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上礬樓

中午時分,李延慶獨自一人來到礬樓,他今天特地換了一身質地上乘的襴衫,頭戴士子巾,手執一把時下比較流行的日本摺扇,這身打扮令他渾身不舒服,但礬樓有礬樓的規矩,若想順利辦成自己的事,就得尊重別人的規矩。

李延慶沒有受到任何阻攔,順利走進了礬樓內,中午時分,礬樓客人比晚上略少,客人三三兩兩,大多是來喝茶閒聊。

礬樓從來就有午茶夜酒之說,中午是喝茶之時,中間花園坐着二十幾名美貌女妓也不再是歌舞妓,而是茶妓,她們個個是點茶高手,甚至還有女妓擅長分茶,那是一種極爲高的茶藝。

中午喝茶的費用也要遠遠高於晚間吃飯,喝一次茶少則白銀數十兩,多則百兩,茶妓的小費叫做點花茶,在礬樓喝茶,點花茶不能低於十兩銀子。

當然,除非是記賬,否則沒有人會拿錢來付帳,一般都是付白銀或者黃金,想象一下,扛着百斤重的一麻袋錢進礬樓喝茶,實在是大煞風景。

李延慶信步而行,不多時便來到豐月樓前,門口還站着那個小童,李延慶抱拳笑道:“小哥還記得我嗎?”

小童的工作就是記得客人的臉,他立刻認了出來,歡喜道:“原來是上次的小官人,小官人不用獻詩,請直接上樓!”

他忽然想起一事,連忙看了看李延慶身後,不見鄭胖子,頓時鬆了口氣,小聲對李延慶道:“小官人那詩,我們詩官一直念念不忘,還託人去打聽小官人。”

“今天詩官可在?”

李延慶今天就是來找李師師的,若李師師不在,他只能改天再來了。

“師師姑娘一般中午都在,小官人請跟我來!”

李延慶跟隨小童上了二樓,出乎他的意料,豐月樓的陳設佈置一點也不奢華,還遠遠不如外面的富麗堂皇,但非常清雅,一叢竹,一幅畫都極有品味,彷彿置身於學堂,而不是酒樓。

小童請李延慶到一座偏堂坐下,偏堂內只有一張長桌,三張坐榻,其他便沒有什麼陳設了,旁邊站着兩名極爲美貌的侍女,令李延慶忍不住多看了兩眼,他來宋朝這麼多年,還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漂亮的女子。

兩個侍女抿嘴一笑,笑容如花朵綻放,兩人一人給李延慶鋪上軟坐墊,另一人則提瓶獻茗,給李延慶倒了一杯香茶,李延慶連忙掏出銀子準備付點花茶,小童在一旁笑道:“她們不是茶妓,只是侍女,不用給銀子。”

李延慶的臉騰地紅了,自己當真不懂,一進來就出醜了,小童微微一笑,“小官人稍坐,我去請師師姑娘!”

旁邊兩名侍女眼中閃過一絲震驚,師師居然要陪這少年喝茶,這可是從來沒有過之事,這個少年是什麼人?看他樣子稍顯粗壯,口音也是外地人,真讓人不懂了。

李延慶勉爲其難地在榻上坐下,他着實有點不習慣,宋朝正好是椅榻交替之時,中下層民衆基本上都是坐椅子或者矮凳,只有上流文人才偶然保留着坐榻的習俗,李延慶坐榻的次數也屈指可數,他着實跪坐得很難受。

侍女看出了他的難受,一名侍女忍不住掩口一笑,便走上前跪在李延慶面前,將他面前坐榻上一塊木板拉開,腿便可以放進去,坐榻變成了坐凳,一下子舒服多了。

李延慶心中感激,也不管什麼規矩不規矩,他掏出兩錠五兩重的銀子,塞給面前的侍女,又指了指旁邊的另一名侍女,給她倆一人一錠。

兩個侍女又驚又喜,連忙上前施萬福行禮,感謝李延慶的慷慨,她們也能得小費,但要陪酒才行,象李延慶這樣出於一種謝意,一種尊重,她們還是第一次遇到,兩人心中對李延慶立刻充滿了好感,覺得這個少年纔是真正的君子。

這時,外面傳來一陣環珮之聲,還不等李延慶起身,一個穿着雪白長裙的女子便在幾名侍女的陪同下走了進來。

李延慶頭腦頓時‘嗡!’的一聲,如果剛纔兩個侍女是他從未見過的美貌,那眼前這個女子就是美得令他窒息了,什麼叫做傾國傾城,什麼叫做沉魚落雁,什麼叫做不染人間氣息,他終於體會到了。

那種難以言述的清麗出塵的氣質,就算比喻爲仙女也不足以描繪,相比之下,旁邊兩個侍女立刻變成了鳳凰身邊的黃雀。

這時,屏風後面又煞風景地走出一個老者,不過他的作用很大,立刻將李延慶從恍惚中驚醒,他連忙起身,躬身施一禮,“相州李延慶很榮幸見到師師姑娘。”

李師師也盈盈施個萬福,輕啓朱脣,聲音如天籟之音,“師師終於等到少君了!”

