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八章 武岡州

劉大夏沒有跟謝遷過多糾纏之前太子出宮之事,徑直道:“於喬,你要多提點一下沈家郎,他這幾年多數時間都在外爲官,難免心浮氣躁,妄自尊大,不若你久居京城,與世無爭……”

謝遷忍不住打量劉大夏一眼,臉上帶着幾分不耐煩:“這些話不用你們提醒……當我心中不會估量麼?難道除了告誡,就沒有別的事可談?”

劉大夏笑了笑,道:“還能有何事?不過是想讓你多提點一下沈家郎……他年少得志,官運亨通,除了你謝於喬外,旁人的話他未必肯聽。”

“統領六省軍務非兒戲,誰知他是否能省身克己,惟明克允?張永和劉瑾二人,之前便治不住他,這會兒即便擔任監軍也多半形同傀儡,軍中之事可說皆出他一人之口,這權力大了,心也就會相應膨脹,要是到難以控制的地步……”

“夠了!”

謝遷打斷劉大夏的話,怒氣衝衝地道:“沈溪小兒這幾年一直老實本分,你既然對他不放心,作何還要推舉?劉尚書,時候不早,你我都該回府歇息,老夫告辭!”

謝遷護犢情深,沈溪可是他孫女婿,別人惡意中傷,他焉能接受?爲了讓沈溪將來有所成就,他甚至不惜跟老友劉健、李東陽等人翻臉,更別說交情淺上一截的劉大夏了。

劉大夏望着謝遷的背影,搖頭輕嘆,在他看來,舉薦沈溪只是順應皇帝的意思,並非是最好的選擇。

但眼下西南軍務,似乎只有擅長領軍的沈溪出面協調最爲合適,換作別人,他反而更擔心。

這就是所謂的“兩害相權取其輕”,但誰也不知道如此取捨是否正確,只能靠時間來證明一切了。

……

……

沈溪拿下武岡州州城是在七月二十二。

隨後他又用三天時間,派出兵馬將州城附近的村鎮掃蕩了一遍,確定叛軍一路經城步退入桂北,另一路則翻越苗山,經山口退往靖州綏寧縣境內。

就在沈溪調遣寶慶衛兩個千戶所守住山口,堵住叛軍東進的道路,準備往靖州出兵,先行將湖廣境內戰事平定時,獲悉自己升遷爲左都御史、掛兵部尚書銜、統調西南六省兵馬的消息。

這天是七月二十六。

朝廷以驛路,每日八百里加急傳書,將朝廷最新決定傳到沈溪所在的武岡州,沈溪瞬間榮升六省總督,雖然只是協理軍務,但六省兵馬盡歸他掌控,整個大明如今就他掌握的兵馬最多。

中軍大帳內,沈溪看到皇帝頒發的聖旨,同時領到領兵的節鉞,一時間竟然有些彆扭,他很清楚現在自己有多引人矚目……之前朝中文官集團便專門針對他,現在他風頭更盛,想要再保持低調基本不可能。

王禾跟蘇敬楊則既爲沈溪感到高興,又爲自己的前途憂心忡忡。

照理說,沈溪權力越大,他們作爲追隨者,越可能得到重用和提拔,只要立下一定戰功,沈溪就能把他們調到九邊或者是五軍都督府這樣的要害衙門,就此傍上沈溪這座靠山,前途無憂。

但他們更清楚一件事:沈溪節制六省軍務,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前來巴結。

從今天開始,六省都指揮使、行都指揮使的軍將都會把沈溪當祖宗一樣供着,他們想獨攬軍功已然不可能。

但在面子上,王禾跟蘇敬楊說了不少恭維話,其噁心程度讓沈溪聽了一陣心煩,他揮揮手,道:

“明日出兵計劃不變,不管朝廷委命本官何職,本官手頭直屬兵馬也就你們,本官領軍,從來不靠人多勢衆,而是倚仗精銳兵馬取勝,你們做好自己分內的差事便可!”

