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舌如利刃

睡到半夜,被外面嘈雜的腳步聲驚醒,徐佑睜開眼睛,側耳聽了聽,脣角頓時露出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這羣蠢才,等到現在才發覺事情不對頭了嗎?

秋分披上衣服走了進來,神色有點驚慌,道:“郎君,外面不知怎麼了,好多人的樣子!”

“可能晚間的天氣太冷,有人被凍壞了吧,希望不要出什麼意外才好。”毫無誠意的說完這句祝福,徐佑坐起身子,問道:“是不是他們吵到你了?”

“嗯……”秋分顯然沒有睡好,看起來有點憔悴,她屈膝蹲下,細心的爲徐佑掖了掖被角,然後仰起頭,一臉嬌憨的道:“小郎,我睡不着!”

徐佑掀開被子,跳下牀,拉住她的小手往外面走去,笑道:“去看看誰的膽子這麼大,敢驚擾我家秋分的好覺?”

“啊?”秋分微微張開了小嘴,被徐佑拉的腳步踉蹌,道:“真的要去嗎?可我們是客人哎,這樣不好吧……”

兩人從側門出去,恰好遇到匆匆從走廊盡頭走過來的一行人,藉着徹夜不滅的燈籠的亮光,一眼就看到走在最前面的那個人,正是白天有過一面之緣的三娘身邊的青衣婢女。

“這麼夜了,諸位不知來雅筑有何貴幹?”

徐佑施施然站在那,眼中掠過一道戲虐的神色。青衣婢女似乎沒想到他會出現,愣了一下,然後木然走了過來,冷冷道:“這裡是袁府,我們想到哪裡去,想什麼時候去,並不需要外人來查問!”

徐佑訝道:“聽聞袁公以禮治家,上至貴介,下至奴僕,皆是知書達理之人,沒想到竟還有你這樣口齒伶俐的小娘?”

罵人不吐髒字,是文化人的專長,徐佑已經深得其中三味。青衣婢女杏眼一瞪,反脣相譏,道:“敢問何爲禮?三世不識字的蠻子,也懂什麼叫做知書達理嗎?”

此言一出,站在徐佑身後的秋分頓時變了臉色,一直垂在腿側的雙手驟然捏緊。其實倒不是她敏感,而是這句話是有典故的。

徐佑的曾祖,也就是“三定江南”的徐潳,在隨安師愈平定天下之後,有一次君臣數十人巡視石頭城,因一守城衛卒前夜酗酒,君前失儀,被時任冠軍將軍的沈景當着衆人的面拔刀斬了腦袋。由此安師愈嘆道:“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沈卿,你可知此語作何解釋?”

這是《大學》裡的話,寓意十分的淺顯,君子對於優點,要自己擁有了以後再去要求別人,對於缺點,要自己沒了之後再去批評別人。自己身上所擁有的不是寬恕之道,卻能夠去教別人的,是從來沒有的。

沈景大汗淋漓,趕緊扔掉還流淌着鮮血的長刀,跪伏於地不敢回答。安師愈又問徐潳此語作何解釋,徐潳淡然答道,臣起於江湖之中,三世不曾識字,全仰仗陛下,纔有了徐氏的今日。故而我不需要懂這些聖人的道理,只需要懂的忠心輔佐陛下,不二心,不逾矩,如此而已!

安師愈大笑,賞了徐潳千金,對沈景也沒責罰,但從那時起,吳興沈氏開始將義興徐氏視作眼中釘,肉中刺,非除之而後快。

後來因爲這件事,坊間閒人說起徐氏,都愛加一句“三世不識字”,要麼是無惡意的調侃,要麼是故意的譏嘲,但不管是哪一種,大家都畏懼徐氏的權勢,任誰也不敢當面說這句話。

“你……”

秋分上前一步,指着青衣婢女,大爲惱怒,要不是顧忌這是袁府,不能給徐佑惹麻煩,她真的會一巴掌抽過去。

青衣婢女冷哼一聲,看也不看秋分,只是挑釁的望着徐佑,似乎故意想要把他激怒。

徐佑微微一笑,拉住秋分,俯到她耳邊,低聲道:“生什麼氣,狗咬了你一口,你還能咬狗一口嗎?”

