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換彈不換槍

酒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所以中秋夜宴次日,沈樹人一大早就拖着疲憊痠軟的身體,非常勤政地親自來到蘄州城外的團練校場。

觀摩左子雄和皮薩羅各自的隊列操練演示,順便看看各種火槍戰術的實彈測試。

“嘶——”穿着棉甲翻身下馬的時候,沈樹人還是覺得腰有點不得勁,暗暗抽了一口涼氣,不過沒被旁人察覺。

看來年輕也不能毫無節制,以他如今每天騎馬射箭鍛鍊的體質,原本應付一個陳圓圓是綽綽有餘的,第二天照樣龍精虎猛。

關鍵是昨天下午剛應付了陳圓圓,晚上回去花前月下氛圍到了,又忍不住再安慰一番,半夜興起還順勢教了董小宛怎麼做人,出於憐香惜玉前夕還拖得有點久,連軸轉就吃不消了。

現在回想起來,潔白月色下一身月白素雅、楚楚可憐的董小宛,還真是讓人有點把持不住。

得稍微勤政一兩天緩口氣。

沈樹人略微走神之間,校場上的基本隊列陣型演示,已經過了一大半了。全程並無尿點,也不需要沈樹人喊停質疑。

看完之後,沈樹人也算是對原汁原味的明軍火槍隊形,乃至西班牙大方陣的站位,有了直觀的認識——

當然這個西班牙方陣只是皮薩羅讓人按要求拿着各自的武器、站好位置擺個姿勢,還談不上任何實戰力。畢竟從他來當教頭算起,也才半天時間,能把要擺的樣子說清楚就不錯了。

隨後,就是各種火槍的實彈射擊。

沈樹人讓人拿來一排軍中慣用的直徑一尺木板箭靶,然後讓沈家家丁和皮薩羅的西班牙隨從,分別用包括魯密銃在內的各種鳥銃、火銃,還有西班牙斑鳩銃,進行精度測試射擊。

“砰砰砰——”一時之間,校場上槍聲大作。

旁邊的團練兵都看得熱鬧,紛紛引頸而望。可見黃州團練在沈樹人來之前武備有多鬆弛,平時根本就沒多少彈藥錢用於訓練,好多都是到了戰場上才臨時手忙腳亂實彈開槍。

火槍兵的戰鬥力,也是要花一定的訓練彈藥喂出來的,捨不得銀子怎麼可能有戰鬥力。

隨着射擊測試的進行,左子雄和皮薩羅也是分別站在沈樹人左右兩側,臉色期待,試圖在同知大人面前證明自己的正確。

昨晚酒宴上,他們可是各自誇下了海口,都說自己的戰術纔是最切合實際的,就等這一刻證明自己了。

許久之後,槍聲才停息,雙方各自用自己的辦法累計射擊了五十次。

射擊的過程非常慢,要打一輪喊一次停,讓躲在靶位後面壕溝裡的人驗靶之後,才能再打下一發,以確保統計精度——

因爲如果五十發打完後統一驗靶,就無法統計“單發至少蒙中一枚彈片的概率”這項數據了。會存在“有些槍一次性有兩到三枚碎片上靶”的問題,混淆統計數據。

好在沈樹人給每一組都安排了五個靶,所以每輪可以打五槍、每個靶分到一槍,五十槍就只要統計十輪。

硝煙散盡後,結果也統計了出來。爲了方便,沈樹人在考覈前就簡單教了下屬用西洋數學的百分數統計結果。

“鳥銃/魯密銃50步、50發霰彈,上靶率74%,累計命中彈片93片。”

“鳥銃/魯密銃100步、50發霰彈,上靶率16%,累計命中彈片11片。”

“佛郎機斑鳩銃50步、50發霰彈,上靶率86%,累計命中彈片132片。”

“佛郎機斑鳩銃100步、50發霰彈,上靶率40%,累計命中彈片39片。”

