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 意外情報

李延慶卻以不能給金人落下撕毀協議的把柄爲理由,一口回絕了孫傅提出任命他爲京城防禦副使的建議,雖然趙桓也有讓李延慶輔助孫傅的想法,但最終拉不下這個顏面,只能作罷。

不過李延慶還是給了趙桓面子,答應寫信勸說駐紮洛陽的京兆軍立刻趕赴東京勤王,想到京城將有足夠的軍隊,趙桓一顆心也稍稍放下了。

李延慶從宮裡回到曹府已是晚上,他剛下馬車,張虎就從府中急奔出來,“都統總算回來了!”

“出什麼大事了?”李延慶很少看見張虎這樣焦急慌張,他便知道肯定出大事了。

“確實出了大事,今天上午......”

“進府再說,不急這一時。”

李延慶止住了張虎,他下了馬車,快步向府內走去。

進了書房,莫俊也聞訊趕來,李延慶坐在自己書房的寬椅上,靜靜地聽着張虎的緊急彙報。

“今天一早賀楠找到我,他在昨天下午收到一份奇怪的鴿信,這份鴿信是從徐州送出,應該是飛去大名府,但徐州那邊的金國細作似乎出了差錯,用錯了信鴿,結果鴿子飛到了東京汴梁.......”

“別講這些廢話,快說信中的內容!”莫俊有點不耐煩了。

李延慶看了一眼莫俊,怎麼連莫俊也沉不住氣了?

張虎又放慢語速,生怕李延慶聽不明白一樣,一個字一個字道:“軍隊和車駕已過淮水!這就是鴿信中的內容,只有一句話。”

李延慶眨了幾下眼,猛地站起身,快步來到東牆前,刷地拉開了一道布簾,牆上掛着一幅巨大的大宋州縣地圖,莫俊端着燭臺走了過來,“都統也看出來了,金兵聲西擊東,所謀甚遠啊!”

李延慶當然也明白了,金兵看似在準備大舉進攻東京汴梁,但實際他們的目標卻是太上皇趙佶。

這就和歷史完全不同了,趙佶是在金兵攻破汴京後被俘,現在金兵竟準備在趙佶返回汴京的途中伏擊,好厲害的計謀,若不是金國在徐州的情報點忙中出錯,自己怎麼也想不到金國的圖謀,說到底,還是得益於自己收買賀楠爲雙面間諜的成果。

不過.....李延慶看完地圖,便知道這個消息還是有點晚了,從趙佶車駕過淮河到他現在得到消息,這中間至少已經過去了三天,三天時間,趙佶已經到哪裡去?

趙佶是單身從東京汴梁逃走,沒有攜帶子女嬪妃,但並不代表他就能毫無負擔地急急匆匆趕回來,他也很忌憚兒子趙桓,回來必然是十分謹慎小心,速度絕不會快。

就算他走得再慢,他現在應該已經到符離縣了。

“都統,要不要進宮去告訴官家?”莫俊小聲問道。

李延慶躊躇半響,搖了搖頭,“現在告訴他已經沒有意義了,何況還無法解釋我們的情報來源,讓他自己知道吧!”

“那我們能做點什麼?”

李延慶沉思片刻道:“我們現在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在京城內尋找另一處安全之地。”

這是李延慶早就想通的一件事,危機時刻,恐怕朝廷不是倚重自己,而是會出賣自己。

就在這時,外面院子傳來一陣奔跑聲,一名親兵在門口急聲稟報道:“啓稟都統,城頭上的報警烽火點燃了!”

.......

种師中在李延慶離去後便下令軍隊進行緊急狀態,同時派親兵趕去鄭州官渡警告那邊的守軍,同時,种師中又派人直接拆除了碼頭上的幾處棧橋,將數百枚鐵火雷運到碼頭,並強化防禦牆的建設,忙碌了整整一天一夜,种師中着實有點疲憊了。

從中午開始,种師中便好好睡了一覺,一直到夜幕降臨,他才讓士兵們把自己叫醒。

夜色漸漸濃厚,种師中身着盔甲,提着寶劍在帳門前,他心情有點緊張,如果李延慶的判斷沒有錯誤,那金兵很可能就在昨天和今天發動進攻,但現在已經過去了兩天一夜,只剩下最後一夜了,金兵會不會來?除非李延慶判斷失誤,但李延慶的判斷一向準確。

种師中發自內心希望李延慶這次判斷失誤,但他卻不敢有半點大意。

就在這時,大營門口的哨塔上敲響了警鐘,‘當!當!當!’种師中的心一下子揪緊了,金兵真的來了?

軍隊士兵紛紛集結,除了兩千士兵部署在碼頭外,其餘三千士兵都在大營內。

种師中翻身上馬,催馬奔到營門口,厲聲問道:“什麼敵情?”

