩絕對可以裝慫避戰。幕府也有一定概率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到時候可能也就肥後藩、熊本藩和本州島上的長州藩,會派兵來救援——

歷史上,兩百年後的明治倒幕時期,倒幕主力的四藩裡,就以薩摩藩爲首,然後是長州藩、熊本藩爲次。可以說扶桑西南部的幾個藩,都是跟幕府不對付的。

要是大明專挑跟幕府不對付的藩下手,說不定戰事就不會擴大化了。到時候只有這幾個藩自己報團取暖,別人看戲,豈不美哉?

然而,面對黑田光之的分說,鄭成功直接拒絕了。

大明要的是整個九州島,如果真條分縷析只對付“已經有罪”的大名,那還怎麼把整個島吞下去?

總不能到時候大明把薩摩藩熊本藩肥後藩拿了,卻留下個福岡藩依然是扶桑領土?當然要渾水摸魚多撈一點了。

於是鄭成功表示:雖然福岡藩不是直接犯有罪行的那個藩,但是在大明看來,扶桑諸藩是一體的。

大明要進攻九州,航程最短的路線就是從釜山經對馬島到博多登陸,才二百多裡航程。要是從寧波直接去南九州,那就是一千五百里航程了。

爲了後勤補給線的安全,誰會捨棄二百里的路線不走去走一千五百里的?

要怪,就只能怪福岡藩位置生得不好,剛好生在朝鮮半島和九州之間的交通要道上!

當初和平貿易年代,福岡這地方也沒少吃對外貿易的紅利,現在到了戰時,倒黴運一陣子吐出來一點,也完全合理吧。

當然,有些話不好明着這麼說,大明畢竟還是禮儀之邦,信義之邦。

所以鄭成功在回覆時,除了拒絕對方的條件以外,還重新開出了自己的條件。

表示如果福岡藩能答應這個條件的話,大明還是可以不打他的。

具體的條件就是:福岡藩必須按照自己領地的石高,拿出相當於半年稅糧的份額給大明。爲大明懲罰其他真正有罪的、以及想增援薩摩藩的藩時提供軍糧。

福岡藩石高是五十五萬石,公開拿出三十萬石軍糧給鄭成功,鄭成功就放過他。

這個條件送回黑田光之手中後,他當然是不能接受的。

且不說他眼下拿不拿得出那麼多糧食,就算他想砸鍋賣鐵湊,別人也不會賣給他。而且這麼做之後,他就是妥妥的**賣國賊了,以後還怎麼在扶桑擡頭立足?

黑田光之無奈,被逼得只能抵抗。

不過他還是用外交手段先拖延了幾天時間,一邊虛與委蛇跟大明表示他需要時間給鄭成功籌軍糧,一邊私下裡急報要求肥後藩熊本藩薩摩藩長州藩都來增援他。

因爲他這是在幫薩摩藩抗事兒,如果薩摩藩不來他就給明軍帶路了!

黑田光之這一手也不算欺詐薩摩藩,他也是真有可能這麼做的。

如果薩摩藩真不來,天下人就知道曲直在誰,到時候他“因爲薩摩藩不來而選擇給大明帶路”,那也是薩摩人逼的,不是他自己想當賣國賊,他是被人揹後捅刀出賣了,可以自比李陵。

其他幾個藩也知道脣亡齒寒的道理,尤其薩摩藩不抵抗肯定要亡,所以很快派出了援軍。

薩摩藩主島津光久幾乎把南九州全部的兵力傾巢而出,還瘋狂動員農兵。

他名義上只有八十萬石的石高,理論上哪怕所有錢都拿來養兵,也只能養四萬人,而且還不算武器的開支,所以實際上能有兩萬兵就不錯了。但這次是把往年積蓄全拿出來,武器儲備也全部起出來,竟拉了五六萬炮灰。

