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三章 範相議政

來人果然是範致虛,李延慶將他迎進大帳,笑問道:“範相公出城,沒有人盯梢嗎?”

範致虛呵呵笑道:“我沒有住在臨安城,我自己的府宅在餘杭縣,之前趙佶還派人監視我,這兩天好像又顧不上了,所以我騎一頭毛驢悠悠哉哉地繞過www..lā”

李延慶對範致虛的風骨還是頗爲敬佩,雖然在一些問題上他和自己的觀念並不完全一致,但他在維護正統,敢於反抗趙佶淫威方面還是可圈可點,政變當天便和高深辭職走人,影響了一大批官員。

正是他和高深的堅決辭職,使趙佶的如願算盤落空,朝廷至今還處於一種名不正言不順的狀態。

李延慶請範致虛坐下,又讓親兵上了茶,範致虛笑道:“我確實沒想到,延慶在短短半個月就能逆轉形勢,現在臨安城人心動盪,那幫竊國鼠輩人人自危,估計趙佶也開始有點後悔發動宮廷政變了,本來他已經有了干政之權,可惜人心不足蛇吞象,一心想復位,最後只能自我毀滅。”

李延慶也淡淡一笑,“收復河東路,西夏滅國,官家聲望正是如日中天之時,趙佶卻發動宮廷政變,足見其政治上的短視,他還總以爲自己執政數十年,大家都還支持他,怎奈時移世易,時局在變,人心也在變。”

“好一個人心在變!”

範致虛讚一聲道:“延慶有沒有考慮過後續局勢怎麼走?”

這纔是今天範致虛過來的主要原因,一旦平定宮廷政變,恢復朝綱,那李延慶打算怎麼安排朝局?這關係到大宋的前途命運,範致虛怎能不關心?

李延慶喝了口茶,反問道:“範相公有什麼建議?”

範致虛沉吟一下道:“估計官家已經不在了,現在太乙宮主尚在,是否可以考慮一下?”

太乙宮主就是前皇帝趙桓,他從北面回來後,便深居太乙宮,不問外事,趙構封他爲太乙宮主,並將其妻兒送去與他同住,幾乎快被人淡忘了。

李延慶搖搖頭,“他在位時就優柔寡斷,抗金反覆無常,由他再復位登基,不是天下人之福。”

李延慶明確表態反對趙桓重新爲帝。

範致虛也知道趙桓爲帝不現實,他嘆息一聲道:“要是太子還在就好了,可惜他至今下落不明?”

李延慶卻沒有回答,喝茶笑而不語,範致虛忽然醒悟,“難道太子殿下在你這裡?”

李延慶點點頭,“是官家的遺旨,一個小宮女冒死把太子送到我這裡來,我給範公看一樣東西。”

李延慶從箱子裡取出一隻木盒,放在範致虛面前,“範公看完它就知道該怎麼辦了。”

範致虛慢慢打開木盒,裡面竟然是一幅白緞,顯然是從衣服上撕下來的一片衣襟,他顫抖着手慢慢打開,一幅用血寫成的詔書出現在他眼前。

範致虛撲通跪在地上,頓時失聲痛哭起來,李延慶等他情緒稍微穩定,這才扶起他道:“官家遺旨在此,我們還能有什麼別的想法?”

範致虛抹去淚水,哽咽着聲音道:“官家託孤於殿下,我等就算粉身碎骨也要協助殿下重建新大宋。”

李延慶請他坐下,笑道:“現在當務之急是要掃除一切妖風邪氣,然後我們再擁戴太子登基。”

範致虛點點頭,”說得不錯,不知延慶打算什麼時候出擊?”

“快了,只要曹晟的消息傳來,就是我出擊之時。”

..........

經過三天的航行,三百艘海船終於進入了杭州灣,緩緩向杭州灣南面駛去,按照曹晟的想法,最後是在錢塘縣登陸,直接兵臨臨安城下。

但李延慶卻不同意這個方案,而是要求他們造勢,他們任務不是攻城,而是造勢,使敵軍軍心潰敗。

曹晟接受了這個決定,他也知道,如果時機不成熟而攻打臨安城,就算他殺入臨安城,也會引發激烈的巷戰而造成大量民衆死亡,軍事上雖然成功,但政治上卻徹底失敗。

曹晟便接受李延慶的方案,在紹興府登陸。

上午時分,杭州灣南岸已經在十幾裡外,曹晟站在船頭四處尋找入口,這時,桅杆上的眺望兵忽然指着東南方向大喊,“在那裡!入海口在那裡!”

