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恩威並施

徐佑先安排人回錢塘送信報平安,張玄機等人必定日夜難寐,早點告知,也好讓他們安心。另外還要讓何濡左彣和冬至從明玉山趕來吳縣,接下來如何應對時局,何濡身爲謀主,須臾不離,冬至掌管情報機構,自然不能缺席,至於左彣,小宗師的作用,永遠超乎想象。

洗去一身征塵,徐佑換了衣物,安坐內室,從顧允那裡得知了他藏頭露尾返回吳縣這半個月來的局勢進展。

太子弒父之後,連夜脅迫柳寧、庾朓等屈服,顧卓寧死不從,被曹淑砍了頭,然後徵召百官入宮,僅有數十人應召前來,旋即被服冕旒,繼位登基,並宣敕書:侍中顧卓、左衛將軍樑秀弒逆無狀,朕勒兵入殿,已無所及,號惋崩衄,心肝破裂。今罪人斯得,元兇克殄,朕將大赦天下,改元天聖,俾衆周知。

自三代以下,稱王稱帝的不知凡幾,安休明卻是第一個弒父奪位的皇帝,無前例可遵循,必然心虛,所以關於改年號一事還有個小插曲。

改元天聖,是安休明和魚道真早就商量好的,可具體什麼時候改元,衛田之提出異議,按規矩應該到明年才能正式改元。安休明得位不正,等不了那麼久,召來中書郎袁燦,問他前朝可有當年改元的先例?

顧卓的腦袋還掛在太極殿門口,袁燦畏死,道魏哀帝曾於魏明帝死後當年改元,主上若改元也不是不可。安休明大喜,加封袁燦金紫光祿大夫,兼領吏部尚書。

即位已畢,安休明還居西省,西省在臺城內,是太子幼年居住的地方,成年後才移居東宮。他弒父時尚且大膽,可事成後卻越發驚懼,不敢親自臨喪,由蕭勳奇入顯陽殿,棺殄安子道的屍身,諡爲景皇帝,廟號太宗。停棺三日後發國喪,葬長寧陵,一代中興之主,就此落幕。

接下來論功行賞,東宮舊部全都一飛沖天,衛田之爲尚書僕射,主尚書檯事,從此尚書令成爲虛職,不復往日威盛。曹淑爲左衛將軍,殷素爲右衛將軍,拱衛宮禁,陳述爲左軍將軍,戍守石頭城,任建爲右軍將軍,鎮守京口。何正爲輔國將軍,魏敬爲屯騎校尉,張楚爲強弩將軍,其餘所部皆升官兩級,賜金銀無算,徹底掌控了中軍。

賞過自己人,合作者也要安撫。封蕭勳奇爲大司馬,兼司隸校尉,封沈度爲大將軍,統領中軍,封蕭玉樹爲領軍將軍,封沈穆之車騎將軍,封沈慶爲護軍將軍,封沈越爲黃門侍郎,加北中郎將,文武雙授,參贊軍機,顯貴一時。

其他王公貴戚雖然沒有出力,可事後要他們不搗亂,支持新君,自不能太吝嗇。竟陵王安子尚,綽號露鳥王爺,可也領着揚州刺史的職責,尤其他還是安休明唯一尚在人間的叔叔,因此封爲太保,參拜不名。衡陽王安休遠,那是狼狽爲奸的弟弟,自不能輕怠,故加封太尉,都督徐、兗、青、冀、豫五州諸軍事,兼徐州刺史。

另立太子妃王氏爲皇后,尊魚道真爲神師,迎始安公主入宮,多加賞賜,釋李雀兒出獄,放歸沈宅,將薛安國車裂,棄屍荒野。另以霹靂手段殺了三十多個忠於安子道不肯歸順的朝廷頑固派,夷其九族,臺城外的珍珠河爲之染紅七日不絕。

以功名利祿誘惑,以殺伐屠戮威懾,同時安休明擺出禮賢下士的姿態,親至各門閥、重臣府邸拜會,求問治國良策。這番舉動迷惑了不少人,竟很快穩定了金陵局勢。接着派遣數十位使者奔赴全國各州郡,既爲巡視萬方,彰顯新君的存在感,也爲宣說京城變故的緣由,痛斥顧卓樑秀等人的謀逆罪狀,佔領道德的至高點,維持皇權的神聖。

