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

一秒★小△說§網.】,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

當天晚上,种師道下令犒勞三軍,數萬宋軍歡聲雷動,當夜篝火不滅,肉山酒海,三軍將士痛飲美酒,歡慶來之不易的勝利。

大軍隨即休息三天,但次日一早,种師道便發送一道鷹信前往麟州,命令麟州主將种師中率軍向西夏進發。

麟州對面是西夏國的東北部,過了一片寬約數十里的丘陵地區,便進入了數百里的戈壁荒野,再向前便是一望無際的茫茫大沙漠。

戈壁和沙漠的戰略意義不大,關鍵是這數十里的丘陵地區,一直向南延伸數百里,可抵達西夏重兵防禦的東南部,直插左廂神勇、祥祐和嘉寧三大軍司的後背,而种師道大軍北上的位置,就是位於左廂神勇軍司和祥祐軍司之間。

但麟州從來不是宋軍進攻西夏的通道,麟州的真正防禦是北面接壤的遼國西京府,百年來,麟州的敵人都是北面的遼軍,一旦宋軍對西夏威脅太大,遼國便會從西京出兵,直撲太原府,以圍魏救趙的方式支援西夏,首當其衝就是麟州。

也正是這個原因,西夏軍對麟州方面的防禦並不看重,最多時也只有萬餘人的駐軍,他們知道,宋軍不可能讓麟州空虛,給遼國可乘之機。

但宋遼夏三國都想不到女真人的崛起,給遼國帶來了滅國之禍,從前年開始,女真人分兵兩路進攻中京和上京,上京已經被金國奪取,目前女真八萬大軍正圍攻中京,中京形勢岌岌可危,鎮守西京的耶律大石率軍五萬支援中京,以至於遼國西京兵力空虛,麟州沒有了北面壓力和後患之憂。

八月下旬,鎮守麟州的种師中接到了兄長种師道的鷹信,他留五千人守麟州,親自率領兩萬大軍沿着兔毛川穀地進入了西夏。

西夏在東北部並沒設立單獨的軍司,只設立了暖泉寨、濁輪寨和大橫水寨三座軍寨,每座軍寨按照一萬人的規矩建造,三座軍寨都位於丘陵地帶,彼此相隔二十里,正好截斷了麟州宋軍南下的通道。

宋軍所有得到的情報顯示,西夏一直在麟州對面屯兵三萬,但最新的絕密情報卻告訴宋軍,三座軍寨根本就沒有三萬人,只有二千餘人,每座軍寨中的駐軍不足千人,他們用種種手段使宋軍產生了這裡屯有重兵的錯覺。

兩萬宋軍在主將种師中的率領下沿着一條谷地向南一路疾行,种師中是河東軍主帥种師道的堂弟,比种師道小五歲,但也是六十餘歲的老將了,他身材魁梧,濃眉虎目紫臉堂,長得很像兄長种師道,不過更加威猛,使一把五十斤重的金背虎牙刀,有萬夫不當之勇。

种師道是門蔭入仕,早年擔任文官,後來以文從軍,文武雙全,以應道軍承宣使的文職出任河東軍主帥,但种師中就是單純的武將,他跟隨伯父種諤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官拜殿前馬軍都虞候,封遊擊將軍,從五品高官。

“啓稟種將軍,再走十里,前面就是西夏軍濁輪寨!”一名斥候飛奔而回,向种師中高聲稟報。

雖然兄長來信告訴他,三座西夏軍寨駐軍不滿三千,是三座虛寨,但种師中還是十分謹慎,他向四周打量一下地形,他所在的穀道寬約兩裡,兩邊是低緩的丘陵,樹林密佈,如果西夏軍真有一萬人,倒有可能躲在兩邊樹林偷襲他們。

种師中回頭問道:“馬將軍、曲將軍何在?”

兩名偏將上前,抱拳行禮,“請主將吩咐!”

“你們二人可各率一千人,沿兩邊樹林內搜索,再試探濁輪寨!”

“遵令!”