他們要尋找浣江的入海口,然後船隊可以沿着浣江進入紹興府。

不多時,曹晟也看見浣江的入海口,便下令道:“全速前進,船隊進入浣江!”

三百艘海船浩浩蕩蕩向浣江入海口駛去,一個時辰後,曹晟的坐船率先進了浣江。

此時船隊在蕭山縣境內,大約走出三十里,一座小鎮便出現在他們眼前,小鎮叫做錢清堰,三萬士兵開始在這裡登陸。

這時,蕭山縣令和縣丞聞訊匆匆趕來。

蕭山縣屬於紹興府,距離都城臨安不到百里,由於紹興府已經公開表態,要求還政於天子,實際上就是背叛了趙佶,蕭山縣的官府當然也是支持李延慶軍隊的到來。

蕭山縣令姓顧,宣和五年進士,他被士兵領到了曹晟的面前,顧縣令躬身道:“下官蕭山縣令顧霆參見曹駙馬!”

曹晟微微笑道:“可能這次要麻煩顧縣令了!”

“不敢!不敢!爲匡扶大宋社稷做一點事,是下官的榮幸,也是下官的責任。”

“縣城官倉內有多少糧食?”

“大約有兩萬石左右,都是稅糧,本來有十二萬石,已經有十萬石運去臨安,這兩萬石還是軍方備用,不准我們擅動。”

糧食是夠了,曹晟又道:“另外還要煩請顧縣令將我們五萬大軍在紹興府登陸的消息立刻報告臨安。”

顧縣令一愣,連忙搖頭道:“下官不敢!”

曹晟笑了起來,“我不是在試探你,而是真的需要把消息傳給臨安,給臨安施壓,最好能將消息傳遍臨安城,這是我們既定戰略。”..

顧縣令擦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點點頭道:“下官明白了,這就安排人手,正好有商人進京,就請他們去京城傳播消息,給官府的消息下官派人專門送去。”

曹晟當即下令軍隊暫時進入蕭山縣休息,又令三百艘海船停泊在浣江江口,隨時等待命令。

..........

兩天後,李延慶五萬奇兵從海路進入紹興府的消息傳遍了臨安城,這個消息有人歡欣鼓舞,但也有人如喪考妣,惶惶不可終日。

臨安城的大街小巷都在議論此事,就算普通老百姓也明白腹背夾擊是兵家大忌的道理,臨安城已遭遇李延慶大軍的前後夾擊,恐怕形勢相當不妙了。

一些微妙的變化已經發生,比如查封寶妍齋的封條被悄悄撕掉,被官府沒收的貨物也還了回來,被抓的百餘名管事賬房也悉數被釋放,對李大器的通緝令也隨即撤銷,這是臨安府尹潘文淄在悄悄釋放善意了。

南城門,一輛滿載着箱籠的牛車正在出城,卻被軍隊攔截扣押,有人認出牛車裡的主人竟然是兵部侍郎楊俅,這件事立刻在臨安城傳得沸沸揚揚,楊俅可是太上皇趙佶任命的第一批官員,他原本只是兵部職方郎中,因積極效忠太上皇趙佶而被提拔重用,現在他居然棄官而逃,頓時淪爲滿城百姓的笑談。

