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下之邀

士子們經過小學堂、縣學、州學到太學,又在太學外舍和內舍苦讀六年,終於熬到了太學上舍,這個時候該學的經義課程早已結束,上舍生少有的幾門課程也主要以策論爲主,朝廷偶然會有重臣來太學給上舍生們講課,讓他們瞭解朝廷政務,瞭解天下時事。』

但就算這種講座也是偶然纔會有,上舍生更多時間是在做準備,一是爲科舉做準備,其次是爲考上舍中等生做準備,考上科舉可以賜進士出身,考上上舍中等生則是賜同進士出身,也具有做官的資格,然後再實習兩年,便可獲得正式委任出仕。

不過對絕大部分上舍生而言,他們都偏向於科舉,原因很簡單,考上科舉是從縣丞或者主簿起步,而是太學出仕往往是從學官起步,起點明顯低了。

在未來升職時,進士出身升官很快,五年就能做到知縣,十年可以做州通判或者入朝爲主事郎官,而太學出身就慢得多,除非是後臺比較硬,很多太學生終其一生也只做知縣。

所以太學生往往不願意直接出仕,就算考上中等生也會留在太學當外舍生助教、學錄之類,就是爲了保留太學生的資格,一旦出仕爲官就不允許參加科舉了,不少太學生都是科舉無望纔不得不選擇出仕。

不過對於李延慶而言,他是由解元入太學,沒有外舍生和內捨生的經歷,所以他選擇了去內舍讀書,內舍教授大多是名師大儒,對提高他的學術水平很有益處,按照朝廷的制度設計,他本來就應該是內捨生,接受更高深的教育。

這天上午,李延慶匆匆趕去內舍學樓,今天有太學博士張琥講授《莊子》,這是他比較喜歡的一門課程。

太學上課的教室很大,就儼如一座小殿堂,可容納數百人同時聽課,不過上課也不拘泥於形式,有的時候教授會在小房間上課,只有十幾個學生。

李延慶來得稍早,課程還沒有開始,學生們都在三五成羣地議論紛紛,朱濤被殺已經過去了兩天,直到這時才終於酵了,不僅太學,整個汴京都在議論此事。

畢竟朱勔掌管的杭州造作局和蘇州應奉局給江南民衆帶來深重災難,民憤太大,他兒子被殺,普通民衆拍手稱快,而太學生則在討論這件刺殺的政治背景。

李延慶剛找個位子坐下,便見有人向他招手,當然不是鄭胖子,在課堂上從來見不到他偉岸的身影,原來是同鄉武邦昌,李延慶放下書袋,走上前笑問道:“武兄怎麼也在內舍聽課?”

武邦昌身材中等,長得十分清秀,他是去年相州解試第三名,不過他已是上舍生,解試對他已經沒有意義了,除非是考上解元。

“《莊子》和《列子》都是去年才新增的課程,我們沒有學過,所以都來補學,賢弟沒現這裡面一半都是上舍生嗎?”

李延慶看了一眼,周圍的人幾乎都不認識,他歉然笑了笑,表示自己都不認識。

武邦昌笑道:“其實也難怪,上舍生平時都是各做各的事情,很少聚在一起上課,我們都是在外舍生時就認識,已有多年的交情,而你是直接進上舍讀書,與衆不同,不過這樣很容易失羣啊!”

這一點李延慶深有感受,以前和他同住的兩個上舍生就對他十分排斥,從不和他說一句話,太學生都在長期求學中逐漸形成了各自的圈子,說得好聽一點叫做志投意合,說得難聽一點就是結交朋黨。

宋朝太學的朋黨之盛,在歷史上也是出了名,甚至形成了一股政治力量。

武邦昌又給他介紹了身邊幾人,雖然看在武邦昌面子上,衆人都一一和李延慶見禮,但看得出神情都比較冷淡,人人都知道李延慶和鄭榮泰關係甚密,大家自然就把李延慶歸集到鄭榮泰的派別中去了。

武邦昌心知肚明,他壓低聲音對李延慶道:“在相州我就勸過賢弟謹慎交友,賢弟似乎沒放在心上,現在應該明白了吧!鄭榮泰的衙內黨名聲可不好啊!”