兩名偏將各率一千人向左右樹林內奔去,种師中隨即命令大軍原地休息,等待搜索結果。

一個時辰後,一隊騎兵回來稟報,“啓稟主將,兩邊沒有任何埋伏,軍隊已經進入濁輪寨,寨中沒有敵軍士兵,是一座空寨。”

种師中大喜過望,隨即下令大軍前進。

濁輪寨果然是一座空寨,寨中連一粒糧食都沒有,只有幾百座空帳篷,帳篷內長滿了雜草,足有一人高了,廚房裡遺留的一些肉食早已腐壞,大門鐵栓上長滿了鐵鏽,種種無法僞裝的跡象表明,這座大寨至少有三個月沒人居住了,如果曾有一萬駐軍,光是運輸糧食就聲勢浩大,他們的探子不可能發現不了。

下午時分,之前派往暖泉寨和大橫水寨的軍隊也派人來稟報,兩座大寨也是空寨,大橫水寨幾個月沒有人居住,而暖泉寨有居住過的痕跡,但不超過兩千人,已經倉促撤離了。

看來兄長的情報並沒有錯,西夏果然沒有在東北方向駐軍,种師中再沒有顧忌,立刻揮師南下,率兩萬大軍直撲詳祐軍司,配合南面宋軍主力攻打石州。

........

宋軍在奪取銀川城後,大軍繼續北上,銀川城只是西夏的橋頭堡,穿過橫山是一片長達百里的平原,然後便進入平夏防禦區,這裡是西夏的防禦要部,屬於低緩的丘陵地帶,從東向向西分佈着左廂神勇、祥祐和嘉寧三大軍司,總兵力在十萬人以上。

宋軍主力直接面對的是石州軍城,如果說銀川城是西夏東南部的入口,那石州城就是咽喉了,石州後面是夏州,但夏州是民城,聚居着大量的平民人口,沒有什麼防禦能力,因此只要奪取石州,西夏東半部基本就保不住了。

祥祐軍司原本有駐軍五萬,指揮使正是李良輔,隨着李良輔陣亡以及兩萬銀川守軍的覆滅,副指揮使察卡便將軍司三萬軍隊都集中到石州城,準備拒堅城和宋軍一戰。

宋軍在距離石州三裡外的高處紮下大營,並修築了板式營牆,太尉童貫給种師道的軍令是八月底之前奪下銀川城,打開西夏東線的局面,种師道最終完成了任務,接下來他便沒有什麼時間限制,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打陣地戰,步步爲營,最終奪取石州城。

中軍大帳內,主帥种師道正召集高官商議軍情,李延慶出奇兵拿下銀川城後,他在河東軍的話語權明顯提高了,种師道把他放進了高層決策圈內。

在此之前,李延慶參加的是衆將議事,也就是所有指揮使以上將領參加中軍議事,而奪取並守住水壩,攻下銀川城,這兩大功績使情報司和李延慶的地位都得到大大提高,進入決策圈議事,既是一種獎勵,也是一種認可。

大帳裡坐着七人,除了主帥种師道和副將姚仲平外,還有大將楊可世和曲克,另外還有後勤軍主將宗澤,首席幕僚曹慶,現在再加上情報司主事參軍李延慶。

地圖前,种師道指着石州北部道:“我今天上午接到兄弟的鷹信,從麟州出來的宋軍已在三天前進入了西夏,現正向石州方向挺進,目前位於我們東北部的德靖鎮,距離夏州大約還兩百四十里,距離石州還有一百八十里,現在他們最大的問題是補給不足,攜帶的乾糧只能支持三天了!“

种師道又一指地圖的德靖鎮,“德靖鎮原本有一個西夏軍隊的補給糧窖,麟州軍是打算奪取這座糧窖,獲得糧食補給,只是他們沒有想到,這座糧窖的糧食已經全部運到了銀川城,鎮上的人也全部撤退到夏州,現在麟州宋軍非常被動,我們商議一下,看看我們能提供什麼援助?”