恩威並出,賞功罰過,又肯屈尊伏低做小,收買人心,安休明雖然乖戾,可畢竟做了二十年的儲君,知道爲政之要,首在得人,沒有人支持的皇帝只是傀儡和浮萍,所以盡最大的可能得到百官的支持,哪怕半數都是口服心不服,至少初步站穩了腳跟,後續只要讓各州臣服,大事可定。

徐佑聽聞種種,默然不語。安休明比想象的要厲害,也更不好對付,之前在安子道的壓制下,看不出什麼雄主的手段,現在再無掣肘,立刻展現出幾分讓人側目的偉略。

顧允嘆道:“安休明竊據帝位,有正統之名,如今京都歸心,四海猶疑者衆,可依我看不出三月,在朝廷的拉攏、許諾、重賞之下,怕是盡皆俯首……”

徐佑倚窗而立,窗邊一株不知名的小花透過窗楹探了進來,他輕輕折斷,放到鼻端聞了聞,道:“朱四叔可有話給我?”

顧陸朱張雖然人才輩出,可只有朱智稱得上高瞻遠矚,足爲良師。值此百年不遇之變局,他的意見,對徐佑至關重要。

“朱四叔早前派人送來一封信,說等你回來後轉交……”

徐佑猛然回頭,道:“信在何處?”

看完朱智的信,徐佑心裡有底,和顧允前往拜會張氏的家主張景隆。張景隆年過五旬,可鬚髮仍黑,對徐佑頗爲友善,談完正事,竟還叫來張玄機的父親張籍,讓他當面道謝:“朱睿跟我說了,是你要求他想盡辦法讓籍兒離京,不然他身爲御史中丞,此時要麼從逆,要麼殉國,何不如留有用之身,爲國除逆?”

徐佑沒料到和未來老丈人第一次見面會是這麼尷尬的場合,主動跪行大禮,道:“中丞,小子無知,在金陵擅自做主衝撞了中丞,但求責罰,不敢求恕!”

張籍以母病危急,告假離京,躲開了一場浩劫,說來確實承了徐佑不小的人情。不過兩人心知肚明,徐佑請罪,並非爲了此事,而是爲了張玄機。

張籍之所以反對張玄機和徐佑來往,主要還是因爲他徐氏孤子的身份,害怕將來太子登基,爲家族惹來禍端。可現在局勢發展到這步田地,擺明了顧陸朱張絕不會甘於支持一個弒父的暴君,那橫在徐佑和張玄機之間的鴻溝不復存在,他身爲父親,對徐佑的文才人品並無不滿,見他姿態放得極低,對自己很是尊重,心頭的怒火其實早就淡了。

“起來吧!”張籍扶起徐佑,兩人相視微笑,過往恩怨,頓時煙消雲散。“玄機……可還好嗎?”

“她現在錢塘暫住,中丞若不放心,我馬上派人護送她來吳縣……”

張籍對這個女兒特別寵愛,當初她負氣離家,心痛不已,差點一病不起,這會雖然很是想念,但考慮目前的形勢,道:“吳縣也不安全,且在錢塘住着也好……”

“是!”

解了張玄機的心結,徐佑沒想到還有這份意外之喜,當夜秘密調集顧張共三千部曲,由張槐統率,分批出城,潛伏在府州兵軍營之外。天光未亮,徐佑去軍營求見宣威將軍李二牛。他和李二牛自北顧裡之變後相交莫逆,見面各訴離情,李二牛猶猶豫豫的問起金陵發生的變故,徐佑讓他屏退左右,道:“宣威,安休明弒君篡位,大逆不道,主上臨終時賜我血詔,命我召集天下忠義之士,共聚討賊。我料安休明不日將派人來招順宣威,賜以高官厚祿,若宣威還念先帝恩遇,請率揚州府兵協謀,若貪戀富貴,就請斬了徐佑的首級,拿去換封賞便是!”

李二牛憤然道:“郎君以我爲何人?我雖不識字,可也知道事君以忠,若當真是太子謀逆,我拼了性命不要,必追隨郎君,殺賊報國!”

“好!”徐佑擊掌道:“宣威且按兵不動,若有使者前來,大可先順服投靠。等四方舉義,真相大白,宣威再隨我共謀大事!”

