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

<!--divstyle="color:#f00">熱門推薦:

宣和三年的春天早已來臨,到處是一片生機盎然,空中不時飄過一堆堆山一樣的白雲,遮住了溫暖的太陽,兩岸的田野上到處可見農民在麥田裡忙碌地施肥除草,遠處是大片濃綠的樹林,一羣羣百靈鳥在樹林上方驚飛而過,向江邊飛掠而來。

這裡是鄂州的長江,江面上緩慢的航行着兩艘千石大船,白色的船帆高高掛起,被東風吹鼓,李延慶正負手站在船頭上,江風吹拂着他的衣袂,他欣賞着長江南岸的秀美風光,遠處可見低緩的山巒籠罩在朦朧的煙雨之中,儼如水墨畫的渲染,江邊有牧童騎在牛背上橫吹笛子,就彷彿一卷極美的田園畫卷。

李延慶是七天前從京城出發,他和妻子曹蘊、愛妾郭思思,以及小妹扈青兒三人乘坐一艘大船,而莫俊、劉方以及其他隨從乘坐另一艘大船,他們從蔡河南下淮河,又經揚州進入長江,再逆江西進,整整走了七天,終於進入了鄂州嘉魚縣境內。

這時,李延慶忽然感覺有人給自己披上一件外套,他一回頭,卻見是新婚妻子曹蘊站在自己身後,曹蘊已初爲人婦,新婚魚水之歡的滋潤使她變得更加明媚豔麗,李延慶笑了笑,輕輕拍了一下曹蘊細嫩光滑的小手,曹蘊抿嘴一笑,“船頭風大,夫君還是進船艙裡去吧!”

“這裡的風景我真的喜歡,感覺比北方更有生機。”

“我也喜歡,尤其那邊的大山就像水墨畫一樣,雲霧繚繞,彷彿有神仙居住,有時間我真要好好畫一幅。”曹蘊指着遠方的魚樂山道。

“你應該有機會的,這裡已經是嘉魚縣。”

“啊!已經到了嗎?”

李延慶指着前方笑道:“前面再走二十里就是嘉魚縣城了。”

“感覺人好像還不是很多,我們只看見了幾個村莊。”

“這裡地廣人稀,嘉魚縣比湯陰縣大三倍,人口卻只有湯陰縣的八成,而且交通也不方便,在這裡主要靠乘船。”

“夫君,好像黃州就在附近。”

“黃州我們昨晚已經過了,不過確實不遠,一天的航程都用不了,如果娘子是想去赤壁的話。”李延慶笑笑嘻嘻地望着妻子。

曹蘊挽住丈夫的胳膊,眼中閃爍着喜悅的光彩,“自從拜讀了東坡居士的赤壁賦後,我一直就想去看看。”

“好的,等我安穩下來,我們一起去。”

這時,一陣江風吹來,曹蘊打了寒戰,李延慶連忙道:“這裡風大,我們回艙。”

船艙很大,分上下兩層,上層是他們的寢艙,下層則是起居休息之處,船艙內,思思正在指點扈青兒刺繡,住在赤倉鎮時,扈青兒不知什麼原因忽然喜歡上了刺繡,她在練習飛石之餘,也一門心思地學習刺繡。

思思見李延慶進來,便起身笑道:“夫郎,要到了吧!”

李延慶點點頭,“最多還有半個時辰,可以收拾了!”

“蘊娘,我們上樓收拾一下隨身物品吧!”

思思和曹蘊上了樓,扈青兒急了,“你們等等我!”

她手忙腳亂地收起刺繡繃子,紅着臉跑了出去,這一路過來,李延慶發現扈青兒變得沉默了,很少和自己說話,不知有了什麼心思,有機會他倒要問一問思思。

這時,船老大在門口道:“啓稟官人,還有十幾裡就到嘉魚縣了,官人準備一下吧!”

“多謝了!”

李延慶走出船艙,他終於看見了遠處的縣城,就修建在江邊,李延慶長長鬆了口氣,終於到了

嘉魚縣是一座上縣,從城池周長二十餘里,全縣約五千戶人家,三萬五千餘人,大多居住在縣城和周圍方圓二十里內,不過嘉魚縣流動人口卻很多,大多是從稍微偏遠的州縣過來謀生,這裡水運便利,商業比較發達,條件要比偏遠地方好不少。

前任知縣在一個月前調走,現在知縣空缺,由縣丞、縣尉和主簿分管縣城政務,由於宋朝的縣丞沒有實權,甚至還一度取消,所以嘉魚縣縣丞和主簿是同一人。

侍御史李延慶被貶黜出任嘉魚知道的消息早已傳到縣城,任命書先一步送來。

當李延慶的坐船抵達江邊碼頭時,兩名縣官早已聞訊出城來迎接,同時前來歡迎新知縣的還有大羣縣吏、捕快、衙役以及十幾名鄉紳,當船隻靠岸,縣丞兼主簿楊菊一聲令下,岸邊上頓時敲鑼打鼓,熱鬧異常,很多民衆也紛紛跑出城來看熱鬧。

船板搭上了岸,李延慶快步走了下來,縣丞楊菊連忙上前道:“下官縣丞楊菊參見縣君!”

