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七章 北上之路

只要涉及沈溪,隨便拿出來說一說,都有可能引發朝堂上的爭執。

劉健和李東陽對沈溪一向不怎麼友善,屢屢阻撓沈溪到兩京爲官,但在沈溪外放地方官上,倒沒有做太多阻撓,甚至連沈溪調任三邊總制都遵從兵部、五軍都督府和吏部的建議,票擬通過。

現在因爲沈溪,君臣間再次產生嫌隙。

其實沈溪帶兩百兵馬入京,並不是什麼大事,這麼點兒人手,撒入京師十多萬軍隊中,連朵浪花都掀不起來,但就是有人試圖將沈溪貶低。

以前朱祐樘在世的時候,這招很好用,因爲朱祐樘爲平衡朝臣間的關係,故意貶低沈溪的功勞,打壓其在朝中的地位,可現在遇到任性的朱厚照,一切都不一樣了。

朱厚照原本就對這班老爹留下來的朝臣就有意見,再加上他對沈溪的才能推崇備至,誰在他面前挑撥都無濟於事。

朱厚照只認準一條,沈先生跟我關係好,還特別能打仗,我不信任他信任誰?有本事你們也領兵去西北面對韃靼人,否則就少在我面前說沈先生的壞話。說沈先生要造反,我更不相信,誰讓哥們兒關係鐵呢?以前沈先生處處照顧我,專門爲我寫書送玩具,這份心意誰能比擬?

朱厚照離開乾清宮大殿時,還有些氣不過,對劉瑾道:“劉公公,你說這些人,閒着沒事就在朕面前說沈先生壞話,你說他們配嗎?當初韃靼人犯境,兵臨京師腳下,一個二個都在裝縮頭烏龜,最後還不是靠沈先生才轉危爲安……”

“哦對了,那時朕也在城頭,親眼目睹沈先生英姿。才幾天功夫,幾十萬韃子兵馬便煙消雲散,讓我那個震撼啊……”

“那些韃子不傻,知道他們懼怕的究竟是誰,所以一定會想方設法收買奸細中傷沈先生……這些朝臣一直在那兒說沈先生壞話,也不知道誰收了韃靼人的錢,想讓我自毀長城……我纔沒那麼傻呢!”

劉瑾心中那叫一個氣,偏偏卻又無可奈何,這邊小皇帝對沈溪推崇備至,他只能儘量迎合朱厚照的想法,違心爲沈溪唱讚歌。

劉瑾道:“陛下說的是,沈大人在西北及京師腳下,立下功勞不計其數,老奴便有幸跟着沈大人在泉州和西南打了幾仗,親眼見識沈大人的本事……那真叫一個神乎其技,任何戰事,只要有沈大人在,摧枯拉朽皆不在話下,賊人被殺得滿地找牙……”

朱厚照哈哈大笑:“朕就說嘛,沈先生有經國濟世之才,文武雙全大智大勇,就是有些人喜歡說他的壞話。劉瑾,這次沈先生要去西北打仗,身邊需要監軍,你想不想跟他一道去建功立業啊?”

劉瑾一聽頭都大了,趕緊道:“陛下,跟着沈大人建功立業自然是好事,但老奴已經跟沈大人出征多次,怎麼都應該將這大好機會讓給別人。老奴想在陛下面前孝敬,莫非……陛嫌棄老奴了?”說到後來,臉上滿是委屈的表情。

“話雖這麼說,但朕總覺得,應該安排有本事之人在沈先生身邊,朕覺得你就不錯……算了,這件事朕回頭好好想想,朕準備跟沈先生一道去西北,到時候你來當監軍,依然能在朕身邊服侍,豈非很好?”

