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擂臺首賽 四

宋朝的一丈是三米一七,兩丈就是六米三左右了,將一支箭投入六米以外的小碗口內,若不苦練上兩三年是辦不到的。』』『

但對於王貴和湯懷而言,這卻是他們能夠表現的唯一機會,兩人都爭着要答這道題。

貧文富武,作爲孝和鄉兩個大戶人家的嫡孫,兩人在讀書的同時,也在家中跟隨護宅武師練武,射箭是他們必修之課。

王貴挽起袖子道:“我在家中射箭,五丈外可中箭靶,十箭能射中七箭,這道題非我莫屬。”

“胡說!上次你在我家射箭,還輸給了我,當然由我上。”湯懷不服氣壓住了王貴。

這時,李延慶笑問岳飛道:“五哥不也練了武嗎?”

岳飛是王貴和湯懷的鄰居,三人一起長大,他也跟隨兩人一起練武,但他天資聰明,武藝遠遠強過王貴,不過進學堂後,岳飛便沒有時間去王貴家後院射箭了,而是在自己的小院裡蹲馬步,綁鐵沙袋夜跑,基本功非常紮實。

岳飛苦笑一聲道:“別的可以試試,但射箭我比不過這兩位。”

“那就別爭了!”

李延慶叫停了王貴和湯懷的爭執,對他們道:“我是主答,當然是我上!”

“你不行!”王貴和湯懷異口同聲反對道。

李延慶也不和他們爭,他將兩張紙捏成小團,其中一團放在岳飛的桌上,他隔着王貴和湯懷,將手中紙團拋去,精準地擊中了七尺外的紙團。

“要不你們也來試試看。”

王貴和湯懷同時閉上了嘴。

.......

一隻四尺高的細頸圓肚銅壺放在牆邊,兩名衙役量出兩丈後,畫了一條線,箭是標準的銅壺箭,約七寸長,重八兩,手感非常好。

李延慶是在劈柴時現自己有這種特殊的本事,這是從前傻二的天賦,出手疾快,而且數丈內打飛石,百百中,頗有點象沒羽箭張清的獨門絕技。

根據父親的描述,從前的傻二應該是自閉症,自閉症的兒童大多會有一兩種特殊的天賦。

他反覆琢磨體會,已將漸漸將這種天賦融匯到自己身上,今天是他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表現。

這時,甲乙兩個賽場的辯試都已結束,羑里鎮學堂和湯北鄉學堂都毫無懸念地戰勝了對手,士子們涌到兩邊窗前觀戰,這裡居然生了童子會五年來的第一次競射。

更讓大家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公認最弱的鹿山鎮學堂竟然連得兩分,在最後一道決戰題中還佔據了上風,就不知這位學子的最後一擊能否改寫鹿山鎮學堂的‘光輝史’。

同時他也會成爲湯陰縣文射的第三人,兩丈外文射,不知這是誰出的題,簡直太牛了。

知縣劉禎和縣丞馬符也坐在了主臺上,兩人各坐一邊,劉禎坐在主審官身旁,主審官用筆指指李延慶,在紙上寫下三個字,‘神童也’,連着那幅對聯一起呈給知縣。

劉禎看完了對聯,眼中露出驚訝之色,他對李延慶頓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坐在另一邊的馬縣丞和何振迅交換了一個眼色,何振用眼色告訴馬縣丞,如果這一箭投進了,那衛南鎮學堂就出局了,馬縣丞可是答應過自己,擂臺賽保他們進入前三名。

馬縣丞的承諾是用三百兩白銀換來的,承諾沒兌現,銀子怎麼辦?

馬縣丞避開了何振的責怪的眼光,慢慢喝茶,眼皮一挑,銳利的目光盯在李延慶稍顯稚嫩的後背上,兩丈文射,這個小學童辦得到嗎?