這話好像定心丸,讓王禾和蘇敬楊終於好受許多,但他們怕沈溪只是隨口說說,因爲他們知道現在的沈溪權柄大到了什麼程度,說句不好聽的話,他吹口氣或許西南六省都要震動幾下,偏偏沈溪還不是那種喜歡中庸守舊的官員,以後有得折騰。

蘇敬楊和王禾領命回各自營房整兵,此時武岡州城內人去屋空,不僅官員跑了個精光,連百姓都沒剩下多少,所以軍隊都圍繞着州衙建立營區。

除了請寶慶衛派出兩個千戶所鎮守山口外,沈溪又臨時徵調衡州衛四個千戶所駐守武岡州,他怕自己領兵離開後,桂北的叛軍再次北上,武岡州得而復失,所以只能從相對安全的衛所調兵。

四天前,馬九奉沈溪令,帶着總督府以及湖廣都司的文書,騎快馬前往衡州府傳令,這天下午申時,馬九終於返回,身邊帶着衡州衛衛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和下面的千戶、副千戶。

中軍大帳中,馬九爲沈溪作引介,衡州衛這邊副千戶以上軍官十五人,沈溪一一見過,隨後鄭重囑咐:

“本官即將領兵前往靖州,地方上的事務,本官不會過多幹涉,後續藩司衙門會徵調賦閒文官前來臨時執掌州衙,恢復民生,你等只需好好配合即可……”

衡州衛這些將領,唯唯諾諾,哪裡敢有半點意見?

沈溪雖然擔心這些人會欺壓回歸家園的本地百姓,但如今軍情緊急,他必須要儘快領兵西進,沒太多時間理會地方事務。

見過衡州衛將領,沈溪回到州衙,恰好碰到地方鄉紳帶着禮物前來恭賀。

沈溪晉升左都御史的事情,在軍中算不上什麼振奮人心的消息,因爲在許多大字不識一個的普通將士心目中,完全分不清左都御史跟右都御史有何區別,只知道沈溪是軍中最高統帥,只管聽命行事便可。

但在地方士紳看來,沈溪在這當口晉升絕對是一件值得大書特書的事情,沈溪升官,意味着手上的權力更大,得到皇帝的寵信更多,將來在朝中的地位更高……

士紳多趨炎附勢,這時代的官員都是流官,一般做個幾年就會遷任他方,士紳掌握着地方上絕大多數資源。

武岡州士紳深得明哲保身之道,之前叛軍攻來時,他們大多聞風而降,送出一批錢糧保得平安。但當沈溪領兵到來時,叛軍連夜撤走,這些士紳在地方上有大量土地和屋舍,自然不會放棄家園,立即撥亂反正,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先是官軍進城時,他們組織起來,帶着豬羊糧草犒勞,如今聽說沈溪升官,又再次送上祝賀的禮物。