“啓稟大帥,西面有火光。”

种師中頓時吃了一驚,西面有火光肯定不是官渡,官渡是在西面四百里外,就算又火光他們也看不到,應該是西面五十里外的小王莊,那邊也能渡河,不過河岸邊水很淺,但無法停靠千石以上的大船,最多五百石船隻,种師中認爲金軍在那邊渡河可能性不大,最多是探子渡河,所以只部署了三百名士兵。

种師中猶豫了一下,雖然他下令只要有任何敵情,都要敲響警鐘,但小王莊那邊出現火光,會不會是小規模的金兵試探進攻,把自己的軍隊吸引過去,然後他們趁機大舉進攻白馬渡?數十年的經驗告訴种師中,這很可能是金兵的聲東擊西之策。

就在這時,隱隱傳來一連幾聲悶響,這是震天雷的爆炸,种師中頓時臉色大變,他告訴過那邊的守將,如果是敵軍大舉進攻,就點燃震天雷報警,這一連三聲的爆炸,分明是敵軍大規模來襲的信號。

种師中立刻喝令道:“速去碼頭傳令,趕回軍營集結!”

他話音剛落,一名騎兵渾身血地奔來,趕到營門前落下戰馬,种師中催馬上前,下馬扶起士兵,“怎麼回事?”

士兵氣息微弱道:“碼頭遇襲!速去救.....”

話沒有說完,士兵便斷了氣,种師中狠狠一拳砸在地上,起身大喊道:“去碼頭!”

他翻身上馬,率領三千士兵向一里外的碼頭奔去,還沒有奔到一半,四周火光大作,只見無數金人騎兵從四面八方將他們包圍了,足有一兩萬人。

种師中知道今天已經無法脫身,他悲壯地大喊道:“弟兄們,爲國盡忠的時刻到了,跟我殺!”

“殺啊——”

三千士兵怒喊着,跟隨着种師中向南面衝去,這時,完顏宗翰冷冷下達了全殲的命令。

這一夜,名將种師中在白馬渡口陣亡,五千宋軍全軍覆滅。

.........

趙佶在和金國達成了合作協議後,便啓程返回東京汴梁,趙佶雖然藉口上香逃出汴京時只有蔡攸和二十幾名侍衛保護,但隨後高俅率領三萬天龍禁軍出城追趕,最終在蔡州追上了趙佶。

現在趙佶返回汴京除了高俅的三萬天龍禁軍外,還有都統範瓊率領一萬江南廂軍跟隨,這是包括江寧府、常州、蘇州三地的一萬廂軍。

另外趙佶身邊還有幾名心腹宦官以及兩名在江寧新立的妃子。

趙佶是乘船返回,江寧府有一艘五千石的大船,已經被修葺一新,成爲趙佶的坐船,另外還有三百多艘滿載糧食的小船跟隨在後面,由數百名縴夫在岸邊拉拽,船隊沿着汴河緩慢地向西北方向前行。

三萬天龍禁軍由五千騎兵和兩萬五千步兵組成,兵甲最爲精良,待遇也最好,是由高俅從八十萬禁軍中挑選出的青壯士兵組成,個個體格健壯魁梧,穿上朱漆山字甲便顯得格外的威風凜凜。

不過和其他禁軍一樣,這支禁軍從未經歷過戰爭,甚至連平定宋江、方臘的戰爭也沒有參加,湯懷從武學出來後,曾經在天龍禁軍中待過一年,對這支軍隊瞭解比較深,用湯懷的話說,這支軍隊比大戶人家的嫡子還要嬌氣精貴,是這一隻不折不扣的繡花枕頭,看起來很光鮮,在京城打架爭風吃醋可以,但要他們上戰場,他們的戰鬥力還不如鄉兵。

五千騎兵在汴河兩岸護衛着趙佶的五千石大船,旌旗鋪天蓋地,十分壯觀。

此時趙佶負手站在船頭,他凝視着如羽毛一般的片片紅雲,通紅的夕陽快要落山了,溫暖的河風迎面吹拂,帶着濃郁的春天氣息,令趙佶一時間有些心曠神怡。

這時遠處漸漸出現一座城池,趙佶笑着問兩名新妃子,“兩位愛妃,你們猜猜前面的城池是哪裡?”

兩個新妃子都是江寧府的世家嫡女,趙佶爲籠絡江南世家而立她們爲妃,年紀都只有十七八歲,十分美貌豔麗。

一名稍高的妃子拍手嬌笑道:“我知道了,一定是符離縣!”