李二牛雖然粗獷,卻並不愚蠢,徐佑以大義和利害說服他,免於妄動刀兵,折損實力,自然皆大歡喜。離開軍營,徐佑又去拜會王復,和王復的見面沒有過多的繞彎子,道:“蕭勳奇背主求榮,司隸府受他牽累,已成萬死之地。自古可有弒父繼位的明君?得位不正,豈能長久?一旦失勢,假佐何以自處?這是夷九族之禍,望假佐審時度勢,棄暗投明,有我在,定保你日後無恙!”

王復大汗淋漓,久久不能言,末了起身跪拜,以屬下事徐佑,這在當初,可是想都不能想的場面。

搞定了李二牛和王復,吳縣再無後顧之憂。三日後,安休明的使者也到了太守府。

這些年沈氏逐漸淡出了揚州門閥的朋友圈,而會稽四姓因白賊之亂族滅,顧陸朱張一體獨大,將揚州經營的鐵桶似的,可以說現在的揚州,是天子的揚州,也是吳郡四姓的揚州,誰來都不好使。

使者名叫羅訓,東宮嫡系,原太子詹事丞,現任殿中司馬督。殿中司馬督位階不算高,僅六品,屬員二十人。每逢朝會宴饗,司馬督穿將軍戎服,侍立天子左右,夜開城諸門,則執白虎幡監管,屬於絕對的腹心之人。

羅訓帶來了顧卓的屍身,腦袋已經和身體縫合好,脖頸處的刀痕看上去很恐怖,但至少落葉歸根,不至於屍骨無存。顧允着白衣,滿城舉幡,率衆千餘,迎出城外十里,絲毫不給新君面子,搞的羅訓頗爲尷尬。

不過,羅訓牢記出京時安休明的叮囑,不敢觸碰顧氏的黴頭,忍着難堪旁觀完整個喪禮,然後和顧允相見於密室。他無意寒暄,直接說道:“顧逆授首,實屬咎由自取,主上仁心,不欲株連,聖意自顧卓始,也自顧卓終。還望太守順天知命,早日奉表賀新主登基,朝廷自也不吝賞賜……”

顧允沉吟良久,咬牙道:“若主上肯任我爲揚州刺史,且允我在吳縣坐鎮,顧氏上下,感恩涕零!”

