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

夜幕中,宋軍營帳戒備森嚴,一隊隊士兵在營柵四周巡邏,外圍一里範圍內也不時出沒騎兵巡哨的身影,大營四周都挖了深深的壕溝,撒下不少蒺藜刺,只有從南北兩座營門進出才比較安全。

營門的地方自然是重中之重,兩座城門前都有超過五百名士兵在夜裡站崗,兩邊哨塔上的哨兵也目光銳利地注視着四周的動靜,一刻不敢鬆懈。

今晚當值的主將是統制牛皋,他此時就在北營門處巡視,今天是駐營的第一夜,尤其要防止敵軍夜間偷營。

牛皋在京兆軍中比較低調,在隸屬關係上,他屬於副都統王貴的部下,雖然爲人低調,但他做事卻很乾脆果斷,屢立戰功,成爲諸多統領中第三個升爲統制的大將,僅次於燕青和曹猛。

“牛將軍,戒備這麼緊張,是不是有點大驚小怪了,韋城守軍怎麼可能出城偷營?”一名部將低聲對牛皋道。

牛皋擺擺手,“你小子要搞清楚,我們不是爲了韋城的軍隊,而是防禦東邊那支軍隊。”

“可是如果能外鬆內緊,說不定還能誘引他們來攻營,這樣太緊,他們反而不敢來了。”

牛皋輕輕嘆息一聲,“這個建議王副統也提出來了,但都統另有想法,他不希望敵軍來偷營。”

“是不是想去踏割”

部將沒有說完,牛皋便拍了他一掌,“別胡說八道,這件事情不是該我們問的,好好執行軍令就是了。”

部將吐了下舌頭,不敢吭聲了,這時,營門外傳來了急促的馬蹄聲,牛皋連忙催馬過去,只聽哨兵大喊:“是什麼人?”

“東外圍斥候!”

“口令!”

“長生果!”

覈對了口令,一名斥候催馬疾奔而至,在他營門前翻身下馬,守門士兵再次驗證了他的斥候牌,這才放他入營。

“可是有情報要彙報?”牛皋問道。

“啓稟牛將軍,卑職在三十里外發現敵軍主力。”

敵軍主力應該在五十里外的羅城,現在卻出現在三十里,顯然是敵軍主力有動作了,牛皋連忙道:“你跟我來!”

他帶着斥候便匆匆向中軍大帳而去。

此時中軍大帳內依舊燈火通明,李延慶站在地圖前沉思不語,他在思考自己接下來後續應對,今天一早他接到快報,西夏軍加緊了對鳳翔府大散關的攻打,西夏軍顯然是想盡快攻入關中,從後面斷自己的退路,西夏並沒有退出熙河路之意,說明自己施加的壓力還不夠,還沒有讓西夏感到危機。

“都統,卑職有點奇怪,西夏既然兵力不足,爲何不動員部落出兵?”旁邊王貴不解地問道。

李延慶微微一笑,“西夏也要考慮國力承受,這些年西夏一直處於戰爭之中,而且他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遼國支持,遼國被滅,和金兵爭奪大同府又遭到慘敗,應該是西夏的國力承受不住了。”

劉錡也笑着補充道:“都統說得沒錯,西夏不象大宋是中央集權,他們實際上是由各部落組成,就算最大的拓跋部內部也並不是一條心,這幾年西夏損失慘重,各部落又得不到利益,當然不會像從前那樣乖乖聽從朝廷召喚,李乾順需要拿出對等的利益交換,各部落纔會出兵,估計李乾順就是捨不得拿出利益纔沒有動員全國。”

王貴沉吟一下說:“會不會李乾順寧可最後讓利動員各部落軍隊,也不肯撤出熙河路?”

“有這個可能,而且可能性很大,我們的策略本身也只有四成把握,如果西夏始終不肯撤軍,那我們也只能儘可能損耗西夏國力。”

三人正說着,帳外有士兵稟報,“啓稟都統,牛統制緊急求見!”

“都統,一定是有敵情了!”劉琦率先反應過來。

李延慶點點頭,“讓他進來!”

片刻,王貴帶着斥候快步走了進來,躬身行一禮,“參見都統制,參見劉都統!”

“王將軍有什麼軍情稟報?”李延慶笑問道。

“啓稟都統,這位斥候弟兄發現了敵軍動向!”

王貴給旁邊的斥候押隊使個眼色,押隊連忙上前道:“啓稟都統,卑職和手下在白馬溝發現了敵軍主力!”