沈樹人看完數據之後,臉色稍稍有些陰沉,但隨後也接受了這個現實。倒是一旁的左子雄有些難以相信。

鳥銃和魯密銃的精度,在左子雄的預判範圍內,但他沒想到皮薩羅用的佛郎機國斑鳩銃效果那麼好——關鍵是左子雄原先也不是沒見過斑鳩銃,他也有用過的。

魯密銃的裝藥量是鉛子和火藥各四錢,普通鳥銃是彈藥各三錢。

斑鳩銃雖然重型,有彈藥各裝一兩以上,是鳥銃的至少三倍,但按說發射霰彈的命中率不該有那麼大差距纔對。

沈樹人琢磨了一下,又注意到左子雄臉色沮喪,反而安慰他:

“本官又沒有怪你,現在看來,你們都是根據各自真實經驗做出的建議,都很實事求是,戰鬥力高低,不是你們的問題。

左都司,我看你原先見到的斑鳩銃,或許是前些年仿的廣東貨,或許仿得不到位,或者徒有其形、沒有掌握精奧的配套用法,你纔會覺得斑鳩銃配霰彈不過如此。

現在的關鍵是找到問題,解決問題,看看爲什麼我們的鳥銃發射霰彈遠不如真正原裝的斑鳩銃,咱改就是了。”

聽了沈樹人這番公允的點評,左子雄和皮薩羅也都服氣了,沒有再職責對方的戰術思想不對。

或許他倆一開始的分歧,就是因爲對武器的認識有誤判,在雞同鴨講。

大家很快開始拆解分析,左子雄憑自己原先的經驗見識一一比對,很快也發現了幾個問題。

比如,他發現明軍各種火槍所用的霰彈,彈丸形狀貌似不是很講究——明軍火槍的鉛彈,只有大號的獨頭彈是比較圓溜溜的。但霰彈因爲需要的碎片數量多、加工頻次太高,就懶得搞得形狀很規則了,很多就是奇形怪狀的鐵屑。

斑鳩銃被漢人仿製,最早是崇禎元年(1629)廣東巡撫王尊私仿的,但是也就在廣東地面上私下使用,被擴散獻進京城,已經是崇禎八年(1636)了,此後各地將領纔有正式接觸斑鳩銃,所以也就最近四五年的事兒,不懂正確用法也是很正常的。

此前明軍給大炮裝霰彈時,也是隨便抓一把鐵釘鐵屑甚至碎石頭,壓在火藥上面,能打出去、碎片夠多、貼臉噴能噴死更多人,也就行了,不講究有效射程。連大炮都這麼隨意,仿製版斑鳩銃也被裝上鐵砂鐵屑甚至碎石發射,也就不奇怪了。

沈樹人繼續往下覆盤,很快又注意到左子雄和皮薩羅裝霰彈的另一個重要操作差異——

西班牙人即使裝霰彈,也會用一顆足夠大、而且質量較好較爲貼合槍管的獨頭彈,壓緊整個後續裝藥。

說白了,就是後來18世紀西方火槍霰彈標準操典要求的BUCK加BALL模式,BUCK是小彈丸,頂上要用獨頭彈BALL壓緊。

而左子雄用霰彈的時候,有時就是純霰彈了,頂上的壓緊彈丸質量層次不齊,有時甚至就隨便用些碎鉛子壓緊塞滿表面即可。

崇禎十三年的地方武備,也確實不能要求更多,粗製濫造已經非常嚴重。

沈樹人卻是有物理知識的,他稍一排查,就想明白原因了。

“我大明鳥銃設計時,因常年發射獨頭彈,沒考慮過遠程以霰彈傷敵,也不注重霰彈有效射程,對霰彈的適配技術有些脫節了。

發射霰彈時,有槍管氣密性好的壓頂彈,是非常重要的。這樣能防止火藥燃氣爆膨時,氣體在槍管內部時、就從彈丸上下左右泄露出去、吹歪了彈丸飛行的方向。

獨頭彈因爲口徑跟槍管內徑差不多,稍有泄露還吹不歪,會被槍管束縛住前進方向。霰彈的口徑比槍管內徑小得多,旁邊有氣體吹過,霰彈會在槍管裡上下左右亂撞亂跳,出膛時當然就毫無準頭可言了。”

學習一個知識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有所領悟後,再轉述給別人聽。在好爲人師的過程中,自己的思路也能被整理得更加清晰。

