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一章 當家作主

朱厚照登基爲帝。

然後他發現自己跟當太子時沒太大區別,甚至連宮殿都沒挪地兒,畢竟乾清宮是朱祐樘的靈堂,他的寢宮暫時還是擷芳殿,不過這幾天他都衣不解帶,即便要休息,也只能在懋勤殿和衣而睡。

懋勤殿在乾清宮西南,這裡原本不作爲寢宮使用,而是皇帝賞玩古董字畫的地方,是一個雅齋,以前朱厚照偶爾會被拉過來臨摹書法,但在他成年出宮講學後,基本就沒來過這地方。

晚上守靈,上午睡覺,中午接見朝臣,下午繼續睡……

這就是朱厚照當上皇帝前幾天所做的事情,好像除了守靈睡覺外,不用再做別的,見到朝臣也不會談及政務,說的都是什麼先皇廟號、諡號和陵寢選址等問題,而且劉健和李東陽似乎早就有了定案,根本不會跟朱厚照過多商議。

這讓朱厚照越發的鬱悶。

“哼,他們說是跟我商議,但其實就是自行決定,美其名曰尊重我,但實際上就是跟我打一聲招呼而已!不行不行,我是皇帝,一定要將所有事情都掌握在手中,朝堂上的事情都應該由我做決定!”

朱厚照是有理想的皇帝,但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朝堂上根本沒人聽他的,劉健和李東陽見到他從來都擺出一副“生人勿近”的臭臉,這讓朱厚照想去跟他們說事也無從說起。

再者,朱厚照對於什麼廟號、諡號知之不多,關於朱祐樘陵寢選址更是糊里糊塗,這大大增加了他想幹涉朝政的難度。

就這樣,朱祐樘病逝後的第二天,廟號正式確定爲孝宗,是爲大行孝宗皇帝,至於諡號,也在兩天後定爲“建天明道誠純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因爲朱厚照對這些一知半解,只能任由劉健和李東陽等人將之確定下來。

但關於陵寢,因皇帝病逝太過倉促,劉健和李東陽就算有什麼想法,一時半會兒卻沒法決定下來。

“我上哪兒找人幫我?這朝堂上,到底誰纔是我的人?”

朱厚照心情焦慮,當上皇帝,他發現自己完全是孤家寡人,身邊沒一個人能幫到他的忙。

蕭敬是個老好人,誰都不得罪,面對誰都虛以委蛇,連對待朱厚照這個皇帝也不例外,而且朱厚照見到蕭敬心煩,覺得這老傢伙一點兒用處都沒用。

至於旁人,張苑和谷大用等內監,要麼忌憚劉健、李東陽等人的權勢威嚴不敢多管,要麼就是張苑這樣有野心但能力見識嚴重不足的,朱厚照鬱鬱不樂,恰在此時,宮中老資歷的司禮監太監戴義走進朱厚照的視野。

……

……

卻說這戴義,入宮比蕭敬還早,但地位一直不高,只是掛着司禮監太監的名頭,在宮裡主要負責文書整理,負責帝王起居注等事項。

此人在大明並非是有作爲的太監,名聲遠不及蕭敬,因其辦事能力不行,連《宦者傳》中都未出現。

但戴義卻是非常出名的琴藝大師,在京城久負盛名,從憲宗到孝宗,都非常欣賞他的琴藝。

素有“明朝司馬遷”之稱的劉若愚撰寫的《酌中志》中,曾記錄此人跟民間一女子鬥琴的典故,說是一女曾在兩京十三省琴藝無敵手,聽聞戴義的名聲,便下戰書約其鬥琴。出於禮貌,女子讓戴義先彈琴,結果一曲終了,那女子喟然長嘆,自愧不如,砸毀自己的琴,表示從此不再彈琴。

戴義在朱厚照登基第四天,通過關係找到懋勤殿,向新皇提出建議。

“……陛下,茂陵西面有個叫施家臺的地方,是個建陵的風水寶地,先皇陵寢可在此修築!不知陛下以爲如何?”

