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屍漫金山

既然知道已經有三四個縣丟了,而短時間內就算再拖延一陣,所丟的地盤也不會超過五個縣,江陰那一線是有極大概率防守住、阻止韃情擴散的。

那麼,朱樹人也沒太大的迫切性,非要輕敵冒進,立刻轉入對多鐸的全面總攻了。

多鐸畢竟還有八萬多可戰之兵,雖然疲憊,但是等朱樹人趕到丹陽、句容戰場時,清軍至少也得到了兩三天休整了,體力會得到極大的恢復,到時候便沒有多少虛弱可乘。

相比之下,如果把損害控制在五個縣的範圍內,慢慢消耗多鐸的補給物資,等他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最後就會好打得多,也穩健得多。

考慮到多鐸已經進入了江南富庶之地,朱樹人估摸了一下,要消耗到對方斷糧,那是不太可能的。

真要是斷糧,估計常、鎮五縣的百姓,也會先慘遭刮地三尺地屠戮劫掠,那損失就太大了,對江南地區持續生產力的破壞也太大。

所以在食物補給方面,最多是隨着冬天深入,馬匹的飼料會越來越差,相對削弱清軍騎兵的持續作戰耐力。另外清軍的食物質量,也是有很大概率下降的——

現在多鐸纔剛過江四天,靠着搶劫,甚至能維持部隊有酒有肉的生活。此前強攻南京,之所以能打這麼狠,也跟多鐸捨得下本錢、出手闊綽犒軍有關。參加攻城的士兵哪個不是先酒肉管飽兩天,把士氣激勵起來。

而酒肉這種奢靡生活,多鐸最多也就維持十天半個月,把常鎮五縣的富戶積攢的酒肉吃光後,沒有外面的補給運進來,被封鎖,多鐸的軍隊雖不至於餓肚子,但肯定會很快進入吃素的狀態。

要是相持接近一個月,那就連新鮮蔬菜和精糧都有可能短缺,只能吃糠咽鹹菜或者至少是粗糧餅子。

除了糧草質量的下降,朱樹人對斷敵補給更多的期待,在於慢慢削弱多鐸的武器彈藥箭失補給。

武器方面,清軍的着甲率,會隨着他們不斷髮動攻城,而快速削弱。南京城下那兩天,別看滿八旗的士兵直接戰死還不到三千人,剩下死的都是漢、蒙軍隊。但光是那些滿八旗死者身上遺落的優良鐵札棉甲,就早已超過了五千副。

清軍在攻堅時,是經常讓精銳死士套好幾套重甲的,但平時他們並不會備那麼多甲,野戰也用不到。所以都是攻城前臨時調撥,讓不需要先登的輕裝部隊把鐵甲勻出來,暫借給死士用。

這些死士折損在城下,也就意味着至少兩倍於他們人數的鐵甲遺落了,活下來的那些滿八旗士兵,也有相當一部分會轉爲輕甲,或者不得不剝漢蒙兵的優質鎧甲。

刀槍武器這些方面的折損,倒是不算什麼,清軍也不差這點刀槍。武備補給的另一個短板,主要就是火器彈藥和箭失了。

那兩天的南京死磕,清軍炮兵使用烈度實在太勐,第一天被明軍炸傷、戰損的就有四五門,第二天戰損更多,還有好幾門因爲持續高強度發射,發生了炸膛和其他損毀。

多鐸的紅夷大炮戰力,竟從渡江之初的46門,跌到了勉強剩下30門,就算後續修理還能搶救回來幾門,但總數也不會超過35門。

清國入關前,從崇禎六年開始嘗試鑄炮、崇禎八年纔算穩定開始量產,此後攢了十年,才攢下了兩百多門紅夷大炮,其年產量,也從最初的每年十幾門,慢慢爬升到每年三十門。

入關之後,靠着奪取北方半壁江山的明軍和闖軍存貨,清軍紅夷大炮存量總數一度突破了三百門的巔峰值。把北中國的軍工產能整合進去之後,清國控制區的年鑄炮總量,也能從關外時的三十門進一步提高到五十門左右。

所以,多鐸幾天就丟掉了十五六門紅夷大炮,這個戰損絕對不是一個小數字,那是相當於清國明年總產能的三分之一了。只要朱樹人未來每年摧毀的清軍重炮超過五十門,就能把清國的炮兵力量越打越少。

火炮的損耗只是一個縮影,它背後是清軍耗材的快速枯竭。

朱樹人按照史可法從俘虜那兒有限蒐集到的情報,估算着再有一兩場南京戰役這樣的消耗,清軍大炮就會全部因爲缺乏彈藥而啞火。

火槍彈藥、弓弩箭失這些耗材,也會分別在三五場這種烈度的戰役後耗盡。當然如果清軍肯用大炮發射石球的話,倒是可以從火槍部隊那兒擠點火藥給大炮用,但反正肉都爛在鍋裡,大炮耗藥多,火槍就得提前報廢。