沈樹人講解着講解着,忽然融會貫通,自行想通了爲何米歇爾.萊法耶特在七年戰爭裡會鼓搗出“讓滑膛槍同時裝兩顆一樣口徑大小的獨頭彈”的騷操作。

又要多彈丸、又要打得遠,關鍵就是彈丸和槍管之間的氣密性、防止彈丸比槍管內徑小太多而漏氣亂跳。

不是霰彈打不遠,是不夠圓的霰彈打不遠。

到了近代,不管是S686還是溫徹斯特1897,這些霰彈槍用的彈藥,拆開來之後都能看到其實每一顆鋼珠都是跟槍管內徑一樣粗的,只不過會有6到9枚鋼珠直線排列、尾部是火藥。

皮薩羅現在用的斑鳩銃沒那麼多彈丸,聽說最多前後排列四顆次口徑的彈丸,但是外面必須用皮革包裹着裝填,以填堵口徑空隙。

三人各自切磋着,沈樹人內心很快升起了一個臨時折衷的辦法:

自己也可以學習大多數穿越者都能想到的所謂“紙彈殼定裝彈藥”,稍微優化一下,用厚一點氣密性好的紙,或者是彈性皮革,把幾顆次口徑球形彈丸依次排列、尾部裝火藥,那不也接近近代噴子的發射效果了麼?

只是在裝填方面,目前依然得前膛裝,而且要打一發裝一發,在火力持續性上依然是明朝的水平,達不到後世噴子的威力。

想到這兒,沈樹人立刻吩咐左子雄:“左都司,如果讓你學習皮薩羅教頭的斑鳩銃彈藥,弄小一號口徑的多枚圓球鉛彈給鳥銃用,做得到麼?

只要裝藥不增加,把彈丸變多變小,不至於會炸膛吧?至於密封,可以在鉛彈外面包彈性好氣密強的皮革,暫時撐住瞬息防止跳動就好了”

左子雄想了想:“這個聽起來倒是不危險,不過彈丸製作起來怕是費力得多,如今的鉛彈都是把鉛熔成鉛水,灌在模具裡凝成球。同樣分量鉛彈變小數倍,就要多數倍模鑄的量,原先我大明軍隊,就是因爲太費事,才用鐵砂鐵屑做霰彈的。”

以明朝的工業實力,霰彈的每顆小彈子還要精確控制形狀尺寸,確實是有點浪費產能了。

沈樹人又想了想,拍板道:“磨刀不誤砍柴工麼,咱做兩手準備,一邊打造小子彈的模具,一邊試試直接把鉛水往涼水裡倒。

我記得鉛的表面張力挺大的,直接往冷水裡灌一下子就會受激凝成小球,還挺圓的,就是直徑不太好控制。不過如果未來外面要包裹皮革堵氣,直徑稍微差一點也無所謂了。”