朱厚照對於旁人進言,天生帶有抗拒心理,在他看來,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他自己剛當上皇帝,別人肯定要來巴結,打從心眼兒裡厭惡諂媚小人。但此時他初掌權,手頭連個合用的幫手都沒有,戴義說的話又好像很有道理,便多聽幾句。

朱厚照好奇地問道:“施家臺?那是什麼地方?戴公公,你跟朕算是老相識了,朕小時候還跟你學過琴呢,你可不能隨便瞎說!”

戴義勉強一笑:“陛下,老奴哪裡敢跟您瞎說……這件事,乃是禮部左侍郎李傑李大人,還有欽天監監副倪謙倪大人所言,陛下可召這二人前來問詢!”

“嗯?”

朱厚照很好奇,爲什麼李傑和倪謙會找戴義傳達事情,他馬上想到一種可能,就是李傑、倪謙跟劉健不合,得不到重用,想從他這裡尋找門路獲得晉升。

朱厚照點頭道:“好,戴公公,你去把二人請來,朕詳細詢問一番,看看到底是否有這麼個地方能建陵寢!”

戴義毫不含糊,趁着外臣前來乾清門哭喪時,偷偷摸摸把李傑和倪謙請來,朱厚照詳細問詢一番,李傑和倪謙說得很詳細,甚至將施家臺周邊的地勢地形描述出來,把這裡形容成天上有地上無的好地方,孝宗的陵寢非建在這裡纔可庇護後世子孫。

朱厚照穿着孝服,在乾清宮偏殿來回踱步,過了一會兒他才站定問道:“你們未對劉少傅提及此事?”

倪謙看了李傑一眼,回道:“之前臣等跟劉閣老提過,但劉閣老說曾有風水師看過該處,認爲不適合建陵寢,因而未予準允。臣等認爲陛下當知悉此事,不得不前來告知,由陛下定奪!”

朱厚照正值青春叛逆期,他恨劉健和李東陽擅權,因而劉健說不好的事情,內心便直觀地認爲一定非常好,當即握緊拳頭:

“說得好像劉少傅親自去實地勘探過一樣,茂陵西邊是吧?也好,朕要讓人去查探一下,那地方到底好怎麼樣……你們先回去,朕找劉少傅詳細問詢,如果地方選得好,朕會給你們記大功!”

李傑、倪謙和戴義三人,都屬於朝堂和內宮不得志之人,得到皇帝認可,十分高興,行禮後告退。

朱厚照將劉健、李東陽和謝遷請到懋勤殿來,大致將事情一說,劉健頓時知道是怎麼回事了,畢竟李傑曾跟他提及施家臺那個地方,但被他斷然拒絕,現在什麼都不懂的小皇帝卻主動提起,不用說便是李傑通過門路,把事情告知皇帝。

劉健道:“陛下,老臣曾遣人問詢此處風水,得知此處有煞,主水,非陵寢之上上之選!”

朱厚照聽得有些不太明白,蕭敬在旁提醒,主水的地方,就是地下有水脈,不適合修陵寢,因爲即便修好陵寢也容易被地下水滲透進去,陵寢很容易損壞,這在風水學中屬於大凶之兆。

朱厚照眯着眼問道:“劉少傅,別您說什麼就是什麼,朕倒覺得這是個風水寶地,應該找人好好查探下,李閣老和謝閣老以爲如何?”

李東陽打量劉健,不知該如何回答。

謝遷倒沒有考慮那麼多,道:“陛下所言極是,既然我等不知施家臺詳情,確可派人前去勘察一番!”

說完,謝遷看了劉健一眼。

劉健有些尷尬,關於孝宗陵寢選址問題,他不想與皇帝多廢話,但由於陵寢選址懸而未決,現在下面已有人拿此說事兒,而且之前劉健找人選的幾個地方都不盡如人意,現在朱厚照提出要派人查驗施家臺的風水,劉健沒理由拒絕。

劉健向李東陽點了點頭,李東陽這才上前:“回陛下,臣以爲可,不如以禮部右侍郎王華帶人前去查探,以正視聽!”