李延慶淡淡一笑,“我只認識鄭胖子,他的那些狐朋狗友我一個也不認識。”

“所以啊!他們不接受賢弟,賢弟也不能融入其他圈子,最後就失羣了,在太學失羣,日子可是很難過的。”武邦昌語重心長道。

李延慶也知道他說得對,至少他知道鄭胖子和太學衙內們經常聚會,但從來就沒有帶他參加過一次,倒不是鄭胖子沒那個心,實在是他的條件差得太遠。

不過李延慶並不贊同武邦昌的失羣論,至少目前他過得很充實,雖然有時也會缺人一起去喝酒,但他的朋友都在武學,大家很快就能聚會了。

武邦昌見李延慶沒有把自己的話放在心上,心中略略失望,也不再勸他。

“賢弟怎麼看朱濤被刺殺一事?”武邦昌轉開話題問道。

“據說是蘇州仇家所殺!”

武邦昌不屑一顧地搖搖頭,“這種市井傳言你也相信?”

“我真的沒有細想過這個問題,我甚至還沒有見過朱濤,着實不太關心,不知武兄怎麼看?”

“你呀!比較年少,政治敏感太低,簡單地說吧!這是朝廷權力鬥爭開始,有人要動蔡相公了。”

“這和蔡相公何干?”

武邦昌瞥了他一眼,“你居然不知道朱勔是蔡相公的人?”

“邦昌!”旁邊有人提醒道:“少說兩句。”

武邦昌頓時醒悟,便笑了笑不再說下去了,宋朝言論寬鬆,倒不用擔心禍從口出,關鍵是道不同不與之謀。

這時博士張琥從外面快步走了進來,李延慶也抱拳行一禮,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了。

.........

太學的一堂課十分冗長,一般要講兩個時辰,不過太學博士張琥講得妙趣橫生,大家也不覺得時間漫長,等這堂課結束,已經是中午時分了。

上課結束,太張琥照例向他們推薦兩本自己寫的書,讓他們賣回來好好鑽研,他信誓旦旦保證,只要讀透這兩本書,科舉中關於莊子和列子的試題就不在話下了。

不過讓李延慶頗感興趣的是,推薦買書的書坊竟然是士林源書坊,離太學不遠,有機會他倒要去看一看。

下午沒有課,李延慶打算去書坊逛逛,他剛回到宿舍,卻意外地現自己的宿舍前站了幾個人,爲之人竟然是嘉王趙楷。

李延慶嚇了一跳,連忙上前行禮,“讓殿下久等了。”

趙楷微微笑道:“我是也剛剛到,正想派人去找你,你就回來了,少君下午有時間嗎?”

李延慶點了點頭,趙楷欣然笑道:“我們去找個茶館坐一坐,我有件事找你。”

兩人來到太學的茗茶館坐下,和上次一樣,掌櫃用屏風給他們圍了起來,幾名侍衛站在屏風外面,不準任何人靠近。

趙楷低聲道:“你猜猜看,是什麼事情?”

“我沒猜錯的話,殿下要去江南了吧!”

趙楷呵呵一笑,“朱濤很湊趣地死了,父皇便把我找過去,直接讓我去江南調查朱勔!”

“應該不是調查那麼簡單吧!”李延慶淡淡道。

趙楷點點頭,再次壓低聲音道:“名義上是調查,實際上就是直接把他們父子抓捕回京。”

說到這,趙楷嘆了口氣,“這件事很棘手,我需要找一些幫手南下,怎麼樣,和我一起去吧!”

趙楷期待地望着李延慶,李延慶微微一下,“既然殿下有令,延慶當然義不容辭!”

趙楷大喜,“你回去收拾一下,明天一早我們就出!”