左子雄和皮薩羅聽了,都是眼前一亮,這種隨機應變的做法,他們還真是聞所未聞。

但不管怎麼說,這確實值得一試,霰彈準不準,小彈丸圓不圓是個最關鍵的因素,因爲只有夠圓,因自身滾轉旋轉導致的飛行方向不穩才能緩解,克服馬格努斯效應。

——

PS:唉,更新得太快了,一個月新書期還沒到,就因爲超過20萬字,提前擠出新書榜了。算了,擠出就擠出吧,反正這次在榜單上本來也很靠後。

第34章 兒子立功爹先升官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第32章 幫過鄉試的神秘力量第312章 人不爲己第91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纔剛剛開始最近更少了,說聲抱歉,解釋一下(感言)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會是社恐吧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353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214章 雙方都在養寇自重第48章 說了讓你們別離開同知大人的保護範圍,結果死了吧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沒錯,錯的是在宋朝這種懦弱的朝代使用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138章 別跟我解釋,去跟陛下解釋吧。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第226章 白撿一個漢中也不錯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謀過蔣幹,智勝郭圖第81章 防止情報泄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下克上獨走第220章 招降李定國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237章 弒君者劉宗敏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個心眼子纔拿下重慶(六千字大章)第190章 四川巡撫之位和令嬡的婚事之間,只能選一個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33章 孫武再世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121章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盤第296章 多鐸敗退金山寺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172章 要走也要挖開黃河第82章 新年計劃第339章 血戰克敵(六千字大章)第225章 打太極國姓爺是專業的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錦還鄉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第233章 進犯京城第124章 張獻忠:老子屠盡崇禎的親叔叔!第10章 刺槍法:從入門到入土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49章 封疆大吏個個都開始撈錢養兵第366章 蝴蝶效應下的新“遷海令”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58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177章 孤注一擲李自成第20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64章 這樑子結大了,不死不休第258章 完成備戰第363章 北方重建計劃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當然都是國姓爺擺拍的第386章 給大明二十年,讓大明再次偉大第321章 千年大計(六千字)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286章 錢謙益:你說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過來了麼!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132章 打流賊就該瞭解流賊的心態第233章 進犯京城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第159章 慘敗放棄第16章 忠奸難辨第97章 挖新坑填舊坑第89章 朝天開槍,遇敵就投第53章 心有猛虎第146章 閣老之明鑑,過於張蒼。陛下之仁德,不亞漢文帝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40章 李自成歸左良玉,張獻忠歸沈樹人第63章 不找個隊友上去賣一下,敵人怎麼肯接團第7章 迫不得已只好利用一下工具人陳圓圓第206章 輕取萬縣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謀過蔣幹,智勝郭圖第156章 讓人輸得心癢癢第285章 見招拆招第40章 李自成歸左良玉,張獻忠歸沈樹人第203章 連自己人都看不透國姓爺第67章 當初放出去的長線,終於有釣到大魚的時候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104章 瘋狂備戰第29章 簡在帝心第191章 論功行賞
第34章 兒子立功爹先升官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第32章 幫過鄉試的神秘力量第312章 人不爲己第91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纔剛剛開始最近更少了,說聲抱歉,解釋一下(感言)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會是社恐吧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353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214章 雙方都在養寇自重第48章 說了讓你們別離開同知大人的保護範圍,結果死了吧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沒錯,錯的是在宋朝這種懦弱的朝代使用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138章 別跟我解釋,去跟陛下解釋吧。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第226章 白撿一個漢中也不錯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謀過蔣幹,智勝郭圖第81章 防止情報泄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下克上獨走第220章 招降李定國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237章 弒君者劉宗敏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個心眼子纔拿下重慶(六千字大章)第190章 四川巡撫之位和令嬡的婚事之間,只能選一個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33章 孫武再世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121章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盤第296章 多鐸敗退金山寺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172章 要走也要挖開黃河第82章 新年計劃第339章 血戰克敵(六千字大章)第225章 打太極國姓爺是專業的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錦還鄉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第233章 進犯京城第124章 張獻忠:老子屠盡崇禎的親叔叔!第10章 刺槍法:從入門到入土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49章 封疆大吏個個都開始撈錢養兵第366章 蝴蝶效應下的新“遷海令”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58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177章 孤注一擲李自成第20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64章 這樑子結大了,不死不休第258章 完成備戰第363章 北方重建計劃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當然都是國姓爺擺拍的第386章 給大明二十年,讓大明再次偉大第321章 千年大計(六千字)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286章 錢謙益:你說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過來了麼!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132章 打流賊就該瞭解流賊的心態第233章 進犯京城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第159章 慘敗放棄第16章 忠奸難辨第97章 挖新坑填舊坑第89章 朝天開槍,遇敵就投第53章 心有猛虎第146章 閣老之明鑑,過於張蒼。陛下之仁德,不亞漢文帝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40章 李自成歸左良玉,張獻忠歸沈樹人第63章 不找個隊友上去賣一下,敵人怎麼肯接團第7章 迫不得已只好利用一下工具人陳圓圓第206章 輕取萬縣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謀過蔣幹,智勝郭圖第156章 讓人輸得心癢癢第285章 見招拆招第40章 李自成歸左良玉,張獻忠歸沈樹人第203章 連自己人都看不透國姓爺第67章 當初放出去的長線,終於有釣到大魚的時候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104章 瘋狂備戰第29章 簡在帝心第191章 論功行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