熊本藩主細川綱利和長州藩主毛利綱廣,倒是沒有那麼竭澤而漁,加起來各自拉了約兩萬兵馬——

這個數字絕對是合理的,千萬別信那些盲目小看扶桑人的地攤文說法,什麼“扶桑國戰只是鄉村鬥毆”,此時的扶桑畢竟是兩千四百萬人口的國家,九州島上當時就有三百多萬人。

算上長州藩是本州最西邊半島上的,把長州藩人口也算上,鄭成功這次相當於是跟一個四百萬人的政權打進攻戰,還要擔心本州的幕府嫡系部隊來援。

……

鄭成功那邊,當然也知道黑田光之在拖延時間——

哪怕對方回覆後的最初兩三天不知道,但當他發現長州藩的軍隊偷偷摸摸夜渡馬關海峽來到九州島時,再遲鈍也能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注:馬關海峽就是現在的關門海峽,馬關條約就是在那兒籤的)

不過鄭成功並沒有立刻揭穿對方,就假裝不知道,任由日軍把更多兵力集結到靠近福岡的前線。

鄭成功的想法很簡單:九州島地形複雜,中部熊本地區尤其火山衆多,如果一個個藩打過去,甚至日軍躲進火山裡遊擊,那明軍絕對會頭疼得不行。

既然現在日軍還不知道厲害,肯全部集結到福岡藩,集結到北部沿海平原,那當然要給他們這個表現機會了。

黑田光之卻以爲鄭成功是被他騙住中計了,暗暗得意。

長州藩的毛利綱廣也是膽子越來越大,一開始他第一批援軍渡過馬關海峽時,只去了幾千人,還怕一下子渡太多萬一被明軍水師攔截,會損失慘重。

見前兩批試探性航渡的部隊都安全上岸了,根本沒有明軍戰船攔截,他膽子終於徹底放大了,把第三批一萬五千主力,選擇在四月初九這天半夜,摸黑一次性航渡馬關海峽。

然而,就在這最後一批主力啓航的時候,不出意外地出了意外。

一直在跟福岡藩交涉脅迫的鄭成功部,忽然分出幾十條輕快的風帆護衛艦,連夜插到了馬關海峽航道上,給了長州藩援軍以半渡而擊。

日軍運輸船隊猝不及防,不得不就地各自爲戰,以火箭火槍佛郎機和明軍護衛艦對射。

明軍的戰船和火力都是絕對碾壓級的,戰鬥自然變成了一邊倒的屠殺。只可惜馬關海峽終究是太窄了,明軍縱然第一時間把海面上的日軍全部殺光,其實也沒多少——

馬關海峽的普遍寬度,也就在兩到三公里之間,東北角最窄的位置,甚至只有三百多丈寬,還沒長江江面寬呢。

但鄭成功對地形很熟悉,提前做紮實了功課,他既然趕來偷襲,當然是有後手的。

明軍護衛艦的艦炮,有配備了大量的開花彈,還有少數最新研製的初代石油基燃燒彈,雖說性能還不穩定,但對付對付17世紀的扶桑軍隊已經夠了。

明軍在把水面上的日軍摧垮後,直接對着有上萬日軍陸軍駐紮的馬關町發動了炮擊,然後派出陸戰隊直接黏着日軍潰兵的尾巴向馬關町掩殺。

馬關町就是後世的下關市港區,雖然海峽狹窄,沒法一萬五千人同時下海,但軍隊渡海前還是要在港區集結的。德川幕府下令過“一國一城令”,長州藩主的居城當然不會設在馬關這樣的偏僻港區,所以當地只有一些木質水寨防禦工事,完全無法固守。

明軍開花彈、燃燒彈一頓轟,然後刺刀步槍兵登陸強勢推進,日軍混亂中被殺得大敗,想抵抗的人也被混亂的友軍衝散。

從馬關海峽中游泳逃回岸上的日軍士兵,都等於是幫了大明的忙,白白給大明打了免費的先鋒。馬關町的日軍爲了防止衝亂陣腳,只好無論遇到誰上前都用鐵炮火箭招呼,黑暗中殺了不少自己人。

當然,這種黑夜混戰,進攻方的傷亡肯定也無法避免。但鄭成功此戰卻還有一張此前一直隱藏的底牌,原先沒拿出來用過。這次的夜襲戰,他就拿出來抗傷害擔風險了。

原來,鄭成功運上岸的登陸部隊,是隸屬於大明東江鎮總兵李愉的朝鮮步槍隊。五年前在滅清戰爭中,李愉也帶了兩萬朝鮮步槍兵參與了對豪格的最後一戰,也算是連年廝殺練出來了。