說到這,种師道看了一眼宗澤,宗澤是後勤主將,這件事是他的主管範疇,宗澤沉吟一下道:“我有兩個方案,一個方案是用大車運糧北上,大帥派騎兵護衛,因爲不算遠,也就三天路程,如果麟州軍繼續南下,最多兩天就能碰頭;第二個方案是騎兵直接攜帶糧食北上,五千騎兵每人可攜帶五斗糧食,只要一天就可以抵達德靖鎮,麟州軍就有了十天的糧食,足以解燃眉之急。”

這時,一旁的李延慶緩緩道:“不管是第一個方案還是第二個方案,西夏軍都會派軍隊攔截,不過如果我們將計就計,以送糧爲誘餌,誘敵軍出來攔截,我們大軍趁機包圍這支敵軍,大帥覺得石州城的西夏軍是救還是不救?”

第三百八十章 決定返京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圍降壓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二百三十三章 弓馬大賽 十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馬大賽 二十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協商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第七百五十六章 事態升級第八百零三章 金兵北撤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四百九十章 青兒失蹤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七百八十八章 百官威逼第七百七十一章 碼頭遇舊第四百八十八章 佳人賞雪 下第九百五十章 滅國之戰 三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第八百五十八章 襲取羅城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賜良機月末求月票第一千零七章 輕敵之患第六百五十四章 京兆新宅第五百六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五百三十二章 鬥爭激烈 上第七百六十章 船隻之重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九百一十二章 決戰太原 上第十五章 岳家五郎第一百三十章 盛大回鄉 下第八百八十七章 緊急朝議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三十五章 郊遊墜驢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授飛石第一百一十二章 窺視解元第一千零五十章 正式宣戰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三十六章 本家小娘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北伐高麗 中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二十九章 擂臺首賽 三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雙面奸細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價條件第九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來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一千零九章 關鍵一刀第七百六十三章 主動去職第五百一十四章 初訪曹府第五百七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一百五十章 離鄉進京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二百五十一章 全力以赴第八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視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圖秘密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騰 上第八百七十二章 家眷西來第六百八十九章 亂中商機第七章 以直報怨 上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湊份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奪踏割第四百五十章 曹府家宴 六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兒遇母第九百八十五章 殺出重圍第六百六十九章 拜託幫忙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 上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聞早報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其必救 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父子激爭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五百八十二章 王貴到來第七百四十章 偷襲相州 上第七百三十一章 箭石較量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五百七十一章 朝報新聞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器助學第五百七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五百八十五章 獨立成軍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
第三百八十章 決定返京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圍降壓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二百三十三章 弓馬大賽 十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馬大賽 二十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協商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第七百五十六章 事態升級第八百零三章 金兵北撤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四百九十章 青兒失蹤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七百八十八章 百官威逼第七百七十一章 碼頭遇舊第四百八十八章 佳人賞雪 下第九百五十章 滅國之戰 三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第八百五十八章 襲取羅城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賜良機月末求月票第一千零七章 輕敵之患第六百五十四章 京兆新宅第五百六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五百三十二章 鬥爭激烈 上第七百六十章 船隻之重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九百一十二章 決戰太原 上第十五章 岳家五郎第一百三十章 盛大回鄉 下第八百八十七章 緊急朝議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三十五章 郊遊墜驢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授飛石第一百一十二章 窺視解元第一千零五十章 正式宣戰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三十六章 本家小娘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北伐高麗 中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二十九章 擂臺首賽 三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雙面奸細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價條件第九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來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一千零九章 關鍵一刀第七百六十三章 主動去職第五百一十四章 初訪曹府第五百七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一百五十章 離鄉進京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二百五十一章 全力以赴第八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視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圖秘密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騰 上第八百七十二章 家眷西來第六百八十九章 亂中商機第七章 以直報怨 上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湊份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奪踏割第四百五十章 曹府家宴 六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兒遇母第九百八十五章 殺出重圍第六百六十九章 拜託幫忙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 上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聞早報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其必救 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父子激爭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五百八十二章 王貴到來第七百四十章 偷襲相州 上第七百三十一章 箭石較量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五百七十一章 朝報新聞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器助學第五百七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五百八十五章 獨立成軍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