周邦彥上前笑道:“小官人那詩讓師師姑娘夢縈魂牽近一個月,老夫也很好奇,究竟是哪位高人寫出如此動人心魄的詩,想不到竟然是如此年輕的士子,長江後浪推前浪,我不服老不行了。”

李延慶臉上有點熱,那可不是他寫的,那是號稱‘少婦殺手’的納蘭性德的作品,他本來想說是一位隱居高人所寫,但在美貌絕倫的李師師面前,他沒有勇氣承認,他實在不想破壞自己在李師師心中的形象,況且他還有求於李師師。

“過獎了,延慶不敢當!”

李師師見李延慶還站在坐榻匣子裡,便抿嘴一笑,“少君請坐!”

她年紀也只比李延慶大幾歲,稱李延慶小官人有點不妥,她便直接稱呼少君,這也是宋朝對年輕賢者的一種尊稱,如果是普通讀書人,稱爲秀才,尊重一點稱爲夫子。

李延慶坐了下來,李師師如一片雲似的在他對面輕盈坐下,周邦彥則坐在上,他是這間屋的主人,本來李師師想請李延慶到自己屋中就坐,但周邦彥卻考慮得周全,那樣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非議,去自己屋中最好。

周邦彥向李延慶介紹了自己,李延慶這才知道,原來眼前這個老者竟然就是北宋著名詞人周邦彥,他連忙再次起身行禮。

周邦彥請他坐下,笑道:“我託一個禮部熟人幫忙打聽小官人的消息,結果他一聽小官人的名字,就說小官人是去年相州解試解元,我還有幸拜閱了小官人的卷子,我就給師師說,小官人沒有參加省試真是可惜了,以小官人的那份卷子,完全可以高中進士,不光詩寫得好,書法也好,問策更是大作,我還是第一次知道女真人的可怕。”

李師師低低嘆道:“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令人何等悽婉無奈,讀了少君的詩,我還以爲東京又將走出一個柳七郎,但看了少君的問策,我才知道自己錯了,少君並不是悲花嘆月之人,而是憂國憂民的志士,令師師更加敬重,師師無禮以敬,願給少君獻茶一杯。”

周邦彥頓時鼓掌讚道:“老夫今天要沾小官人的光,第一次見識師師分茶之技!”

李師師淡淡道:“雕蟲小技,何足掛齒,醉翁不要讓少君見笑了。”

李延慶微微一笑,“延慶願欣賞師師姑娘的高妙之技!”

這時,兩名李師師的侍女端一隻玉盤上前,裡面放着一壺滾水和茶碗,宋朝的茶葉和今天不一樣,成品是團茶,喝茶前需要細細研磨成茶粉,放在杯底,然後用沸水沖泡成茶湯,並用茶筅快擊拂茶湯,使之產生泡沫,這就叫點茶,就和今天沖泡咖啡差不多。

點茶也對於普通人家很簡單,但對於上層人家則極爲講究,茶葉的質量,茶末的細膩,水質、火候、茶具,任何一環都不能馬虎。

水要用山泉水,火候則兩沸時最恰到好處,否則‘未熟則末浮,過熟則茶沉’,茶水應呈白色爲佳,茶具一般用建盞,也就是建安茶盞,紺黑,坯厚,紋如兔毫,盛茶則久熱難冷,而且白茶黑盞也相得益彰。

點茶揮到了極致,就形成了一種分茶的高技術,也就是在沸水沖茶後,茶麪上會形成種種栩栩如生的圖畫,雖然時間極爲短暫,卻是茶技中的極致了,李師師不僅歌舞名動天下,分茶之技也極爲高。

李延慶也見過一次分茶,那是在考中解元之時,知州擺宴招待,專門請了一名茶妓給大家分茶,他是從那時候才見識了分茶的技巧。

李師師拎起玉壺,薄袖滑落,露出纖纖玉手和一段雪藕般的皓腕,她先給李延慶分茶,周邦彥笑道:“小官人看好了!”

