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玄武初擊

自從侯蒙在任城縣被殺後,宋江忽然意識到朝廷已經有了和自己妥協的念頭,儘管招安沒有成功,但爲了獲得更大的談判本錢,提高談判門檻,宋江發動了春季攻勢,分兵數路出擊,連續佔領了兗州、濮州、齊州和淄州,又向大名府增兵,企圖奪取大名城,給朝廷施加更大的政治壓力。

但宋江等來的卻是朝廷新一輪的圍剿,朝廷已任命太子爲主帥,种師道爲副帥,準備率軍三萬征討梁山軍,這讓宋江又驚又怒,他發誓要讓朝廷再好好嘗一嘗慘敗的滋味,才三萬軍隊就想剿滅自己。

梁山軍也在針對即將到來的大戰開始積極備戰了,房間裡,宋江正和副將盧俊義、軍師吳用商議應對之策,雖然宋江和盧俊義之間因爲某些事態而產生了一絲裂痕,但爲了應對即將到來的官兵進剿,宋江不得不主動放軟身姿,與盧俊義和解。

吳用展開一張地圖,對宋江和盧俊義道:“我們最大的優勢便是掌控着梁山泊,官兵的糧食運輸船隊必然會經過樑山泊,怎麼樣充分利用我們自身的優勢,依舊是我們這次取勝的關鍵。”

“那是否需要將軍隊集中?”

盧俊義道:“目前我們的軍隊太分散,須城的兵力不到兩萬人,很容易被各個擊破,對方雖然只有三萬軍隊,但如果捏成一個拳頭還是很難對付。”

宋江沉吟一下道:“如果收回兵力,我們這個月佔領的幾個州縣都會失去了,不如有選擇性的集中,有些州縣可以放棄,但人口衆多,土地肥沃的州縣最好還是保留,我們的意思是說,我們集中八萬軍隊,留兩萬軍隊佔領重要的州縣。”

這時,門口外有士兵稟報:“啓稟上將軍,大名府緊急消息!”

“進來!”

一名士兵快步走進來,將一份鴿信呈給宋江,宋江慢慢展開鴿信看了一遍,對兩人道:“是關勝的鴿信,朝廷已經出兵大名府了。”

吳用和盧俊義對望一眼,兩人異口同聲問道:“有多少軍隊?”

宋江搖搖頭,“他們也不清楚,但明確有一千騎兵出現。”

梁山軍和官兵打了四戰,都比較瞭解官兵的配置,一般是一比五,一名騎兵對應五名步兵,如果是一千騎兵的話,那麼應該就有五千步兵,說明有六千官兵已經進入大名府,這顯然是救火的隊伍。

“怎麼樣?”

盧俊義問道:“大名府保還是不保?”

宋江起身負手走了幾步,目光探詢地向吳用望去,吳用想了想道:“目前我們大名府有六千駐軍,博州那邊有三千駐軍,我建議暫時放棄博州,將軍隊集中到大名府,就算官兵有六千人,我們未必會輸,我覺得可以通過大名府的一戰,來了解這一次朝廷軍隊的底細,爲我們下一步的軍隊部署提供很好的思路。”

宋江點了點頭,吳用的建議說到他的心坎上去了,以小見大,通過大名府一戰,他便知道自己下一步該怎麼走棋了。

他毫不猶豫道:“那就一戰,把博州的軍隊調到大名府去!”

吳用急給宋江使個眼色,宋江這才意識到自己根本沒有徵求盧俊義的意見,他連忙彌補自己的失誤,又問盧俊義,“盧將軍的意見呢?”

盧俊義淡淡道:“既然寨主決定保大名府,我沒有意見,但一點我不吐不快!”

“將軍請說!”

“我們的情報太薄弱了,官兵北上大名府我們居然一無所知,現在官兵備戰情況怎麼樣,我們還是一無所知,這樣蒙着頭打仗,我們可是要吃大虧的。”

宋江半晌道:“我會督促戴宗,讓他加強情報,畢竟我們很難接觸到朝廷上層,一些關鍵情報很難弄到。”

“其實我不是這個意思,我覺得汴京外出的官道也就那麼幾條,我們在每條路上開家客店茶館之類,軍隊調動我們就能大概瞭解,不至於像現在這樣,用估算的辦法來確定大名府的援軍來了多少?萬一不是六千怎麼辦?”

