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前有劉國能,後有沈樹人

得到流賊內訌退卻的消息後,沈樹人依然是不急不躁。

經過了一天的充分準備和修整,這纔在五月初五這日清晨、穩紮穩打帶着他的九千人馬,徐徐追擊退兵的賀一龍。

之所以有九千人馬,是因爲他收編改造了一部分相對還算靠譜的流賊降軍。

最早一批被俘虜的流賊士兵,是四月二十日二賀主動攻打左子雄大營時失陷的,有大約一千六百人,而且很多都是裝備鐵札棉甲的流賊老營精銳,至今已有半月有餘。

沈樹人讓左子雄甄別,確認劣跡較少,確是崇禎二年後朝廷欠餉、還武力彈壓鬧餉才導致逼反的原官軍的,纔想辦法給他們洗腦。

灌輸“沈兵備與如今大明其他文官不同,沈兵備從不以文輕武,經常就事論事幫武將、尤其是降將說話,所以劉國能才那麼肯爲他出力”之類的想法。

再給這些俘虜吃飽飯、每天干點重體力的修營寨運糧食之類的重體力活,改造了半個月後,已經能收編爲官軍所用了。

而沈樹人原本的五千人馬,在之前兩波小戰鬥中,戰死和傷重不治的約有四百來人,還有些殘廢的受傷的,半個多月裡也好不了。所以可以調動的精銳老兵只有四千。

最近來投的賀錦心腹舊部裡,沈樹人就挑挑揀揀,又湊出一千多,再加上賀錦的兩千人,一共湊出五個守備營編制、九千人。

新投降的士兵,都會被打散編制,擴充到原有部隊中,確保新降兵數量低於三分之一,能被控制住。

……

五月初五清晨,部隊開拔之後,一開始就非常順利。

雖然追賀一龍跟得不是很緊,但這就是沈樹人要的效果,他壓根兒不急着跟賀一龍決戰,要的只是逼賀一龍的走位,把敵人驅趕到他所希望的戰場上再說。

從隨州府孝感縣到信陽府桐柏縣的路程可不短,畢竟孝感縣位於隨州府最東南邊的角落上。

當賀一龍打算退兵後,這就等於是放棄了整個隨州府溳水沿岸的山區各縣。

所以,兩軍在最初的五天追擊戰中,並沒有爆發大規模的衝突,至少相隔了近百里這麼遠遠的咬着。

五月初七,經過兩天時間、七十多裡的行軍後,官軍率先抵達了溳水沿岸的第一個縣城安陸縣。

賀一龍撤退時,並沒能做到把賀錦的全部舊部都帶走,總有一些死硬找藉口拖延的,會堅持留在當地。

賀一龍也沒有完全硬來,因爲他意識到這些人肯幫他斷後,事實上也是起到了有利於他的作用的,也就把這些死硬的骨頭丟給官軍收拾。

哪怕最後被官軍全殲了,至少也多拖了幾天不是。

官軍這邊,金聲桓因爲搶到了當先鋒的機會,所以銳氣正盛直接衝到安陸縣城,隨便抓了幾個百姓問了一下。

得知城內守兵兩千人都不到,還都是賀錦來隨州後就地抓的本地壯丁,另外則是一些更加低質量的拼湊人員。

金聲桓便直接志滿意得地派人去城門口喊話,要求安陸縣城直接歸降反正,接受朝廷天兵光復。

沒想到的是,或許是因爲聽說這位先鋒守備帶的兵是荊州府來的,是異地作戰的客軍,之前軍紀也不如沈樹人的部隊嚴明。

加上賀錦在此地兩年,多多少少有點積威,安陸縣守軍居然不肯直接投降,還是要跟官軍打一打。

金聲桓非常惱怒,直接弄了點飛梯撞木就開始攻城,可他的士兵人數不比守軍多,遠來也有點疲憊,死了幾十個人、傷了百來號之後,不得不停止了魯莽嘗試,準備籌措其他更好的攻城武器,並且等後軍一起到了再從長計議。

半天之後,第二營的張名振也到了,聽說了情況後,不由眉頭一皺,不卑不亢地教導了金聲桓幾句:

“金守備,你既是我家兵備請來的援軍客將,那便也要受我家兵備的軍紀節制,你的部隊一路上走來,就地徵糧,加上百姓無知,這才加深了他們‘兵過如梳’的恐懼!