李延慶站到線後,他深深吸了口氣,慢慢閉上眼睛,讓自己平靜下來,尋找感覺,他忽然睜開眼睛,手一揮,銅箭毫不猶豫地出手了。

但就在他剛剛一出手,身後的‘砰!’的傳來一聲脆響,這是杯子摔碎的聲音,李延慶的手不由自主的驚抖了一下,不過這聲脆響還是來晚了一點,銅箭出手後聲音才傳來,雖然稍微手抖,但並沒有影響到銅箭。

銅箭在空中劃出一道漂亮的弧線,‘咚!’的一聲,精準地投進了兩丈外的箭壺內。

兩件事幾乎在同一時刻生,縣丞馬符滿臉尷尬地望着地上的碎瓷片,他手中茶杯不小心落地了,知縣劉禎斜睨着看了他一眼,什麼也沒有說。

主審官更是滿臉驚訝,他不明白縣丞的茶杯爲什麼會在這個關鍵時刻落地。

何振的臉刷地變得蒼白,衛南鎮的四個學子都難過地捂住臉哭了起來,他們出局了。

就在這時,房間爆出一片歡呼聲,王貴和湯懷一躍而起,激動得又蹦又跳,岳飛站起身快步上前和李延慶緊緊擁抱,他們贏了,連姚鼎的臉上也綻開一個大大的笑容,五年了,他第一次嚐到了勝利的滋味。

......

李延慶暈暈乎乎回到了客棧,他被王貴和湯懷的嘰嘰喳喳吵得頭昏腦脹,剛走進院子,便被客棧的冬瓜掌櫃一把抱起,跑進了大堂。

“慶哥兒可給我們孝和鄉長臉了,今天晚上要好好犒勞!”

“好了!好了!大家冷靜下來,聽我說幾句。”

姚鼎的聲音很大,大堂內頓時安靜下來。

“今天只是初賽獲勝,我們只邁出了童子會的第一步,現在給我靜下心來想想明天怎麼應戰,我希望你們第二步也走出去。”

“師父,我們明天和誰對陣?”李延慶舉手問道。

這時,湯正宗走了進來,沉聲對衆人道:“和湯北鄉學堂。”

“什麼?”

衆人一下子呆住了,湯北鄉學堂連續三年奪魁,去年只是因爲中了暗算,提前退試才落到最後一名,可就是這樣,他們去年的擂臺賽也是第一,竟然是和公認的第一強隊對陣,他們心裡都沉甸甸的。

湯正宗又對大家道:“就在剛纔,知縣抽了堂位籤,由甲堂對丙堂,乙堂對丁堂,你們是在丙堂,湯北鄉在甲堂,所以複賽你們兩家遭遇了。”

“不要再沮喪了。”

姚鼎提高嗓音對衆人道:“另外兩家是羑里鎮學堂和湯陰縣學小學堂,對你們來說都是一樣強隊,遇到哪家都難過,爲了保持體力,掌櫃中午專門給你們做了飯,吃完飯上樓寫詩,題目已經給你們準備好了。”

這時,掌櫃從飯堂走出來拍拍手笑道:“飯菜已經好了,大家來吃飯吧!”

“掌櫃大叔,有什麼好吃的?”王貴摸了摸快要餓扁的肚子問道。

“中午就隨便一點,吃肉包子,喝臘八粥,配菜是蜜漬豆腐、小雞元魚羹和醬羊肉,晚上再好好吃一頓。”

聽說有肉包子,王貴和湯懷爭先恐後地衝進了飯堂,各抓一個就往嘴裡塞,李延慶和岳飛卻有點漫不經心地坐下來,兩人都在豎耳聽屏風裡的對話。

姚鼎和湯正宗坐在被屏風包圍的雅座內,姚鼎用勺子舀了一勺他最喜歡的細白魚羹品了品,便對湯正宗道:“今天要留意一點。”

湯正宗心中一驚,“出了什麼事情嗎?”