宋江的臉上有點掛不住,只得應付道:“這件事我再檢討一下吧!儘快按照盧將軍的建議來辦。”

………..

在莘縣以南約十里外的黃河邊,有一座規模不是很大的黃河碼頭,它的對岸便是濮州的陽谷縣,這座碼頭雖然不大,但對大名府的梁山軍卻十分重要,大名府梁山軍的所有物資補充以及人員運輸都是從這裡走。

這裡其實也是大名府唯一的一座黃河碼頭,大名府並不重視黃河運輸,它的絕大部分運輸都是從永濟渠南下,但這座碼頭對梁山軍的意義就非同尋常了。

中午時分,十幾艘從黃河對岸駛來的大船正在碼頭上卸貨,這次送來的都是火器,包括火鴉、火毬、火箭等等,足有數萬件,另外還有一批攻城梯,足有三百多架。

這些是爲了儘快攻下大名城而送來的戰爭物質,雖然大名府的局勢已經有了微妙的變化,但梁山軍的物質運送卻依舊按照計劃進行。

這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而近奔來,十幾名正在卸貨的梁山士兵站直腰向馬蹄聲處望去,一名蹲在船頭的船伕‘嘎嘎!’笑道:“居然搞到馬匹了?”

他們都沒有把馬蹄聲放在心上,他們壓根就不知道戰爭已經來臨,片刻,騎兵隊奔到了數十步外,塵土飛揚,看不清有多少軍隊到來,這時,一支箭從塵土中‘嗖!’的射來,爲首的梁山軍都頭措不及防,這一箭正中前胸,他慘叫一聲,仰面摔倒。

碼頭上所有人都呆住了,這時,又是數十支箭射來,船伕和卸貨士兵紛紛中箭倒地,剩下的士兵這才醒悟過來,轉頭便狂奔而逃,只片刻,騎兵隊奔至碼頭前,王貴大喊:“不要追敵,先燒船燒碼頭!”

一名士兵忽然指着碼頭堆放的火器大喊:“都頭,都是火器啊!”

“他孃的!”

王貴大罵一聲,又喊道:“不準放火,把火器都扔到黃河中去。”

士兵紛紛下馬,開始動手扔掉火器,數十名士兵衝上船隻,將躲在船內的船伕紛紛趕了出來,數十名船伕抱頭蹲在地上,一個個嚇得瑟瑟發抖。

士兵很快將卸下船的火器拋進了江中,他們開始點燃火把,扔向大船,大船內還有一半火器沒有卸貨,只片刻便開始接二連三的劇烈爆炸了,將十幾艘大船和三百架攻城梯炸得四分五裂,沉入黃河中,騎兵又點燃了碼頭上幾座裝滿糧食的大倉庫,倉庫很快便開始熊熊燃燒起來。

“撤軍!”王貴大喊一聲,調頭便走。

“都頭,他們怎麼辦?”有士兵指着數十名嚇得跪在地上求饒的船伕問道。

王貴看了他們一眼,搖頭道:“饒他們一命,快走!”

百名騎兵如同一陣狂風般奔馳而去,直到他們走遠,數十名船伕這才站起身四處奔逃,船隻毀了,他們也只能各自逃回家。

半個時辰後,聽到爆炸聲的關勝率領一千餘名士兵趕到了黃河碼頭邊,碼頭和船隻都被徹底炸燬,但倉庫還在燃燒,裡面至少一大半的糧食都還保存完好。

關勝急喊道:“速速救火!”

士兵們紛紛奔到黃河邊開始舀水救火,就在兩裡外的一片樹林內,李延慶率領一千騎兵正冷冷地望着梁山士兵在忙碌地救火,才引來了一千士兵,剛夠他們塞牙縫。

李延慶回頭對王貴和牛皋令道:“出擊!”

‘嗚——’號角聲吹響,一千騎兵從樹林驟然殺出,向兩裡外的碼頭殺去。

李延慶隨即對一千步兵大喝一聲,“跟我來!”

