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

收購舊兵甲的活動五天後便結束了,效果之好大大出乎預料,他們收到各種鎧甲三萬四千副,長矛八萬支,戰刀六萬多把,還有大量的弓弩、盾牌,一共耗費了五萬三千貫錢,大大賺了一筆。

這些武器盔甲若從軍器監購買,二十萬貫也不止,更關鍵是軍器監也沒有庫存了,重新打造至少要耗費一兩年,他們節約了大量時間。

三萬四千副盔甲,加上去年滅黑党項繳獲的近兩萬副皮甲,足以裝備五萬鄉兵了。這時,康王趙構也對陝西路各州下達了命令,要求各州府全力配合京兆軍招募鄉兵,新年尚未到來之前,招募鄉兵的命令便發送到了陝西路的各州各縣。

冬去春來,轉眼宣和六年的春天來臨了,這天上午,西夏皇宮內,一次關於西夏命運的軍政議事正在宏福殿內進行,十幾名西夏主要官員參加了這次廷議。

三天前,西夏接到了金國使臣送來的旨意,要求西夏出兵陝西路,爲此,西夏君主李乾順迅速召集文武重臣進行協商,按照金夏兩國達成的同盟協議,西夏有義務協助金國的軍事行動,無條件遵從金國狼主的旨意。

“陛下,如果我們出兵陝西路,這等於就是撕毀了前年我們和宋朝達成的停戰撤軍協議,這對西夏和陛下的信用都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事關重大,請陛下慎重考慮。”

說話的是西夏尚書令李可真,他是西夏文官之首,對金國的命令,他持保留態度。

“我們國力損失慘重,需要時間修養生息,這個時候出兵,不僅會破壞宋夏之間的貿易,也會影響我們休養生息的國策,對我們西夏傷害太大。”

李可真話音剛落,坐在他對面的李察哥便起身道:“我們和宋朝簽署了停戰撤軍協議不假,但我們和金國也簽署了同盟協定,協議上明確要求我們服從金國的軍事指令,這就和夏宋間的協議有了衝突,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該遵從哪個協議?”

李乾順緩緩道:“雖然朕也不想自損信用,但顯然同盟協定比停戰協議重要得多,我們必須遵從金國的協助作戰請求,這個不容質疑,朕只是想尋找一個比較穩妥的方案,使各方影響降到最低。”

這時,樑王樑安平起身道:“陛下,微臣也想說兩句!”

李乾順點點頭,“樑王請說!”

樑安平朗聲道:“按照金夏同盟約定,我們確實應該出兵,但尚書令說得也有道理,出兵不能損害西夏的切身利益,用陛下的話說,就是要尋找一個比較穩妥的方案,那我考慮,如果我們出兵而不戰,屯兵於宋夏邊境,是不是既滿足金國的要求,也避免了西夏的損失?”

李察哥搖搖頭,“樑王殿下,恐怕金國不會滿足於我們出兵而不戰。”

樑安平笑道:“所以我們要了解,金國爲什麼要西夏出兵,他們目的何在?”

“這還用說嗎?顯然金國準備大舉攻宋了,我們出兵可以牽制住陝西路的宋軍,配合大同府的金兵攻打太原,金國的戰略意圖非常明顯。”

“那我們屯重兵於邊境,引而不發,是不是能同樣牽制住宋軍?”

李察哥搖搖頭,“暫時是這樣,可如果太原危急,相信京兆府的宋軍還是會趕赴河東救援,除非我們大舉攻宋,否則牽制的意義不大。”

樑安平又道:“那我們能不能分兩步走,首先屯重兵於邊境,耐心等待宋金之戰,若金敗,我們收兵回府,若宋敗,我們也可以趁機撈取一些土地,其實我覺得與其進攻陝西路,不如進攻河西,奪回隴右及河湟之地。”

樑安平的意見說到了李乾順的心坎上,他擺手止住了李察哥的話頭,笑道:“朕認爲樑王的建議最爲穩妥,也最符合西夏的利益,就這麼決定了,採用樑王的方案!”