聽徐佑說的有趣,再看看青衣婢女,一副刁蠻兇狠的樣子,真的跟惡狗一般無二,秋分撲哧一聲笑了出來,剛剛涌上心頭的那股子怒火也隨之不見了蹤跡。

“我先回答你第一個問題,何爲禮?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徐佑雙手負後,長身玉立,俊秀的臉上看不到任何的情緒波動,彷彿在訴說一件與己無關的事,道:“你既然自詡知書達理,又是被世人稱道的袁家三孃的貼身侍婢,一定熟讀五經,通曉經義。可否告知在下,這句話怎麼解釋?”

青衣奴婢呆在當場,她連這句話的出處都不知道,又怎麼能解讀釋義?可要是答不上來,今夜就要出醜了,僅僅她的臉丟盡了不打緊,可徐佑毫不留情的將袁青杞拉了進來,傳出去,傷的可是三孃的顏面。

“誰跟你說我是三孃的侍婢……”

徐佑用看白癡一樣的目光望着她,道:“我本以爲你很聰明,沒想到也是一個蠢物。你是何人,恐怕府中無人不知,要不要現在找馮管事來問一問?”

“我,我……”青衣婢女支支吾吾,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要知道她口齒伶俐,巧言善辯,在袁府從來罕逢敵手,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今夜對上了徐佑,三兩下就敗下陣來。一時急怒攻心,口不擇言,道:“不許你提三娘,退婚書都寫過了,你現在只不過一個破落齊民,有什麼資格提三娘?”

“果然是有備而來,要是徐氏仍在,估計你也不敢如此張狂!總歸不過是一個趨炎附勢的小女娘,我和你費這些脣舌做什麼!”徐佑搖頭失笑,然後言語轉冷,道:“我諒你一個奴婢,也應該沒有讀過《左傳》。這是《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裡的對答,要是不明白,可以回去請教下你的主人,讓她解釋給你聽,也讓她好好教教你,什麼纔是真正的禮數!”

青衣婢女只覺臉上火辣辣的疼,她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做舌如利刃,字字刺心,當下不敢再看徐佑一眼,回頭怒道:“都站着做什麼,還不快走?”

說完繞過徐佑的身子,低着頭快步遠去。在她身後是被三四個人攙扶着的履霜,身上穿着明顯不怎麼合身的衣服,露出半截光滑的小腿,臉色變得紙似的蒼白,渾身瑟瑟發抖,眼睛緊緊閉着,不知是真的昏迷了,還是覺得沒面目見到徐佑,乾脆一暈了之。

看她如此模樣,徐佑心中略有不忍,不過害人者人亦害之,只是小施懲戒,已經對得起她了!

徐佑轉身走了兩步,停下來回頭,奇道:“走啊,看完了熱鬧,還捨不得離開了嗎?”

秋分如夢初醒,忙答應着小跑過來,口中不停問道:“郎君幾時讀過《左傳》的,婢子天天跟着郎君,卻從沒見到房內有這樣的聖賢書啊……”

“……你不是睡不着嗎,等下回去找本左傳給你看,看不完不許睡覺!”

“小郎,我不要看可不可以……”

“不可以!”

“好吧……那婢子能不能一夜只看一點,分個三五十年看完,行不行?”

“你啊,早晚是要懶死的!”

第二天一早,剛和秋分一道用過早飯,馮桐出現在雅筑門口,笑道:“郎君昨夜睡的如何?”

“挺好,風聲竹聲,聲聲入耳,馮管事安排的好地方,在下多謝了!”

“那便好,那便好!”

馮桐表現的毫無異樣,也不曉得他究竟知不知道昨夜的事,不過他不提,徐佑也樂得裝糊塗,吩咐秋分待在房內,和馮桐徑自去見袁階。

“七郎,快來看看這篇《戲海亭記》!”

徐佑剛一進門,袁階興沖沖的對他招了招手。等走到書案邊上,見桌面上攤開了數尺見長的蠶繭紙,一行行草書如清澗長源,流而無限,又如縣猿飲澗,鉤鎖連環,頓時驚讚道:“好一筆飛白!”