他也率領數十名騎兵衝出了樹林,向莘縣方面奔去,如果莘縣援軍趕來救助,正好落入他的步兵羅網。

第九百二十一章 秦檜北使第一百九十五章 病榻授徒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六百七十六章 厲階功臣第六百九十九章 湯陰重逢第五百八十八章 探子燕青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六百六十章 女兵招募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國蔡京 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趙構之怒第一百零三章 縣試初考 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視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絕女將 下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山西線第七百六十六章 視察店鋪第三百五十八章 血戰石州 上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甕第五百一十四章 初訪曹府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六百四十三章 久別返家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 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插細作第五百三十三章 鬥爭激烈 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省試開考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寨失敗第一百五十九章 初見師師 上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七百六十三章 主動去職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九十五章 難以久呆第五百八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四百八十九章 怦然心動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康王之憂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舊將第四百四十二章 錢落柳靜第三章 欺人太甚第四百零一章 玄武初擊第五百四十一章 康王之憂第七百四十八章 裂痕再現第二十二章 良心建議第七十八章 李張之爭 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茶館偶遇第四十九章 武功秘籍第六百零一章 偷襲燕京 中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二百二十七章 弓馬大賽 四第四百零一章 玄武初擊第四百五十四章 茶館消息和大家隨便閒聊幾句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險棄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第九百一十一章 一葉知秋第七百二十八章 第二戰線 下第八百零五章 太后懿旨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幕消息第一百五十九章 初見師師 上和大家隨便閒聊幾句第三百一十九章 鼓勵無效第六百三十七章 磨礪之戰 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府高論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顯身手 下第八百一十一章 若有所思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花移木 上第九章 以直報怨 下第九百二十一章 秦檜北使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三百八十章 決定返京第十二章 門庭若市第四百章 擾而不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康王之憂第九百一十三章 決戰太原 中第八百零六章 臨時內閣第三百零四章 鬥智鬥勇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利消息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九百五十一章 滅國之戰 四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店籌備第八百三十章 全軍潰敗第三百零二章 遭遇伏擊第三百七十六章 湯陰失陷第五百九十二章 先奪涿州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爭 上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甕第四百七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六百三十八章 磨礪之戰 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個麗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七十一章 縣學考試
第九百二十一章 秦檜北使第一百九十五章 病榻授徒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斷退路第六百七十六章 厲階功臣第六百九十九章 湯陰重逢第五百八十八章 探子燕青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六百六十章 女兵招募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國蔡京 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趙構之怒第一百零三章 縣試初考 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視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絕女將 下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山西線第七百六十六章 視察店鋪第三百五十八章 血戰石州 上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甕第五百一十四章 初訪曹府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六百四十三章 久別返家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 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插細作第五百三十三章 鬥爭激烈 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省試開考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寨失敗第一百五十九章 初見師師 上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七百六十三章 主動去職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九十五章 難以久呆第五百八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四百八十九章 怦然心動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康王之憂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舊將第四百四十二章 錢落柳靜第三章 欺人太甚第四百零一章 玄武初擊第五百四十一章 康王之憂第七百四十八章 裂痕再現第二十二章 良心建議第七十八章 李張之爭 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茶館偶遇第四十九章 武功秘籍第六百零一章 偷襲燕京 中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二百二十七章 弓馬大賽 四第四百零一章 玄武初擊第四百五十四章 茶館消息和大家隨便閒聊幾句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險棄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第九百一十一章 一葉知秋第七百二十八章 第二戰線 下第八百零五章 太后懿旨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幕消息第一百五十九章 初見師師 上和大家隨便閒聊幾句第三百一十九章 鼓勵無效第六百三十七章 磨礪之戰 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府高論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顯身手 下第八百一十一章 若有所思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花移木 上第九章 以直報怨 下第九百二十一章 秦檜北使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三百八十章 決定返京第十二章 門庭若市第四百章 擾而不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康王之憂第九百一十三章 決戰太原 中第八百零六章 臨時內閣第三百零四章 鬥智鬥勇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利消息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九百五十一章 滅國之戰 四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店籌備第八百三十章 全軍潰敗第三百零二章 遭遇伏擊第三百七十六章 湯陰失陷第五百九十二章 先奪涿州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爭 上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甕第四百七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六百三十八章 磨礪之戰 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個麗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七十一章 縣學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