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初次朝會 上

把曹嬌嬌送回家,李延慶便急匆匆趕回了御史臺,還好,他沒有遲到,御史臺的午休剛剛結束。

“上午有什麼事情嗎?”走進官房李延慶便問道。

劉方連忙道:“御史出去沒多久,刑部顧郎中便來了,他聽說你不在,可能下午會再來。”

“他有什麼事?”

“具體沒說,聽說你不在就走了。”

李延慶點點頭,便回到自己座位上坐下,這時,莫俊拿着一份卷宗走過來笑道:“小娘子送回去了?”

“總算送回去了,回頭我要給她祖父說一說,不能讓這小娘亂跑,讓她養成習慣了,隔三差五就跑來御史臺,事情都亂套了。”

“我發現這小娘很喜歡李御史。”

李延慶心中苦笑一聲,冤大頭誰不喜歡,自己慷慨大方,捨得給她花錢,她當然喜歡自己。

雖然他也很喜歡這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但喜歡歸喜歡,若曹嬌嬌動不動就跑來御史臺,他可受不了。

“御史,這是卑職整理的近五年案件目錄,都在這裡了。”

莫俊將厚厚的卷宗放在李延慶桌上,這是御史臺五年來不了了之的案子,一共十三件,李延慶看了看問道:“你覺得有問題嗎?”

“有四樁案子卑職覺得可以考慮重審,其餘案子就算重審也沒有意義了。”

李延慶並沒有追問爲什麼重審已經沒有意義,他心裡清楚,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也不會不了了之。

“先放在這裡,我回頭再慢慢細看。”

莫俊行一禮便退下去了,李延慶取過卷宗,找出莫俊標註可以重審的四個案件,他大概看了看,基本上都是地方官員投訴遭遇各種不公,這也是御史臺遇到的最多案子,每年一次的提拔或者調動後,便會引來大量官員揭發控訴,令人頭大,但偏偏又不能置之不理。

不過這種案件大部分都是由御史臺的察院經手,由監察御史負責,李延慶的臺院倒接手不多,而接手的案子也基本上作爲不了了之處理。

李延慶對第四個案子倒有點興趣,居然是秦檜彈劾王黼削減太學,以至天下讀書人無以爲食,彈劾時間是在太學生遊行示威之前.

這讓李延慶心中生出一個念頭,不管是這份彈劾書也好,學生示威也好,是不是秦檜在向蔡京遞交投名狀?

如果真是這樣,這個秦檜倒頗有眼光,看出蔡京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這時,外屋傳來說話聲,是刑部郎中顧逸羣的聲音,李延慶便將卷宗暫時放到一邊,起身迎了出來。

“真是很抱歉,上午讓顧郎中白跑一趟。”

“沒什麼,今天來御史臺正好還有別的事情,不算白跑!”

李延慶將顧逸羣請到房內坐下,顧逸羣笑道:“有個新案子,想先和你溝通一下。”

李延慶笑了起來,“不會是太學生請願那樁案子吧!”

“李御史說得一點沒錯,就是這樁案子。”

顧逸羣見李延慶臉色有點不太情願,連忙擺手道:“事情不是李御史想的那樣,我們並沒有打算把案子扔給御史臺,而是鄭皇后親自過問這個案子,官家由此下發手諭,要求三司會審此案!”

李延慶點點頭,“看樣子這次是由刑部牽頭,對吧!”

“正是如此,因爲案子在刑部手中,所以這一次就由刑部牽頭,然後由御史臺和大理寺正協同審案。”

李延慶沉吟一下道:“但要御史中丞先批下此案,我才能接手!”

“這是當然,上午我已經把案子卷宗和批單轉給你們主簿了,他會交給鄧中丞審批,然後我想和你商議一下,看看什麼時候我們三方碰一下頭,一起探討一下案情。”

“我都可以!”

“要不就明天下午吧!在刑部審微堂,李御史如果沒有問題的話,我現在就去通知大理寺。”

所謂御史中丞審批只是走一下形式,並不影響審案,李延慶想了想,明天並沒有什麼安排,便點頭答應了。

“那就明天下午吧!午休結束後我們就過來,如果我實在來不了,就讓莫主事過來。”

“那也可以,只是瞭解一下案情,不是正式協商。”

顧逸羣告辭走了,應哥兒進來收拾走茶盞,就在這時,主簿劉信快步走了進來,“李御史回來了嗎?”