這次要對付日軍,還是從釜山登陸,有朝鮮兵能用當然要用,最危險容易傷亡的任務也讓朝鮮兵先上。

偏偏李愉自己也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朝鮮人在半個多世紀前的壬辰倭亂時就跟扶桑結下了大仇。

後來德川幕府號稱說“跟你們有仇的是豐臣幕府,咱推翻豐臣算是給你們報了仇了,這事兒可以翻篇了”,加上朝鮮當時面臨滿清的威脅更大,這事兒纔算揭過了。

但現在大明再次要求朝鮮動手報仇,還拿出了鐵證理由:扶桑人死性不改,吞併了大明的藩屬國琉球。既然今天敢吞琉球,明天就敢吞朝鮮,這賊子不能留。

朝鮮國主一聽很有道理,確實需要防微杜漸。也就讓李愉帶着兩萬朝鮮步槍兵給鄭成功幫手。

出發之前,鄭成功還跟朱樹人請教過一些細節,朱樹人告訴他某些情況下該下死手就下死手,不用擔心殺人多。

還專門指點過鄭成功,要利用好自己的海軍優勢,打九州就是打九州,要適時團滅一次日軍從本州島派來的援軍,所以九州和本州之間最狹窄的馬關海峽,當然是盯防的重點中的重點。

