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玉樹臨風

“沈慶死了?”

徐佑得到消息時很是震驚,東遷失守並不意外,兵兇戰危,勝負無法預料,意外的是沈慶身爲一軍主將,竟然沒有逃掉。除非陷於死地和絕境,一般而言,想要擊殺有重重近衛保護的敵人主將是極難的事。沈慶本身武力不弱,又是沈穆之的嫡子,身邊近衛上百,卻死在一場規模不算大的攻防戰裡,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更多詳盡的情報源源不斷的傳來,管述的背叛是造成沈慶之死、東遷和烏程陷落的最大原因,冬至分析道:“管述兩年前邂逅沈慶,之後作爲謀主深受信任,如今來看,此人應該是六天事先佈下的棋子,來歷背景十分乾淨,只有風門有這樣的手段,可以瞞過沈氏的調查……”

何濡眼睛閃着亮光,那是遇到對手激起的鬥志,道:“這樣說來,都明玉兩年前就已經定下了如何奪取吳興郡的計劃,厲害,厲害!”

沈慶的死,沒有給徐佑帶來半點的快慰,但對他而言,倒也不會存有什麼遺憾。兩世爲人,對於徐氏揹負的家仇,徐佑並不拘泥於一人一姓,也對仇人如何死掉沒有任何的執念,他在意的是結果,不是過程。

沈慶雖然死了,沈穆之還活着,這纔是最重要的!

接下來幾日,前方的戰況流水般送到徐佑暫住的院子裡來,先是千葉追擊沈穆之到原鄉縣,勢不可擋,一日克城。

沈穆之倉皇后撤,在原鄉縣以北,距長興縣郊外三裡,白賊遭遇了緊急修整過後、準備前往原鄉救援的中軍。

雙方激戰一個時辰,白賊的銳鋒頓挫,且有漸漸不支的趨向!

這是千葉和蕭玉樹的第一次交手,當時白賊正爭先恐後的追擊沈穆之的殘軍,幾乎不成建制,

中軍就那麼直接的衝了過來,以堅甲利刃開路,沒有任何花俏和技巧,彷彿蠻牛衝入羊羣,鐵蹄所至,無不乾淨利落的踏成一片泥濘。

不過,這只是千葉的誘敵之計,以風門的強大情報網絡,豈能不知道中軍已經抵達長興縣?他麾下最精銳的白羽都,早在身後某處要隘準備好了陷阱,一旦中軍踏入其中,至少可以去掉蕭玉樹的半條命!

“退!”

千葉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這是他統軍以來出現的第一個重大失誤。

本該是佯敗誘敵,可訓練有素和烏合之衆的區別在這一刻清晰的呈現出來,順風戰時驍勇無比的衆部曲,處在下風時完全變了樣子,一個個慌不擇路的逃命,沒有配合,沒有協同,該斷後的跑的最快,該掩護的連隊伍都找不到了,兵械器甲散亂一地,佯敗成了真敗,真敗最終又演變成了大潰敗!

千葉激怒交加,親手殺了十幾個潰兵,督戰隊的刀幾乎要磨鈍了,卻仍舊無法阻擋從衆心理蔓延造成的全軍失序,無奈之下,只能隨着潰兵撤出了戰場。這一撤就是二十里,好不容易收攏殘兵,且戰且退,終於狼狽不堪的將中軍引入口袋裡包了餃子。

一萬養精蓄銳多時的白羽都如同餓了六十年的饕餮怪物,張着血盆大口,想把眼前的美食一口吞入肚中,卻不料啃到了一塊比鐵還硬的骨頭,不僅咽不下去,還崩壞了牙。

從起事開始,和府州兵作戰無往不勝的白賊終於領教了朝廷中軍的戰鬥力,尤其是緊跟着蕭玉樹身側的兩千名御刀蕩士。作爲楚國皇帝的近衛軍,御刀蕩士從誕生的那刻起,就被譽爲天下無雙,誰又能想到,僅僅爲了揚州平亂,安子道竟然將視若珍寶的御刀蕩士都撥給了蕭玉樹,而且一給就是兩千人!

