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一鳴驚人,再鳴又驚人

劉希堯授首、黃岡縣光復後。

沈樹人又花了大半個月的時間,走走停停、圍困攻打,慢慢把黃州西北部地區剩餘的三個縣,黃陂、黃安、麻城,統統都給收復了。

這三縣的流賊守軍,多則千餘人,少則數百人,同樣大多是黃州本地新拉的壯丁,很少有流竄多年的死硬陝西老賊,所以抵抗意志也不是很堅定。

聽說大王死了,這些地方最多也就抵抗了兩三天,就投降了。這大半個月的時間,倒有一半多是用來行軍趕路的,真打仗的日子沒幾天。

黃州地形崎嶇,所有縣都在大別山區,沿着若干河谷分佈。如果是陸路行軍,一個月也光復不了。

這個過程中,多虧了沈家的船隊調度能力,可以把部隊從長江和各條支流之間往返調運,才進展得這般順利。

遠離河流的山間險僻鄉村,肯定還會剩下些零散流賊,直接落草爲寇了,總數估計有兩千以上。得慢慢勸誘圍剿,這就是張煌言和趙雲帆等知縣的任務了。

黃州境內的戰事,一直持續到十月底。

沈樹人最後居然還撈過境,追擊着劉希堯的殘部,一直追到了隔壁隨州府境內。在十一月上旬,光復了隨州府與黃州府接壤的孝感縣——

這真不是沈樹人要多事,而是流賊壓根兒不會嚴格按你大明的行政區劃來劃分地盤。

理論上,此前革左五營賊王的勢力範圍分佈,大致是以左金王賀錦佔隨州府、爭世王劉希堯佔黃州府、亂世王藺養成佔安慶府與廬州府的西部山區部分。

可實際上,各王之間的地盤犬牙交錯。賀錦的主力都部署在?水沿岸的隨州、安陸等縣,而對隔壁灄水沿岸的孝感縣卻懶於駐軍,也就把這個縣交給了劉希堯管理。

大別山區的府縣,交通都極爲不便,兩條看似平行相近的河流沿岸的縣城,相互之間來往還得靠先順流進入長江、再進入另一條河後逆流而上。賀錦比劉希堯還缺水軍和船隻,懶得要那種孤懸的飛地。

沈樹人撈過界時,他那些嫡系心腹都不覺得有問題。但趙雲帆和左子雄還是善意委婉地提醒他,勸他注重一下朝廷法度,避免因爲越境殺賊被人彈劾。

沈樹人還是那副大包大攬的態度,表示一切後果由他承擔,他只要儘快解救百姓、防患未然。

……

話分兩頭。

十月二十五日,也就是黃岡縣光復後第六日、麻城縣光復後次日。沈樹人的報捷文書,終於送到了襄陽。

這天一大早,襄陽城內的六省督師官邸內,已經五十三歲的閣老楊嗣昌,拖着疲倦患病的身體,照例從卯時三刻就開始處理軍務政務。

自從一年多前臨危受命,楊嗣昌的健康狀況已經惡化了很多,失眠變得越來越嚴重,靠飲食療養調補怎麼都不見效。

每日但凡見到一點微光就會驚醒,日出後就根本不可能睡着。

他可以起得早,襄陽城內的其他文武官員卻不可能跟着起那麼早。清晨萬籟俱寂之中,楊嗣昌也只好先翻看前些日子的軍情文書,一個人對着地圖琢磨佈局。

“看來這個秋天算是熬過去了,只要秋收的時候沒被各路流賊擴大戰果、搶走糧食,那今年的剿賊戰果就能被鞏固住,但願天佑大明……”

楊嗣昌看着各方戰報,對到目前爲止的局面,大體還是滿意的——至少只看鄂豫皖三省的戰局,不看整個大明,形勢確實是在好轉。

在湖廣戰區,如今一共有五方勢力,在他的調度下,各自推進壓縮着流賊的地盤。

西南側的荊州府,有湖廣巡撫方孔炤駐紮夷陵,以入川要道爲依託,防止了賊亂擴散流竄入川。

同時,也把張獻忠的主力逼退到荊門、當陽一線以北,也就是壓縮到荊山山區。

這片範圍,大致相當於後世的荊門與十堰之間的廣大山區,包括神農架東部。

正南方駐紮武昌的左良玉,這半年多出工不出力,仗着長江和漢水天險,倒是不可能讓流賊往南進入洞庭湖平原。但左良玉也在保存實力,他的老上司、前戶部尚書侯恂不出獄,他就懶得真正爲皇帝賣命。

