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天下泰斗

沈樹人的升官事宜,暫時就被定在“可以給更多實權,但級別待遇不能升太快”的調子上。

相信這樣的基調,也是沈樹人自己樂於接受的——如今這亂世,他最需要的就是實權,至於官位,那都是虛的。

沈樹人是知道大明還剩幾年的,到了真正天傾的時候,還不是看每個人手頭實際上能掌控多少資源,虛名品級到時候頂個屁用?

至於待遇、薪酬、貪油水的機會……呵呵,沈家從來就不指望做官來錢,從來都是倒貼錢做官!

不過,沈樹人自己會這麼想,別人卻不知道。作爲封官的決策者,崇禎內心反而對此是稍稍有些愧疚的。

所以定下調子之後那段時間,崇禎勤政之餘,也開始難得地關心起沈樹人這位臣子最近各方面的建樹,還讓王承恩多蒐集一些沈樹人的事蹟。

說白了,就是想更加全方位的考察一下這位人才,看看有沒有其他值得褒獎的地方。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皇帝對這事兒掛着心,經手此事的吏部尚書魏照乘,當然也心裡有數,所以後來又藉着機會給皇帝進言過幾次。

魏尚書的意思無非是這樣的:“沈樹人此番雖立奇功,卻是靠着楊閣老通盤統籌兩省剿賊軍力、通力合作的結果,沈樹人只是決策的受益者。

能立功的關鍵,在於兩省戰場的軍事資源,都往隨州、信陽戰場傾斜了。但前幾日,河南方面來報,六月初李自成就出了商洛山,破洛南、洛寧,從南側包圍了洛陽。

如果楊閣老不能扭轉全局,只是傾斜資源到局部戰場,卻導致其他方向出現紕漏,那沈樹人的功勞也無非是建立在別人的兵敗上的。

這個過失未必要算在沈樹人頭上,但肯定有湖廣、河南戰區某些文臣武將調度不力、或是畏葸不前。在全局受損的情況下,唯獨給沈樹人升官太快,怕是也不能服衆。”

說句良心話,魏照乘這番道理還是很懇切的,皇帝也聽進去了,纔算是徹底歇了別的心思。

這就好比後世如果有一家大型的集團公司,如果母公司、集團公司整體效益都不好,手下一家有內部關聯交易的子公司、業績卻單獨很好,那這家子公司的老總,也不可能被破格太多重賞提拔。

因爲誰知道這家子公司的業績,是不是關聯交易做假賬、讓其他兄弟公司低價給他供原材料、高價買他的成品,才把這家子公司捧成明星企業的呢?

後世上市公司這樣做假賬的可不要太多,保守點說x成以上都有這種假賬。

楊嗣昌要爲中原剿賊的全局負責,如果是楊嗣昌一碗水端不平,給沈樹人這個局部戰場傾注資源,導致其他地方崩盤,那沈樹人就算還是有功,也不該升太高。

……

崇禎聽了魏照乘的話,暫時在這事兒上放寬心後,王承恩卻不知道主子的心態變化。

前幾天崇禎吩咐他通過別的渠道蒐集關於沈樹人的材料,王承恩也一直有記在心上。

到了六月二十這天,也就是爲剿滅二賀議功之後的第五天,王承恩還真找到了一點好東西,就通過內部渠道直接送到了崇禎面前。

那是一本薄薄的小冊子,只有幾十頁的書。明朝的線裝書每頁字數也不多,這種小冊子一頁不過兩百字,正反面也才四五百。所以一篇兩三萬字的論文,就能弄上五六十張紙。

“此乃何物?”崇禎看到王承恩送書給他,一時不解。

王承恩:“陛下,封面上寫着呢,這本書叫《流賊論》,署着沈樹人著、顧炎武編修,老奴問過了,是民間近日新出現在京城的,河南、湖廣那邊,可能半個多月前就刊印問世了。

書的內容,老奴也不太懂,聽說是沈兵備著作,分析天下歷朝歷代流賊得失、分析哪些流賊最危險,爲什麼危險,哪些流賊又相對不能成事。”

“哦?這沈樹人剿賊數年,倒是給他剿出心得了麼。不愧是兩榜進士出身去剿賊,這是文武並濟啊。”

崇禎聞言也是頗爲欣喜,他這些年看過文官們上的各種關於如何剿賊的實務奏摺,但都是談細節談操作,還沒人從政治哲學系統理論的層面討論過流賊的歷史教訓。

沈樹人能這樣寫,怕是肚子裡確實有點貨。

崇禎很快翻開來看,還別說,僅僅幾分鐘,他就被沈樹人的論述吸引住了。

沈樹人的論述內容,無非是當初跟方孔炤求援時,談論如今天下各路流賊危險性的內容。

但此時此刻崇禎看到的文字,比沈樹人當初口述時更完備縝密了許多,而且引經據典,頭頭是道,非常有說服力——這顯然是顧炎武這位大文豪大哲學家捉刀代筆的結果。

“原來流賊這麼犀利,官軍卻處處掣肘,並不僅僅是官軍戰力不濟,而是流賊這種組織人馬的形式,天生就利於陣戰、不利於穩定天下?