“我在!”李延慶在裡屋迴應道。

劉信走進裡屋笑道:“我來特地來通知一下,明天舉行臨時大朝,李御史也要參加,可別睡過頭了。”

李延慶一愣,“不是說五品以下不用參加早朝嗎?”

“規矩沒有變,但明天上朝名單中包括了侍御史,所以我要趕緊通知你們,我還要去通知別人,李御史別忘記就是了。”

正常朝會是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但明天是十二月初五,屬於臨時朝會,一般會有專門議題。

按照慣例,如果朝會沒有特殊通知,一般都是大夫以上官員參加,也就是從五品以上,但臨時朝會有專門議題,一般就會列出要求參加朝會的特殊官員,這樣一些有重要職權的中低層官員也有機會參加大朝了。

侍御史就屬於這次朝會名單上特別列出的要求參會人員,李延慶也將第一次參加朝會。

........

宋朝早朝和唐朝一樣,卯時一刻開始,也就是凌晨五點半,五更不到李延慶便早早起來了,但也只比他平時早半個時辰。

今天給李延慶梳頭的卻是扈青兒,思思這些天有點感恙,身體不適,無法早起服侍夫郎,扈青兒便自告奮勇早早起來。

“青兒,你居然這麼早起得來?”李延慶笑道。

扈青兒撇撇嘴說:“你忘記自己當年讓你每天五更起牀跑步是誰要求的?我爹爹會對我網開一面?告訴你,我每天五更必須起牀練武,已經堅持了整整十年。”

“你也是跑步?”

“我不跑步,但要游水,每天在梁山泊內游水二十里,冬天結冰了,我爹爹就會在冰面上每隔三百步打一個鍋蓋大的洞給我呼吸,要是稍微遊錯路線就會沒命。”

“你遊錯過嗎?”

扈青兒用梳子在他頭上敲了一下,沒好氣道:“你以爲站在你身後的是女水鬼嗎?”

“是我說錯話了。”李延慶歉然道。

“不過你說得也沒錯,有一次我真遊錯了,錯過了一個冰洞,足足潛水六百步,不知肚子裡灌了多少水,差點淹死,我爹爹把我狠狠臭罵一頓,然後再也沒有錯過。”

扈青兒熟練地給他紮好髮髻,又替他戴上官帽,今天李延慶穿的是六品緋服,腰間掛了銀魚袋,就是一個絲袋,裡面的一條緞子上綴了兩排共六條銀魚,這也是四品官的身份,雖然這只是一種賞賜身份,並非真正官階,但上朝必須要佩戴,否則就會被殿中侍御史以不敬之罪彈劾。

李延慶匆匆吃過早飯,時間便到五更了,“好了,我要出發了!”

李延慶最後檢查一遍,沒有發現遺漏,便對青兒笑道:“今天辛苦你了,好好照顧思思姐,我先走了。”

“走就走唄!幹嘛非要強調兩遍。”

扈青兒嘟囔着將李延慶送出大門,門口張虎和楊光已經牽馬等了一會兒了,李延慶翻身上馬,笑着向扈青兒揮了揮手,便催馬向皇城方向而去。

.........

十二月的五更還是一片漆黑,月朗星稀,天空格外晴朗,一輪半月如小船般在青黑色的大海中游蕩,清輝灑下,給京城抹上了一層淡淡銀色。

京城很多官宦人家也點亮了燈,大街上騎馬的人並不多,馬車也不多,大多是一輛輛牛車,車轅上掛着橘紅色的燈籠,燈籠上有官職和名字,後面一般會跟着幾個隨從,大多是跑步跟隨。

剛開始官員很少,不過進了朱雀門後,李延慶就進入內城御街,御街兩邊的上朝官員便逐漸多了起來,不斷有官員從各個路口加入,漸漸地形成一條浩浩蕩蕩的上朝隊伍,足有千餘人。

