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遷都議事

東京汴梁雖然南城已開啓,但北城外依舊是一片廢墟,儼如死神一般的瘟疫病毒依舊在北城外遊蕩,尋找進城肆虐的機會,北城外一直到陳橋鎮一帶都成了生命禁區,沒有人敢進入。!

從金兵隔離營逃走的數百名生病士兵屍體都已陸續發現,都在隔離營周圍不遠處,最遠的一名士兵逃到了陳橋鎮南面的樹林內,距離隔離營二十里。

與此同時,城內已經發現九名疫病感染者,知政堂正式批准了臨時議政堂的決議,疏散五十萬民衆南下。

這時,遷都的呼聲再度在京城內興起。

與此同時,沉寂已久的商業也重新恢復,主要以餐飲爲主,位於潘樓街的一窟鬼茶館也是京城有名的茶館之一,由於南城門開啓,位於南城十五里外的玉泉山成了京城各家茶館的水源地。

雖然城內談疫色變,官府勸告百姓儘量少出門,但還是擋不住茶友們談論八卦的熱情,午時分,一窟鬼茶館內坐滿了客人。

茶館內客人們的談論得熱情似火,主要話題是遷都。

一名老客人抿了一口香茗,放下手茶盞,輕輕喉嚨道:“我兒子是杭州新宮的副監工,昨天收到他的來信,宮殿在個月完工了,修建在鳳凰山,雖東京的宮殿小一點,但如果去掉延福宮,其實皇宮宮閣也差不多,只是朝廷所在的皇城稍微小了一點,只能以後再慢慢擴建了。”

“龔老,你意思是說,朝廷真的要遷都?”

“那當然,宮殿都修好了,不遷都豈不是浪費了。”

“當陪都也不錯啊!”

這時,一名茶商起身道:“各位,我剛從杭州錢塘縣過來,我來說兩句吧!”

衆人都安靜下來,茶商笑道:“礬樓已經在西湖邊修起來了,和東京的礬樓一模一樣,不過叫做豐樂樓,還有朱骷髏茶館、曹婆婆肉餅,還有潘樓、清風樓、寶妍齋、聚金銀鋪,這樣說吧!御街有的店鋪,在西湖邊都出現了,而且掌櫃、夥計、茶妓都是原來的人,在西湖東岸,貴府宅修建得一座一座精緻,在錢塘縣內走,感覺回到東京一樣,口音和這邊完全沒有區別,本地人也不得不卷着舌頭說官話,說句實在點的話,雖然形式還沒有遷都,但實際和遷都沒有什麼區別了,等皇帝后妃們過去。”

大堂裡沉寂下來,這時,忽然有人忿忿道:“如果遷都去杭州,我們在東京的房產怎麼辦?幾代人辛苦攢下的財富這樣沒有了嗎?”

掌櫃伏在櫃檯接口道:“賈員外,大家都是一樣,兩年前我家西外城的小宅子還值幾萬貫錢,可現在呢?房子還空在那裡,可已經不值錢了,誰願意要,我五百貫錢賣給他,我們家還算幸運的,至少房子還在,北外城才更慘,什麼都沒有了,被夷爲平地,這時候再拿房產說事,是笑話了。”

茶商也道:“掌櫃說得對,昨天我去一趟西城,昔日最豪華的蔡相國府已經被一把火燒燬,那可是花了百萬貫修建的豪宅,遇到戰爭,只有黃金白銀有用,再豪華的房宅土地也會一不值,聰明一點的人早早去杭州買了土地,聽說寶妍齋的李員外前幾年在西湖邊買了三千畝土地,現在已經漲了一萬倍。”

“漲一萬倍,不會吧!”衆人都驚呼起來。

“怎麼不會,方臘造反逼近杭州之時,錢塘縣到處都在甩賣房宅,西湖邊一座十畝的宅子,百貫錢可以買下來了,一畝宅地也十貫錢,現在西湖邊一畝宅地十萬貫錢還不一定買得到,這不漲了一萬倍嗎?”

“那李員外豈不是成了天下第一富翁?”

“差不多吧!人家有眼光,敢在杭州地價最低時大量囤地,還有曹家,當時把鳳凰山買下來了,現在捐出來修建皇宮,這個人情還不知怎麼還呢!”

談論起房宅,很多人都動了心,得趕緊趁手有點餘錢,去江南置辦房產了,杭州買不起去蘇州或者去常州、江寧府,衆人都意識到遷都已成定局,再不動手晚了。

..........