姚鼎冷冷道:“也沒有出什麼事,不過今天馬縣丞的茶杯也摔落得太及時了。”

湯正宗也聽說了馬縣丞有故意干擾比試之嫌,便點點頭說:“果然被我說中了,昨晚何振去拜訪馬縣丞是有深意的,不過衛南鎮已經出局,我想應該不會再有什麼意外了,他畢竟是縣丞啊!”

姚鼎沒有吭聲,他慢慢喝着杯中酒,從屏風縫裡瞥了一眼李延慶,這才緩緩說:“慶哥兒的父親就是李大器。”

湯正宗驚得張大了嘴,又驚慌地回頭看了一眼李延慶,半響纔回過神,“不會吧!幾年前的事情馬縣丞還會記得?”

姚鼎不屑地哼了一聲,“要看是什麼事了,這種事情我估計某個縣丞一輩子都記得。”

“說得也是啊!”

湯正宗若有所思道:“本來他就要升知縣了,就是因爲那件事鬧出了替考醜聞,雖然髒水都潑到李大器身上,但他還是受了影響,升職的機會沒了,要是他知道慶哥兒是李大器的兒子.....”

停一下,湯正宗又道:“不過縣裡都在傳聞劉知縣和馬縣丞不和,姚師父有耳聞嗎?”

姚鼎淡淡一笑,“我在偏鄉僻壤教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哪裡會知道這些捕風捉影的小道消息。”

“這件事還真不是捕風捉影,去年我們河北西路轉運使王相公途徑湯陰縣時,有人投了一封檢信,告劉知縣利用疏通永濟渠的機會坐贓三千貫,聽說這件事劉知縣走了汴京的關係纔不了了之。”

湯正宗聲音越來越低,身體也越來越靠近桌子,就彷彿他在說一件被官府聽見就要滿門抄斬的大事,卻沒留意到自己袖子捲進了桌上的魚羹之中。

姚鼎眉頭一皺,連忙將他**的袖子從魚羹裡扯出來,又心疼地看了看才喝了一口的魚羹,這可是湯陰縣最有名的細白魚啊!冬天要賣一貫錢一條。

“啊!真抱歉,我讓掌櫃再做一份,算在我的帳上。”湯正宗向掌櫃招招手,準備去給掌櫃解釋。

“不用了!”

姚鼎拉他坐下,又繼續剛纔的話題,“我好像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不是想說,是馬縣丞投了知縣的檢信?”

這時,掌櫃過來收拾魚羹碗,湯正業連忙閉上了嘴,待掌櫃走了,他才壓低聲音道:“如果劉知縣倒了,那麼就是馬縣丞接任,他是最大的得利者,反正從那以後,兩人的矛盾就有點公開化了,我想劉知縣一定知道了什麼。”

其實姚鼎倒很清楚劉馬二人的矛盾在哪裡?這裡面涉及黨爭,劉知縣是王荊公晚年的門生,而馬縣丞是司馬相公的同鄉,蔡京立元祐黨人碑後,劉馬二人就很難在一起共事了。

不過這兩人在朝廷人微言輕,鬥歸鬥,上面卻懶得管,倒並不是湯正宗說的那樣爲了爭權奪利。

只是姚鼎並不關心湯陰縣的官場內鬥,反正就算知縣或者縣丞被免職,他兒子也升不了官,相反,他潦倒半生才遇到一個佳徒,他可要將李延慶保護好了。

“我想慶哥兒只是一個六歲的孩子,馬縣丞雖然不是宰相,但也不至於器量小到連六歲的孩子都容不下吧!退一萬步說,真有什麼小鞋之類,我們退賽回鄉下就是了,犯不着和他們爭這個虛名。”

........