東南方的大別山區,是楊嗣昌的包圍網最不看重的方向,那裡只佈置了一顆待考驗的閒棋、黃州同知沈樹人。

楊嗣昌原本也沒指望沈樹人很快建功,他當初只是覺得這個晚輩有點才氣,但是需要實幹歷練打磨打磨,就丟在那兒觀察一段時間。

沈樹人兵力不足,資源也缺乏,能保住目前的地盤就不錯了。至於劉希堯和藺養成,就算沒有沈樹人進攻,楊嗣昌也能指望安廬巡撫史可法把革左五營壓制在大別山區內,不讓他們進入平原地區流竄劫掠。

這裡面的區別,只在於大別山區那些窮鄉僻壤在誰手上,流賊想出山是不可能的。

南邊這半圈包圍網盤點完之後,剩下的就是北邊的。北邊正中的襄陽,有楊嗣昌親自坐鎮,沒什麼可說的。

西北邊有湖廣兵備僉事袁繼鹹在鄖陽壓縮羅汝才,以及均州四營中兩部依附於羅汝才的小賊。

羅汝才基本上被壓縮後退到後世十堰的丹江口、武當山一帶了,同樣無法在平原地區站穩腳跟。

而東北邊的鄂豫邊界,河南一側有由流賊反正的將領劉國能駐守。

劉國能的防區,堵住了桐柏山與伏牛山之間的方城埡口,同時還堵住了由隨州府穿越桐柏山的信陽道,所以分別阻止了革左五營中馬守應和賀錦進入河南的可能性。

如此看來,經過楊嗣昌一年的佈局,流賊在平原富庶地區的存在已經被極大壓縮。

張獻忠躲進神農架;

羅汝才躲進武當山;

馬守應躲進伏牛山;

革裡眼、賀錦躲進桐柏山;

劉希堯、藺養成躲進英霍山;

(注:桐柏山和英山、霍山共同組成大別山。大別山是呈“Y”字形分叉的,三條邊分別構成鄂豫皖三省的交界。這三條邊單獨拿出來,在古代分別叫桐柏山、霍山、英山)

至於李自成,如今還在更西北邊的、南陽盆地與關中盆地之間的商洛山區鬼混呢。

如果不考慮盤外因素,流賊被撲滅看起來還是很有希望的。

可惜,楊嗣昌已經活得太久,這些年他親眼見過無數次“盤外因素”總是恰到好處地來攪局。

所以這次他也有點不好的預感,沒太敢期待“意外不要發生”。

這個盤外因素,正是楊嗣昌一直擔心的清軍——上一次官軍把各路流賊逼到絕路、迫降他們時,清軍就出現了,滅了盧象升部,導致官軍對流賊的實力優勢瞬間灰飛煙滅,這纔有了這些賊頭的復反。

這一次他南下之前,心心念念相勸皇帝先忍辱負重,跟清軍議和,虛與委蛇拖住黃臺吉,專心騰出手把流賊徹底解決,再考慮清軍。

可惜,議和的事情,被清流言官黃道周所阻,黃道周扛出一大堆“收復遼東失地之前不容議和”的道德大帽子壓下來,讓崇禎也不敢議和。

楊嗣昌隱約覺得,雖然黃臺吉當時沒有立刻對大明全力出擊,但真到了流賊被打得奄奄一息時,黃臺吉會不會救這些遙相呼應的隊友,就不好說了。

但願不會吧。

“唉,黃臺吉要是真來了,這次不知又有多少損失。上次折了盧象升,這次難道要折洪承疇了?罷了,那些不是咱能決定的。

咱還是想想辦法,怎麼加快肅清眼前的敵人吧。我這邊動手快一日,將來被黃臺吉逼着兩線作戰的風險就小一分。”

楊嗣昌把那些揮之不去的想法從腦子裡驅趕出去,隨後提起筆來,準備給手下這五方圍堵將領,寫一些年終考評,覈定一下各人的功過。

快到年底了,雖然戰事還沒最終結果,也要給皇帝上報一下各人的戰功業績纔好。

楊嗣昌大筆一揮,先把袁繼鹹、方孔炤排在前列,然後把劉國能和沈樹人排在中間,最後把左良玉排在末尾。

另外,還不忘提了一筆安廬巡撫史可法,表示史可法爲沈樹人和劉國能提供了後方支持、形成了第二道防線。如果沒有史可法這個後盾,一旦沈樹人或劉國能崩了,流賊有可能往東威脅到南直隸。

剛剛寫完這些,門口忽然就有親信師爺快步進來彙報:“閣老,黃州急報!是黃州同知沈樹人送來的軍情!還隨信送來一顆首級,說是‘爭世王’劉希堯的!”

“什麼?此言當真?沈樹人怎會有足夠的兵力消滅劉希堯的?何況這些流賊如此油滑,一旦不利便遠遁深山,怎麼可能殺得掉賊首?”