不僅有牛車、有騎馬,還有馬車和坐轎子,隨從的人數也多了起來。

很多時候看一個官員的地位,從他的隨從就能看出來,象李延慶這種低品官只有兩人跟隨。

可如果看到有上百人跟隨一輛馬車,而且隨從衣服光鮮,個個身材高大,那麼馬車中官員十有八九是三品以上高官。

“延慶!”距離宣德門還有數百步時,李延慶忽然聽見旁邊有叫他。

他一回頭,這才發現旁邊行駛着一輛馬車,後面跟着數十名隨從,馬車車簾已經挑起,露出一張長滿了皺紋的笑臉,正是太子少保、校檢兵部尚書、右衛上將軍曹評。

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九百零二章 夜色如水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弓老將第四百二十四章 梁山烽火第八百一十七章 阮氏三雄 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縣尉周春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追蹤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國蔡京 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官場小規第一百八十七章 羣衆運動第八百五十八章 襲取羅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名震河東第八百四十三章 當面道歉第二百二十七章 弓馬大賽 四第七百四十八章 裂痕再現第六百八十章 臨行之前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四百四十八章 曹府家宴 四第九百八十四章 驚魂之變 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整家族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二十二章 良心建議第四百六十章 幕後暗鬥第八百三十章 全軍潰敗第一百三十四章 軍營顯威 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虎嘯之峽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線慘敗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山二虎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二百八十章 大慶殿試 中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甕第九百一十二章 決戰太原 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難以善後第三百五十三章 暫停進攻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七百五十九章 果斷處置第九百二十三章 舊態萌發第六百七十七章 輿論沸騰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 上第七百三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八十七章 佳人賞雪 上第六百四十章 兩相暗鬥第六百四十四章 思思心事第九百八十四章 驚魂之變 下第六十五章 鹿山春社 下第六百六十章 女兵招募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軍北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貫爭功第五百七十八章 惜別嘉魚第五百九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六百七十四章 緊急情報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一千零七章 輕敵之患第六百七十六章 厲階功臣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內訌第九百零九章 兩方求情第六百四十章 兩相暗鬥第八十六章 馬匹風波 中第三百零九章 搶先收網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五百六十二章 視察戰備第五百六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遇黑麪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第九百零一章 戰火再起 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恩師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國蔡京 上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七十四章 縣城租房第四百二十章 兩線作戰第七百六十三章 主動去職第九百三十六章 姍姍來遲第八十九章 追查疑兇 一第八百三十二章 不戰而勝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九百九十章 圍城打援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一百七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九百九十三章 範相議政第八百七十九章 攻城不利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規第八百零三章 金兵北撤第四百六十八章 剪除耳目
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九百零二章 夜色如水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弓老將第四百二十四章 梁山烽火第八百一十七章 阮氏三雄 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縣尉周春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追蹤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國蔡京 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官場小規第一百八十七章 羣衆運動第八百五十八章 襲取羅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名震河東第八百四十三章 當面道歉第二百二十七章 弓馬大賽 四第七百四十八章 裂痕再現第六百八十章 臨行之前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四百四十八章 曹府家宴 四第九百八十四章 驚魂之變 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整家族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二十二章 良心建議第四百六十章 幕後暗鬥第八百三十章 全軍潰敗第一百三十四章 軍營顯威 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虎嘯之峽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線慘敗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山二虎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二百八十章 大慶殿試 中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甕第九百一十二章 決戰太原 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難以善後第三百五十三章 暫停進攻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七百五十九章 果斷處置第九百二十三章 舊態萌發第六百七十七章 輿論沸騰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 上第七百三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八十七章 佳人賞雪 上第六百四十章 兩相暗鬥第六百四十四章 思思心事第九百八十四章 驚魂之變 下第六十五章 鹿山春社 下第六百六十章 女兵招募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軍北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貫爭功第五百七十八章 惜別嘉魚第五百九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六百七十四章 緊急情報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一千零七章 輕敵之患第六百七十六章 厲階功臣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內訌第九百零九章 兩方求情第六百四十章 兩相暗鬥第八十六章 馬匹風波 中第三百零九章 搶先收網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五百六十二章 視察戰備第五百六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遇黑麪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第九百零一章 戰火再起 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恩師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國蔡京 上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七十四章 縣城租房第四百二十章 兩線作戰第七百六十三章 主動去職第九百三十六章 姍姍來遲第八十九章 追查疑兇 一第八百三十二章 不戰而勝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九百九十章 圍城打援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一百七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九百九十三章 範相議政第八百七十九章 攻城不利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規第八百零三章 金兵北撤第四百六十八章 剪除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