【老高用心寫書,也懇請大家多多投票,老高謝謝大家了!】

第五百三十八章 監所解散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貨可居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手小誡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四十二章 錢落柳靜第二百零一章 鄭氏壽宴 三和大家隨便閒聊幾句第七百九十五章 難以久呆第八百九十九章 戰火再起 上第四百六十章 幕後暗鬥第七百八十六章 強勢威逼第二百九十章 吏部授官第九百八十八章 內戰爆發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舊將第十九章 牛刀小試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圍降壓第五百零七章 磁州匪訊第四百四十四章 加官進爵第四百四十五章 曹府家宴 一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來京兆第三十一章 另謀良策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六百七十一章 衝冠一怒第六百一十六章 老種辭官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三十六章 本家小娘第七百一十一章 船隊事件 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再回故鄉第五百零九章 山廟遇襲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安失敗第六百七十四章 緊急情報第四百一十一章 走入絕境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官上任 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七十六章 緊急求助第一千零五十章 正式宣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宋夏議和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第二百八十四章 難以善後第四百三十八章 市井小遇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一百零九章 神箭何灌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八百九十章 風險測試 下第八百五十八章 襲取羅城第四百八十一章 樑宦警告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二百章 鄭氏壽宴 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進一步第九百零七章 倉皇棄逃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圍降壓第五百七十四章 以弱擊強第四百六十五章 遠方來客第四百零二章 再戰博州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臨陣換帥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外火箭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八百一十章 出發南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開源有方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軍北上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縣有匪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二百一十三章 樑宦釣魚第五十九章 知縣視察 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七百七十章 條件成熟第四百八十七章 佳人賞雪 上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奪證據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五百零四章 北上監察第二百一十一章 意外絕殺第七百四十二章 偷襲相州 下第六百九十三章 勇救康王第一百八十章 可疑之人第七百六十一章 三個要求第四百八十三章 曹府再宴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約第七百六十七章 上門要債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意外相見第九百八十六章 辭相攝政第一百二十章 解試科舉 八第八章 以直報怨 中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價條件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九十三章 莫俊毒計第一百九十二章 舊友重逢
第五百三十八章 監所解散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貨可居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手小誡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四十二章 錢落柳靜第二百零一章 鄭氏壽宴 三和大家隨便閒聊幾句第七百九十五章 難以久呆第八百九十九章 戰火再起 上第四百六十章 幕後暗鬥第七百八十六章 強勢威逼第二百九十章 吏部授官第九百八十八章 內戰爆發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舊將第十九章 牛刀小試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圍降壓第五百零七章 磁州匪訊第四百四十四章 加官進爵第四百四十五章 曹府家宴 一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來京兆第三十一章 另謀良策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六百七十一章 衝冠一怒第六百一十六章 老種辭官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三十六章 本家小娘第七百一十一章 船隊事件 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再回故鄉第五百零九章 山廟遇襲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安失敗第六百七十四章 緊急情報第四百一十一章 走入絕境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官上任 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七十六章 緊急求助第一千零五十章 正式宣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宋夏議和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第二百八十四章 難以善後第四百三十八章 市井小遇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一百零九章 神箭何灌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八百九十章 風險測試 下第八百五十八章 襲取羅城第四百八十一章 樑宦警告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二百章 鄭氏壽宴 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進一步第九百零七章 倉皇棄逃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圍降壓第五百七十四章 以弱擊強第四百六十五章 遠方來客第四百零二章 再戰博州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臨陣換帥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外火箭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八百一十章 出發南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開源有方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軍北上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縣有匪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二百一十三章 樑宦釣魚第五十九章 知縣視察 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七百七十章 條件成熟第四百八十七章 佳人賞雪 上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奪證據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五百零四章 北上監察第二百一十一章 意外絕殺第七百四十二章 偷襲相州 下第六百九十三章 勇救康王第一百八十章 可疑之人第七百六十一章 三個要求第四百八十三章 曹府再宴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約第七百六十七章 上門要債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意外相見第九百八十六章 辭相攝政第一百二十章 解試科舉 八第八章 以直報怨 中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價條件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九十三章 莫俊毒計第一百九十二章 舊友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