盾在前,刀在後,甲冑箭矢難穿,每一次揮刀,都有搬山斷水之力,擋者輕則骨裂,重則肉碎,千葉寄予厚望的白羽都雖死命抵擋了半個時辰,卻還是無力迴天。當蕭玉樹的帥旗迎風招展,帶領騎兵準確無誤的穿透整條防線的虛弱點,然後包抄兩翼,和陷陣的御刀蕩士裡應外合,搖搖欲墜的白賊徹底失去了鬥志。

千葉果斷的再次下達了撤退的命令,不過跟上次意圖佯敗誘敵不同,這次是徹徹底底的逃跑。對他而言,失敗固然刺痛,但勝負不在一時,保存有生力量,比將手裡的五萬人全部交代在這裡更符合大局。

彷彿沈穆之的事蹟重演,千葉剛抵達原鄉縣,還沒來得及部署守城,追兵已至,只好放了一把火,燒盡帶不走的糧草補給,並以此阻擋追兵的行進路線,然後一直撤到了烏程縣纔有機會站住腳跟喘口氣,並建立散兵點,慢慢收攏陸續逃回來的殘兵。

此戰,白賊損失了兩萬一千餘人,傷亡數字超過了起事以來所有陣亡和逃散兵卒的總和還多,千葉剛剛傳遍天下的不敗之名,屁股還沒有捂熱,就成了蕭玉樹聲名鵲起的墊腳石。

亂世,最不缺的就是英雄人物!

蕭玉樹,這個在徐佑之前最負盛名的少年天才,二十年來滯留於五品的天塹,始終無法晉升小宗師,爲世人所笑。但很多人並不知曉,這位於武道半途夭折的蕭氏子弟,最厲害的其實不是武功,而是兵法!

這次帶兵平亂的人選,朝堂中多有爭議,爲家國計,許多人提議由驃騎將軍沈度領兵。沈度號稱楚國軍神,是沈氏在軍中的最大依仗,但因爲沈氏和太子這些年走的太近,被安子道有意疏遠,等閒不予重用。尤其義興之變後,沈度直接加司空銜,被剝奪了統軍的權力,空有名位而已。時下揚州白賊漸有壯大之勢,於是有人想要暗中推沈度復出,也爲了投石問路,試探安子道的聖意,看他對太子是不是已經消除戒心?

自孫冠入金陵以來,朝中緊張局勢大爲緩解,太子也從東宮重新露面,雖未參與朝政,但至少可以會客見友。若是沈度再次起復,能夠統大軍平亂,就徹底給*吃了一顆定心丸。

很快朝議下來,出乎所有人意料,安子道既沒有起用沈度,可也沒有選其他久負盛名的良將,而是聽從司隸校尉蕭勳奇的建議,任用無官無職,悠悠南山的蕭玉樹爲徵東將軍,授予五州的軍政大權,真可謂平地一聲驚雷,震的朝野齊齊失聲。

從任命下達的那刻起,蕭玉樹這個曾經爲世人矚目、卻又消失了二十年的蕭氏子弟再次邁入了所有人的視野。

“蕭勳奇實在太過了,就算要爲自家兄弟積攢政績,可撈什麼不好,要來撈軍功?軍功是那麼容易掙的麼?”

“就是,兩軍陣前,可不是拼着個人勇武分勝負的。”

“勇武?區區六品,談得上勇武嗎?傳聞都明玉是四品的小宗師,蕭玉樹這樣的人,恐怕連人家一招都接不住”

“慎言慎言!朝廷點帥,總有朝廷的道理……”

“狗屁的道理!蕭玉樹出仕後最高只做過臨江王的郎中令,兩年後辭官歸家,閉門謝客,也不知整日做些什麼。二十年了,武功成了笑談,學問沒出什麼學問,琴棋書畫更是一竅不通,可如今國家正是用人之際,卻借勢一步登天,成了正三品的徵東將軍……這,這不是胡鬧嗎?”“以公器填充私壑,蕭校尉難辭其咎!我等應聯名上書,請主上收回成命,另選良才!”

“說的對,請朝廷收回成命!”

一時間有人好奇,有人驚訝,有人憂慮,有人等着瞧熱鬧,也有人準備好蕭玉樹兵敗之後再次推沈度出頭。

心態各有不同,但相同的一點,沒有人看好蕭玉樹,但一來畏懼蕭氏和蕭勳奇的權勢,二來安子道大力支持,除了一些御史聯名抗議,其他人也只好將勸諫的話藏在心底。

當長興之戰的捷報傳來,幾乎沒人相信,都以爲蕭玉樹虛報戰功,後來沈穆之的奏章跟着到了朝廷,這才讓衆人心服口服。

“長興一戰斬白賊近兩萬,蕭玉樹真讓人刮目相看!”