“你說呢?”趙佶又問另一個妃子。

“嗯!我猜應該是應天府。”

趙佶仰頭哈哈大笑,“符離縣今天上午就過了,應天府要明天中午才能到,這裡是永城縣。”

“陛下壞死了,故意騙我們。”兩名妃子依偎在他身上撒嬌。

這時,後面的蔡攸陪笑道:“陛下,天色已經不早,要不我們今晚就在永城縣過夜吧!”

趙佶興致極好,便捋須欣然點頭,“好!今晚就在永城縣過夜。”

........

就在趙佶同意在永城縣過夜的同一時刻,一支兩萬人的女真騎兵已經出現在百里外,正向永城縣風馳電掣般殺來。

第二十六章 新書大火第六百七十七章 輿論沸騰第四百三十九章 東城租房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六百四十七章 礬樓茶局第八百三十五章 曹蘊到來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學告狀第二十六章 新書大火第六百七十四章 緊急情報第九十五章 盧氏父子第九百五十七章 滅國之戰 十第七百五十三章 背後捅刀第一百二十七章 解試發榜第三百七十五章 凌晨急變第二百三十六章 弓馬大賽 十三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九百二十一章 秦檜北使聊聊新書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現破綻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第三百章 烏龍軍寨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斷案 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加官進爵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陽消息第六百八十章 臨行之前第八百九十八章 援軍殺至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九百九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幕消息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二百三十一章 弓馬大賽 八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陽消息第七百八十一章 新式火器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三百一十一章 楊亮送信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曹府家宴 一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燒任城第九百一十八章 一戰擊潰第三百三十七章 欲擒故縱第八百一十七章 阮氏三雄 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品香脂第七百八十九章 強行攔截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四百四十二章 錢落柳靜第五百零九章 山廟遇襲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學來函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南悍將第五百八十五章 獨立成軍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貫爭功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兵指大同第七百零九章 三字要訣第四百八十三章 曹府再宴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五百四十一章 康王之憂第三百二十四章 石州探查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手小誡第二百六十七章 指點迷津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麗 上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十三章 鹿山學堂第五百四十三章 潘曹決裂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下易縣第七百六十章 船隻之重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八百九十一章 剷除內患第七百七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任原職第四十三章 深藏不露第一百章 形勢嚴峻第七百九十四章 難眠之夜第六十五章 鹿山春社 下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曹府家宴 五第四百六十四章 解決之鑰第九百六十六章 滅國之戰 十九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險棄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場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八十八章 噩耗傳來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四百六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箭第二十二章 良心建議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縣有匪第六百零三章 攻佔燕京第三百五十五章 倉促北撤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戰主和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五百九十章 夜襲永清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二百四十一章 弓馬大賽 十八第六十三章 鹿山春社 上
第二十六章 新書大火第六百七十七章 輿論沸騰第四百三十九章 東城租房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六百四十七章 礬樓茶局第八百三十五章 曹蘊到來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學告狀第二十六章 新書大火第六百七十四章 緊急情報第九十五章 盧氏父子第九百五十七章 滅國之戰 十第七百五十三章 背後捅刀第一百二十七章 解試發榜第三百七十五章 凌晨急變第二百三十六章 弓馬大賽 十三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九百二十一章 秦檜北使聊聊新書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現破綻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第三百章 烏龍軍寨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斷案 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加官進爵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陽消息第六百八十章 臨行之前第八百九十八章 援軍殺至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九百九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幕消息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二百三十一章 弓馬大賽 八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陽消息第七百八十一章 新式火器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三百一十一章 楊亮送信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曹府家宴 一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燒任城第九百一十八章 一戰擊潰第三百三十七章 欲擒故縱第八百一十七章 阮氏三雄 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品香脂第七百八十九章 強行攔截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四百四十二章 錢落柳靜第五百零九章 山廟遇襲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學來函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南悍將第五百八十五章 獨立成軍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貫爭功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兵指大同第七百零九章 三字要訣第四百八十三章 曹府再宴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五百四十一章 康王之憂第三百二十四章 石州探查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手小誡第二百六十七章 指點迷津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麗 上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風波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十三章 鹿山學堂第五百四十三章 潘曹決裂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下易縣第七百六十章 船隻之重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八百九十一章 剷除內患第七百七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任原職第四十三章 深藏不露第一百章 形勢嚴峻第七百九十四章 難眠之夜第六十五章 鹿山春社 下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曹府家宴 五第四百六十四章 解決之鑰第九百六十六章 滅國之戰 十九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險棄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場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八十八章 噩耗傳來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四百六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箭第二十二章 良心建議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縣有匪第六百零三章 攻佔燕京第三百五十五章 倉促北撤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戰主和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五百九十章 夜襲永清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二百四十一章 弓馬大賽 十八第六十三章 鹿山春社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