在百姓們議論遷都之時,紫微殿內也在舉行一場正式朝會,商議遷都事宜。

這是一次小朝會,參加朝會的大臣不多,但都是三品以重臣,除了六位相國外,還有太尉李延慶、兵部尚書孫傅、刑部尚書呂好問、吏部侍郎李若水、戶部侍郎黃潛善、禮部侍郎汪伯彥、刑部侍郎吳革、兵部侍郎張叔夜、觀殿大學士路允迪、保和殿大學士何矯,龍圖閣學士耿延禧、開封府尹聶山、太常卿李梲以及御史丞許翰等等共二十餘人。

其實遷都已是朝野共識,包括兩位皇太后,即鄭太后和韋太后都先後下旨同意遷都,疫病爆發固然是一方面,權貴們紛紛南遷也是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還是戰爭威脅,河北和原地區已成爲宋金交戰的主戰場,作爲央集權重地的京城,放在被戰爭嚴重威脅並破壞殆盡的四戰之地無論如何是不適合了。

所以遷都已成爲決議,現在需要討論何時遷都,以及怎麼遷都?

“李太尉,關於遷都時間安排,你來說一說意見吧!”趙構看了看坐在第一排的李延慶,笑着請他表態。

李延慶起身行一禮,“陛下,各位大臣,遷都是一件大事,需要考慮的問題很多,要儘可能地面面俱到,所以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遷移完成,現在是五月,距離下一次結冰期還有半年,如果金兵再次南侵,很可能會是在年底,那時進入冬季,瘟疫的影響也基本減弱了,也是說,我們大概有半年左右的時間,我建議定下先人後物的原則,先把人員遷移南下,再着手各種物資遷移,爭取三個月內完成都城遷移的各種事宜。”

“那會不會金兵在我們遷都期間前來偷襲?”李綱問道。

李延慶想了想道:“有這個可能,但受疫情影響,金兵即使前來偷襲也是小規模的騷擾,不會大規模南下,我們需要在黃河邊做好防禦準備,保證遷都順利進行。”

趙構點點頭,“防禦安排由李太尉和樞密院全權負責,另外遷都的步驟安排,範相公給大家說一說吧!”

範致虛是遷都的總負責人,他調集六部九寺的三十餘名官員成立了遷都轉運司,全盤負責事宜,範致虛起身道:“具體遷都方案還在擬定之,很快會出來,微臣可以大致說說遷都步驟。”

大殿內安靜下來,衆人認真聽取範致虛的報告。

“昨天我們向南方各州發佈了船隻徵用令,要求各州百石以船隻都調往京城,目前從蔡、陳、潁三州已徵集到八百餘艘船隻,正趕往京城,估計最後能徵集到萬餘艘船,這是遷都運輸的有力保障,到時商家和百姓南遷都可以租用官船,老人也可以乘船南下,這些我們會仔細安排,事實,僅從東京遷都來考慮,事情並不算繁瑣,從前年開始出現了遷移潮,京城的豪門大戶基本都已遷移完成,現在只是普通平民的遷移,難度要小得多,但如果考慮到大遷都,情況複雜了。”

“請問範相公,大遷都是什麼意思?”李延慶不解地問道。

範致虛輕輕嘆了口氣,“大遷都是所有人都不願看到的一幕,包括開封府、洛陽府、京西北路、京東兩路、淮南東路、河東路和陝西路,也是整個黃河以南地區的漢人大撤退,可以參考西晉漢民南遷,這不是朝廷能控制,像河北民衆南逃一樣,無法預料,也不可避免。”

“那南遷路怎麼安排?”趙構眉頭一皺問道。

“啓稟陛下,從昨天開始,五十萬民衆的疏散已經啓動,但這次疏散和遷都結合起來,絕大部分民衆都選擇去長江以南,基本由沿途官府負責施粥施藥賑濟,我們動員了一千名太學生,還調動了五十餘名官員,保證三條官道,每十里有一座施粥大棚,每二十里會有一座醫藥救護大帳。

至於民衆南下後安置,主要放在兩浙路、江南東路以及江南西路,河東路百姓南撤安置在荊湖兩路,陝西路百姓南撤安置在巴蜀地區,正如李太尉剛纔所言,官府路賑濟只能延續半年,到冬天時截止,如果是以後數年間的南遷,官府無法在路照顧了,只能在安置進行照顧。”

“那朝廷南遷是什麼時候?”