這時,李延慶忽然想起一事,便笑道:“如果殿下下午有時間,能不能幫我一個小忙。”

“你說,要我幫什麼忙?”

“是這樣的,我開了一家小店,非常需要一個後臺撐撐腰,希望殿下能去我的小店裡幫幫站一站場子。”

第九百九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第七十章 進城趕考第六百六十七章 並非西夏第五百三十五章 高價賣地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利消息第一百三十五章 軍營顯威 中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恩師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五百六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二百二十五章 弓馬大賽 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拔掉毒刺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崗茶棚第九百三十六章 姍姍來遲第三十一章 另謀良策第八百七十八章 甘泉陷阱第五十一章 縣城偶遇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五軍之將第四百七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追蹤第六百零五章 破格升賞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爭動員第五十一章 縣城偶遇第七百一十章 軍營初訓第五百零四章 北上監察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下之邀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八百三十章 全軍潰敗第三十六章 本家小娘第二百四十八章 師師請客 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視察戰備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四百一十章 棄城北撤第九百八十四章 驚魂之變 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師師請客 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七百六十六章 視察店鋪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一百七十五章 蝴蝶效應第七百一十八章 虛驚一場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四百七十章 另闢蹊徑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絕女將 上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單風波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一百七十章 西郊狩獵 四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箭立威第五百一十六章 真定查疑第九百一十五章 介休出擊第三百七十三章 勸說湯王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七百七十章 條件成熟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戰大定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陽消息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五百零六章 一同北上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兵指大同第六百零二章 偷襲燕京 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酒樓事件 下第七百六十九章 更大誘餌第五百二十章 種帥爲媒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國蔡京 上第八百六十六章 萬獅軍寨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上架感言第四百五十五章 心生毒計感謝大家支持第八百五十三章 智取敵寨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山西線第三十章 擂臺首賽 四第八百八十章 關鍵人物第四百八十四章 軍監新職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寨失敗第五百三十六章 李曹議婚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趙桓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備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學告狀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九百二十四章 微服出巡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伐之爭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六十二章 視察戰備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九百二十章 收復河東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八百九十一章 剷除內患第七百三十八章 雙面奸細
第九百九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第七十章 進城趕考第六百六十七章 並非西夏第五百三十五章 高價賣地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利消息第一百三十五章 軍營顯威 中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恩師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五百六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二百二十五章 弓馬大賽 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拔掉毒刺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崗茶棚第九百三十六章 姍姍來遲第三十一章 另謀良策第八百七十八章 甘泉陷阱第五十一章 縣城偶遇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五軍之將第四百七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追蹤第六百零五章 破格升賞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爭動員第五十一章 縣城偶遇第七百一十章 軍營初訓第五百零四章 北上監察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下之邀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八百三十章 全軍潰敗第三十六章 本家小娘第二百四十八章 師師請客 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視察戰備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四百一十章 棄城北撤第九百八十四章 驚魂之變 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師師請客 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七百六十六章 視察店鋪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一百七十五章 蝴蝶效應第七百一十八章 虛驚一場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四百七十章 另闢蹊徑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絕女將 上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單風波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一百七十章 西郊狩獵 四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箭立威第五百一十六章 真定查疑第九百一十五章 介休出擊第三百七十三章 勸說湯王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七百七十章 條件成熟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戰大定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陽消息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五百零六章 一同北上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兵指大同第六百零二章 偷襲燕京 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酒樓事件 下第七百六十九章 更大誘餌第五百二十章 種帥爲媒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國蔡京 上第八百六十六章 萬獅軍寨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上架感言第四百五十五章 心生毒計感謝大家支持第八百五十三章 智取敵寨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山西線第三十章 擂臺首賽 四第八百八十章 關鍵人物第四百八十四章 軍監新職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寨失敗第五百三十六章 李曹議婚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趙桓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備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學告狀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九百二十四章 微服出巡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伐之爭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六十二章 視察戰備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九百二十章 收復河東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八百九十一章 剷除內患第七百三十八章 雙面奸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