加上朱樹人有點個人情緒,他還暗示過鄭成功,一旦在馬關痛殲敵人,可以多殺點立立威,震懾一下敵人。殺人是爲了更好的和平,讓敵人不敢再反抗。

攝政王都這麼交代過了,鄭成功和李愉當然不會留手。李愉一個朝鮮出身的將領,剛好發泄一下私人恩怨。

最後長州藩的一萬五千援軍在馬關町被幾乎殲滅不說,朝鮮兵還在長州藩地界上、以馬關爲中心大肆燒殺了一番,馬關町內雞犬不留,周遭百姓死者數萬。

其實誰也不知道這是爲什麼,朱樹人這麼吩咐,完全只是因爲後世尹藤博文喜歡在馬關這地方籤條約,那朱樹人就惡趣味一下,小懲大戒雞犬不留一下。

長州藩主毛利綱廣當天親自帶兵,部隊覆滅時自然也遭到了滅殺,一起整整齊齊的還有毛利家其他幾個幫着帶兵的中層將領。

誰讓扶桑人世襲的傳統那麼濃厚呢,出來帶兵的將領都是“一門衆”爲主,很少信任外人臨時工。死的時候自然也要一家人整整齊齊。

長州軍主力團滅後,鄭成功和李愉順勢在長州藩境內狠狠燒殺一番,這才收兵回九州島上,繼續博多/福岡方向的戰事。

這也算是給了本州島上諸藩和江戶幕府一個警告:九州那點破事,最好讓九州本地的人跟大明解決恩怨。本州島上的藩鎮,敢撈過界蹚渾水的,長州藩的下場就是榜樣。

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305章 十四萬人齊廝殺第73章 斬殺劉賊,光復黃岡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220章 招降李定國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292章 曲線誕生的剃髮令第47章 我講完了,誰贊成,誰反對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64章 這樑子結大了,不死不休第277章 南陽炮戰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138章 別跟我解釋,去跟陛下解釋吧。第348章 朝鮮投明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第75章 出來混遲早會結樑子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75章 出來混遲早會結樑子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179章 乘勝追擊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裝不是由你性子來的,要看對面出不出肉第317章 多爾袞的應對之策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384章 終戰條約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18章 鄉試揭曉第17章 入國子監第74章 一鳴驚人,再鳴又驚人第24章 一石三鳥第55章 換彈不換槍第155章 自以爲又找到了破綻第321章 千年大計(六千字)第7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0章 李自成歸左良玉,張獻忠歸沈樹人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291章 屍漫金山第92章 功勞全部歸活人,罪責全部歸死人第5章 見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26章 前有劉國能,後有沈樹人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202章 逆練張獻忠裹挾術第28章 慢性絞殺第124章 張獻忠:老子屠盡崇禎的親叔叔!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375章 從根本上不存在當皇帝的慾望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賣第355章 河北大決戰,五十萬對三十萬,優勢在我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198章 領旨第224章 摳摳搜搜一點都不像皇帝第276章 送人頭當然要笑納了第284章 樓船夜雪瓜洲渡第82章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第255章 新監國的三把火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77章 沈道臺手下,只有文武平等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286章 錢謙益:你說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過來了麼!第86章 陸上攻不下南蠻子水寨,就讓我大清水師上第355章 河北大決戰,五十萬對三十萬,優勢在我第152章 李自成之謀第36章 天下泰斗第343章 中央突破,兩翼齊飛第271章 堅壁清野,東攻西守第51章 不要做重複發明車輪的傻事第301章 一口氣全吃光第275章 南陽圍城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徹底開擺了!第13章 你們流賊怎麼不按套路出牌第224章 摳摳搜搜一點都不像皇帝第45章 白漂的快樂你不懂第2章 剛來就被逼到了死角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賣第366章 蝴蝶效應下的新“遷海令”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第209章 詐降不是那麼容易的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351章 好好學學大明在幹什麼,而你又幹了什麼第313章 多鐸:終於從既生又死的疊加態,坍縮回純死態第359章 滅國之戰-下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385章 大明新時代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67章 我插隊是因爲我沒素質啊第52章 奇葩說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203章 連自己人都看不透國姓爺第55章 換彈不換槍
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305章 十四萬人齊廝殺第73章 斬殺劉賊,光復黃岡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220章 招降李定國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292章 曲線誕生的剃髮令第47章 我講完了,誰贊成,誰反對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64章 這樑子結大了,不死不休第277章 南陽炮戰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138章 別跟我解釋,去跟陛下解釋吧。第348章 朝鮮投明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第75章 出來混遲早會結樑子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75章 出來混遲早會結樑子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179章 乘勝追擊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裝不是由你性子來的,要看對面出不出肉第317章 多爾袞的應對之策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384章 終戰條約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18章 鄉試揭曉第17章 入國子監第74章 一鳴驚人,再鳴又驚人第24章 一石三鳥第55章 換彈不換槍第155章 自以爲又找到了破綻第321章 千年大計(六千字)第7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0章 李自成歸左良玉,張獻忠歸沈樹人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291章 屍漫金山第92章 功勞全部歸活人,罪責全部歸死人第5章 見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26章 前有劉國能,後有沈樹人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202章 逆練張獻忠裹挾術第28章 慢性絞殺第124章 張獻忠:老子屠盡崇禎的親叔叔!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375章 從根本上不存在當皇帝的慾望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賣第355章 河北大決戰,五十萬對三十萬,優勢在我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198章 領旨第224章 摳摳搜搜一點都不像皇帝第276章 送人頭當然要笑納了第284章 樓船夜雪瓜洲渡第82章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第255章 新監國的三把火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77章 沈道臺手下,只有文武平等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286章 錢謙益:你說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過來了麼!第86章 陸上攻不下南蠻子水寨,就讓我大清水師上第355章 河北大決戰,五十萬對三十萬,優勢在我第152章 李自成之謀第36章 天下泰斗第343章 中央突破,兩翼齊飛第271章 堅壁清野,東攻西守第51章 不要做重複發明車輪的傻事第301章 一口氣全吃光第275章 南陽圍城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徹底開擺了!第13章 你們流賊怎麼不按套路出牌第224章 摳摳搜搜一點都不像皇帝第45章 白漂的快樂你不懂第2章 剛來就被逼到了死角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賣第366章 蝴蝶效應下的新“遷海令”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第209章 詐降不是那麼容易的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351章 好好學學大明在幹什麼,而你又幹了什麼第313章 多鐸:終於從既生又死的疊加態,坍縮回純死態第359章 滅國之戰-下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385章 大明新時代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67章 我插隊是因爲我沒素質啊第52章 奇葩說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203章 連自己人都看不透國姓爺第55章 換彈不換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