.........

樑安平回到府中,立刻讓人去把喬仲安找來,去年京兆府抓捕奸細,樑安平的兒子樑印也不幸被宋軍抓捕,樑安平便通過喬仲安向李延慶求情,最終使李延慶釋放了樑印,欠下的人情,他得在適當時候還給李延慶,今天軍政議事,他主張屯兵不戰,繼而繞開陝西路吞併隴右河湟,這些其實都是他還人情的一種方式。

當然,樑安平不能損害西夏的核心利益,他很清楚金夏之間簽署的同盟協議,使西夏沒有選擇餘地,出兵不可避免。

樑安平負手在書房裡來回踱步,事實上,西夏出兵不僅影響宋夏之間的關係,也損害到了他的個人利益,他是寶妍齋在西夏的代理商,同時也將大量牛脂賣給寶妍齋,每年獲利三十萬貫,如果宋夏邊境緊張導致貿易中斷,這個損失他承受不起。

這一點他必須要和李延慶溝通好,儘可能地避免貿易中斷的後果。

這時,家人在門外稟報:“喬東主來了!”

樑安平精神一振,連忙道:“快請他進來!”

片刻,喬仲安快步走進了房間,喬仲安大部分時間都呆在西夏,現在的喬氏商行已成爲宋夏間第一大商行,擁有上千頭健騾,將瓷器、茶葉、絲綢、布帛、化妝品等等各種宋朝的手工業品販運到西夏興慶府,又將西夏的毛皮、藥材、礦石、牛羊肉、脂肪、瓜果等物品運到京兆府,每年的銷售額數十萬貫。

巨大的經濟利益也使喬氏商行在西夏擁有很高的地位,尤其是特別通行證使他們在宋夏邊境暢通無阻,雖然也有人指責喬氏商行存在細作行爲,但國力大損的西夏還是對能帶來巨大利益的喬氏商行採取了寬容的態度。

“參見樑王!”喬仲安抱拳行一禮。

“喬東主請坐!”

喬仲安坐下便急切地問道:“聽說今天上午朝廷做出了重大決策?”

宋夏間的關係直接影響到了喬氏商行的生存,喬仲安已經得到西夏即將出兵的風聲,他怎麼能不着急。

樑安平苦笑一聲道:“喬東主的消息還是靈通啊!”

喬仲安心中頓時揪緊了,“這麼說,傳聞是真的?”

樑安平點點頭,“朝廷沒有辦法,金國特使送來旨意,要求西夏出兵陝西路,我們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出兵!”

說到這,樑安平將一封信遞給喬仲安,“這是金國具體出兵要求以及西夏的最終決策,是重大絕密情報,切不可讓第三人得知!”

喬仲安情緒頓時低沉下來,他默默接過信塞進懷中,低頭不語。

樑安平看了他一眼又道:“西夏雖然在陝西路邊境部署重兵,但並不準備立刻發動進攻,你們的特別通行證依舊有效,不會影響到正常貿易。”

喬仲安嘆了口氣,“只能說是西夏一側可以通行,但宋朝一側就未必了,邊境一旦緊張,宋軍就會封鎖邊境,這是慣例,肯定會影響到正常的貿易。”

樑安平想了想道:“要不然就走西線水路,利用大型運貨皮筏南下,在金州轉陸路運輸再進入渭河。”

其實走水路是很便利的最佳方案,但隴右的官府及軍方對西夏牴觸強烈,不允許與西夏通航,這一點喬仲安心知肚明,他沉默片刻便搖搖頭道:“走水路不現實,我還是去和李同知商量一下,走延安府到鄜州的商隊或許可行。”

樑安平笑道:“你說得對,李同知同時兼任延鄜路總督,他應該有變通的辦法。”

喬仲安起身道:“我這就回京兆府,把商道安排妥當,儘量不要影響到雙方貿易。”