當然,實現這一切的前提條件,朱樹人始終是非常清醒的:他得確保封鎖的徹底性,徹底把多鐸跟江北清軍的哪怕最後一絲聯絡,也徹底掐斷。

未來一段時間裡,哪怕沒有爆發野戰,也不等於明軍什麼都沒做。江面上的水戰巡邏是始終要保持高強度的,陸地上的分兵把口圍追堵截也不能鬆懈,最終在清軍的運動戰中逮住破綻、一擊即中!

……

部署下了這個方略,並且堅決執行後,此後的三四天裡,常鎮戰場上的陸戰硝煙,還真就暫時散去了一些。

多鐸一開始做好了思想準備,“等朱樹人輕率追擊,然後他就返身殺回,趁着清軍士氣還沒低落至極,趕緊打一場圍點打援的野戰決戰”。

所以,他退到句容縣後,還示弱了一下,讓後軍擺出一副狼狽姿態,從南京退回句容的路上,甚至還丟下了一些搶劫來的粗重財物和戰損殘舊兵甲。

這擺明了就是三國演義看多了,想學曹操僞退時丟下財物誘騙袁紹軍的文丑自亂隊形、搶奪財物輕進。

以朱樹人的智商,怎麼可能貪圖這點蠅頭小利、中這種計呢?所以多鐸這一輪的演技算是白費了。

相比之下,多鐸在退回句容、丹陽的途中,對於重新從江北獲取補給倒是非常上心,

他前段時間主力渡江後,後軍船隊就被鄭家叔侄截殺過一波,船隻水手頗有損失,也導致後軍不敢再渡過江來增援。但當時還是有少量戰船、小船被多鐸及時止損、拉回龍潭衛的碼頭藏匿起來。

靠着這點小船,在強攻南京失利後,想把大軍再運回江北,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就算夜裡明軍巡江還有漏洞,但這點船才能運多少人?多鐸總不能棄軍逃亡吧?

加上多鐸直到此刻也沒覺得自己不行了,他根本就不想逃,他只是怕持久作戰,會導致炮彈火藥補給不足,就想利用這些船,偷偷回江北再運一些最緊缺的軍備來。

糧食、箭失、衣甲,這些都太佔地方了,沒必要從江北運,殘存的寶貴運能也不能浪費在這些粗重之物上,多鐸再三盤算,決定把偷運運力都拿來搏一把,全部用於弄火藥。

十一月十八日,也就是多鐸南京戰役結束後兩天的夜裡,回到丹陽的多鐸,就吩咐集中手下僅有的船隊,偷偷迂迴,繞開江面上的金山寺,從高資鎮的碼頭出發,摸黑去江北的揚州府儀徵縣,

好跟滯留揚州的清軍後軍將領取得聯絡,並且調運火藥。清軍在揚州還屯了大量的火藥,包括這段時間從後方慢慢集中運來的,如果能把揚州的物資用於江南戰役,多鐸絕對還有得打。

然而,這次偷渡雖然規模比前幾天的運兵小了好多倍,看似也隱秘了好多倍,可依然中了巡江明軍的招。

鄭鴻逵的水師駐紮在金山寺裡,斥候小船撒得非常密集,而且明軍也是下了血本,朱樹人在幾天前、得知多鐸渡江後,就第一時間讓手下給鄭成功又撥了一批望遠鏡,讓鄭成功自己用不完還可以給他叔叔一些。

朱樹人這是完全不擔心精度高於這個時代的高倍望遠鏡擴散了,連明軍斥候船隊的基層軍官都能配發到,哪怕有可能出現戰爭中被敵軍繳獲的風險,他都不在乎了。

反正陸戰中望遠鏡也不是太逆天的裝備,主要是海軍用處大,而明軍的海軍是絕對優勢。只要這次能徹底幹掉封死多鐸,這點風險值得承擔。

更何況,若是在跟多鐸的水戰作戰中,偶有明軍斥候船軍官被俘被繳獲,只要最後把多鐸全滅了,這些繳獲過去的東西還不是回到朱樹人口袋裡?