袁階笑道:“七郎果然是行家,阿元從幼時起開始臨池,師從多家,可別的大都不成,唯有張芝的一筆書,學到了七分神韻。”

張芝是漢朝人,以帛爲紙,臨池學書,日復一日,最後竟然連池水都變的墨黑一片,所以書法也被稱爲“臨池”。而張芝的書法,也叫“一筆書”。

原來是袁青杞的字,徐佑心中一動,再次俯首看去。俗話說由字識人,可仔細看她的筆跡,在飛揚灑脫中透着幾分拘謹,又在拘謹中暗藏幾分飄逸出塵之氣,雖然得了張芝書勁骨豐肌的神韻,卻又帶了太多猶疑不決和依依不捨。

這是一個矛盾的人,複雜的人,甚至也是孤獨的人,在她心中一定有一件十分爲難的事,不分日夜的縈繞心間,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會呈諸筆端。

可袁青杞生在袁氏,富貴清華,唾手可得,又才華橫溢,名聲動於南北,這樣的人,還會有什麼爲難的事是無法得到解決的呢?

要是以前,徐佑可能會以爲是跟他的婚事有關,可現在退婚書已寫,兩人早沒了瓜葛,可筆下的心聲仍然這般的沉重,想來應該是別的事情牽絆了纔對。

不過管她如何,徐佑經過昨夜那一鬧,連帶着對袁青杞的觀感也降到了谷底,只盼望着趕緊搞定這一切,然後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七郎,七郎?”

“哦,”徐佑慚道:“乍一看到此字,可以想見三娘絕世風華,不由呆了,袁公莫怪!”

袁階擺手示意無妨,眼中隱有得色,道:“七郎也莫過謙,阿元的書法雖略有小成,但跟你還是差的遠呢。”

徐佑立刻明白此公也是爭強好勝,昨日見自己爲了一筆錢財,毫不留戀的寫了退婚書,今日便故意顯擺袁青杞的才學。當然了,他也不是有反悔之意,只是略有不甘,想要扳回一城罷了。