朱厚照憧憬跟沈溪一起打仗的美好前景,渾然未覺劉瑾已然是灰頭土臉。

劉瑾心想:“一定不能讓陛下去西北,危險不說,更是讓我遠離京師這權利核心,就算能得到陛下信任又如何?回來後指不定成爲什麼樣子……”

……

……

沈溪此時正在北上京城的路上。

沈家家眷同行,火器營二百官兵,再加上原來的侍衛和車馬幫弟兄,一行浩浩蕩蕩,行進速度不快。

沈溪計劃在十月下旬回到京城,這樣差不多臘月前趕到延綏鎮,接替朱暉出任三邊總督,統領三邊防務。

這一路上,沈溪走得不慌不忙,主要是他知道西北戰事掀不起多大波瀾。

就算這兩年韃靼人恢復一定元氣,但因內部糾紛不斷,這種擾邊戰事規模普遍不大,只是因爲西北長城沒有修好,再加上之前京師之戰帶給大明的創傷,導致朝廷因爲達延部小小的軍事行動,便造成草木皆兵的狀況。

此番沈溪和家人進京,走的不是水路,而是陸路。

如此穿州過省,沈溪想看一下中原的情況,方便他了解大明民生,至於大運河他已經走過多次,沿途基本都是大明朝最富裕的地區,不需要他再做更多調查和了解。

這一路沈溪帶着侍衛和火器營在前,車馬幫弟兄保護家眷走在後面,兩者間通常保持兩三里路的距離。

家眷都是在沿途城鎮住宿,沈溪偶爾會跟自己的妻妾聚一晚,更多的時候他都是在官兵於野外搭建的營地中過夜。

到了十月初,一行進入河南境內。

這一路走得比沈溪預想中更快,中原道路比南方平坦,河流不多,就算有一些江河也基本上架設了橋樑。

不知不覺間,沈溪引進新作物已有五年時間,他沒想到中原部分地區也開始進行推廣了,不過根據他調查,這完全是民間自發行爲,北方民衆得知南方人在新作物種植上嚐到甜頭後,紛紛嘗試引進栽種,結果自然是大爲驚喜,由此一發而不可收拾,由南向北迅速蔓延開來。

沈溪經常在官道上叫停隊伍,親自深入田間地頭查看,確定地方上的耕作沒有太大問題後,也就放下心來。

“……大人,京城有消息傳來,陛下允許您帶兵入京……”這天下午,雲柳帶來京城最新消息。

此時隊伍行至開封府滎澤縣城以北三裡地的荒野,距離北面的黃河渡口尚有十里,沈溪剛下令紮營。

越往北走,天氣越寒冷,久居長江以南的官兵,不適應北方十月天的嚴寒,在他們看來,十月應該秋高氣爽,結果到了北方纔發現,這裡很多地方已經下雪,氣溫驟降,雖然由於工業園區織布廠的存在,官兵早就備好過冬的寒衣,但精神頭依然不是很足。

沈溪道:“估摸陛下巴不得我多帶些人在身邊,正好看看火器營有怎樣的威力。甚至他還想跟着我去西北,建功立業。”

雲柳對沈溪所說這番話感覺有些不可思議,結結巴巴地問道:“大人,陛下……應該不至於有如此想法吧?”

沈溪搖頭苦笑:“那是你對陛下不太瞭解,之前你不是說京城發生幾起蹊蹺的強搶民女的案子嗎?我估摸案子十有八九跟陛下有關,以他胡鬧的性格,出了皇宮指不定做出多少荒唐事來。”

“現在有衆多先皇留下的文臣武將輔佐,陛下多少會注意形象,懂得收斂,將來他自己掌權,估計會做出更多荒唐事。這次我回京,不會將兵馬帶入城內,一方面是避嫌,另一方面則是防備陛下趁機跟我一起去西北……”

沈溪做出的安排,跟雲柳的設想大相徑庭。

雲柳就算再有想法,也不會想到皇帝會有跟沈溪去西北前線的念頭,現在沈溪未到京城已經開始着手進行防備,以她對沈溪的瞭解,沈溪這麼說的話,很可能事實便是如此。

雲柳猶自驚歎,皇帝到底是怎樣的人,居然跟京城強搶民女案有關?