即便如此,地方士紳依然戰戰兢兢,生怕沈溪定他們個通匪的罪名,將他們抄家滅族,因現在沈溪在六省一家獨大,一切都由他說了算,到時候死了都沒地方喊冤。

一旦沈溪離開,地方上的事務便落進他們手中,因爲藩司衙門在確定這種少數民族和漢族百姓混居地方的官員時,通常會尊重地方士紳的意見。

不管仗怎麼打,這批人的利益都不會受損,即便城池落進叛軍之手,他們都能混得風生水起,改朝換代也不受影響。

第六三三章 出狩(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二五〇七章 一隅之地第一五三七章 刁婦第六二〇章 有後(第七更,謝書友)第三九六章 文舉人VS武舉人(第六更)第二二八一章 請自重第二九六章 你是天上的星辰第一九四八章 賜宴文華殿第二三四八章 出將入相第八三一章 自己送上門(第二更)第一九七〇章 利益當前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二二六六章 你來當第一一五九章 料敵機先第一五七八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一三九九章 各有追求第二六五八章 牢房靜悄悄第七〇〇章 你計劃,我拆臺第一三三章如火如荼第一二一九章 回師居庸關第五十五章 不顧家的老爹第一二〇四章 活見鬼第九八〇章 壓抑後的爆發第一二五一章 你領兵,我善後第一〇二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更)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第一五八三章 有忠有奸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風第一〇九九章 謝遷的妥協第一九二六章 背後有深意第六〇七章 文科男和理工男的區別第二六五章 朱公子第二四三〇章 妻管嚴第一九〇一章 宣府建行在第一七八一章 發難第二一一八章 堅持第二十九章 官字兩個口第二一四章 恭喜第一〇二七章 父皇有欠公允(第三更)第十七章 路在何方第二六二六章 大航海第五七五章 找麻煩(十一更,再謝書友!)第一九六四章 反應第二三〇一章 閨中事第四三二章 侯府請柬(第三更)第一七四八章 攬權第八十四章 紙終抱不住火第一三一七章 弘治十七年第二〇二六章 站邊第六二九章 老臣(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一〇六章 小財迷第一〇一七章 不給官,給差事(第三更)第一七三二章 縱火案第五四七章 志不在朝堂(第四更)第一六七四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五四三章 漏洞百出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二〇九四章 體制內第一九八五章 新老之爭第一二一八章 沒有火炮?第一九四四章 都指揮同知第一九三三章 急不得第一二〇章 府城之旅第一九九一章 塵埃落定第二六四四章 公卿過堂第二一三五章 分分合合第一一四八章 裡應外合第四五〇章 失心瘋(第三更)第二十三章 滿城硝煙楊家將第八二三章 惠孃的新姐妹(第二更)第一三七六章 釋疑第二五一九章 花樣百出第五五二章 非奸即盜(第三更)第一六四七章 北上之路第二四二〇章 去打架的第二五〇一章 我的夢想第一二四三章 拒不出兵第二五七二章 改性子第一五六五章 荒唐伊始第二三二六章 用意深遠第一五一〇章 夫妻兩條心第二〇七章 府試(第八更)第二五五七章 天助我也第一九五六章 除瑾夜第一二八四章 奉調入城第六九七章 雖遠必誅(第二更)第一二五章驚魂旅途第一五七章 老員工的重要性第二四六七章 南下第二一〇章 狠角色第一五六一章 當家作主第五九二章 戶部可是苦衙門第一二二六章 勾心鬥角第三五九章 入太學讀書(第六更)第一〇九四章 主帥第一二九二章 戰爭之王的落寞第二四七五章 不給面子第一五〇〇章 體貼的男人
第六三三章 出狩(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二五〇七章 一隅之地第一五三七章 刁婦第六二〇章 有後(第七更,謝書友)第三九六章 文舉人VS武舉人(第六更)第二二八一章 請自重第二九六章 你是天上的星辰第一九四八章 賜宴文華殿第二三四八章 出將入相第八三一章 自己送上門(第二更)第一九七〇章 利益當前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二二六六章 你來當第一一五九章 料敵機先第一五七八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一三九九章 各有追求第二六五八章 牢房靜悄悄第七〇〇章 你計劃,我拆臺第一三三章如火如荼第一二一九章 回師居庸關第五十五章 不顧家的老爹第一二〇四章 活見鬼第九八〇章 壓抑後的爆發第一二五一章 你領兵,我善後第一〇二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更)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第一五八三章 有忠有奸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風第一〇九九章 謝遷的妥協第一九二六章 背後有深意第六〇七章 文科男和理工男的區別第二六五章 朱公子第二四三〇章 妻管嚴第一九〇一章 宣府建行在第一七八一章 發難第二一一八章 堅持第二十九章 官字兩個口第二一四章 恭喜第一〇二七章 父皇有欠公允(第三更)第十七章 路在何方第二六二六章 大航海第五七五章 找麻煩(十一更,再謝書友!)第一九六四章 反應第二三〇一章 閨中事第四三二章 侯府請柬(第三更)第一七四八章 攬權第八十四章 紙終抱不住火第一三一七章 弘治十七年第二〇二六章 站邊第六二九章 老臣(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一〇六章 小財迷第一〇一七章 不給官,給差事(第三更)第一七三二章 縱火案第五四七章 志不在朝堂(第四更)第一六七四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五四三章 漏洞百出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二〇九四章 體制內第一九八五章 新老之爭第一二一八章 沒有火炮?第一九四四章 都指揮同知第一九三三章 急不得第一二〇章 府城之旅第一九九一章 塵埃落定第二六四四章 公卿過堂第二一三五章 分分合合第一一四八章 裡應外合第四五〇章 失心瘋(第三更)第二十三章 滿城硝煙楊家將第八二三章 惠孃的新姐妹(第二更)第一三七六章 釋疑第二五一九章 花樣百出第五五二章 非奸即盜(第三更)第一六四七章 北上之路第二四二〇章 去打架的第二五〇一章 我的夢想第一二四三章 拒不出兵第二五七二章 改性子第一五六五章 荒唐伊始第二三二六章 用意深遠第一五一〇章 夫妻兩條心第二〇七章 府試(第八更)第二五五七章 天助我也第一九五六章 除瑾夜第一二八四章 奉調入城第六九七章 雖遠必誅(第二更)第一二五章驚魂旅途第一五七章 老員工的重要性第二四六七章 南下第二一〇章 狠角色第一五六一章 當家作主第五九二章 戶部可是苦衙門第一二二六章 勾心鬥角第三五九章 入太學讀書(第六更)第一〇九四章 主帥第一二九二章 戰爭之王的落寞第二四七五章 不給面子第一五〇〇章 體貼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