“陛下,朝廷南遷分兩步走,先是內宮南遷,然後是朝官南遷,等蔡州等地的船隻到來,先讓宮人帶隨身物品乘船南下,宮的器物後運。”

如果您發現章節內容錯誤請舉報,我們會第一時間修復。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大書包新域名http://.dashubao

第五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三章 如願以償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五百九十九章 作繭自縛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八百三十二章 不戰而勝第五百九十九章 作繭自縛第七百六十九章 更大誘餌聊聊新書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米下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麗求援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五百零二章 連夜行動第二百三十九章 弓馬大賽 十六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 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磨礪之戰 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宋江條件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七百八十一章 新式火器第五百五十二章 財政困難第五百六十九章 趕盡殺絕第七百九十章 悄然來臨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一百七十七章 店鋪後臺第九百六十六章 滅國之戰 十九第二百零二章 鄭氏壽宴 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利器之誘第八十二章 下馬之威第一百二十章 解試科舉 八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四百零二章 再戰博州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內訌第六百一十章 宋金爭燕 五第四百九十三章 莫俊毒計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軍北上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八百三十五章 曹蘊到來第九百零六章 多言取禍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環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明原因第三百四十章 夜火攻城第八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橋買店 上和大家簡單聊兩句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宗澤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內第一百五十章 離鄉進京第十六章 縣裡消息第九百九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一百九十四章 平常之心第五百八十一章 茶館偶遇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個麗人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九百八十二章 驚魂之變 上第七十一章 縣學考試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試科舉 三第七百二十五章 試探進攻 上第三十三章 奇兵突起第八十五章 馬匹風波 上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騰 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湯陰重逢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驥伏櫪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子之軍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攜舊友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驥伏櫪第六百八十九章 亂中商機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襲大名第八百七十九章 攻城不利第九十三章 追查疑兇 五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七百一十二章 船隊事件 下第九十二章 追查疑兇 四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鋪失火第五百八十二章 王貴到來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八百七十四章 京兆解試第四百一十八章 老薑彌辣第一千零十七章 攻破徐州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顯身手 中第六百四十二章 渡口巧遇第五十一章 縣城偶遇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米下鍋第九百三十六章 姍姍來遲第六百一十六章 老種辭官第五百九十二章 先奪涿州第六百七十一章 衝冠一怒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鬥心機第二百九十章 吏部授官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器煩惱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三百二十章 軍職難爭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四百一十一章 走入絕境
第五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三章 如願以償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五百九十九章 作繭自縛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八百三十二章 不戰而勝第五百九十九章 作繭自縛第七百六十九章 更大誘餌聊聊新書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米下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麗求援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五百零二章 連夜行動第二百三十九章 弓馬大賽 十六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 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磨礪之戰 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宋江條件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七百八十一章 新式火器第五百五十二章 財政困難第五百六十九章 趕盡殺絕第七百九十章 悄然來臨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一百七十七章 店鋪後臺第九百六十六章 滅國之戰 十九第二百零二章 鄭氏壽宴 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利器之誘第八十二章 下馬之威第一百二十章 解試科舉 八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四百零二章 再戰博州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內訌第六百一十章 宋金爭燕 五第四百九十三章 莫俊毒計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軍北上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八百三十五章 曹蘊到來第九百零六章 多言取禍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環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明原因第三百四十章 夜火攻城第八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橋買店 上和大家簡單聊兩句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宗澤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內第一百五十章 離鄉進京第十六章 縣裡消息第九百九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一百九十四章 平常之心第五百八十一章 茶館偶遇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個麗人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九百八十二章 驚魂之變 上第七十一章 縣學考試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試科舉 三第七百二十五章 試探進攻 上第三十三章 奇兵突起第八十五章 馬匹風波 上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騰 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湯陰重逢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驥伏櫪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子之軍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攜舊友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驥伏櫪第六百八十九章 亂中商機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襲大名第八百七十九章 攻城不利第九十三章 追查疑兇 五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七百一十二章 船隊事件 下第九十二章 追查疑兇 四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鋪失火第五百八十二章 王貴到來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八百七十四章 京兆解試第四百一十八章 老薑彌辣第一千零十七章 攻破徐州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顯身手 中第六百四十二章 渡口巧遇第五十一章 縣城偶遇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米下鍋第九百三十六章 姍姍來遲第六百一十六章 老種辭官第五百九十二章 先奪涿州第六百七十一章 衝冠一怒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鬥心機第二百九十章 吏部授官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器煩惱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三百二十章 軍職難爭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四百一十一章 走入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