徐佑當然不會跟一個老頭子置氣,笑了笑,這纔去看文章的內容,輕聲吟道: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晉陵城縱橫百餘里,唯袁公府內,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深不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沿高山而生寒樹,見一亭,名曰戲海,立足觀之,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囀不窮,猨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橫河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第二十三章 箜篌引第十六章 一乘頓教第三章 垂死掙扎第六十八章 九泉之下第三十六章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黃花第五十二章 死人開口第三十一章 全都是套路第一百三十六章 言不虛,天大雨第十四章 誰家國運可悠長第四十五章 巫蠱玉像第三十一章 中校署令第三十章 拖延日久第一百五十七章 明月閃耀第二十一章 孤身入金陵第一百四十章 鬼蜮不明第一百零一章 心鬼既生,禪心安在第三十七章 娥皇女英第四十一章 世間男兒皆如此第一百零一章 青天有月來幾時第四十四章 地獄中仰望天堂第二十四章 火中取栗第四十七章 不怕髒的刀第一百零一章 青天有月來幾時第一百二十一章 今夜月明人盡望第二十二章 光與暗的距離第十八章 圍殺第一百二十三章 計中計第五十五章 鳶墮腐鼠,虞氏以亡第一百零九章 西市第七十七章 北國風光第九十四章 姚晉之死第一百零五章第三十章 何爲忠第六章 雪泥驚鴻第八十五章 人頭第一百一十章 軼事第四章 雲動第三十五章 如真似幻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論高下,只分生死第一百四十七章 先勝一子第五十八章 香風詩韻,紅粉骷髏第一百六十九章 六月振羽第五十三章 角生鼻上中作弓第五十七章 審訊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簡之內,音韻盡殊第十八章 夜星寒芒冷如水第三十五章 山中名紙第六十二章 爲國不惜身第十六章 靜苑第七十九章 回錢塘第五章 威逼急第七十二章 分崩第四章 西風吹起一湖血第二章 五石散第三十二章 如此境界第四十四章 地獄中仰望天堂第六十章 明鏡傾城第八十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七章 撲朔迷離的山中奇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一百四十八章 突破第五十九章 穿雲見第一百三十六章 言不虛,天大雨第十三章 死局第七十六章 錦瑟無端五十弦第一百二十八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十一章 軍法森嚴第一百二十五章 揭牌第一百零七章 倉鶊第三章 殺雞儆猴第七十二章 遊說第一百六十章 和談第三十七章 尋故人第八十一章 折翼錢塘第五十九章 泉井第三十五章 紅紗步輦踏月來第八十八章 洞裡乾坤第二十五章 流言四起第一百一十五章 脫身第七十九章 如鹿在園第一百零七章 半生不易,好好活着第三十九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四十五章 巫蠱玉像第三十九章 娉納以德,防閒以禮第八十九章 會師第一百一十章 圍觀第一百一十章 藏寶圖第三十章 大毗婆沙第四十四章 天下、佛道與你我第二十八章 不濡其翼第五章 威逼急第一百四十九章 楊乙之死第十五章 夏夜流唱曉月沉第八十九章 見血不見刀第十三章 撥開雲霧,不見月明第八十三章 鶴鳴第一百六十九章 六月振羽第二十四章 誰是獵人第一百六十章 和談
第二十三章 箜篌引第十六章 一乘頓教第三章 垂死掙扎第六十八章 九泉之下第三十六章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黃花第五十二章 死人開口第三十一章 全都是套路第一百三十六章 言不虛,天大雨第十四章 誰家國運可悠長第四十五章 巫蠱玉像第三十一章 中校署令第三十章 拖延日久第一百五十七章 明月閃耀第二十一章 孤身入金陵第一百四十章 鬼蜮不明第一百零一章 心鬼既生,禪心安在第三十七章 娥皇女英第四十一章 世間男兒皆如此第一百零一章 青天有月來幾時第四十四章 地獄中仰望天堂第二十四章 火中取栗第四十七章 不怕髒的刀第一百零一章 青天有月來幾時第一百二十一章 今夜月明人盡望第二十二章 光與暗的距離第十八章 圍殺第一百二十三章 計中計第五十五章 鳶墮腐鼠,虞氏以亡第一百零九章 西市第七十七章 北國風光第九十四章 姚晉之死第一百零五章第三十章 何爲忠第六章 雪泥驚鴻第八十五章 人頭第一百一十章 軼事第四章 雲動第三十五章 如真似幻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論高下,只分生死第一百四十七章 先勝一子第五十八章 香風詩韻,紅粉骷髏第一百六十九章 六月振羽第五十三章 角生鼻上中作弓第五十七章 審訊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簡之內,音韻盡殊第十八章 夜星寒芒冷如水第三十五章 山中名紙第六十二章 爲國不惜身第十六章 靜苑第七十九章 回錢塘第五章 威逼急第七十二章 分崩第四章 西風吹起一湖血第二章 五石散第三十二章 如此境界第四十四章 地獄中仰望天堂第六十章 明鏡傾城第八十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七章 撲朔迷離的山中奇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一百四十八章 突破第五十九章 穿雲見第一百三十六章 言不虛,天大雨第十三章 死局第七十六章 錦瑟無端五十弦第一百二十八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十一章 軍法森嚴第一百二十五章 揭牌第一百零七章 倉鶊第三章 殺雞儆猴第七十二章 遊說第一百六十章 和談第三十七章 尋故人第八十一章 折翼錢塘第五十九章 泉井第三十五章 紅紗步輦踏月來第八十八章 洞裡乾坤第二十五章 流言四起第一百一十五章 脫身第七十九章 如鹿在園第一百零七章 半生不易,好好活着第三十九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四十五章 巫蠱玉像第三十九章 娉納以德,防閒以禮第八十九章 會師第一百一十章 圍觀第一百一十章 藏寶圖第三十章 大毗婆沙第四十四章 天下、佛道與你我第二十八章 不濡其翼第五章 威逼急第一百四十九章 楊乙之死第十五章 夏夜流唱曉月沉第八十九章 見血不見刀第十三章 撥開雲霧,不見月明第八十三章 鶴鳴第一百六十九章 六月振羽第二十四章 誰是獵人第一百六十章 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