李延慶目不轉眼地盯着茶碗,只見一股滾熱的清泉從壺嘴中細細流出,衝進了茶碗中,茶水翻騰、茶末飄香,沸水時快時慢,時多時少,白色的茶末在水面上盤旋打轉,當水流停下時,一幅江山明月圖出現在李延慶的面前,只見夜空如黛,山巒起伏,一輪圓月掛在山巒之上,栩栩如生,令人歎爲觀止。

李延慶情不自禁讚歎道:“今天若不見,真不知世間還有如此高明茶技!”

李師師淺淺一笑,“令少君見笑了!”

片刻,白沫消散,圖畫消失不見了。

周邦彥鼓掌大笑,“下面輪到老夫了!”

李師師卻搖了搖頭笑道:“若醉翁少喝兩杯,填一讓師師心動的詞,師師也願意給醉翁分茶。”

周邦彥愕然,大呼不公平,“我給師師填了那麼多詞,難道還不能享受一次分茶嗎?”

李師師嫣然一笑,“可師師也曾經爲醉翁獻過舞了,想要分茶,醉翁就得振作起來。”

近一年周邦彥沉溺於美酒中,李師師屢屢勸他也沒有什麼效果,今天便接機再勸一次,周邦彥當然也知道李師師的好意,怎奈他根本戒不掉酒,只得撓撓頭皮道:“可惜老夫喜歡酒不喜歡茶,下次師師給我釀好酒吧!”

李師師見他不聽自己勸,心中暗暗傷感,她和周邦彥情同父女,眼看他年事已高,卻不顧及年邁身體嗜酒,這讓她極爲擔憂。

李延慶喝了茶,下面就該談及正事了,他從隨身皮囊中取出一隻小瓷瓶,輕輕擰開瓷瓶,頓時一股馨人香氣撲面而來,李師師雖然不施粉黛,但她卻喜歡香水,對香水也極爲敏感,頓時驚訝道:“是薔薇水,不對,是朱欒,也不對,朱欒沒有這麼香!”

李延慶把瓶子遞給她,“這是我親手配製,送給師師姑娘。”

李師師微微一怔,心中略有些失望,“少君怎麼也喜歡女流之物?”

李延慶不慌不忙道:“我不是喜歡,我是剛剛開了一家胭脂鋪,叫做寶妍齋,準備挽袖大幹一場。”

李師師和周邦彥對望一眼,兩人都有點糊塗了,周邦彥問道:“小官人不是準備上太學嗎?怎麼開始經商了。”

“太學是主業,經商是輔業,兩者並不矛盾。”

李師師冰雪聰明,她已經猜到了李延慶的來意,她心中着實失望,便淡淡問道:“少君就這麼喜歡經商賺錢嗎?”

李延慶注視着她的美眸,緩緩道:“我想師師姑娘也應該看過我的問策,將來總有一天女真豺狼會大舉南侵,河北當其衝,必然生靈塗炭,我的家鄉也會慘遭異族鐵蹄蹂躪,那時,李延慶就是想幫助那些流離失所的老弱婦孺也將無能無力,所以我必須要積攢一筆錢財,未雨綢繆,就是爲將來那一天做準備!”

“你說得可是真心之言?”李師師美目變成異常明亮,深深凝視着李延慶。

“延慶所言句句是實!”

李延慶創辦實業雖然未必是爲了救助孤老,但也確實是爲了那一天做準備,自古很多詩人長嘆,‘空有報國之志,卻無報國之門。’

但李延慶卻不相信那一套,所謂沒有報國之門只是託詞罷了,門永遠都有,就看你想不想去推開它,對李延慶而言,強大的財力就是推開門的一種有力手段,可以招募軍隊,可以購買兵甲戰馬,如果不及早準備,事到臨頭當然會茫然不知所措。

李延慶雖然只是第一次見到李師師,但李師師卻是爲了自己的問策而獻茶,並不是爲了那‘何事秋風悲畫扇’,也足見她是一個憂國憂民之人,他相信李師師能理解自己的志向,能夠幫助自己。

李師師低頭沉思片刻,擡起清麗絕倫的俏臉注視着李延慶道:“那你再寫一詩,以明心志。”

李延慶低頭想了想,他詩詞較弱,雖然也能應付,但在周邦彥面前他實在拿不出手,爲了打動李師師,他只能再借助歷史上的名作了。

李延慶提筆寫了一詩,隨即放下筆,起身抱拳道:“師師姑娘如果願意替寶妍齋宣傳,延慶感激不盡,如果姑娘覺得延慶誠意不足,那延慶也非常感激師師今天的茗茶,先告辭了!”