顧允這段時日忙於公務,唯有深夜才能偷得片刻閒暇,自帶着美酒找徐佑小酌解乏。三杯酒下肚,說起前幾日的長興之戰,立刻眉飛色舞,興奮莫名。徐佑理解他的心情,這幾個月,處處聽的都是壞消息,着實讓人鬱悶壞了,長興大捷,鼓舞的不僅僅是士氣,還有這揚州百萬黎庶的民心!

“是啊,千葉這段時日好大的威風,連向來豪雄的沈氏都在他面前一敗塗地,很多人以爲當真能打到金陵城下。可沒成想,吳興郡尚存,就已敗在了蕭玉樹的手裡。”

左彣也是帶兵的人,不過往昔在袁氏只統領過數百人,聞聽這樣動輒數萬人的大戰,身不能至心嚮往之,感概道:“恨不能親眼目睹蕭徵東的風采……”

何濡嘿嘿笑道:“不急,風虎早晚會見到的。蕭玉樹此番出征,得主上聖心許可,又得蘭陵蕭氏之助力,若能平定白賊,立不世之功,從今往後,庾、柳、袁、蕭四大頂級門閥的排次恐怕要變一變了!”

顧允聽在心裡,神色微微變化,暗道微之身邊這位何郎君真是鬼靈精的人。蘭陵蕭氏重文輕武,卻又不像陳郡袁氏那樣專精儒學,而是經史子集、醫卜星象、書法音律無所不包,門內子弟涉獵廣泛,大家輩出。但除了蕭勳奇掌管司隸府之外,甚少有人從軍,出現蕭玉樹這樣手握實權的徵東將軍,百年來還是首次。

徐佑嘆道:“不管出身門閥還是寒庶,只要真有才幹,儘早結束揚州的亂事就好!飛卿,蕭將軍現在兵鋒指向了何處?”

顧允手指點了點案几,道:“烏程!千葉想要據險堅守,和蕭玉樹死戰!”

“烏程城高牆厚,攻之不易,蕭玉樹應該不會選擇烏程和千葉打攻防戰,以防損耗太多的兵力,無以爲繼!”

顧允擊掌讚道:“微之真是神了!我來時才接到消息,朱四叔已經被朝廷任命鎮東將軍、江州都督,統率江州、郢州、湘州三州的府州兵和朱氏的私兵,號稱十萬人,正從富陽出擊,截斷千葉的後路。”

徐佑小吃了一驚,隱忍多時的朱智終於出手了,一招就打中白賊的七寸,江左小諸葛,名不虛傳!