“大人,這裡距離黃河渡口的官驛不過七八里,距離南面的滎澤縣城更是隻有三裡,這天寒地凍的,爲何不駐紮驛站或者留宿城中,而非要在野外駐紮?您就算帶了兵馬,可這麼點兒人始終無法防備突發情況。”

雲柳幫沈溪整理好營帳後,不由問了一句。

沈溪道:“這次我回京,會觸動某些人的利益,他們應該不會讓我輕易回京。此番我走陸路,便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北上途中也過城不入,只是在一些小鎮上補充糧草物資,又避開很多人的耳目,將危險再次降低。”

“最後,我帶的人馬數量雖不多,卻是精心挑選出來,跟我上過戰場殺過人見過血,武器裝備精良,就算有人行刺,也能防備,若住在城裡的客棧或者是驛站中就說不定了。”

“暗中陰謀算計我的人,有着官方的背景,若他們在飯菜中下毒,或者在飲水中動手腳,反倒有很大的可能會中招,還不如留在野外相對開闊的地方紮營,正好演練一下日常警戒巡邏等事宜,讓官兵不至於產生懈怠心理。”沈溪道。

雲柳這才明白過來,不得不佩服沈溪的謹慎。

沈溪道:“前面便是黃河,估摸再有十天,我們便能回到京城,之後你帶人暗中護送我家眷回京,我會帶着侍衛騎快馬進城,直接入宮面聖。”

“我會跟陛下討旨,讓他準允我帶這批湖廣兵到西北,之後從湖廣徵調糧草物資和軍械的旨意也會發往地方。這次我去西北準備必須得充分,務必一切都順順利利,就算真跟韃子開戰,也要有十足取勝的把握。”

雲柳恭敬領命:“是,大人。”