李延慶仔細看了看他,這位縣丞不到三十歲,身材中等,皮膚略黑,看起來非常精明能幹,不過李延慶總覺得自己見過他。

“楊縣丞,我們好像見過?”

楊菊笑了起來,“下官也是和李御史同科錄取,下官殿試一百二十二名。”

李延慶大喜,“原來是同科進士,真是巧了,不知楊縣丞是哪裡人?”

“下官江夏縣人,蒙聖恩垂憐,下官又能回家鄉任職。”

“原來是本鄉人,以後還請縣丞多多關照!”

“一定!一定!”

楊縣丞又給李延慶介紹縣尉,縣尉是由縣吏轉正而成,叫做周平,年紀約五十餘歲,長了只大酒糟鼻,看起來比較平庸,唯唯諾諾。

“本縣沒有主薄,就是下官兼任。”楊縣丞笑着給李延慶解釋道。

李延慶點了點頭,這時,十幾名鄉紳一擁而上,紛紛上前和李延慶見禮。

李延慶擺擺手對衆人笑道:“所謂在任一方,造福一地,我雖從京城過來,但從今天開始,我就是嘉魚縣的父母官了,在這裡我先給大家做一個約法三章,不貪、不昏、不怠,希望我能給嘉魚縣帶來一個清明的風氣。”

衆人一起鼓掌,一名老鄉紳道:“今天我們在望江樓給縣君接風洗塵!”

“大家的心意我領了,我也一路疲憊,需要先安頓下來,接風之事以後再說吧!”

楊菊也對衆人道:“先讓縣君休息吧!大家且回去,以後會有機會聚會的。”

衆人見李延慶不肯赴宴,只得各自散去了,不過大家卻不失望,所有鄉紳都希望來一個清廉的知縣,這樣他們的日子也好過,若是來個貪官,他們首當其衝要被剝皮刮脂。

這時,曹蘊和郭思思、扈青兒也從船上走下,後面跟着她們各自的丫鬟,她們三人都戴着帷帽,遮住了容顏,楊菊連忙讓牛車過來,讓知縣家眷先上車。

李延慶等到後面一船靠岸,讓莫俊和劉方也上了一輛牛車,他則翻身上馬,走在牛車前面向縣城而去。

雖然嘉魚縣遠遠不能和京城相比,但縣城內的熱鬧卻湯陰縣差不多,進城處各種小店鋪林立次比,建築風格也不同,湯陰縣主要以平頂爲主,而這裡的房屋都是尖斜頂,鋪着密密的黑瓦,而且鄂州盛產石灰,所以家家戶戶都將外牆刷白,看起來白牆黑瓦,頗有南方的風格。

另外樹木也明顯比湯陰縣多得多,縣城內隨處可以看見一片片小樹林,這也是雨水充足,氣候溫暖的具體體現。

嘉魚縣的中軸主幹道叫做沙陽大道,這是嘉魚縣的舊稱,主幹道頗爲寬闊,可以並行五輛牛車,鋪着石板,顯得比較乾淨,兩邊還有大樹。

縣丞楊菊也騎着一匹馬,一路給李延慶介紹縣城情況,“這條南北主幹道除了北門附近有點商鋪外,其他地段都沒有商鋪,也不允許擺攤,兩邊基本上都是官宅和大戶人家,商業在東西幹道上,那邊才叫熱鬧。”

“那裡是…….”李延慶看見一處比較宏偉的建築,頗像一座寺院。

“那是文廟,同時也是縣學。”

李延慶點點頭,忽然想起一事,“今年有發解試吧!”

楊菊點點頭笑道:“六月縣考,考中者去州治江夏縣參加發解試,具體發解試的日期還沒有定下來,大概在十月份,考過發解試,明年很多士子就要進京趕考了。”

“嘉魚縣水平如何?”

“還不錯,每屆都有三十幾人考過發解試,佔鄂州的三成,上一次鄂州考中六名進士,嘉魚縣就有三人,這裡學風很盛,按照慣例,縣君也要每月抽一天時間去縣學講課。”

“確實不錯!”