沈大人的兵是仁義之師,這隨州百姓將來都是大人治下子民,籌糧都得文着來纔是!念你初犯,這次只是訓誡,好好看看我們是怎麼攻城的,你從旁配合就是——不過城破之後,也不許劫掠和屠戮,這次就算不知者不罪。”

金聲桓吃了個下馬威,這才愈發服服帖帖,正要看張名振怎麼攻城。

然而張名振的表現也着實讓他意外:人家完全沒有任何花裡胡哨,就是讓部隊修整一日,等第二天後方的大炮拉到了。

然後直接六門紅夷大炮,對着安陸縣南城門直接特釀地一頓轟。

大炮精度不是很高,炮彈有打高、打飛了的,落在城樓上。

最後,當經過五六輪齊射,城門被徹底轟爛時,連帶着城樓一側的牆、柱,都一併轟斷轟塌了。

張名振帶着本部人馬衝進城門,很快結束了戰鬥,整個過程看得金聲桓目瞪口呆。

安陸這種縣城級別的地方,城牆城門能有多牢固?這都要上紅夷大炮?!

入城之後,既然是抗拒官軍之後才被破城,城內流賊軍官的命運也就可想而知了。

張名振直接再次宣佈了沈兵備對投降、反正、從賊、抗拒各級別賊軍的處置標準。

依法把城內“部總”以上賊軍軍官全部抓獲,押到縣衙前的十字街口斬首,人頭拿去別處示衆,無頭屍體就串在削尖了的木樁上給百姓和賊兵看。

凡是在流賊主力都敗退、賊王都已經不存在後,縣城依然固守的,城破後部總以上原則上必須全斬!

哨總以上,如果接敵後立刻主動投降可以不斬。部總以上想例外的,必須把自己的長官抓了,或者是斬了長官的人頭向官軍投降,才能免死。

宣佈這些法例後,官軍又嚴明瞭軍紀,沒有搶劫百姓,不過一天時間,當地人都意識到了沈樹人的部隊跟原先不一樣,再也沒有鬧出摩擦。

在安陸縣完成了立威後,也算是磨刀不誤砍柴工。

又兩日後,部隊行軍到隨州縣時,這兒留下的流賊守軍和普通百姓,不少已經聽說了安陸那邊的下場。

所以金聲桓一到,直接打起沈樹人的旗幟,學着之前張名振的說辭喊話,城內不過商議了個把時辰,就無血開城獻門了。

又有千餘名選擇留下不願跟流賊走的本地籍壯丁,反正加入了官軍序列。

看到這一幕,金聲桓陷入了愈發的自我懷疑:早知道前幾天他爲什麼不冒充沈兵備的旗號呢?他爲什麼非要打方巡撫給他的荊州府軍隊的旗號呢?

在百姓之間,沈兵備的旗號,比其他明軍客軍的名聲,竟能好那麼多!