李延慶立刻走到地圖旁,很快找到了白馬溝,位於踏割嶺的北端,距離宋軍大營約三十里。

從這個位置來看,西夏軍的目標顯然是踏割嶺,李延慶和劉琦對望一眼,李延慶又問道:“敵人有多少軍隊?”

“大約一萬五到兩萬人之間,輕兵簡行,沒有攜帶輜重!”

有沒有攜帶輜重倒不重要,踏割寨距離羅城只有七十里,攻打不下,迅速退回去也不影響軍隊生存,但如果羅城失守呢?

李延慶負手來回踱步,他在考慮如何用最低的代價殲滅西夏軍,這時,劉琦又問道:“你們確認對方沒有輜重?”

“輜重肯定沒有隨軍,但會不會後續送來,卑職暫時不知道。”

劉琦擺擺手,讓斥候押隊退下,這時,李延慶笑着問牛皋道:“老牛有什麼想法?”

牛皋躬身道:“卑職認爲敵軍孤軍深入,不智之舉!”

劉琦微微一笑,“牛將軍說得對,說到底李乾順還是有點輕敵了。”

李延慶點點頭,“我現在考慮如何用最小的代價殲滅這支敵軍?”

“如果想用最小的代價,那就要避免正面誒作戰。”

李延慶嘆口氣,“那就得看張順能否守住踏割寨了。”

“都統不妨兩頭部署!”

李延慶沉思片刻,對牛皋道:“我給你三千軍隊,你務必給我拿下羅城!”

“卑職絕不讓都統失望!”

牛皋接過軍令,行一禮轉身去了。

牛皋當然不會立刻就走,他還要去見王貴,具體協商出兵事宜。

李延慶隨即對劉琦道:“我們兵分兩路,你繼續盯住韋城,南面的敵軍由我來負責!”

………

西夏軍的援軍一共有兩萬人,由大將高庭義統帥,這支西夏軍屬於山訛軍,也就是由邊疆羌胡人組成,擅長於山地作戰,以步兵爲主,在西夏軍的諸多軍種屬於比較底層的軍隊,無論裝備、訓練都比較落後。