第二〇八七章 賴上門第二四三三章 娶個祖宗當皇后第一四〇四章 上門催討第三四四章 失敬第一五九三章 何必當初第二五一八章 無果而終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一六五七章 閹狗第九五二章 不跟傻子計較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一八〇九章 心懷社稷第一四五七章 沈家軍第二八七章 大有來頭(第六更)第一一六〇章 閒話監軍第三五五章 翻臉如翻書第一二二五章 以小博大第一七九七章 死皮賴臉第一二七章婷婷玉影第一二九二章 戰爭之王的落寞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一九四六章 橫徵暴斂第一四一四章 打分第一一五章 同宗子弟第一〇〇章 白雪公主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四六四章 代師贈畫(第五更,謝書友)第七八九章 重建商業版圖第一五二二章 有名堂第一二九四章 這只是小數目第一八八二章 一場鬧劇第二二二五章 總攻第一四八八章 樂不思蜀第二三八八章 連環罪證第一二一四章 照例執行第九十一章 老太太進城第二六七四章 知錯能改?第一七四七章 高招第一〇〇六章 儲相第十九章 底蘊第二三一五章 顏面第一第二三四章 讖言(第四更)第一〇四九章 認清現狀(第四更)第一三九九章 各有追求第十一章 哥哥還是弟弟第十三章 團聚(求收藏)第一一六六章 破城在即第七六七章 小郎,小郎第八三三章 拒不合作(第四更)第一四四五章 主帥與監軍第一〇〇七章 太子寄信第一三一四章 督湖廣、江西第一〇三〇章 入值文淵閣第一二〇三章 步兵方陣第一九八五章 新老之爭第一八七五章 轉變第二〇〇四章 隱相第一九九九章 判若兩人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第二〇二章 放人(第三更)第五二一章 未來探花郎(第九更)第一一二三章 切記切記(第一更)第一九九三章 舊案舊人第二一九章 心服口不服(第六更)第一八六五章 蛇鼠一窩第七一六章 沈家總有散夥時(下)第一八三五章 大勢漸去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第一六二三章 安排第二〇八七章 賴上門第五二五章 代言(第十三更,獻所有書友)第一四〇八章 太子回宮第二二一六章 勢均力敵第四〇三章 又進囚牢(第一更)第二一四章 恭喜第二二四六章 選擇你的丈夫第二六一六章 早去早回第一七九章 銀票(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六〇九章 能人第二三七五章 散播消息第九九七章 夜宿刺桐港第七九九章 召對(第一更)第三〇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第七更)第一二五三章 目標正陽門第八九七章 唐兄,很多人關心你第三五五章 翻臉如翻書第四三〇章 三元及第(第一更)第八十章 火爆中的困境第一九三九章 鎮不住了第一五四七章 胸襟第一八六九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二五四四章 政策和對策第六〇二章 守節(第一更)第九七九章 折騰死人不償命第二五三八章 扼殺於搖籃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臉第一七七三章 花妃第四三二章 侯府請柬(第三更)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一二三五章 旌麾南指第三〇八章 上兵伐謀(求月票)
第二〇八七章 賴上門第二四三三章 娶個祖宗當皇后第一四〇四章 上門催討第三四四章 失敬第一五九三章 何必當初第二五一八章 無果而終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一六五七章 閹狗第九五二章 不跟傻子計較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一八〇九章 心懷社稷第一四五七章 沈家軍第二八七章 大有來頭(第六更)第一一六〇章 閒話監軍第三五五章 翻臉如翻書第一二二五章 以小博大第一七九七章 死皮賴臉第一二七章婷婷玉影第一二九二章 戰爭之王的落寞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一九四六章 橫徵暴斂第一四一四章 打分第一一五章 同宗子弟第一〇〇章 白雪公主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四六四章 代師贈畫(第五更,謝書友)第七八九章 重建商業版圖第一五二二章 有名堂第一二九四章 這只是小數目第一八八二章 一場鬧劇第二二二五章 總攻第一四八八章 樂不思蜀第二三八八章 連環罪證第一二一四章 照例執行第九十一章 老太太進城第二六七四章 知錯能改?第一七四七章 高招第一〇〇六章 儲相第十九章 底蘊第二三一五章 顏面第一第二三四章 讖言(第四更)第一〇四九章 認清現狀(第四更)第一三九九章 各有追求第十一章 哥哥還是弟弟第十三章 團聚(求收藏)第一一六六章 破城在即第七六七章 小郎,小郎第八三三章 拒不合作(第四更)第一四四五章 主帥與監軍第一〇〇七章 太子寄信第一三一四章 督湖廣、江西第一〇三〇章 入值文淵閣第一二〇三章 步兵方陣第一九八五章 新老之爭第一八七五章 轉變第二〇〇四章 隱相第一九九九章 判若兩人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第二〇二章 放人(第三更)第五二一章 未來探花郎(第九更)第一一二三章 切記切記(第一更)第一九九三章 舊案舊人第二一九章 心服口不服(第六更)第一八六五章 蛇鼠一窩第七一六章 沈家總有散夥時(下)第一八三五章 大勢漸去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第一六二三章 安排第二〇八七章 賴上門第五二五章 代言(第十三更,獻所有書友)第一四〇八章 太子回宮第二二一六章 勢均力敵第四〇三章 又進囚牢(第一更)第二一四章 恭喜第二二四六章 選擇你的丈夫第二六一六章 早去早回第一七九章 銀票(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六〇九章 能人第二三七五章 散播消息第九九七章 夜宿刺桐港第七九九章 召對(第一更)第三〇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第七更)第一二五三章 目標正陽門第八九七章 唐兄,很多人關心你第三五五章 翻臉如翻書第四三〇章 三元及第(第一更)第八十章 火爆中的困境第一九三九章 鎮不住了第一五四七章 胸襟第一八六九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二五四四章 政策和對策第六〇二章 守節(第一更)第九七九章 折騰死人不償命第二五三八章 扼殺於搖籃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臉第一七七三章 花妃第四三二章 侯府請柬(第三更)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一二三五章 旌麾南指第三〇八章 上兵伐謀(求月票)