楊嗣昌驚得沾滿墨的毛筆都掉在了奏摺草稿上,把草稿污染了一大片。

但下一秒,師爺興沖沖地朝後一揮手,幾個親兵扛着一個裝人頭的木盒進來。楊嗣昌微微顫抖地打開木盒看了一眼,手也立刻不再抖了。

他隨手把被污染了的草稿、揉成一團丟進垃圾堆。

自己剛纔都寫了些什麼!當然要把沈樹人往前提一提了!

“還真是個可造之材啊,我把他放到黃州,原本也就指望他謹守地方,不要出岔子就好。這點團練編制,竟能滅了劉希堯!你幫我草擬一個奏摺,就是議功,建議陛下加封沈樹人爲黃州知府!”

。wap.

第117章 張獻忠:沈樹人不方便乾的卑鄙事我來幹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24章 一石三鳥第37章 不能給皇帝當炮灰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於完全不打仗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麼防官渡之戰第95章 洪承疇:有朝一日刀在手,殺盡天下噴子狗第48章 實事求是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42章 同知黃州兼團練副使第270章 韃子最擅長這種事情了第297章 守敵之所必攻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當然都是國姓爺擺拍的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11章 浩然正氣,大公無私第303章 整個清廷亂成了一鍋粥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後一次渡過漢水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84章 惹火燒身第1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矣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240章 太子豈會與殺父仇人合作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第237章 弒君者劉宗敏第58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214章 雙方都在養寇自重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第119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209章 詐降不是那麼容易的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65章 威懾就是隻嚇不用第1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46章 忽略不計第80章 塔山血第33章 孫武再世第170章 轉移計劃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43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52章 他鄉遇故知第63章 不找個隊友上去賣一下,敵人怎麼肯接團第22章 反攻序幕第269章 左有阿濟格,右有多鐸第89章 朝天開槍,遇敵就投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28章 慢性絞殺第276章 送人頭當然要笑納了第87章 洪承疇降清第70章 周延儒:賢侄,你這事難辦吶,你和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總是不會錯的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371章 鄂王爺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時候的事兒第100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第66章 無能狂怒第44章 你們有點追求好不好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實力第86章 陸上攻不下南蠻子水寨,就讓我大清水師上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219章 張獻忠崩潰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90章 全勝而歸第271章 堅壁清野,東攻西守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30章 兩千年來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369章 兵臨瀋陽第226章 白撿一個漢中也不錯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316章 光復二府(六千字大章)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56章 風水寶地第24章 一石三鳥第100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第159章 慘敗放棄第315章 炮決尼堪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賣第303章 整個清廷亂成了一鍋粥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157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154章 但凡學過小學幾何,都不會中這種招第260章 連環蝴蝶效應第282章 多鐸:富貴險中求第369章 兵臨瀋陽
第117章 張獻忠:沈樹人不方便乾的卑鄙事我來幹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24章 一石三鳥第37章 不能給皇帝當炮灰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於完全不打仗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麼防官渡之戰第95章 洪承疇:有朝一日刀在手,殺盡天下噴子狗第48章 實事求是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42章 同知黃州兼團練副使第270章 韃子最擅長這種事情了第297章 守敵之所必攻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當然都是國姓爺擺拍的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11章 浩然正氣,大公無私第303章 整個清廷亂成了一鍋粥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後一次渡過漢水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84章 惹火燒身第1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矣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240章 太子豈會與殺父仇人合作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第237章 弒君者劉宗敏第58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214章 雙方都在養寇自重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第119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209章 詐降不是那麼容易的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65章 威懾就是隻嚇不用第1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46章 忽略不計第80章 塔山血第33章 孫武再世第170章 轉移計劃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43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52章 他鄉遇故知第63章 不找個隊友上去賣一下,敵人怎麼肯接團第22章 反攻序幕第269章 左有阿濟格,右有多鐸第89章 朝天開槍,遇敵就投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28章 慢性絞殺第276章 送人頭當然要笑納了第87章 洪承疇降清第70章 周延儒:賢侄,你這事難辦吶,你和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總是不會錯的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371章 鄂王爺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時候的事兒第100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第66章 無能狂怒第44章 你們有點追求好不好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實力第86章 陸上攻不下南蠻子水寨,就讓我大清水師上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219章 張獻忠崩潰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90章 全勝而歸第271章 堅壁清野,東攻西守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30章 兩千年來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369章 兵臨瀋陽第226章 白撿一個漢中也不錯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316章 光復二府(六千字大章)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56章 風水寶地第24章 一石三鳥第100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第159章 慘敗放棄第315章 炮決尼堪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賣第303章 整個清廷亂成了一鍋粥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157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154章 但凡學過小學幾何,都不會中這種招第260章 連環蝴蝶效應第282章 多鐸:富貴險中求第369章 兵臨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