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三十八章 勇奪魁首第三百七十三章 勸說湯王第五百四十九章 官場小規第九十三章 追查疑兇 五第一千零七章 輕敵之患第五百六十七章 奇兵破賊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月末求月票第七百五十一章 談判之功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門衝突第九百一十五章 介休出擊第六百三十八章 磨礪之戰 下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靈州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三百二十章 軍職難爭第七百八十五章 再求和談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決戰將至第七百三十八章 雙面奸細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利消息第四百四十六章 曹府家宴 二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第四百四十章 官職初定第三百五十五章 倉促北撤第三百六十五章 最後一戰 下第六百四十七章 礬樓茶局最後兩天求月票!第六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八十六章 馬匹風波 中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顯身手 上第七十七章 李張之爭 一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七十五章 仗義救人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湊份第一百二十八章 盛大回鄉 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意外絕殺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壓監控第五百六十五章 魚兒上鉤第六百九十九章 湯陰重逢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家賊難防第七十章 進城趕考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舊將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外援兵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環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六百六十七章 並非西夏第三百四十一章 初戰銀川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五百零八章 獵戶孤兒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慶殿試 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解試科舉 二第八百一十六章 阮氏三雄 上感謝大家支持第九百七十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三第一百三十章 盛大回鄉 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二百零四章 鄭氏壽宴 六第六百四十四章 思思心事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第九百五十四章 滅國之戰 七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勢力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七百五十三章 背後捅刀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二百八十四章 難以善後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第七百八十八章 百官威逼第五百三十三章 鬥爭激烈 中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衛州警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舉攻城 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師師請客 中第四百九十章 青兒失蹤第八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七百七十六章 求和喧囂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鄭氏壽宴 一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五百三十七章 後園激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陣磨刀第六百四十四章 思思心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魏縣救人 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含蓄警告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募新人第七百四十二章 偷襲相州 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一千零七章 輕敵之患第六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現破綻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六百章 偷襲燕京 上第六十章 知縣視察 下第七百三十一章 箭石較量第一百六十四章 初入太學第八十一章 再回縣城
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三十八章 勇奪魁首第三百七十三章 勸說湯王第五百四十九章 官場小規第九十三章 追查疑兇 五第一千零七章 輕敵之患第五百六十七章 奇兵破賊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月末求月票第七百五十一章 談判之功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門衝突第九百一十五章 介休出擊第六百三十八章 磨礪之戰 下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靈州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三百二十章 軍職難爭第七百八十五章 再求和談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決戰將至第七百三十八章 雙面奸細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利消息第四百四十六章 曹府家宴 二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第四百四十章 官職初定第三百五十五章 倉促北撤第三百六十五章 最後一戰 下第六百四十七章 礬樓茶局最後兩天求月票!第六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八十六章 馬匹風波 中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顯身手 上第七十七章 李張之爭 一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七十五章 仗義救人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湊份第一百二十八章 盛大回鄉 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意外絕殺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壓監控第五百六十五章 魚兒上鉤第六百九十九章 湯陰重逢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家賊難防第七十章 進城趕考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舊將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外援兵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環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六百六十七章 並非西夏第三百四十一章 初戰銀川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襲永城第五百零八章 獵戶孤兒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慶殿試 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解試科舉 二第八百一十六章 阮氏三雄 上感謝大家支持第九百七十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三第一百三十章 盛大回鄉 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二百零四章 鄭氏壽宴 六第六百四十四章 思思心事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第九百五十四章 滅國之戰 七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勢力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七百五十三章 背後捅刀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二百八十四章 難以善後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第七百八十八章 百官威逼第五百三十三章 鬥爭激烈 中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衛州警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舉攻城 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師師請客 中第四百九十章 青兒失蹤第八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七百七十六章 求和喧囂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鄭氏壽宴 一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五百三十七章 後園激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陣磨刀第六百四十四章 思思心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魏縣救人 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含蓄警告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募新人第七百四十二章 偷襲相州 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一千零七章 輕敵之患第六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現破綻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六百章 偷襲燕京 上第六十章 知縣視察 下第七百三十一章 箭石較量第一百六十四章 初入太學第八十一章 再回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