流賊是一種從頭到尾不用考慮如何防止內亂、防止奪權、一切以提升軍事戰力爲要,沒空顧及長遠的存在?這觀點到有點意思,確實,前宋和我大明,都要掣肘武臣,內部制衡,流賊卻朝不保夕,哪用在乎長遠安定?眼下怎麼最能打,就先挺過去再說。”

“歷朝歷代,陳勝、黃巢都不是軍事上打不過秦、唐,而是軍事上再能打,內部分裂自相圖害後,陳勝爲武臣所害,黃巢爲朱溫所害……

如此看來,朕如今倒是該想想,誰是李自成張獻忠手下的武臣、朱溫了。去年沈樹人殿試策問時,建議朕懷柔遠人、勾引李張二賊屬下殺主歸降,甚至連他們的義子都能勸誘,怕是當時就已經想明白這一點了吧……”

“嗯?!原來在沈卿眼裡,這李自成、張獻忠竟比陳勝、黃巢更爲危險?只因李張二賊不但可以擁有歷朝歷代流賊的優勢,還能擁有歷朝歷代邪祟歪道,如太平、白蓮的優勢?

只因爲李張二賊一個天閹一個受傷殘疾,都是斷子絕孫之輩,所以他們的義子、部將擁戴他們如同邪祟僧道擁護教主一般、不肯輕易背叛?

因爲他們都知道,如果自己背叛了,李張二賊的其他義子、部將也不會背叛,反而會樂見其叛、殺了他向李張表忠、將來也能減少一個繼承李張家業的競爭對手?

因爲部將人人都知道闖王不能傳子,這才由一般貧賤出身諸賊互相圖害奪業,改爲爭相爲這番大業‘衆人拾柴火焰高’,只要爭取到闖王麾下功勞第一,將來等闖王老死自然能和平接承其家業?!”

看到這兒時,崇禎簡直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但仔細一想,沈愛卿說的句句都是至理名言,雖聞所未聞,卻着實挑不出毛病來。

原來如此!原來竟是如此!

難怪我大明對付流賊,那麼艱難,比秦對付陳勝、唐對付黃巢還難得多!

原來根子在於李自成張獻忠一個是傷閹、一個是天閹,害得流賊內部凝聚力遠高於其他歷朝歷代不斷子絕孫的流賊!

有那麼一瞬間,崇禎腦中甚至閃過一個可怕的念頭:

要是朕也斷子絕孫,只招一個女婿,就招大明朝最能打的武將當女婿。甚至是當成婿養子,也就是那種要先給女婿也賜國姓朱、有皇帝義子的待遇,然後讓他入贅娶公主,將來傳位給這位猛將女婿。

那說不定流賊哪怕有一千萬人,都早就被如狼似虎想要皇位的“準駙馬”們斬盡殺絕了吧!

他記得當初皇兄在位時,徐閣老翻譯過泰西羅馬帝國的一些史書,裡面提到羅馬最強盛的五賢帝時期,就是五代翁婿相傳。

老皇帝晚年就挑帝國最能打的名將當女婿傳位,導致五代皇帝期間,羅馬開疆拓土無敵於西方,打得其他國家屁滾尿流。

直到五賢帝的最後一位奧勒留皇帝時,覺得自己親兒子康茂德能力也不錯,非要傳位親兒子,導致兒子和女婿內鬥,中樞血雨腥風,羅馬才漸漸衰落。

好在,這種可怕的念頭,也就在崇禎腦海中一閃而過。他這人還是非常剛烈的,寧折不彎。

別說他已經有了三個兒子,就算他現在沒兒子,膝下只有一個坤興公主(朱媺娖,後來的長平公主),他也絕不會真的胡思亂想的。

但是,沈愛卿這本書,崇禎覺得倒是真有價值重重推廣。

尤其是後文,他看到裡面還描述了李自成、張獻忠在未來流賊發生內部自相圖害兼併時,必然會有優勢,因爲李自成張獻忠沒兒子,所以他們的部下凝聚力忠誠度肯定比羅汝才馬守應的部下忠誠度高。

不管怎麼說,這些言論只要分析得頭頭是道、下發下去,流賊肯定會自相殘殺的呀!

爲了流賊的內耗,這種無本萬利的離間計也該好好推廣!

“王承恩!”

“老奴在!”

崇禎一開口,旁邊隱在暗處儘量不打擾皇帝的王承恩,就恰到好處出現了。

崇禎滿眼激賞之色:“這書有點意思,讓翰林院拿去廣爲刊印,讓滿朝文臣都好好讀讀!更要往流賊氾濫嚴重的地方大力傳播!”