李東陽不想被人糊弄,現在他和劉健鐵身負重任,自然不能擅離京師,親自去施家臺實地勘探,而且他們自己也不懂風水之術,因此只能派一個可以完全信賴的人前去,此人便是王華。

王華跟李傑頗有罅隙,一個是禮部右侍郎,卻可以在文淵閣辦公,隨時可能被拔擢爲內閣大學士,而另一個雖是地位更尊崇的禮部左侍郎,卻碌碌無爲,所以李傑纔想多表現自己,不惜走非正常渠道向朱厚照進言。

朱厚照道:“讓王學士前去?也可。不過朕還想多派些人手,宮裡的司馬真人,一向精通風水之術,可以讓他前往,再找幾個可以信賴的人同行,蕭公公,你覺得誰去比較合適?”

朱厚照這邊直接點名司馬真人,不給劉健和李東陽反對的機會,然後又問蕭敬是否還有別的人選,心計非常重。

蕭敬一怔,遲疑半晌才推薦:“可以派御用監太監扶安、李興前往!”

“好,就這麼定了,暫時就派這些人去,劉少傅,沒什麼問題吧?”朱厚照打量劉健問道。

劉健一看這架勢,小皇帝非要在這件事上做主,他不想跟朱厚照發生爭執,於是道:“老臣附議!”

朱厚照滿意點頭:“劉少傅爲朝事勞心勞力,辛苦了!以後朕會更加器重,讓您還有李閣老、謝閣老,爲大明江山社稷做出更大貢獻!”