用一句21世紀的名言來說,那就是“殺了你這些東西也是我的,不用你給”。

除非是在跟江北清軍的接觸中有新式裝備被繳獲,那纔有可能徹底流失、被敵軍分析戒備。

另外,爲了更好地截殺清軍偷運船,朱樹人這段時間還火線拿出了一個新裝備,配合望遠鏡使用——他給明軍斥候船都配了一些鋥亮的金屬打造的反光杯,就是一些表面光亮的金屬打成一個凹面,罩在火把的後方,就可以聚光,實現原始的類似探照燈效果。

這種東西其實技術上說穿了也不值錢,早在公元前,埃及亞歷山大港的燈塔就用銅鏡反光杯反射燈塔火焰了。無非古代的反光杯沒有數學加持,不會算反射曲率,效率比較低,這個時代的工藝和精度可以再提升一些,讓探照的火光能更容易及遠。

明軍有了那麼多巡江的新利器,多鐸的這次嘗試,自然還是以失敗告終,他最後幾十艘可以過江的船隻,也大半被鄭鴻逵從金山寺出發的斥候船發現,然後在江面上第一時間放出類似竄天猴的煙花快速示警,引來大隊戰船截殺。

多鐸又白白死了好幾百個參加偷運的精兵,氣得他簡直七竅生煙。他也不顧自己麾下的部隊那邊還在肅清武進縣、要進攻江陰。鎮江這邊他就又忍不住要重新開個新坑,分兵幾萬人先殺上金山寺,把鄭鴻逵這個骨鯁在喉的存在先拔了。

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3章 每一步計策至少同時騙到兩家對手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121章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第67章 當初放出去的長線,終於有釣到大魚的時候第28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122章 棋逢對手第272章 殺韃初戰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331章 光復大員-下(鄭芝龍之死)第10章 刺槍法:從入門到入土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77章 兩條都是死路,一條長一點,一條短一點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31章 拉攏關寧軍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276章 送人頭當然要笑納了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終止了漕運!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敵84章 偉大的撤退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348章 朝鮮投明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370章 清堡宗順治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98章 虛實相濟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顯擺理工科水平第132章 打流賊就該瞭解流賊的心態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註定獨眼龍第292章 曲線誕生的剃髮令第157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107章 原來不是天朝上國所有地方都有那麼好待遇第308章 席捲殘敵第31章 拉攏關寧軍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第10章 私闖民宅,當場擊斃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352章 生死賽跑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22章 反攻序幕第224章 摳摳搜搜一點都不像皇帝第56章 風水寶地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258章 完成備戰第215章 各懷鬼胎第353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第121章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第94章 一波又起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52章 他鄉遇故知第304章 準備萬全,對多鐸的最後一戰第156章 讓人輸得心癢癢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32章 幫過鄉試的神秘力量第100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後一次渡過漢水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徹底開擺了!第137章 瘋狂逃亡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257章 秒殺兩廣叛亂第364章 新山海關大戰第8章 終於等到反派惡霸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187章 拉幫結派非我本意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22章 反攻序幕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215章 各懷鬼胎第36章 天下泰斗第107章 原來不是天朝上國所有地方都有那麼好待遇第25章 奮勇爭先第10章 刺槍法:從入門到入土第363章 北方重建計劃第97章 挖新坑填舊坑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385章 大明新時代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
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3章 每一步計策至少同時騙到兩家對手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121章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第67章 當初放出去的長線,終於有釣到大魚的時候第28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122章 棋逢對手第272章 殺韃初戰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331章 光復大員-下(鄭芝龍之死)第10章 刺槍法:從入門到入土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77章 兩條都是死路,一條長一點,一條短一點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31章 拉攏關寧軍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276章 送人頭當然要笑納了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終止了漕運!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敵84章 偉大的撤退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348章 朝鮮投明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370章 清堡宗順治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98章 虛實相濟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顯擺理工科水平第132章 打流賊就該瞭解流賊的心態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註定獨眼龍第292章 曲線誕生的剃髮令第157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107章 原來不是天朝上國所有地方都有那麼好待遇第308章 席捲殘敵第31章 拉攏關寧軍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第10章 私闖民宅,當場擊斃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352章 生死賽跑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22章 反攻序幕第224章 摳摳搜搜一點都不像皇帝第56章 風水寶地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258章 完成備戰第215章 各懷鬼胎第353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第121章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第94章 一波又起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52章 他鄉遇故知第304章 準備萬全,對多鐸的最後一戰第156章 讓人輸得心癢癢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32章 幫過鄉試的神秘力量第100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後一次渡過漢水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徹底開擺了!第137章 瘋狂逃亡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257章 秒殺兩廣叛亂第364章 新山海關大戰第8章 終於等到反派惡霸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187章 拉幫結派非我本意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22章 反攻序幕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215章 各懷鬼胎第36章 天下泰斗第107章 原來不是天朝上國所有地方都有那麼好待遇第25章 奮勇爭先第10章 刺槍法:從入門到入土第363章 北方重建計劃第97章 挖新坑填舊坑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385章 大明新時代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