“老奴這就去辦。”

“等等!”

“陛下還有何吩咐?”

崇禎法令紋抽搐了一下:“罷了,如果會誤事的話,不讓翰林院承辦也行。”

王承恩不解:“翰林院本就有宣揚文治之職責,怎會誤事?”

崇禎嘆了口氣:“朕記得去年殿試時,狀元魏藻德等人,就跟沈樹人、方以智那幾個吊車尾的不對付吧。

你去翰林院時,記得多提醒一句,不用他這個修撰多事,沈樹人的文,一個字都不許改,給朕原模原樣刊印天下。敢改一個字,讓他別在翰林待了。”

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61章 初戰告捷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75章 海運雖有千般好,可惜不適合一路收銀子第277章 南陽炮戰第10章 私闖民宅,當場擊斃第261章 連鎖應對第98章 虛實相濟第1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55章 換彈不換槍第156章 讓人輸得心癢癢第337章 這可不是淝水之戰(八千字大章)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會是社恐吧第99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羅馬便化龍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276章 送人頭當然要笑納了敵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計劃第158章 闖賊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第55章 換彈不換槍第44章 初到黃州第305章 十四萬人齊廝殺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19章 隨州炮戰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33章 孫武再世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滅僞清第19章 隨州炮戰第321章 千年大計(六千字)第317章 多爾袞的應對之策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137章 瘋狂逃亡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會是社恐吧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370章 清堡宗順治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62章 一步幹到工業歌命前夜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188章 功高難賞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329章 收復大員-上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42章 同知黃州兼團練副使第104章 瘋狂備戰第259章 繼承大統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87章 小宛紡紗機第19章 站着把官買了第145章 升任湖廣巡撫第75章 海運雖有千般好,可惜不適合一路收銀子第1章 大少爺中暑了,不如我們送他上路吧第377章 師出有名第46章 忽略不計第44章 初到黃州第80章 能把現有的知識充分用好就不錯了第150章 綱舉目張第39章 罪將左良玉移鎮第42章 塵埃落定第192章 公地悲劇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3章 好學之心值得鼓勵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203章 連自己人都看不透國姓爺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217章 親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187章 拉幫結派非我本意第22章 反攻序幕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98章 虛實相濟第167章 潞王殿下在此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251章 以潞王監國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第363章 北方重建計劃第386章 給大明二十年,讓大明再次偉大第235章 不是國姓爺不給力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19章 隨州炮戰第21章 科學家方以智第339章 血戰克敵(六千字大章)第56章 風水寶地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最近更少了,說聲抱歉,解釋一下(感言)第59章 戚少保能幹的咱也能幹第225章 打太極國姓爺是專業的第297章 守敵之所必攻
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61章 初戰告捷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75章 海運雖有千般好,可惜不適合一路收銀子第277章 南陽炮戰第10章 私闖民宅,當場擊斃第261章 連鎖應對第98章 虛實相濟第1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55章 換彈不換槍第156章 讓人輸得心癢癢第337章 這可不是淝水之戰(八千字大章)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會是社恐吧第99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羅馬便化龍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276章 送人頭當然要笑納了敵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計劃第158章 闖賊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第55章 換彈不換槍第44章 初到黃州第305章 十四萬人齊廝殺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19章 隨州炮戰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33章 孫武再世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滅僞清第19章 隨州炮戰第321章 千年大計(六千字)第317章 多爾袞的應對之策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137章 瘋狂逃亡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會是社恐吧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370章 清堡宗順治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62章 一步幹到工業歌命前夜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188章 功高難賞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329章 收復大員-上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42章 同知黃州兼團練副使第104章 瘋狂備戰第259章 繼承大統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87章 小宛紡紗機第19章 站着把官買了第145章 升任湖廣巡撫第75章 海運雖有千般好,可惜不適合一路收銀子第1章 大少爺中暑了,不如我們送他上路吧第377章 師出有名第46章 忽略不計第44章 初到黃州第80章 能把現有的知識充分用好就不錯了第150章 綱舉目張第39章 罪將左良玉移鎮第42章 塵埃落定第192章 公地悲劇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3章 好學之心值得鼓勵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203章 連自己人都看不透國姓爺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217章 親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187章 拉幫結派非我本意第22章 反攻序幕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98章 虛實相濟第167章 潞王殿下在此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251章 以潞王監國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第363章 北方重建計劃第386章 給大明二十年,讓大明再次偉大第235章 不是國姓爺不給力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19章 隨州炮戰第21章 科學家方以智第339章 血戰克敵(六千字大章)第56章 風水寶地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最近更少了,說聲抱歉,解釋一下(感言)第59章 戚少保能幹的咱也能幹第225章 打太極國姓爺是專業的第297章 守敵之所必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