李延慶見路上行人紛紛站邊向自己躬身行禮,他不由暗暗點頭,這是一座知禮的縣城。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七百三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九百九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九百七十四章 三件急信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第九百五十二章 滅國之戰 五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八百四十九章 汴梁隱患第九百八十九章 長江攔截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甘爲棋第四百八十三章 曹府再宴第二百章 鄭氏壽宴 二第四百九十三章 莫俊毒計第五百六十七章 奇兵破賊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顯身手 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二百二十八章 弓馬大賽 五第三百二十六章 名震河東第六百五十五章 曲江瓦子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八百八十二章 洛交縣城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九百五十一章 滅國之戰 四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夏消息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七十八章 李張之爭 二第二十九章 擂臺首賽 三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人約黃昏 中第八百八十四章 揮師太原第五百八十一章 茶館偶遇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授飛石第三百一十二章 籠絡手段第七百八十八章 百官威逼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三十章 擂臺首賽 四第三百零二章 遭遇伏擊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四百四十五章 曹府家宴 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夏消息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戀棧難去第四百四十章 官職初定第四百一十三章 窮寇盡追第九百六十三章 滅國之戰 十六第六百五十一章 趙構之怒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外火箭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慶殿試 下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七百三十三章 城頭激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五百五十三章 縣官難當第九百三十九章 朝野非議第三百九十二章 武舉考試第七百六十章 船隻之重第一百九十五章 病榻授徒第三百三十七章 欲擒故縱第六百四十四章 思思心事第四百九十三章 莫俊毒計第七百六十四章 民意勝天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幕消息第一百三十四章 軍營顯威 上第六百八十三章 全力備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襲敵營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國蔡京 下第六百零一章 偷襲燕京 中第五百一十章 激戰矮崗第九百零八章 大勢難挽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五百六十五章 魚兒上鉤第四百五十九章 含蓄警告第四百二十五章 攻佔鄆城第三百零一章 西夏探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鄭氏壽宴 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悄定名份第五百四十九章 官場小規第五百三十二章 鬥爭激烈 上月末求月票第一百零八章 食鋪偶遇第七百六十六章 視察店鋪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當兄長第三百六十八章 蔡京罷相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六百五十一章 趙構之怒第三百三十章 軍弩事件 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監所解散第三百五十三章 暫停進攻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家三娘第七百二十八章 第二戰線 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十五章 岳家五郎第四百五十九章 含蓄警告第三百六十章 小道消息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銅宋奴
第七百三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九百九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九百七十四章 三件急信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第九百五十二章 滅國之戰 五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八百四十九章 汴梁隱患第九百八十九章 長江攔截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甘爲棋第四百八十三章 曹府再宴第二百章 鄭氏壽宴 二第四百九十三章 莫俊毒計第五百六十七章 奇兵破賊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顯身手 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二百二十八章 弓馬大賽 五第三百二十六章 名震河東第六百五十五章 曲江瓦子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八百八十二章 洛交縣城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九百五十一章 滅國之戰 四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夏消息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七十八章 李張之爭 二第二十九章 擂臺首賽 三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人約黃昏 中第八百八十四章 揮師太原第五百八十一章 茶館偶遇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授飛石第三百一十二章 籠絡手段第七百八十八章 百官威逼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三十章 擂臺首賽 四第三百零二章 遭遇伏擊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四百四十五章 曹府家宴 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夏消息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戀棧難去第四百四十章 官職初定第四百一十三章 窮寇盡追第九百六十三章 滅國之戰 十六第六百五十一章 趙構之怒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外火箭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慶殿試 下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七百三十三章 城頭激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五百五十三章 縣官難當第九百三十九章 朝野非議第三百九十二章 武舉考試第七百六十章 船隻之重第一百九十五章 病榻授徒第三百三十七章 欲擒故縱第六百四十四章 思思心事第四百九十三章 莫俊毒計第七百六十四章 民意勝天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幕消息第一百三十四章 軍營顯威 上第六百八十三章 全力備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襲敵營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國蔡京 下第六百零一章 偷襲燕京 中第五百一十章 激戰矮崗第九百零八章 大勢難挽第二百三十章 弓馬大賽 七第五百六十五章 魚兒上鉤第四百五十九章 含蓄警告第四百二十五章 攻佔鄆城第三百零一章 西夏探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鄭氏壽宴 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悄定名份第五百四十九章 官場小規第五百三十二章 鬥爭激烈 上月末求月票第一百零八章 食鋪偶遇第七百六十六章 視察店鋪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當兄長第三百六十八章 蔡京罷相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第五十八章 典買丫鬟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六百五十一章 趙構之怒第三百三十章 軍弩事件 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監所解散第三百五十三章 暫停進攻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家三娘第七百二十八章 第二戰線 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十五章 岳家五郎第四百五十九章 含蓄警告第三百六十章 小道消息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銅宋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