第七十章 御意至得無爲第七十五章 大典第一百三十二章 坐山觀虎鬥第三十二章 飛卿第一百零三章 帶你去殺人第五十四章 借飯第十五章 夏夜流唱曉月沉第二十四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二十七章 益州的水,伊人的心第八十四章 借如來一葉菩提第七十七章 備戰第七十七章 青龍現第十八章 圍殺第三十八章 獠牙兇猛第十八章 陰符四相第一章 輕悍盡吳風第一百三十五章 疼不疼第一百二十一章 女曰雞鳴第八章 流血第四十一章 雀舌雖好第一百二十四章 山門開,見宗師第八十章 有鳳來儀第六十二章 荒山醜狗第五十九章 壯士斷腕第八十四章 朝真第四十五章 千里江水東流去第一百二十六章 殺,師第一百二十四章 算計第四十五章 故人重逢第一百零五章 以夏時冠周月第四十七章 明月在,人不在第七十八章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婚宴與混亂第五十九章 壯士斷腕第一百一十章 圍觀第二十九章 太極殿夜話第六章 君子不欺第十八章 夜星寒芒冷如水第三十八章 得來人頭送公主第一百三十三章 除夕夜第二十一章 人間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甲白馬第一百三十四章 咬不咬第五十三章 走蛟攔龍第一百一十八章 情之一字第一百五十五章 縱橫千里第一百五十五章 縱橫千里第六十一章 背叛第一百零九章 定品第二十九章 巨蟒纏身第五十九章 雨夜第四十三章 詭異殺機第八十八章 殺一人而三軍震第一章 道爲三一第一百章 千言萬語,不如一魚第二十四章 人情債第四十一章 療傷第三十一章 糾糾葛屨,何以履霜第八十章 水遠煙微白鷺飛第八十章 紫花樹下,阿彌陀佛第九十一章 名揚天下第六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二十六章 韻外生韻,香外生香第十五章 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第三十三章 舌如利刃第五章 月痕第十九章 心若磐石第五十七章 撲朔迷離的山中奇事第六十六章 自此無心愛良夜第六章 軍魂第一百零八章 幽夜逸光第九十六章 揮手別成都第一百零九章 定品第六十三章 文武第三十四章 故家喬木第四十九章 車遙遙兮馬洋洋第一百五十八章 犬牙交錯第五十七章 撲朔迷離的山中奇事第八十六章 七言至此,吾道不孤第一百三十五章 疼不疼第十四章 鹿脯失竊之謎第三十六章 賜你名姓第三十章 何爲忠第一百二十六章 殺,師第一百零五章 以夏時冠周月第四十五章 三萬兩白銀第七十六章 天工開物第二十六章 王道霸道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七十九章 回錢塘第一百三十四章 咬不咬第八十七章 黯然銷魂者第八十八章 貴者乘車,賤者徒行第五十一章 存亡貴賤付皇天第四十四章 官子(補昨天)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簡之內,音韻盡殊第七章 司隸府第五十五章 鳶墮腐鼠,虞氏以亡第三十一章 全都是套路第七十章 枯魚過河泣
第七十章 御意至得無爲第七十五章 大典第一百三十二章 坐山觀虎鬥第三十二章 飛卿第一百零三章 帶你去殺人第五十四章 借飯第十五章 夏夜流唱曉月沉第二十四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二十七章 益州的水,伊人的心第八十四章 借如來一葉菩提第七十七章 備戰第七十七章 青龍現第十八章 圍殺第三十八章 獠牙兇猛第十八章 陰符四相第一章 輕悍盡吳風第一百三十五章 疼不疼第一百二十一章 女曰雞鳴第八章 流血第四十一章 雀舌雖好第一百二十四章 山門開,見宗師第八十章 有鳳來儀第六十二章 荒山醜狗第五十九章 壯士斷腕第八十四章 朝真第四十五章 千里江水東流去第一百二十六章 殺,師第一百二十四章 算計第四十五章 故人重逢第一百零五章 以夏時冠周月第四十七章 明月在,人不在第七十八章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婚宴與混亂第五十九章 壯士斷腕第一百一十章 圍觀第二十九章 太極殿夜話第六章 君子不欺第十八章 夜星寒芒冷如水第三十八章 得來人頭送公主第一百三十三章 除夕夜第二十一章 人間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甲白馬第一百三十四章 咬不咬第五十三章 走蛟攔龍第一百一十八章 情之一字第一百五十五章 縱橫千里第一百五十五章 縱橫千里第六十一章 背叛第一百零九章 定品第二十九章 巨蟒纏身第五十九章 雨夜第四十三章 詭異殺機第八十八章 殺一人而三軍震第一章 道爲三一第一百章 千言萬語,不如一魚第二十四章 人情債第四十一章 療傷第三十一章 糾糾葛屨,何以履霜第八十章 水遠煙微白鷺飛第八十章 紫花樹下,阿彌陀佛第九十一章 名揚天下第六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二十六章 韻外生韻,香外生香第十五章 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第三十三章 舌如利刃第五章 月痕第十九章 心若磐石第五十七章 撲朔迷離的山中奇事第六十六章 自此無心愛良夜第六章 軍魂第一百零八章 幽夜逸光第九十六章 揮手別成都第一百零九章 定品第六十三章 文武第三十四章 故家喬木第四十九章 車遙遙兮馬洋洋第一百五十八章 犬牙交錯第五十七章 撲朔迷離的山中奇事第八十六章 七言至此,吾道不孤第一百三十五章 疼不疼第十四章 鹿脯失竊之謎第三十六章 賜你名姓第三十章 何爲忠第一百二十六章 殺,師第一百零五章 以夏時冠周月第四十五章 三萬兩白銀第七十六章 天工開物第二十六章 王道霸道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七十九章 回錢塘第一百三十四章 咬不咬第八十七章 黯然銷魂者第八十八章 貴者乘車,賤者徒行第五十一章 存亡貴賤付皇天第四十四章 官子(補昨天)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簡之內,音韻盡殊第七章 司隸府第五十五章 鳶墮腐鼠,虞氏以亡第三十一章 全都是套路第七十章 枯魚過河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