他又向周邦彥抱拳行一禮,轉身便揚長而去。

李師師拾起桌上的詩作細細讀了一遍,頓時嬌身一顫,美目中迸射一種從未有過的複雜情緒,她慢慢走到玉廊前,默默凝視着李延慶離開豐月樓遠去的背影。

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一千古絕唱的詩怎麼能不讓她思緒萬千,百感交集。

【四千字大章再求票求訂閱!】

第三百五十章 將帥不和第一千零十七章 攻破徐州第四百四十八章 曹府家宴 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花移木 上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十九章 牛刀小試第四百一十九章 意外升職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二百二十五章 弓馬大賽 二第三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三十一章 另謀良策第五百八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六百五十四章 京兆新宅第九百四十三章 神秘火器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感謝大家支持第七十六章 緊急求助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要情報第二百五十六章 再回故鄉第六百七十六章 厲階功臣第五百零四章 北上監察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終任命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老薑彌辣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鬥心機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見不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返武場第九百一十二章 決戰太原 上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棘手之案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獵 一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攻克燕京第一百八十九章 君子愛財第八百二十章 鴨子變雞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五百零九章 山廟遇襲第一千零五章 再舉義旗第四百五十五章 心生毒計第五百三十七章 後園激戰第七百八十一章 新式火器第五十四章 大雁喜鵲第三百二十三章 府學考試第一百三十四章 軍營顯威 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器之憂第一千零六章 牽制力量第五百七十二章 樑宦之憂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六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三百七十一章 縣尉周春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第三百零二章 遭遇伏擊第九十章 追查疑兇 二第一千零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一百六十四章 初入太學第七百八十九章 強行攔截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八十二章 下馬之威第五百三十四章 鬥爭激烈 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八百三十五章 曹蘊到來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門庭第九百零八章 大勢難挽第四百零五章 臨戰之權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爭 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師師請客 下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關迎靈第一百五十五章 新橋買店 下第三百一十章 徹毀敵巢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歧初現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舉攻城 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作繭自縛第一千零六章 牽制力量第三百六十章 小道消息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七百零九章 三字要訣第二百零九章 神秘師兄第二百一十三章 樑宦釣魚第一百二十六章 排名之爭 下第九百二十二章 締結和約和大家隨便閒聊幾句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明原因第五百零七章 磁州匪訊第七百四十一章 偷襲相州 中第三百四十七章 完美誘餌第九百一十五章 介休出擊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八百一十六章 阮氏三雄 上第九百一十五章 介休出擊
第三百五十章 將帥不和第一千零十七章 攻破徐州第四百四十八章 曹府家宴 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花移木 上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十九章 牛刀小試第四百一十九章 意外升職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二百二十五章 弓馬大賽 二第三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三十一章 另謀良策第五百八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六百五十四章 京兆新宅第九百四十三章 神秘火器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感謝大家支持第七十六章 緊急求助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要情報第二百五十六章 再回故鄉第六百七十六章 厲階功臣第五百零四章 北上監察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終任命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老薑彌辣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鬥心機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見不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返武場第九百一十二章 決戰太原 上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棘手之案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獵 一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攻克燕京第一百八十九章 君子愛財第八百二十章 鴨子變雞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五百零九章 山廟遇襲第一千零五章 再舉義旗第四百五十五章 心生毒計第五百三十七章 後園激戰第七百八十一章 新式火器第五十四章 大雁喜鵲第三百二十三章 府學考試第一百三十四章 軍營顯威 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器之憂第一千零六章 牽制力量第五百七十二章 樑宦之憂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六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三百七十一章 縣尉周春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第三百零二章 遭遇伏擊第九十章 追查疑兇 二第一千零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一百六十四章 初入太學第七百八十九章 強行攔截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八十二章 下馬之威第五百三十四章 鬥爭激烈 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八百三十五章 曹蘊到來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門庭第九百零八章 大勢難挽第四百零五章 臨戰之權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爭 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師師請客 下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關迎靈第一百五十五章 新橋買店 下第三百一十章 徹毀敵巢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歧初現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舉攻城 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作繭自縛第一千零六章 牽制力量第三百六十章 小道消息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七百零九章 三字要訣第二百零九章 神秘師兄第二百一十三章 樑宦釣魚第一百二十六章 排名之爭 下第九百二十二章 締結和約和大家隨便閒聊幾句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明原因第五百零七章 磁州匪訊第七百四十一章 偷襲相州 中第三百四十七章 完美誘餌第九百一十五章 介休出擊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八百一十六章 阮氏三雄 上第九百一十五章 介休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