第六十三章 摘桃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約戰益州第四十三章 十百千萬,琴棋書畫第五十四章 恩威並施第五十七章 審訊第一百二十一章 今夜月明人盡望第七十四章 死亡之門第六十三章 秀色掩今古第二十七章 指尖起驚雷第五十五章 針鋒相對第十四章 追思君兮不可忘第四十三章 詭異殺機第一百一十九章 以勢勝第八十五章 算則勝第四十二章 狐朋狗友第二十七章 指尖起驚雷第四十六章 遙知東宮驚變起第十二章 月黑如墨第二十四章 清明第三十六章 匹夫一怒第三十五章 水仙兵解第二十八章 歸案第六十七章 無奈人行無情事第二章 清樂難清平第四十九章 隕落第一百二十三章 計中計第十九章 烏白馬角生第四十一章 雀舌雖好第四十六章 父子對決第三十九章 巴蛇塗白第一百二十章 寒鴉棲復驚第九十六章 神相觀人第三十八章 男兒生在天地間第七章 夜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擒作佳人奴第一百零一章 心鬼既生,禪心安在第二十一章 嘴炮無敵第十四章 誰家國運可悠長第七十九章 三尸五鬼紫亂朱第八十四章 開場第一百零七章 三都賦第一百四十二章 揚州紙貴第二十四章 誰是獵人第五十章 一神一鬼第一百一十九章 謂虎於菟第三十四章 故家喬木第十六章 龍入海第三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十六章 靜苑第七十四章 改良第一百零三章 金剛怒目,菩薩低眉第一百章 千言萬語,不如一魚第九十一章 火上澆油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夭再現第四十章 訛詐百幅畫第十五章 破衣難抵萬金脯第二十五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二十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七十章 三教原來一祖風第八十九章 見血不見刀第四十二章 陽關萬里,不見人歸第二十二章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一百一十三章 風起時,誰補天第五十七章 反切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二十七章 玉樹臨風第一百四十八章 潛入偵查第一百六十二章 竹紙第三十三章 白髮朱提第二十一章 人間第一百章 千言萬語,不如一魚第五十二章 手書第一百四十章 鬼蜮不明第四章 背後乾坤第一百三十三章 四面狼煙起第一百五十六章 天經玉算第八十章 紫花樹下,阿彌陀佛第一百二十八章 光耀八極,與天相逐第一百六十一章 見面第五十四章 借飯第二十一章 晉陵城外五更鼓第四十八章 玄武湖畔鬼夜哭第八十八章 殺一人而三軍震第一百四十九章 拔營第三章 垂死掙扎第二十二章 回山第十七章 半步山門第一百七十六章 守第三十九章 如約而至第四十四章 三面合圍第五十三章 授籙第一百零一章 青天有月來幾時第八十四章 朝真第四十八章 自食其果第二十一章 晉陵城外五更鼓第三十八章 各安心思第十五章 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第三十二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八十七章 意亂第二十六章 不敗之名
第六十三章 摘桃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約戰益州第四十三章 十百千萬,琴棋書畫第五十四章 恩威並施第五十七章 審訊第一百二十一章 今夜月明人盡望第七十四章 死亡之門第六十三章 秀色掩今古第二十七章 指尖起驚雷第五十五章 針鋒相對第十四章 追思君兮不可忘第四十三章 詭異殺機第一百一十九章 以勢勝第八十五章 算則勝第四十二章 狐朋狗友第二十七章 指尖起驚雷第四十六章 遙知東宮驚變起第十二章 月黑如墨第二十四章 清明第三十六章 匹夫一怒第三十五章 水仙兵解第二十八章 歸案第六十七章 無奈人行無情事第二章 清樂難清平第四十九章 隕落第一百二十三章 計中計第十九章 烏白馬角生第四十一章 雀舌雖好第四十六章 父子對決第三十九章 巴蛇塗白第一百二十章 寒鴉棲復驚第九十六章 神相觀人第三十八章 男兒生在天地間第七章 夜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擒作佳人奴第一百零一章 心鬼既生,禪心安在第二十一章 嘴炮無敵第十四章 誰家國運可悠長第七十九章 三尸五鬼紫亂朱第八十四章 開場第一百零七章 三都賦第一百四十二章 揚州紙貴第二十四章 誰是獵人第五十章 一神一鬼第一百一十九章 謂虎於菟第三十四章 故家喬木第十六章 龍入海第三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十六章 靜苑第七十四章 改良第一百零三章 金剛怒目,菩薩低眉第一百章 千言萬語,不如一魚第九十一章 火上澆油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夭再現第四十章 訛詐百幅畫第十五章 破衣難抵萬金脯第二十五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二十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七十章 三教原來一祖風第八十九章 見血不見刀第四十二章 陽關萬里,不見人歸第二十二章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一百一十三章 風起時,誰補天第五十七章 反切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二十七章 玉樹臨風第一百四十八章 潛入偵查第一百六十二章 竹紙第三十三章 白髮朱提第二十一章 人間第一百章 千言萬語,不如一魚第五十二章 手書第一百四十章 鬼蜮不明第四章 背後乾坤第一百三十三章 四面狼煙起第一百五十六章 天經玉算第八十章 紫花樹下,阿彌陀佛第一百二十八章 光耀八極,與天相逐第一百六十一章 見面第五十四章 借飯第二十一章 晉陵城外五更鼓第四十八章 玄武湖畔鬼夜哭第八十八章 殺一人而三軍震第一百四十九章 拔營第三章 垂死掙扎第二十二章 回山第十七章 半步山門第一百七十六章 守第三十九章 如約而至第四十四章 三面合圍第五十三章 授籙第一百零一章 青天有月來幾時第八十四章 朝真第四十八章 自食其果第二十一章 晉陵城外五更鼓第三十八章 各安心思第十五章 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第三十二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八十七章 意亂第二十六章 不敗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