他們從夏州疾奔七百餘里趕來,羅城補充了後勤軍糧,休整兩天後便向踏割寨殺去。

西夏軍的意圖非常明顯,就是要奪回踏割寨,斷宋軍後路,這個意圖是由君主李乾順提出,雖然高庭義覺得有點不太現實,但他也沒有選擇餘地,只能不折不扣地執行。

高庭義唯一能做到的戰術,就是趁夜間行軍,輕裝簡行,丟掉輜重的拖累,藉助夜色的掩護急速行軍,殺宋軍一個措手不及。

只可惜他的對手是李延慶,李延慶早就猜到了西夏軍的策略,部署了強大的斥候,使西夏軍的行蹤完全暴露在宋軍的監視之下。

天快亮時,兩萬西夏軍抵達了踏割寨山下。

踏割寨北面同樣是易守難攻,山道盤旋而上,從山腳到山寨直線大約有三百步距離,如果蜿蜒而上,那至少要走兩里路程了。

西夏軍已經沒有時間休息,最多再過半個時辰,天就要亮了,大軍在抵達山腳後,高庭義便立刻下達進攻命令。

山訛軍擅長於山地戰,也懂得偷襲的手段,高庭義派三百名精銳在殘夜的掩護下向山上迅速衝去。

張順已經在三個時辰前便得到了消息,西夏軍即將夜攻踏割寨,他率領三千守軍早已嚴陣以待,踏割寨本身的守城武器主要以滾木巨石爲主,再輔佐士兵的弓弩和火油、火器。

但宋軍在攻佔踏割寨後也增加了大量的特殊防禦武器,也主要是震天雷和蒺藜刺,另外,張順將戰線延伸到山道上,在半山腰處便構築了工事,派出一千士兵埋伏在山道上。

夜幕雖黑,卻有幾點星光,人影重重,正悄悄向山上摸來。

守半山腰的宋軍將領叫做張華,是張順的拜把兄弟,原本姓章,結拜後便改爲張姓,是張順最信任的心腹小弟,雖然才二十餘歲,但也曾率領過上千人,目前在宋軍中出任部將。

張華已經看見了正在蠢蠢上山的西夏軍,他冷笑一聲,擺擺手,所有士兵伏身在沙袋背後,舉起了神臂弩,耐心等待射擊的命令。

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統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一千零六章 牽制力量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第八百九十八章 援軍殺至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三百九十三章 備戰不力第三百零七章 反客爲主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其必救 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插細作第一千零八章 夜戰出擊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國蔡京 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溫柔之鄉第七十五章 仗義救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落入陷阱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明原因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復義軍第六百七十章 收購兵甲第九百六十六章 滅國之戰 十九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九百五十四章 滅國之戰 七第八百三十七章 全家重逢第六百四十章 兩相暗鬥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九百七十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三第六百四十五章 意外來訪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訪吳宅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利消息第二百八十三章 溫柔之鄉第六百三十八章 磨礪之戰 下第五百六十五章 魚兒上鉤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四百七十六章 頭大如鬥第七百零三章 強勢作風第三百零九章 搶先收網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九百六十五章 滅國之戰 十八第一百二十九章 盛大回鄉 中第七百七十一章 碼頭遇舊第八百二十八章 決戰蘇州 中第六百八十三章 全力備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羣衆運動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六十五章 鹿山春社 下第八十七章 馬匹風波 下第九百八十四章 驚魂之變 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八百六十六章 萬獅軍寨第七十六章 緊急求助第五百零五章 再回湯陰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學來函第六百八十章 臨行之前第七百七十八章 臨時部署第三百八十八章 夜走梁山第三百四十章 夜火攻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人約黃昏 中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馬大賽 六第二百八十章 大慶殿試 中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五百二十七章 鄆王之勸第一百二十三章 焦急等待第二百九十章 吏部授官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明原因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四百八十一章 樑宦警告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感謝大家支持第三百六十六章 宋夏議和第八百六十七章 黃河水鬼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險棄第七十一章 縣學考試第九百九十章 圍城打援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第七百九十一章 殺將奪權第三百零四章 鬥智鬥勇第九百四十四章 小魏掌櫃第二百二十八章 弓馬大賽 五第九百二十四章 微服出巡第一千零十四章 橫掃黃河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十四章 姚老牛兒第九百四十二章 重要議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意外之財第三百七十六章 湯陰失陷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店籌備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店籌備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馬大賽 十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一百零九章 神箭何灌第三百八十三章 宋江條件第十四章 姚老牛兒
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統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一千零六章 牽制力量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第八百九十八章 援軍殺至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三百九十三章 備戰不力第三百零七章 反客爲主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其必救 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插細作第一千零八章 夜戰出擊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國蔡京 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溫柔之鄉第七十五章 仗義救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落入陷阱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明原因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復義軍第六百七十章 收購兵甲第九百六十六章 滅國之戰 十九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九百五十四章 滅國之戰 七第八百三十七章 全家重逢第六百四十章 兩相暗鬥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九百七十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三第六百四十五章 意外來訪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訪吳宅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利消息第二百八十三章 溫柔之鄉第六百三十八章 磨礪之戰 下第五百六十五章 魚兒上鉤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來使第四百七十六章 頭大如鬥第七百零三章 強勢作風第三百零九章 搶先收網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九百六十五章 滅國之戰 十八第一百二十九章 盛大回鄉 中第七百七十一章 碼頭遇舊第八百二十八章 決戰蘇州 中第六百八十三章 全力備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羣衆運動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六十五章 鹿山春社 下第八十七章 馬匹風波 下第九百八十四章 驚魂之變 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八百六十六章 萬獅軍寨第七十六章 緊急求助第五百零五章 再回湯陰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學來函第六百八十章 臨行之前第七百七十八章 臨時部署第三百八十八章 夜走梁山第三百四十章 夜火攻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人約黃昏 中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馬大賽 六第二百八十章 大慶殿試 中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五百二十七章 鄆王之勸第一百二十三章 焦急等待第二百九十章 吏部授官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明原因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四百八十一章 樑宦警告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感謝大家支持第三百六十六章 宋夏議和第八百六十七章 黃河水鬼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險棄第七十一章 縣學考試第九百九十章 圍城打援第九百四十一章 矛盾已深第七百九十一章 殺將奪權第三百零四章 鬥智鬥勇第九百四十四章 小魏掌櫃第二百二十八章 弓馬大賽 五第九百二十四章 微服出巡第一千零十四章 橫掃黃河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十四章 姚老牛兒第九百四十二章 重要議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意外之財第三百七十六章 湯陰失陷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店籌備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店籌備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馬大賽 十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一百零九章 神箭何灌第三百八十三章 宋江條件第十四章 姚老牛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