這諷刺的一幕,倒是和歷史上三年後、作爲江北四鎮之一的高傑,想從北方率部南下到淮南時的遭遇差不多了——

歷史上高傑在崇禎死後想投靠南明,但他原本駐地在山東,要南下得穿越很多堅固城池防區。一開始他打着明軍旗號,各地卻畏之如虎,明明是在大明的疆土上行軍,卻寸步難行。

後來高傑想起自己當初也是跟過李自成的,手頭還有闖軍的旗號(高傑原是李自成部將,因爲李自成受傷後失去x功能,他老婆邢氏跟着高傑跑了,有奪妻之恨,所以回不去了)然後他就用明軍假扮闖軍,從山東到淮南,一路暢行無阻。

當然,沈樹人是行德政之人,跟李自成靠搶劫分贓拉人肯定不是一回事,

李自成那種經濟套路純粹就跟傳銷拉人差不多,需要靠外部滾雪球來輸血,根本沒有經濟自我運轉的永續性。

“沈兵備仁民愛物,今日方知。天下要是都能像沈兵備治下一樣,四民各安其所,天下何至如此大亂!”當天晚上在隨州縣城立,金聲桓痛飲喝醉,沉痛感慨。

……

過了隨州縣,再往北、直到進入信陽府境內,就再也沒有縣城了,只有一些鄉鎮和關卡。

那些鄉鎮就更不可能抵抗官軍,都是隨便路過就接收。

沈樹人也是一副完全沒把賀一龍放在眼裡的架勢,一邊接收地盤,一邊就把閻應員、張煌言都從後方調來,讓他們抓緊時間在隨州各縣安定人民、恢復生產。

同時,在作戰的百忙之中,都不忘分出一部分沈家的船隊,從黃州和孝感把富餘的土豆運來,好讓隨州各縣爭取在五月份還能種夏糧的情況下,把一部分合適的土地改種上土豆,這樣年底收穫時土豆的繁殖面積也能比只有黃州種要再快一倍。

至於玉米,那是沒辦法的,一年只能種一季,五月份再想種也不可能了。

而其他動物性的優種,也是一邊打仗就一邊已經拿來向當地士紳推廣。靠着這個利好,百姓也很快重新團結起來。

原本被賀錦抓去當壯丁的士兵,看到反正後父老鄉親日子過得更好,也士氣愈發高漲,願意爲沈兵備而戰。

這些勸農組織生產的活兒,總得忙碌個把月,沈樹人沒空親自操心,到時候聽張煌言彙報就好。

五月十二日,在隨州縣修整完後,官軍繼續北上,也終於離開了溳水流域。

由此再往北,就是桐柏山中的三道險隘關卡,溳水的源頭到此爲止,往北再也沒有成規模的農耕聚居區,只有窮山,連惡水都沒有。

而拖延了那麼多天,劉國能早就已經放棄了攻打信陽縣城,而是堵在了這條山道北端的平靖關外。

平靖關上有賀一龍留下的守軍,地形險峻易守難攻,所以劉國能也是打不進來的,只能是在北側關外圍着。

按照行軍路線趨勢,賀一龍很快會帶着大軍撤到平靖關,而沈樹人也很快會遠遠咬着追到平靖關南側實施包圍。

當天傍晚,又到了紮營時分,沈樹人攤開地圖,在斥候軍官的指點下,更新了最新的敵我位置信息。

看着這一步步的推進,他也是愈發自信:“這賀一龍不愧是草莽,真是一點兵法都不讀,一點歷史也不學,連這種路都敢逃,看來這平靖關,就是他的死地了。”