當然,楊俅逃跑事件是一個風向標,意味着趙佶集團內部發生裂變了。

趙佶聽說楊俅棄官逃跑被抓後,頓時勃然大怒,他當即下令將楊俅抓到午門外杖斃,將其妻女轉爲賤籍,打入教坊,其家產全部沒收。

趙佶的殺雞儆猴手段確實鎮住了不少人,很多也打算逃跑的官員也暫時打消了念頭,轉爲關門閉戶,請假在家中養病。

就在李延慶軍隊在紹興府登陸消息傳來京城的第二天,原本效忠趙佶的八十五名朝官,至少有超過五十人請了病假,開始各自尋找出路了。

趙佶也同樣心急如焚,他當天下午便派人送金牌給苗傅,令其主動出擊,擊潰李延慶,然後率軍回援臨安城。

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南山有約第一百七十五章 蝴蝶效應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八十四章 軍監新職第六百零三章 攻佔燕京第九百八十五章 殺出重圍第二百七十章 無奈妥協第五百二十八章 委婉拒絕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河南岸第八百八十六章 女真王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攜舊友第八百九十章 風險測試 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家賊難防第九十八章 再度合作第五百一十七章 家賊難防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聞早報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其必救 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插細作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馬大賽 二十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第二十一章 王貴心事第二百一十四章 困題求解 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花移木 上第八百一十一章 若有所思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一十八章 情報交換第三百三十六章 保壩之戰 下第九百六十三章 滅國之戰 十六第九百四十七章 緊急應對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六百九十三章 勇救康王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五百零五章 再回湯陰第七百六十三章 主動去職第九百二十二章 締結和約第六十四章 鹿山春社 中第十章 兄弟相商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八百五十八章 襲取羅城第五百七十二章 樑宦之憂第六百五十四章 京兆新宅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頭萬緒第四百六十八章 剪除耳目第九百五十七章 滅國之戰 十第九百八十三章 驚魂之變 中第五百三十章 力勸蔡京第四百五十三章 棘手之案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個半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搬石砸腳第八百九十八章 援軍殺至第六百五十一章 趙構之怒和大家簡單聊兩句第一百八十九章 君子愛財第一百三十五章 軍營顯威 中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約第二百二十七章 弓馬大賽 四第七百章 天子召見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第七百章 天子召見第二十七章 擂臺首賽 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梁山火併第七百七十八章 臨時部署第三百三十六章 保壩之戰 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來京兆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七百七十章 條件成熟第八十九章 追查疑兇 一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清河大戰 下第八百三十九章 賣地決定第九百六十八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一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五百七十八章 惜別嘉魚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荒馬亂第九百三十九章 朝野非議第六百四十章 兩相暗鬥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第九百五十九章 滅國之戰 十二第七百一十二章 船隊事件 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樑宦釣魚第八百九十八章 援軍殺至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環第七十六章 緊急求助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三百六十一章 兔死狗烹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絕女將 中第四百三十章 禍起蕭牆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襲敵營第五百七十八章 惜別嘉魚
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南山有約第一百七十五章 蝴蝶效應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八十四章 軍監新職第六百零三章 攻佔燕京第九百八十五章 殺出重圍第二百七十章 無奈妥協第五百二十八章 委婉拒絕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河南岸第八百八十六章 女真王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攜舊友第八百九十章 風險測試 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家賊難防第九十八章 再度合作第五百一十七章 家賊難防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聞早報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其必救 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插細作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馬大賽 二十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試科舉 一第二十一章 王貴心事第二百一十四章 困題求解 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花移木 上第八百一十一章 若有所思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一十八章 情報交換第三百三十六章 保壩之戰 下第九百六十三章 滅國之戰 十六第九百四十七章 緊急應對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六百九十三章 勇救康王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五百零五章 再回湯陰第七百六十三章 主動去職第九百二十二章 締結和約第六十四章 鹿山春社 中第十章 兄弟相商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八百五十八章 襲取羅城第五百七十二章 樑宦之憂第六百五十四章 京兆新宅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頭萬緒第四百六十八章 剪除耳目第九百五十七章 滅國之戰 十第九百八十三章 驚魂之變 中第五百三十章 力勸蔡京第四百五十三章 棘手之案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個半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搬石砸腳第八百九十八章 援軍殺至第六百五十一章 趙構之怒和大家簡單聊兩句第一百八十九章 君子愛財第一百三十五章 軍營顯威 中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約第二百二十七章 弓馬大賽 四第七百章 天子召見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第七百章 天子召見第二十七章 擂臺首賽 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梁山火併第七百七十八章 臨時部署第三百三十六章 保壩之戰 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來京兆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七百七十章 條件成熟第八十九章 追查疑兇 一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清河大戰 下第八百三十九章 賣地決定第九百六十八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一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五百七十八章 惜別嘉魚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荒馬亂第九百三十九章 朝野非議第六百四十章 兩相暗鬥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第九百五十九章 滅國之戰 十二第七百一十二章 船隊事件 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樑宦釣魚第八百九十八章 援軍殺至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環第七十六章 緊急求助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三百六十一章 兔死狗烹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絕女將 中第四百三十章 禍起蕭牆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襲敵營第五百七十八章 惜別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