謝遷心想,這小子當皇帝還沒幾天,已學會籠絡人心,但可惜針對的目標不對,不會起任何作用。

第二一六八章 孰輕孰重第二六六九章 撤兵第一六六一章 請誅奸賊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第五八六章 殿前彈劾(第六更,謝書友)第二四六二章 大勝第一六九四章 巧取豪奪第八五七章 變批發爲零售(第二更)第八五三章 刑獄行家(第二更)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五六一章 戰功(第二更)第一一七九章 汗部大會(下)第七七九章 一筆很划算的買賣第七一六章 沈家總有散夥時(下)第二五八八章 海瑞難做第一七七八章 身邊人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九九六章 替民做主第一五六五章 荒唐伊始第一六八一章 初來貴地第二六五七章 無須避諱第二二三六章 整合第二四〇八章 傲慢與偏見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二〇二〇章 英年早逝?第一八六四章 舉薦第四〇〇章 千里尋夫(第十更)第一四八七章 其人之道第九三三章 審結第一九六八章 信任第一七四八章 攬權第二一九五章 論“功”第二四八八章 熱火朝天第四六九章 經筵前的邀請(第三更)第一二〇章 府城之旅第二二六九章 馬蹄急第六四四章 諂臣(第三更)第六九〇章 爲之歡喜爲之憂(第三更)第一三五〇章 麻痹對手第一四六章 最強智計小諸葛第三七五章 幫忙(求推薦票)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場(第三更)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一〇三七章 打鐵還得自身硬(第四更)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風第四十七章 姐妹一家親第一八五〇章 開條件第六一九章 我介意(第六更,謝新盟主)第二七三章 惴惴不安第二〇四六章 皇帝的氣量第二二七章 孩子氣第二七七章 院試第二場第二一八〇章 出戰第九十五章 新鮮出爐第一三七九章 希望與失望第二四四章 香閨獨處(第八更)第一二一六章 督戰第一四四三章 君前召對第一九五八章 夜抄劉府第一〇六一章 畏縮不前不可取(第三更)第九九二章 犟驢第二二三七章 摧枯拉朽第一八〇六章 放權第四八七章 迎接來使(第三更)第一〇七章 年畫(求收藏)第一四四四章 六省總督?第二五五三章 暫時無憂第五三一章 衙內二世祖(第一更)第一五一〇章 夫妻兩條心第八一八章 放火殺人(第三更)第二二九二章 羊入虎口第一六七三章 首輔不好當第二二二三章 留着後手第三五一章 大老爺還是七少爺(第八更)第二一六章 好事成三第一五三二章 計較第四二〇章 殿試(第三更,盟主加更)第二三〇〇章 聖心難測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一六八四章 有仇必報第五十三章 死而復活第一九九六章 爐火夜話第四三六章 陽明找我談心學第一三二七章 水到渠成第一七八五章 送行第一五四四章 引敵來戰第一一六六章 破城在即第一〇三六章 回絕(第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一四九章 濃濃年味第九〇四章 誰說這是行賄?第五四七章 志不在朝堂(第四更)第二〇七四章 套路第一六六一章 請誅奸賊第二六二三章 謝幕第二三三二章 送上門來第二四一三章 新立後?第三七四章 神秘的約見第一九六章 英雄歸來(第五更)第八五九章 城裡我最大(第一更)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
第二一六八章 孰輕孰重第二六六九章 撤兵第一六六一章 請誅奸賊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第五八六章 殿前彈劾(第六更,謝書友)第二四六二章 大勝第一六九四章 巧取豪奪第八五七章 變批發爲零售(第二更)第八五三章 刑獄行家(第二更)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五六一章 戰功(第二更)第一一七九章 汗部大會(下)第七七九章 一筆很划算的買賣第七一六章 沈家總有散夥時(下)第二五八八章 海瑞難做第一七七八章 身邊人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九九六章 替民做主第一五六五章 荒唐伊始第一六八一章 初來貴地第二六五七章 無須避諱第二二三六章 整合第二四〇八章 傲慢與偏見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二〇二〇章 英年早逝?第一八六四章 舉薦第四〇〇章 千里尋夫(第十更)第一四八七章 其人之道第九三三章 審結第一九六八章 信任第一七四八章 攬權第二一九五章 論“功”第二四八八章 熱火朝天第四六九章 經筵前的邀請(第三更)第一二〇章 府城之旅第二二六九章 馬蹄急第六四四章 諂臣(第三更)第六九〇章 爲之歡喜爲之憂(第三更)第一三五〇章 麻痹對手第一四六章 最強智計小諸葛第三七五章 幫忙(求推薦票)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場(第三更)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一〇三七章 打鐵還得自身硬(第四更)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風第四十七章 姐妹一家親第一八五〇章 開條件第六一九章 我介意(第六更,謝新盟主)第二七三章 惴惴不安第二〇四六章 皇帝的氣量第二二七章 孩子氣第二七七章 院試第二場第二一八〇章 出戰第九十五章 新鮮出爐第一三七九章 希望與失望第二四四章 香閨獨處(第八更)第一二一六章 督戰第一四四三章 君前召對第一九五八章 夜抄劉府第一〇六一章 畏縮不前不可取(第三更)第九九二章 犟驢第二二三七章 摧枯拉朽第一八〇六章 放權第四八七章 迎接來使(第三更)第一〇七章 年畫(求收藏)第一四四四章 六省總督?第二五五三章 暫時無憂第五三一章 衙內二世祖(第一更)第一五一〇章 夫妻兩條心第八一八章 放火殺人(第三更)第二二九二章 羊入虎口第一六七三章 首輔不好當第二二二三章 留着後手第三五一章 大老爺還是七少爺(第八更)第二一六章 好事成三第一五三二章 計較第四二〇章 殿試(第三更,盟主加更)第二三〇〇章 聖心難測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一六八四章 有仇必報第五十三章 死而復活第一九九六章 爐火夜話第四三六章 陽明找我談心學第一三二七章 水到渠成第一七八五章 送行第一五四四章 引敵來戰第一一六六章 破城在即第一〇三六章 回絕(第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一四九章 濃濃年味第九〇四章 誰說這是行賄?第五四七章 志不在朝堂(第四更)第二〇七四章 套路第一六六一章 請誅奸賊第二六二三章 謝幕第二三三二章 送上門來第二四一三章 新立後?第三七四章 神秘的約見第一九六章 英雄歸來(第五更)第八五九章 城裡我最大(第一更)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