第196章 煉丹煉出無煙發射藥第300章 閻應元 撞牆也是一種剎車的辦法第119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50章 整軍備戰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360章 興復大明,還於舊都第297章 守敵之所必攻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樣需要科技人才第345章 狙殺阿濟格(八千字大章)第30章 賀一龍的死法,竟能與劉希堯如此相似第76章 一堆人升官第292章 曲線誕生的剃髮令第235章 不是國姓爺不給力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142章 抽絲剝繭,真相大白第283章 看似完美的渡江計劃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麼防官渡之戰第117章 張獻忠:沈樹人不方便乾的卑鄙事我來幹第58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17章 入國子監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謀過蔣幹,智勝郭圖第82章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第174章 給我往死裡激勵士氣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150章 綱舉目張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215章 各懷鬼胎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249章 擁立抉擇第348章 朝鮮投明第12章 沈樹人在大氣層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217章 親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53章 東林與桐城第369章 兵臨瀋陽第172章 要走也要挖開黃河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157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5章 見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樣需要科技人才第237章 弒君者劉宗敏第275章 南陽圍城第272章 殺韃初戰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17章 入國子監第57章 “先殺己方聖母,保護敵方聖母”升級版第345章 狙殺阿濟格(八千字大章)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251章 以潞王監國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於完全不打仗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88章 一代“名將”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31章 拉攏關寧軍第337章 這可不是淝水之戰(八千字大章)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於完全不打仗第88章 不是誰漂亮誰就能當秦淮八豔,而是誰被我睡了誰才能當秦淮八豔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71章 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第214章 雙方都在養寇自重第69章 秦淮金粉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1章 大局爲重第158章 闖賊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第1章 大少爺中暑了,不如我們送他上路吧第382章 定鼎九州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324章 改土歸流第329章 收復大員-上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賊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1章 拉攏關寧軍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2章 打折只會剁爪更狠第214章 雙方都在養寇自重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226章 白撿一個漢中也不錯最近更少了,說聲抱歉,解釋一下(感言)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潔癖第228章 陛下之壯烈,臣素來佩服第324章 改土歸流第41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85章 阿濟格到底有什麼陰謀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338張 汝可識得此陣?!第373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176章 背水一戰第50章 大言不慚第28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271章 堅壁清野,東攻西守第75章 海運雖有千般好,可惜不適合一路收銀子第209章 詐降不是那麼容易的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
第196章 煉丹煉出無煙發射藥第300章 閻應元 撞牆也是一種剎車的辦法第119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50章 整軍備戰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360章 興復大明,還於舊都第297章 守敵之所必攻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樣需要科技人才第345章 狙殺阿濟格(八千字大章)第30章 賀一龍的死法,竟能與劉希堯如此相似第76章 一堆人升官第292章 曲線誕生的剃髮令第235章 不是國姓爺不給力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142章 抽絲剝繭,真相大白第283章 看似完美的渡江計劃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麼防官渡之戰第117章 張獻忠:沈樹人不方便乾的卑鄙事我來幹第58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17章 入國子監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謀過蔣幹,智勝郭圖第82章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第174章 給我往死裡激勵士氣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150章 綱舉目張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215章 各懷鬼胎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249章 擁立抉擇第348章 朝鮮投明第12章 沈樹人在大氣層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217章 親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53章 東林與桐城第369章 兵臨瀋陽第172章 要走也要挖開黃河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157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5章 見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樣需要科技人才第237章 弒君者劉宗敏第275章 南陽圍城第272章 殺韃初戰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17章 入國子監第57章 “先殺己方聖母,保護敵方聖母”升級版第345章 狙殺阿濟格(八千字大章)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251章 以潞王監國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於完全不打仗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88章 一代“名將”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31章 拉攏關寧軍第337章 這可不是淝水之戰(八千字大章)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於完全不打仗第88章 不是誰漂亮誰就能當秦淮八豔,而是誰被我睡了誰才能當秦淮八豔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71章 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第214章 雙方都在養寇自重第69章 秦淮金粉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1章 大局爲重第158章 闖賊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第1章 大少爺中暑了,不如我們送他上路吧第382章 定鼎九州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324章 改土歸流第329章 收復大員-上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賊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1章 拉攏關寧軍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2章 打折只會剁爪更狠第214章 雙方都在養寇自重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226章 白撿一個漢中也不錯最近更少了,說聲抱歉,解釋一下(感言)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潔癖第228章 陛下之壯烈,臣素來佩服第324章 改土歸流第41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85章 阿濟格到底有什麼陰謀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338張 汝可識得此陣?!第373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176章 背水一戰第50章 大言不慚第28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271章 堅壁清野,東攻西守第75章 海運雖有千般好,可惜不適合一路收銀子第209章 詐降不是那麼容易的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